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女问仙-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的花样,帝王一眼就看穿了,想要一掌打死奸诈的长孙,却又犹豫不决。
最终,帝王挥手让长孙退下了。
是恻隐之心吗?不全是,还有几分期望,期望长孙真心地辅佐王平安。
灭杀大唐栋梁,帝王的心也在滴血,身为一代明君,他清楚地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贞观帝在苦思,他的儿子不少,为何最后却选了最不像他的一个做继承人,明知他并不适合这个位子,却还要硬把他往这上面推?
因为欠了长孙家么?他欠了长孙家什么?一份情么。。。
贞观帝苦笑起来,过了一会,他突然停了下来,目光望着远方,似乎在遥忆过去。
就这么发了很久的呆,外面天色都黑了下来。
老太监进来掌灯,偷偷看了一眼萎靡的帝王,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坐在上方的帝王出声了,“太子现在何处?”
老太监一愣,随即立刻答道,“太子殿下。。。现在应该在太子府里歇着了罢。”
贞观帝吸了口气,“去太子府,不用麻烦,微服过去。”
微服过去就是悄悄地去,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但是该知道的人还是知道了,比如后宫里掌权的四妃。
贞观帝来到太子府,王平安已经就寝了,太子府长史把他从床上拉起来,一堆人手忙脚乱地给他梳洗。
贞观帝站在屋外,背着手望着夜色,好似没有注意到屋里的慌乱。
过了一会,王平安收拾好了,这才敢出来给贞观帝请安。
贞观帝摆手。一群人呼啦啦全部退下,只留下皇帝和太子两个人。
贞观帝转身打量太子。
王平安虽然修为不高,但个子不矮。
贞观帝忽然用力拍了拍王平安的肩膀,感慨地道。“当年在皇后宫里看着你,还是个小孩子,好像永远长不大一般,眨眼才过去几年,你就已经跟朕一般高了。这一点随朕。”
王平安愣了一下,随即脸上一喜。原来皇帝找他是闲话家常,不是教训他功课。
王平安顿时感觉心里轻松起来,脸上挂上了笑容,“去年儿子就跟父皇一般高了。”
看着王平安憨厚的笑容,贞观帝心里却是一声叹息。
“过几****就要大婚了,府里都准备好了?”
说到大婚,王平安神色一黯。
从十六开始,他的王府里就有了女人,过几日娶的则是他的妻子。也就是太子妃。
太子妃是贞观帝亲自为他选的,听说是位贤良淑德的女子,跟去世的文德皇后颇有几分相似。
但是,王平安不高兴,因为那不是他喜欢的人,他喜欢的其实是。。。那个人的名字不能说出来,尤其不能在贞观帝面前说出来。
王平安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喜欢上那个人,是禁忌,也是为人子的不孝。可是他没办法。
从少年时便喜欢了周二,太多年了,周二在他心中已经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王平安的心思,贞观帝又是看穿了。心里又是叹息。
“你不喜欢太子妃?她长得不够漂亮还是不够温柔?”
王平安摇头,“不是,太子妃很好,很漂亮也很温柔,只是。。。”
王平安嗫嚅了半天说不出后面的话,贞观帝顿时感觉有些腻味。
“罢了。太子妃人选已定,太子大婚不是儿戏,不能再更改。
你不喜欢她也没关系,按照宫中每月初一十五宠幸一下便罢,若是你看了其他女子,尽可以收入后宫。
你是太子,未来的帝王,这天下都是你的,还差几个女人么,喜欢了便收进宫里,没必要瞻前顾后想太多,不过是女人罢了。。。”
贞观帝训斥了王平安几句,便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他知道面前的儿子并不是帝王之才,教他再多也没用。
而王平安却听得认真,他虽笨却有本心,贞观帝说的每一句话,他都牢牢记在心里。
若是贞观帝知晓王平安后来做了什么,他一定会后悔今天说的这些话。
夜色沉沉,压在帝王的心头,他忽然仰头长啸一声,好似要刺破夜空直达天外。
王平安吓了一跳,总觉得今晚的贞观帝与以前有些不同,甚至让他感受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贞观帝转身进了屋,王平安赶紧跟上,帝王挥手,屋门啪一声关闭。
王平安有些心惊,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小九,这天下,父皇要交给你了。。。”
“父皇,我。。。我觉得自己做不来,其实。。。几位哥哥们。。。他们都比我出色。。。”
贞观帝皱眉,“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朕知道你做不来,会留下忠臣辅佐你,你只要纳谏,听取他们的建议,就能把大唐治理好。”
“可是,我。。。”
“好了,不要婆婆妈妈的,像什么样子,朕决定将功力传给你,这样可以强行提升你的修为,你的修为高了,群臣自然会怕你也会听命与你,所以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传功?”王平安愣了一下,随后他瞪大了眼睛,“父皇说的是灌顶?”
“对,正是灌顶,可让你瞬间提升修为,以朕的功力,应当可让你直接跨入圣人境界。
只不过以后你的修为将无法再增进,会一直停留在圣人境界,无法突破神隐。你的资质也就这样了,这辈子最多也就修成圣人,也算没有损失了。”
“灌顶。。。使不得啊,”王平安一下子抱住贞观帝,“使不得啊父皇,一旦使用灌顶之术,您会。。。您会。。。”
“朕会很快兵解,这没什么,朕本来寿命就已到头,多活几日少活几日没有分别了,倒是你,若你成了圣人,朕还去地安心一些。”
“不要啊父皇,儿臣不想您死,您不要死啊。。。”
王平安抱着贞观帝哭起来,贞观帝幽幽地叹息几声,拍打着他的肩膀,似乎是在安慰他。
过了一会,贞观帝便推开了王平安。
“就在今夜罢,朕传功与你,几日后的大婚你以圣人之姿现身,正好给那些人看看,安抚众臣和百姓,朕也会坚持住,活着参加你的婚礼。。。”(。)
ps: 偷偷更一章~
第125章 帝王之死()
。
不论王平安愿不愿意,贞观帝对他施展了灌顶**。刚接受功力,王平安当即入定,瞬间衰老的帝王悄悄回了皇宫。
王平安闭关三日,帝王三日不见人。
到了第四日,太子大婚,帝王盛装出席,高高地坐在上面,威严依旧,无人敢直视帝王的颜面。
王平安身着喜服出现,一出场便引起一片抽气声。
太子已入圣人境界,威压全场,无数人色变,有的欢喜有的愁,也有那面色阴沉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的。
比如长孙大人,站在众臣之首,望着自己的外甥,面无表情,几分心思都藏了起来。
站在后面的臣子们,有不少人在望着他,似乎在观察他的神色。这些人相当一部分都是长孙一派的人,唯长孙大人马首是瞻,也有极少几个人是想看热闹。
古语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长孙之心亦是路人皆知。
长孙与王平安,一对舅甥的较量,本来太子一直处于下风,且根本无翻身的可能,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太子入圣,在众臣心中的形象拔高,那些已投靠长孙的臣子会不会动摇,而那些原本犹疑不定的臣子会不会有了选择。。。
许多人心里都在考虑这些问题。
乍一见王平安,大家都先是震惊,随后心里各种猜疑,但是最后大家都想到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太子在几日内入圣成功。
答案只可能有一个,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了座上最上方的帝王,心中俱是震惊,几乎所有人都猜到了答案。
龙颜不可直视。众人心中还记得这个规矩,所以没有人敢抬头看那位帝王,然而这反而让众人更加震动。
从古至今,哪一个帝王不想长生,贞观帝大概是史上第一个传功给继承人的皇帝了。
不管贞观帝私人如何,为了大唐王朝,他是真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明君为国生。
婚礼本是喜庆之事。可是在场的众人却没几个真正笑出来的,包括王平安本人在内,大家想的都是帝王还能撑多久。
只有新娘子。刚刚正式上任的太子妃,掩藏在大红盖头下窃窃心喜。
婚礼仪式结束,太子妃住进了太子府,而太子却去了皇宫。
在贞观帝最后的日子里。王平安想要陪伴在他身边。
时日无多,贞观帝却不想变得无用。他一面教导王平安为君之道,一面还批阅奏章按时上朝。
这几日,朝堂上意外的风平浪静,没有人诤谏。没有人吵闹,大家都在静静陪着贞观帝。
这一天终于来临,贞观帝像往常一样。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忽然感觉心头一阵悸动。帝王知道那一刻到了。
没有慌乱和挣扎,帝王平静地放下笔,站起身来到御书房门口,仰头朝天长啸。
晴空霹雳,天地霎时色变,乌云压在长安城上,倾盆大雨顷刻而至。
似乎天地在痛哭,为一代明君的即将逝去而悲伤。
然而贞观帝却笑了,在乌云之上,他看到了光亮,在那团光亮之中,一个熟悉的人影在朝他微笑。
贞观帝笑了,原来杨凤晴一直在等着他。。。
贞观帝兵解了,形神俱消,肉身化成粉尘散去。
因为没有肉身留下,皇陵中葬的是他的衣冠和随身物品。
皇帝驾崩,天下悲痛,大唐举国哀丧。
太子新婚不足一个月,先皇薨逝。
数日后,王平安登基称帝,改号永徽。
贞观帝死了,也有人不悲伤,比如周暖暖。
对贞观帝的看法,周暖暖感觉非常复杂。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她对贞观帝不屑。从一国之君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帝王。
而白云的表情,更多的是怀念和惆怅。
白云对贞观帝的感情更复杂,是最亲的兄弟,却也是杀了亲兄弟的仇人。
贞观帝活着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复杂,说兄弟情有,说憎恨也有,彼此有仇却又会在某些时候互相帮助,但也会互相拆台。
当年兄弟四人,是是非非,功功过过,随着贞观帝的去世,都成了过眼云烟,只剩了白云还在这世间。
白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沉浸在往事中,周暖暖远远地看着,没有过去打扰他。
过了一会,周暖暖歪头想了一下,打开储物戒翻了一通,竟被她找出来几样食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好在放在储物戒里可以保鲜,没有坏掉。
白云观里是有厨房的,虽然很少使用,里面的炊具依然是一应俱全。
施个法术点起火,再来个法术把菜洗干净,风旋过去切成段,顺便肉也切好。
挽起袖子,拿起锅铲,周暖暖站在炉灶前,亲自下厨。
没一会,食物的香气从厨房飘散出来,食材简单却饭菜俱全。
几样家常小菜,周暖暖一一摆到院子里的石桌上,还拿出一壶酒两个杯子摆上。
她也不叫白云,静静地坐在桌前等着,反正有法术给饭菜保温,什么时候吃都跟刚做出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