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丽血时代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第109章

华丽血时代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09章

小说: 华丽血时代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使周瑜地下有灵,非得大大讥骂王琳一番。

  打败王琳与北齐联军,不久又破反叛的熊昙朗、周迪等人,陈文帝的帝座算是坐稳了。

  陈霸先当皇帝时,屡向西魏乞要儿子陈昌,魏人扣住不放;陈霸先一死,陈伞涛唬魑壕有牟涣迹炊砩戏懦虏榻ǹ怠S捎谕趿掌鸨璧溃虏恢北坏苍诎猜健M趿瞻芎螅缆吠ǔ虏闫舫谭到ǹ担杏诎肼罚挛牡鄯馄湮庋艨ね酢S捎谧允咽浅掳韵鹊兆樱虏杂谧约好挥屑笆钡鄙匣实酆苌眯殖律‘写信,“辞甚不逊”。

  陈文帝很不高兴,对侯安都说:“太子快回来了,我得找个地方当藩王去养老。”侯安都是明白人,陈文帝又是自己当时力推,马上回答:“自古岂有被代天子!”自告奋勇,侯安都带兵去“迎接”陈昌。

  过江时,侯安都挥却陈昌左右,自己与这位“真太子”两人登于船楼顶处“赏景”,没说几句,侯大将军就掏出绳子把陈昌双手捆缚,以布塞口,头朝下扔入江中淹死。然后,侯大将军带自己人换船,凿漏了陈昌座船,遍杀陈昌从人以灭口。诸事办完,侯安都上表,宣称陈昌渡江时遭遇“事故”,船坏被淹死。

  陈昌之死,看似可怜,从历史角度看,此人也是活该。北周宇文氏奸狡,总爱挑拨别人骨肉相残从中取利。萧纪与萧绎相争,宇文氏得巴蜀;萧察与萧绎相斗,宇文氏得江陵。陈昌身经数事,按理应该从大义出发,拒不返江南也好,或低调返江南做一藩王也好。他如此气势汹汹回去与堂兄争位,假如被一些人拥戴,陈朝内乱必起,宇文氏又可趁机得利,灭亡建康汉文明最后一脉。由此观之,正是陈昌的“愚而不仁”,也怪不得陈文帝的“躁而不义”。

  陈昌丧柩至建康,陈文帝假装悲痛,“亲出临哭”,把堂弟风光大葬。葬礼毕,立封侯安都为清远公。

  杀掉堂弟,但亲弟陈顼还在长安,陈文帝便以割地为条件,以土换人,西魏终于把陈顼“归还”给陈文帝。这位文帝亲弟一回来,便授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以安成王的尊位统摄文武大政。天道好还,陈文帝死后,正是这位皇帝亲弟陈顼废掉了陈文帝的儿子,自己坐上了帝位。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六月,陈伞殖袅硕运杏荡鞔蠊Φ乃究蘸畎捕肌�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数世为郡里大姓。自陈霸先岭南起兵,侯安都就拥兵相从,“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克平侯景,并力战有功”。尤其是攻杀王僧辩,侯安都作为先锋将、先锋兵,单身一人被人扔过石头城女墙,确实独胆英雄。如此一个赳赳武夫,“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文武全才,世所罕有。而后,侯安都又率兵屡破北齐军,生擒数员北齐大将,并协助周文育擒斩梁宗室萧勃。沌口一战,虽败于王琳,侯安都又能虎口脱脸,威名未堕。陈霸先死后,推陈文帝继位,杀掉碍事的陈昌,又进败王琳、留异。于陈文帝而言,侯安都怎么说也是第一功臣。所以,投桃报李,陈文帝荣显侯安都一家老小,其父病死,文帝在建康予其风光大葬。侯安都小儿子侯秘才九岁,就被授为始兴内史。

  由于功勋卓著,又“有恩”于陈文帝,侯安都慢慢“膨胀”起来,多次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赋诗,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完全就是个曹操大丞相的陈朝版。而且,其部下将帅仗着侯安都势力,多违法乱纪,朝廷查处,纷纷逃入侯安都处躲避,廷尉也不敢抓人。“世祖(陈伞┬匝喜欤钕沃薄:畎捕际压ψ园粒匏樟玻叭找娼竞帷保实鄣氖樽嘁膊灰栏袷剑囊谎婵嫫簦胄词裁淳托词裁础�



  恭俭勤劳 宁乱靖寇(2)     

  最过分的一次,陈文帝在皇宫宴饮重臣,侯安都酒酣兴起,箕坐斜靠,大声问陈文帝:“现在您与做临川王的时候相比感觉如何?”陈文帝愠怒,假装没听见,不答。侯安都不识趣,连问好几次。陈文帝强按怒气,回答说:“为帝虽是天命,也多亏明公之力。”侯安都闻言大笑。

  大宴毕,侯安都借着酒劲,又向皇帝说要借用御用帐饮器具,转天想把全家老小都带来也摆他数桌欢饮一次。“世祖虽许其请,甚不怿”。果然,侯安都第一天满载妻妾家小,自己坐在御座上,其文武宾客坐在群臣位上,“称觞上寿”。陈文帝闻报,更是杀心欲起。

  其实,侯安都也就是恃功骄傲,倚老卖老,没有任何不忠之心或篡位的企图。重云殿大火,他自己亲率甲士带甲仗剑入卫,指挥救火,对于老陈家尤其是陈文帝一直忠勇不二,但这种带兵入宫之举更使陈文帝“甚恶之”,认定他有篡谋之心。中书舍人蔡景历(为陈武帝做大蜡棺材那位爷)揣知上意,便密奏侯安都要谋反。陈文帝便下诏征侯安都为江州刺史、征南大将军,令他从京口还建康受命。

  侯安都没什么戒备,率大批文武从官入城。陈文帝亲自在嘉德殿“私宴”侯安都,刚喝一杯酒,卫士冲入,把侯大将军五花大绑捆了起来。同时,御林军又尽夺侯安都属下将校的兵杖和兵权。转天,陈文帝“赐死”侯安都,时年四十四。

  虽下诏称侯安都“骄暴滋甚、密怀异图”要谋反,陈文帝也觉亏心,未忍对侯家加以连坐族诛,“宥其妻口家小,葬以士礼”。估计缢死侯安都之前,陈文帝与他也见过面,两人哭诉谈心,侯安都才明悟“功高不赏”的古训,可见,功高权重,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事。侯安都并非是那种只知打打杀杀的粗蛮武将,知书达理,竟也不知韬晦之计,没事总让皇帝下不了台,身死家存,还算不幸中的万幸。陈霸先有知人之明,登基之际,品评诸将,就曾这样说过侯安都:“侯郎傲狠而无厌,轻佻而肆志,并非全身之道。”此言果验!

  陈文帝在位七年,于天康元年(566)四月崩殂,谥曰文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陈文帝“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国家资用,务从俭约……妙识真伪,下不容奸,人知自励矣”。观其在位所为,确实是个不差的皇帝。



  志大意逸 丧师弃地     

  ——陈宣帝陈顼  

  陈文帝死后,其太子陈伯宗继位,是为陈废帝,改元光大,时年十五岁。安成王陈顼以叔父之亲尊,马上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陈文帝弥留之际,曾当着大臣的面对陈顼表示要传位于这位亲弟,想必是试探,陈顼也不傻,“拜伏泣涕固辞”。

  少帝继位后,中书舍人刘师知、尚书仆射到仲举、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等人以安成王陈顼“地望权势”过大,便矫皇太后诏令让陈顼出镇扬州。陈顼见诏,开始还很听话,马上收拾行装,准备带属官家人赴镇。其高级僚属毛喜劝谏:“陈朝享有天下时间不长,今日之诏,必非太后之意,大王以宗室大臣之重,岂可轻出!您一出京,便受制于人,到时想当富家翁也不可能啊!”陈顼觉得有理,称疾缓行,假托有事,召刘师知入府议事。同时,他又派毛喜入禀太后沈氏。沈太后确实不知情,对毛喜说:“今伯宗(少帝)年幼,国事并委二郎(陈顼),我没有下诏让他外镇。”毛喜又去见少帝,这位少年也不知就里。于是,安成王陈顼放开手脚,逮捕并杀掉了刘师知等人,“自是国政尽归于(陈)顼”。接着,安成王又把坐镇东扬州的少帝亲弟陈茂召回建康,任其为中卫大将军,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兵权,把他派在禁宫里值勤,形同软禁。

  公元568年底,陈顼便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诬称少帝陈伯宗与刘师知等人通谋,“悖礼忘德”,废为临海王,出居别馆。同时,又废少帝母弟陈伯茂为温麻侯,并在就镇的路上派人干掉了这个年仅十七岁的侄子。过了一年多,陈顼又派人杀掉被废的少帝,时年十九。

  陈顼继位,是为陈宣帝。立王妃柳氏为皇后,世子陈叔宝为皇太子。

  虽然只是窝在江南巴掌块大的地方当皇帝,陈宣帝继位时日子还很好过,因为当时的北齐正是北齐武成帝高湛与后主高纬当政期间,朝政糜烂。北方的宇文氏刚刚代西魏立国(北周),也无暇发兵相攻。同时,北周权臣宇文护派使臣来建康,与陈朝约定要一起伐齐,平分天下。

  北周其实是想让陈军牵制北齐,以便北周军队能一举灭齐。陈宣帝志大才疏,傻不拉叽就答应,于太建五年开始北伐。NFDA2人走狗屎运,陈朝大将吴明彻等人北伐非常顺利,一举攻克历阳、合肥、寿阳等重镇,几乎使整个淮南地区重归南朝。寿阳一役,吴明彻还活捉了一直与陈朝为敌的当时为北齐巴陵郡王的王琳。当时陈军中有许多人是王琳老部下,“争来致请,并相资给”,吴明彻怕日久生变,就命人把王琳押至城外,斩杀了这位一直忠于梁朝的将军,时年四十八。闻其死讯,当地百姓“哭声如雷”。

  王琳“体貌娴雅,立发委地,喜怒不形于色。虽无学业,而强记内敏,军府佐吏千数,皆识其姓名。刑赏不滥,轻财爱士,得将卒之心。少为将帅,屡经离乱,雅有忠义之节”。当然,后世也有人怀疑王琳的节操,指他“去华即夷”,向北齐称臣。同时,为使妻子回归,他又向宇文氏称臣,忘元帝被杀之深仇。假若王琳受梁敬帝之召入朝,估计陈霸先也不会那么快篡位。但历史不能假设,当时的处境也由人一念之差所造就,后人只是于嗟叹之余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想法罢了。

  当时的北齐后主高纬君臣听闻寿阳失陷,根本不以为忧,反而说:“本来就是他们的地方,随他们取回好了。”假若陈宣帝君臣上下齐心,一举而进,很可能就消灭北齐。但南朝孱主,只想划淮而治,在当地磨磨蹭蹭,号为休整,实为观望,坐失大好良机。北周方面,趁着北齐、陈朝互相牵制之余,周武帝一举击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中原统一,陈宣帝却忽然来了精神,想与北周争夺徐、兖之地,并于太建九年(577)下令大举北伐。转年春天,陈朝大将吴明彻集数万大军,猛攻彭城。由于指挥失误,天时地利人和哪个也不搭边,退路又被周军堵截,陈军在清口之战中大败,吴明彻及三四万陈军皆被生俘,损失人马、器械无数,陈军只有数千人逃回。

  此后,北周再也不提与陈朝“中分天下”的事情,开始把矛锋指向陈朝,屡屡克捷,江北、淮南大片土地,尽为北周所有。如果周武帝宇文邕不死,估计一两年内陈朝就玩完了。但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他的儿子周宣帝又是历史上著名的荒淫暴君,在位期间没有再刻意南伐,两年后又病死,北周小皇帝才八岁,大权由姥爷杨坚把持。不久,杨坚篡位,建立隋朝,费尽心力在国内镇压宇文氏势力,无暇南顾,这才最终使陈朝苟延残喘了近十年的光景。

  陈宣帝虽一时趁北齐之危“开拓”了不少疆土,其实也是近视的小人之行。北齐国政紊乱,移重兵而抗宇文氏北周,并非是军力衰疲而不能与陈朝相抗。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北齐甫亡,吴明彻就大败于昔日誓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