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纪-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阳明眉头大皱,道:“参军?你们三个都是文弱书生,连一百斤的力气都没有,去那西北战场凑什么热闹。”
罗本和施彦端都静默无言,似乎早料到王阳明会这么说,曹沾却道:“不怕先生笑话,我们三个虽然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从小也知道参军报国是人间正道,是无上的光荣。好不容易圣上颁下圣旨,要国子监中适龄学子都去参军,我们三个就再也无法抑制这份渴望。”
他顿了一顿,见王阳明不置可否,才鼓起勇气继续说道:“其实我们还存了份私心,在这里读书固然好,但是大夏如今不置科举,我们这些人从这里毕业之后,无法进军仕途,好一点的去给人当个幕僚、师爷,差一点的去当个私塾教师,终究不能光耀门楣。但是如果能在军队之中混个军衔,将来满门都有光彩,后人的生活也会有所保障。”
王阳明颇为欣赏他的坦诚,心想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该说的话,点头道:“这一条倒说的有理。那么你们要我帮什么忙呢?参军的话,去找教枢处报名不就可以了吗?”
曹沾面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不瞒先生说,早上我们已经去教枢处报名了,但是助教们说我们三个身体太弱,根本不符合大夏人参军的标准,所以一句话就把我们淘汰了。他们两个很失望,”说着指着罗本和施彦端,又指着自己道:“但我想十三先生是军中的高手,如今已经成了将军,只要你发话,我们三个定然可以成功参军,所以才厚着脸皮来到这里求先生帮忙。”
王阳明默然不语,思索了半晌,才站起身来,在屋中踱步,缓缓说道:“你们三个的心思我能理解,我也知道你们确实是想参军,但是,我有几句恐怕不那么中听的话,想让你们听听。”
他说不中听,但是他的话这三人又怎敢不听,只好洗耳恭听。
“咱们常说神造世人,在造人的时候,神就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天赋,有的人天生聪明,有的人就笨些,有的人天生神力,适合当武将,有的人文弱,但是文采好。所以,我认为,每个人在生下来以后就要去认识自己,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他说到这里,低头去看那三人的脸色,见他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想必这话他们确实不爱听。
但是为了他们的生命安全,不爱听也得讲出来:“你们三个,曾经跟我并肩抄书,我看的出来,你们的文采都是很好的,这西游记说是我的作品,实际上你们都有修饰润色之功,可以说是咱们四个共同的作品。但是如果让你们去习武,我不是有意贬低你们,你们连一天的熬练也经受不下来。”
“更不用说当兵,去战场杀敌,那里每时每刻都是刀头舔血,没有过人的体力和武技是无法生存下来的。所以,你们三个如果真的去了战场,我想最多一年,你们都会死。”
说道死字,三人脸上都掠过一丝惧怕。
“如果你们死了,你们还拿什么报效国家?”王阳明定定地看着三人,三人都不说话,他这一番话虽然刻薄了些,说的却是最实在的道理。
“所以,”王阳明斩钉截铁道:“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我万万不能帮你们参军。但是我觉得,你们如果留在长安,尽情发挥你们的才华,将来世间少了三具战死沙场的尸体,却多了三个扬名千古的文人。”
三人低头默然,半晌,曹沾才抬起头来,对王阳明道:“先生的心意,学生已经了解了。请先生饶恕学生之前的鲁莽。”说罢起身就要离开。
罗本和施彦端本想着曹沾与王阳明相熟,又是能说会道,或许能说动王阳明同意三人参军,不想最后居然是曹沾被王阳明说服,二人一把拉住曹沾,问道:“就这么算了吗?”
曹沾苦笑点头:“先生说的对,我们三个去了战场,只会成为同袍们的累赘。我们在长安,如果能做的好了,未必不能帮到战场上的夏人。我想,笔可成刀,口诛笔伐,咱们用自己的文才为咱们的军队打气,帮他们占据道义的上风,自然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帮助。”
二人见曹沾已经完全被劝服,心道这事看来终究是无望了的,只好对王阳明告辞后也离开了。王阳明听到曹沾临走之前说的那些话,含笑点头,心道这三人中自己对曹沾的期许最高,看来这小子的确是胸怀坦荡,脑筋聪明,自己不过一番提点,他已经懂得了自己的话语。活着吧,活着就有一切可能,死了可就万事皆空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你们自己就想不明白。
搞定曹沾三人,他才安静坐下,只休息了一会儿,就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思虑半晌,才猛然想起:往常自己不论干什么回来,碧落都会早早等在旁边,见到自己之后开心无比,叽叽喳喳,今天过去了这么久,碧落怎么都还没出现,难怪会觉得身边冷清奇怪了。
碧落去哪里了呢?王阳明此刻神完气足,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疲劳,走出门去,先到了碧落住的地方,见房门紧锁,悄无声息,又去了藏书阁,跟叶轻眉打过招呼,听她说起碧落日前曾经来过,后来就不知所踪了。他又问了平日与碧落相熟的几个人,包括苏沐等,他们都说不知道碧落在哪里。王阳明倒好奇了起来,心道碧落在国子监也没什么之交好友,会去哪里了呢?
他边想着碧落的下落,边在院中溜达,不知不觉走到小镜湖。此时仲夏,小镜湖正是风光最美的时刻,湖面平滑如镜,偶尔有微风吹过,掠起一丝波纹,更显得幽静。湖边青草曼曼,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十分好看。王阳明沿着湖边慢慢走,忽然见花丛之中静坐着一个身影,身形消瘦,一袭白衣,不是碧落是谁!
“你在这里做什么?”他冲着碧落的背影喊了一声。碧落双肩猛地一耸,明显是被他吓了一跳,赶忙回头看他。她的脸庞本就瘦削,如今不知怎的,看着仿佛更瘦了一些,眼角有深色的眼圈,精神颇为不济。
王阳明忙上前道:“怎么精神这么差?你现下有内功在身,不该如此才对,是不是受伤了?”说着就要用九阳神功帮她疗伤。
碧落忙止住王阳明,细声道:“我没事,这两天没睡好觉,所以有些不济。”
“失眠?你有什么心事?”
碧落低下头,缓缓道:“父母双亡之人,怎么会没有心事。”
自从碧落跟随王阳明之后,在他面前一直是欢声笑语,偶尔忧愁,也多是为了情事,很少伤及自己的身世,此刻提起来,王阳明才反应过来,碧落的父母都是死在仇家手里,她幼年失祜,偶尔想起身世来,自然会抑郁。
王阳明忙劝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你一定不要太过伤心,否则你爸爸妈妈在天上看着你的样子,也不能瞑目。”
碧落点点头:“哥哥不用劝我,这些道理我都懂的,我没事,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了。哥哥你特训结束了吗,还顺利吗?”
王阳明摇摇头,道:“特训的成果可以说是很丰硕,但是终究没能完成既定目标,我现在仍旧是七品的实力,距离八品还有一线之差。”
碧落自己已经开始习武,自然知道七品到八品的距离,她听王阳明说三日之内居然将内力从七品初级练到了七品巅峰,掩口惊道:“散院长果然有通天彻底只能,居然能让你这么快就到了七品巅峰。”
“师父的法子自然是极好的,是我不够争气。”事涉老子,王阳明也不想多说,碧落心里想着自己的心事,也就没有多问。二人静坐了一会儿,王阳明忽然道:“你还记得上次咱们去后山找那个什么埋骨之地,我居然莫名其妙地晕过去了的事情吗?”
碧落听得后山二字,心中猛地一动,她前日就在后山险些遭遇不测,对这个地方极为敏感,但是又不想让王阳明知道自己曾经遭逢危险,忙掩饰道:“我记得啊,你莫名其妙地从天上摔下来呢,怎么?”
167()
“事情的缘起是我第一次强开八门遁甲,导致重伤,昏迷期间我做了一个古怪的梦,梦见有人跟我说五老峰下埋骨地,天下溪流传绝学,所以我才起意要去后山五老峰看个究竟,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地我就晕过去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我想后山之中必定是有什么古怪的地方,不然我怎么会出那样的意外呢。”
碧落点点头,有些心不在焉。
王阳明却没有发觉,继续道:“我没有告诉你,上次在西域,我在战斗中开启八门遁甲之后,当晚我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听到了一句跟上次不一样的话。”
碧落听他说到那梦又有了新变化,这才集中了注意力,关切问道:“什么话。”
王阳明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听见有人跟我说,若无登九品莲台之欲,亦无堕八万地狱之罪。”
地狱,是这个世界中对于幽冥的称谓,传闻人死之后,行善积德的可以进天堂,造下罪孽的只能去地狱,那是最可怕的地方,世人对地狱向来讳莫如深。陡然听到王阳明提起地狱,碧落也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道:“为什么会说地狱呢?”
王阳明摇摇头,道:“这两句话比第一次听到的两句话还要古怪,当时咱们忙于行军,我也没有跟任何人说,后来闲来无事,我也曾仔细参详,我想,地狱自然是指世人传说中的幽冥,至于八万地狱,想必是对地狱的详细称谓,其中具体道理我也不懂。但是九品莲台,我想指向是很明确的,就是指的武功中的九品境界。莲台是正果,世人如果能将武功练到九品,已经可以说得上是修成正果,所以叫做九品莲台。”
“若无登九品莲台之欲,亦无堕八万地狱之罪”碧落将这两句话反复念了几遍,轻声道:“莫非这话的意思是说,你千万不能将自己的武功练到九品,否则就会坠入地狱?”然而这话连她自己都不能说服,要知道,修行之人心心念念就是想将武功练到最强,有生之年能够到达九品是无数人的梦想,王阳明更是以成为天下第一高手为自己的目标,他怎么可能放弃修炼?武功越练越强,又怎么会去了地狱?
王阳明摇摇头,道:“瞎猜是没用的,我想,既然第一次咱们去后山寻找,出现了莫名其妙的意外,那么关键还是在这后山之中。趁着今日无事,我想再去一趟后山,探明究竟。”
碧落没想到王阳明要去后山,她自己是再也不想去后山的了,但是拗不过王阳明,只好劝道:“上次你就差点出了意外,这次如果还是这样,甚至更危险,怎么办?我看咱们还是先去找散院长问清楚后山到底有什么古怪,再从长计议比较好。”
“大师兄曾经跟我说过,后山的思过崖原来是关押国子监弃徒的所在,这等地方,没什么光彩,师父最近也挺烦心,我看还是不要拿这种事情去触他的眉头比较好。再者,我现在已经是七品巅峰的实力,与上一次不可同日而语,想必这次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而且我还没到九品呢,既然登了九品莲台,才会堕入八万地狱,我不到九品,当然也就不会去地狱,不用担心。”
碧落见他甚是坚决,知道自己是决计阻不住他的了,只好收拾心情,强打起精神,随着王阳明往后山去了。
后山依旧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