从陈桥到崖山-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秸捅⒃谥泄蕉氲旱暮C嫔希〗鹁愣浪氩患胺溃谝黄鸸庵腥裁穑⊥鸭锥嫡呷р湃恕8倍纪场⒁娑几芄芡暄罩<遗任迦吮簧薄⑺毡:馓幼摺D纤尾痘衲哐热思敖疒橛〖怯肫骷住⒘铬酝蚣啤
这时,完颜褒在后方自立称帝的消息也传到了前线,正值皂角林之战结束,金军向采石矶一线运动之时。当时,完颜褒命萧恭持大赦诏书抚定各州县。中都代理留守拒而不从,被萧恭立斩。大兴尹李天言惧而听命,于是自黄河以北皆下之。留守开封的左丞相张浩录下赦诏,火速来到前线报告完颜亮。亮叹曰“朕欲候江南平、复取一戎衣。就将改元大定以纪念。没想到这完颜褒竟是先朕改元大定啊”马上派郭瑞孙率军反攻,令尽诛黄河以北之叛己者。
完颜亮在震惊之余还保持了足够的清醒,下了两条命令:
1严格封锁消息,不许扩散,绝不能让南征大军的士兵们知道;2谨慎估算这次造反的能量。他要算清楚完颜褒的破坏指数,以便决定是立即起兵回国平叛,还是继续进攻南宋?
历史证明直到这一刻,完颜亮仍没正视完颜褒!或许在他眼里,完颜褒只是个胆小如鼠的公子哥。理由是这人在完颜亶时期受封王爵,无所事事。毫无建树。在完颜亮时期贪生怕死,老婆被逼死都毫无反应…这样的人何惧之有?
所以完颜亮的分析结果是:先不要理会国内,那是个陷阱。如回兵的话,会造成一个结果——军队解体!完颜亮自上位以来,纯粹是以威压人、以杀服众,没半点恩德。如不能保持这个势头,稍有颓败的话,如此次亲征没实质性胜利,立即就会全民皆敌!何况完颜褒手里握着军队的家属!这是无解的杀手锏。再精锐的军队遇上也得低头…
不能后退,只能前进!完颜亮想到了一光明的前景:如强行快速渡江,征服南宋,达到之前历代大金皇帝都没能完成的伟业。那时全军回程,局面会怎样?小小完颜褒,不过疥癣之患,举手之劳尔!
做上述决定时。完颜亮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长江。他想的没错,如真能快速渡江、平定江南的话,以灭国之威回程平叛。真的能摧枯拉朽,搞定一切!可问题是如不能过江、甚至过江缓慢呢?那时国内完颜褒已养成气势,南北皆敌,他可怎么办?更不用说万一失败会如何!
还有就是完颜褒。这个人一直被低估了,他到底是怎样的,以后会有几十年的时光来验证,那真的是非同凡响!
其实就算是现在,他身上也充满了闪光点!只是完颜亮的视角问题,才没发现罢了。就如上面之所以蔑视他的那两个理由:
完颜褒比完颜亮还要小一岁,年纪轻轻受封王爵,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劣迹。至于胆小怕事…女真人从不缺少胆大的,一个个不是被完颜宗弼、就是被完颜亮砍了,事实证明都是些政治小白,一点厚黑低调的潜质都没!活下去才是政治家的第一要素!
完颜亮下定决心:先南后北,拿下江南后才雷霆万钧地回国分大小,这就要求他定要快!
不管怎么说,北岸已有了完整的思路和装备,那么南岸呢?
皂角林之战的第二天、李宝火烧陈家岛的同一天,病重的刘锜躺在担架上,由兵士们抬过长江,只留下从子刘汜率1500人防守瓜洲渡口。朝廷则紧急任命成闵代刘锜之职,统率诸军为王权声援。
均州知州武钜派兵与北方的忠义军配合,收复虢州的卢氏县。
28日,赵构下诏赦免蔡京、童贯、岳飞、张宪的子孙家属。于是岳飞之妻李氏、其子岳霖等皆得生还。
而南宋的整个江防重任落在一枢密院高官的手里,那人叫叶义问。此人昏庸到有人向他报告“金军近日又添生兵”他疑惑地问“生兵是什么兵?难道还有熟兵”白痴都知道:生兵是生力军!叶义问被人称为“兔园枢密”
28日,叶枢密火速赶到镇江府,在那里成立了临时指挥所。下达的第一条命令是征集尽可能多的民夫去江边做防务!
民夫们掘沙成沟,中间栽上木枝当鹿角,准备用这些去抵挡金军冲上滩头阵地。这些人边干活边聊天,赞叹兔园枢密大人的想法真高,这些工事盖得就是快。今天干完,夜里涨潮,沙子挖成的沟,树枝垒成的路障一冲全垮!但没关系,明天还可再挖再盖…
叶义问就是这种货色!江南的命运可想而知!两相对比,还是南宋这边的脑子更傻啊!
在南北对比大脑容量的比赛中,有一个看似局中人,却一点都不重要的角色,正快速赶往采石矶一线!此人虞允文!职务是中书舍人兼参谋军事,干的活在近几年来看就是个跑腿的。如出长差,到金国去当使者;出短差像这次到芜湖去催李显忠走快点,到前线来交接军权,之后顺道一起去采石矶视师犒军。这样的差使,考虑到他年龄已是51岁,就可知道他官途实在不怎么顺畅…这是肯定的,在秦桧当政时能官运亨通的都是些乌龟王八蛋!
任天锡从商州出兵,会合虢州的忠义军首领辛傅,收复虢州朱阳县。11月1日,任天锡收复虢州,金国守臣萧信战败而逃。
4日,命张浚为建康知府兼行宫留守。原建康知府府张焘,你马上到临安来汇报情况!同时任命李显忠为建康府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邵宏渊为池州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
李贵率军北上至颍河,焚烧金军粮舟,获得金帛无数。之后渡过颍河,进攻许州颍昌府。
金军百余骑来到淮南西路的无为军,南宋守臣韩髦不战而逃,无为军被金军占领。
4日,刘汜、李横在瓜洲镇与金军激战。刘汜先逃,诸军皆不进。李横众寡不敌,亦逃。宋军因此而败,魏俊、王方皆战死柳林中,金疮被体。
而在瓜洲渡口一江之隔的南岸,就是叶义问的镇江府大本营。叶义问本应火速渡江支援,他却命令宋军沿长江西上,说是要到建康府去集合诸军救援。其实就是临阵怯逃!来到镇江府与建康府交界的下蜀镇,叶义问收到急报:宋军败退、金军已占据瓜洲渡口。(未完待续。。)
采石大捷篇()
叶义问大惊“此处可有山路通往临安吗”又想逃回临安!诸将急忙劝阻“枢密不可回,回则不测。|顶|点| 。'2''3'。o如今应火速赶往建康”
5日,陈州淮宁府大豪陈亨祖绑着金国陈州知州完颜耶噜,投降宋军。当即被任命为淮宁知府。
6日,赵构下旨:罢掉王权,以一代名将李显忠代之!命虞允文前往芜湖,找到李显忠,传达交接军权的圣旨。之后由李、虞两人一同前往采石矶前线犒军。
一代名将李显忠归宋后,具体隶属于张俊所部。
淮南西路是金军南下最频繁的地段、张俊是南宋中兴将领中最油滑的一位,这两者加在一起,就注定了李显忠在南宋早期的军事生涯。
他有大把的交战机会,却总被限制得很憋屈,有时眼看着金军在周边晃来晃去,却没法做出反应。因他得听命令!
第二次绍兴议和成功,南宋杀岳飞、禁韩世忠、收兵权…这一系列举动中说实话李显忠本是受益者,因他是张俊的下属,是唯一被提拔的军方主管系统。于是李显忠在韦太后回江南时觐见了一次,被加封保信军节度使、浙东道副总管,可说是军区副司令员了,前程无限远大…
可惜,他仍时刻想着和金国人较劲!李显忠是一代名将,宋金战场的死穴在哪他非常清楚!从川入陕或由陕入川,这决定着中原大江南北的国运走势,甚至这也是中国古代战争的铁律!
而这也正好满足李显忠的个人愿望!他的仇家在陕西,他要回去杀完颜撒离喝!为此他精心炮制了一作战计划呈上去,准备国恨家仇一起报,两全其美…
不过当时秦桧还活着呢,李显忠突然搞了这一出,实是站到了国家民族的对立面,成了现形的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罪犯!于是一代名将被剥夺一切军职。只挂了个宫观的闲职,下放台州居住。
等他重新起复时,已另换了一片天地,秦桧死了、赵构老了、完颜亮上位,南侵开始。这时南宋才重新想到了他。在完颜亮主力大军开动前,李显忠到了淮河前线。
第一战,李显忠率200余骑兵与5000金军遭遇于大人洲,一代名将勇不可当,首战大胜。之后金军源源不断开到,很快到达1万。李显忠稍有增援。却难以相比…
还是众寡悬殊、还是主动挑战,李显忠宝刀不老,率骑兵冲击刚刚渡过淮河的金军。战斗从破晓时分一直绵延到正午,李显忠“以大刀斫敌阵,敌不能支,杀获甚众,掩入淮者不可计”给了完颜亮一干脆利落的开门撞山!
完颜亮命精锐部队细军屯驻于和州的鸡笼山,自己率大军来到采石矶,准备渡江!6日当晚。完颜亮前去祭祀西楚霸王项羽,叹曰“如此英雄,不得天下,诚可惜也”却不料:自己的命运比项羽更为可惜…
7日。完颜亮临江筑坛,以白马、黑马各一匹祭天;以一羊一猪祭江。之后召来都督完颜昂、副都督富里珲“舟楫已具,可济江矣”富里珲答“臣观宋舟甚大,我舟小而行迟。恐不可济”完颜亮大怒“尔昔从梁王宗弼追赵构入海。岂皆大舟耶?明日汝与昂先济”完颜昂听说皇上要他做前锋,甚惧,当时便准备逃走。傍晚时分。完颜亮命人来传口谕“上午的话,一时之怒耳。不令汝先过江也”
说虞允文,他跑着跑着,就跑偏了…按程序,他应先去芜湖接李显忠,可他先奔向了采石矶!历史将证明这次的跑偏有多重要,因在最前线,某人和他一样,都没按规矩出牌:王权!
这个至今只知一路撤退、从淮南一直撤到江北,一战都没打过的逃跑将军,没等李显忠到位就又开始跑了!这时的采石矶处于权力真空状态!江南最危险地段的江防官兵们像放风的囚犯一样懒散、随意拖沓、无责任!
虞允文在采石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官兵们三三两两坐在道边。马鞍、铠甲扔得遍地都是!这哪是兵?简直就像从北边逃过来的难民!也就是完颜亮没望远镜,不然立即渡江的话,保准成功!
意识到这些,虞允文决定做点什么。冷静客观分析的话,支撑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当然有他强烈的贯穿了一生的爱国忧民之志。可真要追究起来的话,一切都只因他钻到了一小空子——采石矶前线没军方的统一指挥长官!
虞允文以前线犒师的文官身份召集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盛新等将领们开会。对外面这群一路只知败退的游兵散勇,任何一有逻辑思维的人都不会报以什么厚望。可虞允文却只能依靠他们!那么怎么办呢?
先动之以情。虞允文用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试着和这帮大兵们勾通了一下,发觉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岳飞死后20年,还有些市场。这帮军人激动了些,可还不够热情…
那就动之以利!虞允文抛出了自己的权限!他是来犒师的,也就是带着各种好东西来前线慰问指战员们的。那些好东西包括钱、布匹、委任状。他把这些东西都搬了出来,告诉军人们:只要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