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风曲-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得又有点感动了。
他低声嘀咕了一句:“还是我们家小猫乖啊,不象某个老而尊的家伙,居然跑去酒楼抢酒,朝廷的面子都给你丢光了。”
水元子哼哼哈哈地抓起坛子往肚子里面猛灌,纯粹就装作没听到吕风的话。吕风无奈的摇摇头,懒得理会这个老而不尊的神仙,转过身去,把朱棣要宣布准备迁都的事情和小猫说了一遍,两人开始盘算起来,到底要在这一场风波中站在什么立场上,才能又讨了朱棣的欢欣,又不得罪那些守旧的大臣。
不经意的,吕风把碰到了萧龙子的事情告诉了小猫,小猫浑身颤抖,猛地跪倒在了车厢地板上,仰头看天喃喃自语:“苍天有眼啊!”
吕风不屑的撇了一下鼻子,冷声到:“苍天?苍天早就瞎眼了。这是师傅他老人家自己的运气好,可不是那贼老天的好处,”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大清早的,先是朱棣宣布了对吕风提拔重用,要求他精忠报国。而吕风也是一副兢兢业业的模样,连声说惶恐惶恐。总之两个人很是上演了一套明君良臣的把戏。随后么,因为被封了个国公——用修道口诀换的,吕风在武将班位中的位置立刻就大大的前了一步,也就是在张玉跦能之下。反而压过了李景隆一头了。
朱棣满意的看了看武将地班列,心里寻思着:“难怪朕最近早朝时总是觉得不对劲,感情就是你李景隆站的位置太靠前了。唔,对。就是要提拔几个象吕风这样又能给朕办事,又能给朕实际好处的人上来,把你李景隆给压过去一头去……哼,父皇当年害怕你老子能打仗,把他给毒死了,莫非我朱棣就放心你李景隆么?你也算是我朱家的亲戚了!保不准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这般寻思了一通,六部官员纷纷上前,把需要朱棣批示地事情讲述了一遍。也没有什么大事,朱棣北伐的时候,朱僖在应天府把朝廷政务打理得是井井有条。哪里会留下太多的尾巴让朱棣有机会教训他?看着六部官员上前来,也就是说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站在朱棣身边的朱僖不由得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很是为自己的能为而感到高兴。
朱棣满意的看着六部官员,从他们汇报的事情中,精于政务的他知道朱僖在这期间做得不错。当下朱棣温和地说到:“朕北伐期间,诸位卿家辛苦了。唔,僖儿你也做得不错,以后可要更加用心的办事。”朱僖连忙笑着谢过了朱棣地称赞。
看到满朝文武一个个面色欢欣的模样。朱棣点点头,沉声说到:“诸位卿家,今次朕还有要事要宣布。此番北伐,诸位也都看到了,元蒙鞑子要是不和我大明军队正面决战,在草原上我们是无法奈何他们的……我大军进入草原,他们立刻四处流窜,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实质上的打击。而只要我大军一退,他们立刻就可以卷土重来。甚至直接威逼居庸关一线。”
顿了顿,朱棣有点恼火的说到:“尤其元蒙鞑子勾结东北女真等族,侵占了我大明无数的疆土。朕无法容忍这般情形继续下去。所以朕觉得,必须想办法在北方建起雄城,方便对元蒙残党以及女真蛮子的征战。北方不稳,中原不稳。只有稳固了北方地统治,我们在中原的江山才能固若金汤啊。”
大臣们没有听出朱棣的意思,纷纷说到:“陛下圣明,的确如此。”
朱棣看得满朝文武个个都满口称好,不由得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连点头到:“如此甚好,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应当如此,那朕就决定,迁都……从应天府迁往昔日的燕京城,如今的北平。”
朝堂上立刻就安静了下来,满腹鬼胎的吕风眼睛滴溜溜的乱转,揣摩着那些文武大臣地心思。僧道衍第一个站了出来,满脸笑容的称赞到:“陛下圣明,陛下英明……迁都北平,则可集中全国军力、财力、物力、人力,一鼓作气荡平元蒙,震慑女真。北方稳固后,当可建立我大明万世易的铁桶江山。”
僧道衍朝着吕风打了个眼色,示意吕风也要说点什么了。吕风琢磨了一阵,高深莫测地笑了笑,站出来沉声说到:“道衍大人此言极是。如以北平为都,当可在北方集中百万兵马,从军力上稳稳的压过了那些蛮夷之族的联军。不论是那些蛮子们是从居庸关还是从山海关进袭,本朝大军都可迎头重击,由不得他们放肆。”
从作战的角度上,吕风继续数落到:“仅从作战上来说,以北青为都,则可在北平积蓄大量的军队、粮草和军械物事。只要我们想打,就随时可以北出居庸关,袭击元蒙鞑子,彻底的改变元蒙鞑子主动骚扰中原的局面。本朝无敌铁骑骤然奔袭之下,哪怕他赤蒙儿等人狡诈如狐,也万万没有此次都能全身逃脱的道理。”
“一次,他可以逃,两次,算他运气好;三次,就算他们元蒙的老祖宗保佑吧。但是每一次,他们总要留下一些尸首罢?他们元蒙鞑子的总人口才多少?禁起我们如此三番五次的骚扰的。”吕风已经盘算过了,在迁都的问题上自然是要跟着皇帝走。皇帝说什么,自己就说什么。只要不得罪朱棣,那些文官再怎么恨自己又能怎么样?他们能派人用笔墨砸死自己不成?
朱棣鼓掌称善:“然也,道衍所言极是。吕卿家所言也深和朕意啊……迁都北青,的确可以一改我朝对元蒙、女真作战地被动局面。只要北方稳固了,这中原的江山可也就稳固了啊。”他满脸都是笑容,就盼着没有人出言反对。这迁都的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可是不怕死的人还是有地。就看着大学士解缙慢吞吞的走了出来,一头磕在了地上,当陛下,都城者,国之重地,社稷黎瞩目之地,宗庙神器所在也。轻易迁之,国之根本动摇,于国不利啊……太祖皇帝定都应天,上顺天心,下符意。万万可轻言迁都……元蒙女真,藓疥尔。若为其而大动干戈,平白的耗费了国力,动摇了根本罢了。“
有了解缙带头,立刻那些守旧的文官儿全部跳了出来,他们也不顾什么君臣之道了,放开了声音的在那里抨击说迁都的坏处。总之他们的中心论据无非就是定都应天乃是祖宗的家法,这是能胡乱动摇的。否则把死了的太祖皇帝放在什么位置?另外就是,迁都乃是大事,迁都一次,耗费多少钱粮,浪费多少民力,这是万万不可地事情。甚至有危言耸听者说,一旦迁都,很可能就会灭国灭族啊。
朱棣耷拉着眼皮子,半天没有吭声。等到这二十几个老臣说得差不多了。他才轻声咳嗽了一下,问到:“如此,诸位卿家以为。如何才能震慑北方?”他的手指头轻轻弹动着面前地条案,很想亲自出手,把跪在下面的那些文官全部砍死。
解缙直着脖子说到:“容易尔,无非是驻军而已,请陛下下旨,于北平府驻军百万,引大将领军,北破元蒙,东拒女真,大事定也。”
吕风轻轻的耸耸肩膀,和小猫、僧道衍交换了一个眼色。小猫看解缙彷佛看白痴一样。僧到的眼里则是透出了浓浓的杀气,阴郁的眼神可以把人冻成冰雕了,他手上的佛珠更是风车一样地旋转着,显示他有多生气。
朱棣温和的笑了起来:“解卿家所言……于北平驻军百万,何人领军?如百万大军放在北青,应天府由谁拱卫?百万大军在北方,若没有雄城支持,一应粮草等物都从南方运送,需要多少钱粮?这些,诸位卿家莫非没有盘算么?”
武将们没吭声,谁敢吭声?莫非他们敢说自己去领导这百万大军么?朱棣非当场砍了他的脑袋不可。你领着百万大军在北平府驻扎,那是割据呢还是造反呢?他们也知道朱棣说得都是对的,如果把北平建设成一座雄城的话,就凭那一座城,是无法养活数十万大军的。从江南抽调么?那耗费的粮食和钱币起码是就地征集的十倍以上,那才真的会让大明朝一夜破产地勾当。
但是,和这些文官,你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们就守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都城是绝对不能迁徙的,太祖皇帝定下了应天府做都城,应天府就应该永远是都城。如果你朱棣硬是要迁都地话,那好罢……解缙已经把帽子给脱下了,伸长了脖子叫嚷着:“臣一心为国计划,若陛下不听臣等逆耳忠言,请陛下砍之。”
‘腾腾腾腾’,解缙干脆用膝盖爬行,爬到了朱棣面前,把脑袋都伸到朱棣的脚边了。
那些文官看到有人带头,‘哗啦啦’的一声,齐唰唰的把冠带给摘了下来,伸长了脖子,彷佛一群老乌龟一样拼命的往前爬,哭着喊着要朱棣砍他们脑袋呢。顿时朝堂上出现了一派奇景,武将们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口观鼻,鼻观心彷佛泥胎菩萨一样。文官们,尤其那些七十多岁八十出头的老臣,一个个把脖子伸出了老长老长的,在地上拼命的扑腾着。
吕风翻了翻白眼,乖乖的退回了班中。僧道衍冷哼了一声,闭上了眼睛,一屁股坐在了特别给他安排的太师椅上吭声了。朱僖茫然的看着脚下的那些老臣,不知道如何是好。朱棣满脸的杀气,拳头握得紧紧的,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
如果可能,朱棣真的想把这群老臣全部给杀了。杀了干脆啊,省得他们碍手碍脚的。可是他不能杀,这群老家伙徒子徒孙满天下,杀了他,大明朝的日常行政可就全垮了。尤其刚刚屠杀了这么多的文武大臣,剩下的这些,也就是大明朝的朝廷里仅剩的一些还能撑门面的角色了,杀不得了……如果朱棣不想弄几个屠夫来上朝的话,这些老家伙是一个都能动的。那些可以接替他们位置的人,已经被杀光了啊。
勉强的笑了笑,朱棣点点头,低声说到:“如此,此事再议罢……退朝。”他挥挥袖子,站起来转身就走,都懒得等大臣们拜送了。
吕风的耳朵尖,神念稍微射出去,他可以隐隐约约的听到朱棣在很远很远的深宫内咆哮:“他们不让朕迁都,朕就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由不得他们……吕主管,叫吕风给朕看死这群文官儿,他们让朕快活,朕也不会让他们快活。朕不能杀了他们,但是朕可以折腾他们!我是皇帝,我才是皇帝!”
吕风苦笑起来,他看着那些慢吞吞爬起来的文臣,不由得一阵的头疼:“这群大爷,如何的折腾他们呢?”
第143章 游仙观中
“秋高气爽,正当进补。红枣炖狗肉,山参煲乌鸡。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大清早的,游仙观的主持房间内传来了悠然的长吟声。门口的几个粗胳膊大拳头,满脸横肉,身上穿着华丽长袍的大汉闻言立刻满脸堆笑的躬身问到:“老神仙,您醒啦?嘿,早饭已经准备好了,正好是红枣炖狗肉,山参煲乌鸡啊!香着咧……这狗啊,还是王麻子昨天晚上去向乡下摸来的一条大黑狗!”
秦道子穿戴整齐了从房间内慢慢的走了出来,满脸红光的他笑嘻嘻的点头到:“唔,罢了,亏你们有这份孝心。好好干,道爷我不会亏待你们的。”顿了顿,他掐了掐手指盘算了一下,皱眉到:“城东李大人不是答应了一千斤香油的灯油钱么?怎么还没有送到?等下叫几个小子去催催,一千斤小磨香油啊,折算一下,我们倒是可以凭空落下几百两银子的,不赚是傻的。”
几个大汉连忙点头,殷勤的,点头哈腰的跟在秦道子的身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