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自己的实验室支持,虽然获得的结果不一定与现实一致,重复加工的过程还是省下了,折腾了半个月,把鸡蛋形状的舱外机器人改完,丢给工程院测试。
三月底,各准备工作就绪,运载机背着航天飞机执行了空间站回收任务。
任务难度大。
空间站的质量与体积都大,遥控操作不好控制细微处,捕捉的最后过程中发生了两次磕碰,航天飞机左翼上的一块隔热陶瓷被撞碎
天基情报中心的正常弟子面面相觑,还有看向后面的沈文剑的。
“看什么看,都这样了,继续啊。”
沈文剑没有参与操作,出岔子的原因也和他改造的舱外机器人无关。最后的捕捉动作,是延迟和惯性的战斗,即使没出现碰撞,也只是运气好而不能讲系统厉害。
这会他也心疼,别看只有一块陶瓷破碎,本次返回的过程中左翼是保不住了,即使能够完整的回归,修复起来的难度也很大,说不定就要重新造。
唯一的安慰是当初的两套火箭还没拆掉,万一航天飞机不行了,必要时还可以先用火箭。
捕捉、拆卸、回收是个很麻烦的过程,无人空间站的轨道高度略低于近地情报卫星,几个小时就会绕行一周,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没有同步卫星信号,作业时间很长。
总计耗时三十小时才全部拆卸完毕,沈文剑没空在现场等着,回去处理山门事务,第三天来看再入大气情况。
玄学航天飞机还是很靠谱的,再入过程中,左翼发生了大面积陶瓷剥落和蒙皮撕裂,但终究依赖再入大气专用的反向推进器,把机翼温度控制住,没有进一步扩大损害。
“呼!”现场大家松口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航天飞机的制造,最困难的部分,就是翼身融合的骨架,它占据工程总量的比例不过15%,但是如果骨架断裂,只能全部拆了重造。
刚刚松口气,很快出现新的问题。
“凤凰号左翼升力不足,轨迹出现误差。”前面的人汇报。
降落的总指挥是刘香湘而不是沈文剑,指令也由她决定:“真空级乙型发动机再启动一次,把速度降低,我们慢点飞。”
减慢速度,意味着回收时间又增加了,正式的回收,已经是第四天中午。
凤凰号航天飞机不会落地,会停在三万米高空等待运载机的对接,同时在现场接受工程师们的第一波样本检测,这个高度灵气几乎没有,样本状态与太空里没差别,一些检测和封存工作等落地后再做就来不及了。
样本数量很多,需要检测的指标也多,设计院的工程师、技师全部上阵,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沈文剑特批了半数的斩情弟子上运载机做护卫。
很快更为全面的符文太空实验资料到手,等计算机和显示面板告一阶段,就能顺理成章的开始下一代卫星工程了。
沈文剑看到凤凰号航天飞机的时候倒吸一口凉气,太惨了!
没几天,刘香湘把检查报告拿了一份给他,经过工程师们的初步判断,凤凰号蒙皮、陶瓷层、内部零部件等都要全部拆除,重新对骨架做整体热处理,可能还需要修形。
嗯,跟重新造一架新的比,工程量也差不多少。
考虑到现在正进行中的工程与人力,只能让凤凰号暂时歇着。
第265章 生产自动化的需求()
大概是因为早有各种笔记面板和显示面板打底,显示芯片配套件的开发工作异常的快。
五月底,耗时一百九十多天,显示芯片全部配套工作完成。
这里的全部,不仅仅是配套的基板,还跟原料组借了技师,弄出了标准液晶量产生产器。
“量产”这个词水分比较大,这台二十多米长的大家伙,一天只能生产一百片大号液晶屏或三倍的家庭屏,只是屏幕不含组装线。
量产生产器,加一些简单的人工组装基板、芯片、框架等零件的工作,就能完成液晶电视的生产。
随着芯片体系液晶显示器推出的,还有全新的标准,直接上16:9宽屏,对角线尺寸用的分米(100毫米)。
16:9好不好,这就不是现在讨论的问题了,先用个几百年再说。
首批推出的五个类型中,包含修士用单体12分米拼接阵列屏、7分米实验室级触控屏(另一个世界27。8英寸);民众版12分米土豪屏(非组合)、7分米家庭屏与5分米实惠屏。
依据六月份递交到沈文剑这里的报告,民用版相当的水,土豪版对角1。2米的大屏幕,用的是跟实惠屏一毛一样的微型显示芯片,区别只在于土豪版的基板做的漂亮些,电路做成抽象图了。
之后由刘丹长老联络,召集乐园一号行政长官、工商代表进行闭门会议,初步核算出的制造成本,三种民用版分别为90两、62两和45两。
成本的差距很小,因为除了液晶部分,内容都是一样的,不过售价的差距肯定不会这么小,因为行政长官在闭门会议里建议对土豪屏的生产抽奢侈税!
这就是职业公务员和乡绅长老议会的差距,如果让掌握着资源的乡绅们来做,绝不会想到从这种角落里抽奢侈税。
会议中形成的初步价格文件,算上税务,三种电视最终的售价,分别会是288两、188两和88两。
不过这还是初步结果,实际形成生产还早的很,液晶屏生产,玻璃基板、民用芯片的生产都还没安排,现在设计院和工程院都忙不过来,根本无法为电视机厂提供稳定的芯片来源。
到3018年六月时,全部初代芯片的设计、测试工作都完成了,稍作休息,设计院一半的人力被丢到新一代卫星的开发上。
新型卫星会全面采用基于芯片体系的功能模块,为了配合工程,另一半人被拆为两组。
一组计算机组,借助几乎和电视机同时完成的工程院、海龙山合作的计算机项目,重新设计卫星用轨道、姿态计算模块。
前面两批人的工作,因为芯片体系的保密性,都有工程院做合作方,最后一组人就比较惨,因为他们要弄的是芯片生产。
芯片体系最厉害的就在于不需要针对单一产品做核心设计,绝大多数产品都可以围绕现有的四类十二种芯片开发,需求量一下就推上去了。借助实验室机械的半手工制作方式就该趁此向自动化转变,否则单单供应未来几年的需求,就得凑出个新的设计院来专门造芯片,哪里能挤出这么多可靠的工程师。
按沈文剑的意思,生产一分为三,基材、芯片本体、芯片封装三套设备。
现在总生产量还很有限,三个部分都可以捏在自己手里,挑选几个斩情弟子来做就好,往后也许有一天玉剑山只做芯片本体的部分。现在直接分为三个体系,分别升级,也能降低更新换代时,生产设备升级的难度,节约脑细胞。
总之现在大伙都很忙,工程院被分作五个团队在用,沈文剑去遛弯时,还发现他们居然找外援那些没受训过的修士帮忙。
比如一些对精度、工艺都不怎么在乎,零件工厂现在也做不好的玩意,他们就会找玉剑山和海龙山的业余选手帮忙。比如计算机基板的灵能线路布设,弄的线路一个个歪歪扭扭,合格率直线下降,但总归不能用的还能剥离材料再用,多少也算帮上了点忙。
会炼器的修士是很多的,大多数都是出于法器保养的需求学了点,他们中很多人受不了一天到晚折腾炼器,有的则是怕炼器烧钱,多半水平比当初只自学一年的青柳还烂的多。
沈文剑估摸着,芯片形成小批量生产之后,能支持些小玩意比如含有象棋游戏的平板之类的,扩散到三院以外的人群里。花几年培养点兴趣,说不定又能忽悠二、三十个弟子入坑。
三院的事自有刘香湘等几个主管协调,沈文剑身为掌门,除了看看每个月的报告,还得盯着刚刚形成的新高热气旋。
经历第一个大型高热气旋时,是有打算带着大伙一起向西迁移的,后来找到退路反而不及了。
同步卫星的调动,让玉剑山能第一时间掌握气旋情报。
依据风速不同,气旋到达明珠岛最少要十八天,多的要三、四十天,随着样本数提升实际跨度还可能更大。而其中高速气旋其实并不可怕,大阵开个三、五天就过境了,可怕是是慢速气旋,时间越长,大阵故障率越高,越容易出事。
之后做了个简单的气象模型,速度慢到一定程度,能对大阵产生危机的气旋,玉剑山在搜集完情报之后,大概有十二到二十天的时间跑路。
考虑到高危险气旋规模大,南北跑路不太靠谱,可以执行的还有两个方案。
向东,在接触气旋高温区时才开始移动,通过逆向移动减少气旋接触时间。向西,提前跑路,浮空山虽然慢了点,但大规模的气旋也不快,大约能跑三千多千米的距离,如果到这个位置气旋的危害还过大,那就只能依靠跑路过程中启动的备用方案熬了。
回到今年的热气旋。
这玩意简直坑,去年六到八月时的气旋远远的就熄火了,今年变本加厉。
第一个气旋的高热区半径为六百千米,比不上去年年初那个却也不小,问题这货直冲着明珠岛就来了,并没有走弧线,而且速度更快,因此预期到达时的核心温度也有160到170度之间。
刚刚启动应对方案,把乐园一号和那组保护用浮空阵法石飞到渔业湖上方,开始转移岛民,第二个气旋冒头了。
第二个气旋还没有完全脱离冲浪区,但推断规模会和去年年初的那个相当,更严重的是其核心温度居然达到四百度,要比一般高热气旋高出三十几度,意味着它的总热能会更离谱。
“这是要把沿海地区的平均气温补上么?”沈文剑站在天基情报中心的指挥台后吐槽。
第266章 换岛()
“师父,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刘香湘鄙视。
沈文剑皱着眉,看着3018年二号高热气旋的云层区只有三百多千米,三十二小时内就会到达,跑是跑不掉了的。
“先应付眼前的,香湘多盯着后面那个,确认路径之后立刻告诉我。”
第一个气旋过的比较快,较小的直径,较快的速度,整个过境过程为七天。
这七天里,气象灾害声波武器组派了几次人出门,做了些实验。
而后面的高热气旋,在第三天时已经首次测出路径。
没有直线过来,第五天修正线路后,大概和明珠岛擦过。然而到第一个气旋完成过境时,受其他气流影响,第二个气旋的轨迹又产生了偏离,预期的接触时长由五天调整至八天。
没急着动作,继续观察了几天,到气旋边缘距离明珠岛还有七天路程时,沈文剑才开始做准备。
“冷云,通知琴仙岛、海龙山、空寂岛掌门,启动高危气旋紧急预案,准备坐岛。”
“哦。”冷云把火焰摆到脑袋上,拿联络器出来打电话。
和基础预案的区别很大,紧急预案启动之后,四个正会门派的所有山头,都会坐到明珠岛东北侧,既渔场所在的一侧。
是否要接触地面真的坐上去,各掌门自己决定。
接下来会启动另一组浮空阵法石,跟守护乐园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