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世界名探介绍 >

第2章

世界名探介绍-第2章

小说: 世界名探介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名警官,必然是警界之耻,因此,苏格兰警场曾百般设法将多佛踢出警界;然而,想从屡破奇案的警察身上摘下其警徽,却是谈何容易啊,干脆,警部遂将多佛放逐到伦敦首都之外,这招叫作眼不见为净! 
  破案四部曲:贿赂→唠叨→打瞌睡→发现真凶 
  在威尔福瑞德·多佛的系列小说里,最常见到的情节描述,绝非办案如神的调查经过,而是多佛置身于某一当事人家中的吧台,一面不知廉耻地接受这名嫌疑犯的饋赠礼物,一面大剌剌地抱怨自己生活饮食的质与量,差劲得像猪吃的一般,要不就是挑剔所在的床垫椅垫,粗糙不平有如坑洞水泥地!一旦触及案情的侦查部份,多佛身旁最得力的助手麦克葛瑞格巡官(Sergeant MacGregor)总是先打头阵来侦讯疑犯,而多佛在整个过程中却猛打瞌睡;有时案情陷入胶着状态,多佛偶尔会清醒过来,这个不知惭愧的警方代表,脸上还彷佛带着宽容的神情,一边聆听麦克葛瑞格逐渐恐慌不安的提议与简报,一边软硬兼施地抢走巡官身上的烟草和小酒。而后突然间,多佛的态度必定会变得刚愎自用,叫难堪的巡官惊愕地下不了台。到了尾声的时候,如往常一样,多佛犹如神明附体,奇迹似地辨识出其中一名疑犯的破绽,并指认凶手的真面目。 
  极简主义的行为模式 
  多佛懒到什么样的情况,简直可用“极简主义者”的说法来讽刺他:能坐的时候他绝对不站着、能躺的时候他决不会坐着、能讲的话他决不会硬生生咽下一言一字,而且不管任何时候他决不可能伸手接帐单;甚至在意识形态上,多佛把effort这个单字视为四个字母(ε、f、e、t),因为光想到是六个字母,都会使他懒得开口发此音。反正,除了把那张不修边幅、邋遢肮脏的肥脸移到啤酒杯旁之外,要叫他做任何事都比登天还难。不过,看过多佛系列作品的读者,应该都难以忘记这位总探长提着笨重躯体,从椅上迅速跃起的惊人场景,大家可别误会他是要擒拿凶手,事实上他的目标,是要夺走又累又饿的麦克葛瑞格嘴前即将入口的苹果派! 
  荒天下之大谬的破案英雄 
  从1964年初次现身推理舞台以来,无论是接手任何大小案件,多佛永远不改其贪婪本性;但是,拜他的创作者乔艾思·波特(Joyce Porter)刻意安排之赐,或许是误打误撞、抑或是得自于麦克葛瑞格的灵感启示,最终多佛都是那集万般荣耀于一身的破案英雄。              
 世界名探介绍 
作者:佚名 
 肩抗大英帝国统治主权的印度警探:沟帖 
(Inspector Ghote)    
  说到侦探这种行业,大部分人立刻想到的,就是福尔摩斯、白罗等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些在推理史上崛起于早期、或是活跃于黄金时代的侦探们,多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非贵即富。他们若不是生来便口衔金汤匙的贵族,即是养尊处优、不愁吃穿的有钱人家。办案?那只是他们无聊藉以打发时间之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其高人一等的身段。难怪这群彷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探,个个都具备料事如神的超人智慧。此乃第一等侦探也。至于第二等侦探,是被打落人间尘世的凡夫俗子,他们办案一来是为餬口饭吃,二来是因道德感作祟而欲伸张正义,冷硬派侦探即为此中代表。还有一种更次等的侦探,他也尝尽世间的酸甜苦辣,但和前者唯一不同的是,他没有白种人的肤色与优越感,沟帖(Inspector Ghote)即属于这类的侦探。为何?因为他是印度人。 
  以柔克刚,低调行事 
  沟帖的全名是Ganesh Vinayak Ghote,身居孟买(Bombay)刑事调查局探长的位置,职务头衔听起来蛮气派的,但实质上他只是大英帝国官方雇用的印度人种中,等级稍微高一点的警方代表罢了。然而,只要读过沟帖系列小说,一旦提及印度首都孟买,你會立即回想起那探长鲜明的形象:他消瘦的肩膀似乎承受着极大的负担,彷佛所有的责任都必须一肩扛下,平日总是一副低调不惹人注意的模样,但遇事时却是战斗力十足。也许有些人會用“谨慎”、“朴实”、或“淑静”的字眼来形容沟帖,其实这没啥不好,因为综观推理舞台上他亮相(时为1964年)的四分之一世纪以来,可没几个侦探像沟帖能教读者投入众多情感,并引发无限的想像。 
  挑战官僚政治,周旋达官贵人 
  从传统的叙事观点看来,沟帖绝对不是英雄式的主角,虽然他勇于向官僚政治挑战,但迫于官阶不高的无奈,往往必须临机应变,适时地劝诱说服上级和下属与他合作办案。某些时候,沟帖所遭遇的压力与挫败更是令他气馁,尤其是面对那些来自总署的高傲特派员、或有政治影响力的达官贵人,沟帖简直如同卑贱的难民在其面前苟延残喘。 
  大小恶棍占他便宜,高官贵人欺负他异色人种。回到家呢,还得抚慰老婆大人的喃喃牢骚、降伏青春期小孩的莽撞冲动。幸运的是,沟帖总是能找到法子来应付各种突发状况;不幸的是,每次的渡过难关,都无法提升沟帖自我的信心和尊严。虽然如此,沟帖依旧秉持着不屈不挠的勇气、细心周详的耐性、以及谦逊恭敬的态度,继续周旋于腐败贪婪的官僚体制之间。看过电视上演过的《可伦坡探案》吗?这位活跃于美国加州的邋遢探长,和咱们的印度探长沟帖,可说是同一个调调呢! 
  平凡顾家男人,难掩伟大情操 
  如此说来,沟帖是一个一生充满了困窘不幸的可怜人儿?实际上,比起绝大部份的孟买平民百姓,沟帖的日子过得宽裕多了。在他一系列的小说里,我们常會读到沟帖耗费多日找寻穿蓝T…Shirt的人,为何?因为孟买的印度人民们,都贫穷地只拥有一件蓝T…Shirt!创造沟帖的英籍作家基亭(H。R。F。Keating),藉着这个能屈能伸的角色,让读者见识到整个大英帝国殖民主义对印度文化的冲击现象;另一方面,基亭也假借此虚构的名侦探,来转换成众生万相:沟帖有时是最后的胜利者,有时却是倒楣的印度阿三;时而必须扮演正义的复仇者,时而却又是无可奈何的牺牲者。沟帖当然也有缺点,所以他會像你我一样狼狈困惑、暴躁易怒;但关键时刻他总是能果断坚毅、冷静自持,成为令人敬重的打击罪恶专家。简言之,平凡中流露伟大的情操,这就是沟帖的最佳写照!              
 世界名探介绍 
作者:佚名 
 末代的贵族业余神探:彼特·温西爵爷 
(Lord Peter Wimsey)    
  若说爱情真的是无远弗届,它可以超越时空、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穿梭于真实与虚构之间,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说:英籍作家桃乐丝·赛儿丝(Dorothy L Sayers)的真爱,并不活在现实的人间,而仅存于她的想像中…这人就是她笔下创造的业余神探彼特·温西爵爷(Lord Peter Wimsey)。 
  神探的成长速写 
  由于赛儿丝对温西爵爷的狂热喜爱,她对此角所下的功夫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因此读者对人物的背景细节几乎是无所不知。顾名思义,温西爵爷出身自名门望族,他是丹佛公爵五世的次子,幼年时可算是个惨绿少年;大战期间,温西为国从军入伍,未料女友“兵变”,使得他性情大变,摇身成为玩世不恭的滑稽丑角。此时,我们便可感应到作者对温西关注的情怀:赛儿丝让温西人格产生转变,同时赋予他行为乖张的藉口,情场失意后的自我逃避与制约;然后,赛儿丝逐步建构温西为无所不能的超人,他可以爬上坚硬冷峻的巨型圆柱,也能够破解深奥不明的古书之意;虽然,戴着单眼镜的温西仍偶尔装腔作势,在不适当的时机发表愚蠢怪诞的讴歌吟诗,但到了后期作品,他重拾回高贵的情操,不但赢得美人芳心,并成为三个孩子所信赖的好父亲。 
  作者的万般锺情,人物的多样才情 
  赛儿丝的手段还不仅于此。温西初登场亮相时,约莫5尺9寸高;谁知到后来,温西的身高居然突破6尺!想必在赛儿丝的心目中,身材180公分以上的修长体型,才是完美的衣架子。此外,赛大师大笔一挥,温西爵爷的品味果然不同凡响,他收藏罕见珍奇的书籍与葡萄酒,会弹奏一手绝妙的钢琴乐曲,能说多种滑溜流利的外国语;而且他允文允武,在祖国卷入国际危机的时刻,还为外交部执行一些危险的秘密任务。总之,这位温西爵爷的系列探案刚起步时,主角还只是个性格敦厚可亲、全身高尚优雅气息过了头的上流社会丑角;但是,随着系列故事的进行发展,温西逐步变得世故而沈稳内敛,或许这正是受到某个人的影响…他的妻子:哈芮特·范小姐(Harriet Vane)…其实此姝即是赛儿丝将自我融入小说中的理想化身。 
  天生我才必有用 
  温西虽然贵为爵爷,却从不摆臭架子,他既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也是学富五车的犯罪学专家;但是,最令他家族不满的是,温西居然纡尊降贵,将自己那充满贵族气息的上流身段与鼻子,扎入邪恶晦暗的犯罪现场、呼吸那充斥着污秽血腥的氛围。事实上,这也怪不得他,因为温西插手的第一件命案《Whose Body ?》(1923),是受他的母亲所托;而1926年发生的《Clouds of Witness》谋杀案,温西又受到兄长的请求而再度出马侦查。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至此,温西发现自己拥有侦探的特殊天赋,并且从中获得办案的乐趣和满足,于是他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了。 
  站在神探发展的分界点上 
  1940年起,赛儿丝封笔不再写侦探小说,因而温西的伟大功绩也到此告一段落。由于40年代以后,神探的身分背景有了遽然的变化,专职警察和平民私探纷纷出现,业余的贵族神探不再是一枝独秀。所以,温西爵爷可说是末代的贵族业余神探了。              
 世界名探介绍 
作者:佚名 
 睡个觉就能破案的梦幻侦探(Dream Detective): 
超感官知觉者Moris Klaw    
  推理小说中的各类神探,被公认为功力最高超的,莫过于“安乐椅神探”,如奥希兹女男爵的“角落里的老人”,他们不必到案发现场奔波劳累,只需安坐家中,看着手中的报纸,或听取旁人的转述,即可从中抽丝剥茧,识破谜团的真相。不过,自从1920年梦幻侦探(Dream Detective)现身江湖之后,安乐椅神探只得退居次位,自叹弗如了。因为,这位梦幻侦探光凭睡觉就能破奇案! 
  行径怪异,神秘中透露着无厘头色彩 
  梦幻侦探本人的神秘性,恐怕和他所承办过的案件不相上下。他自称名为MorisKlaw,但没多少人相信这會是真名;他的国籍不详,虽然满口操着流利的英语,却带着难以辨识的腔调,唯一的线索是其行为作风透露出法国式的格调;甚至连年龄也是无法确定,他似乎是个老家伙,不过有时候又像是过度早熟的年轻人。总而言之,这位来无影去无踪的梦幻侦探,彷佛是凭空而生,然后破案之后总是飘然而去。  
  若说这位侦探是从梦中走出来的话,那么此梦境必是怪诞且无稽。此话怎讲?因为Klaw的装扮诡谲异于常人,身上呢,穿着破旧邋遢的衣饰再罩上犹如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