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内地娱乐开发商 >

第57章

内地娱乐开发商-第57章

小说: 内地娱乐开发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天柱听完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感情辛辛苦苦一年,半数的利润都流进了zhèng fǔ的腰包。

    他当时就坐不住了,给郎丰挂了电话。向郎丰县长痛陈利弊,建议像他们梅花公司这类文化企业,无污染不占地,又能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名望,zhèng fǔ应该考虑考虑给这些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方面的政策,以利于这类企业的发展壮大。比如,学习一些发达地区对外商企业所得税的两面三减半政策等。

    郎丰当时觉得这算是个不错的建议。灵泉县发展工业乏力,zhèng fǔ这段时间有这个意向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既然要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本县的支柱产业,那么对于本地的这类企业,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那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于是,郎丰前几天答应他,zhèng fǔ会开会讨论下他的建议,争取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这类产业的配套措施出来。

    几天过去,县zhèng fǔ也该商量出个眉目来了。

    今天上午,郎丰的电话打到了梅花公司,秦天柱去接了电话。

    “小柱,你可不老实啊,敢诳你郎叔叔!”电话那头,郎丰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责怪,“你怎么不老老实实告诉我,你们梅花公司今年有3800万的利润,怎么不告诉我你们公司需要交的所得税收入有1700万之多?”

    秦天柱有点不好意思:“你也没问我呐。”

    与朝廷台的购剧模式与购剧金额,算是商业秘密吧,梅花传媒没去向媒体大肆宣传。一般人也只知道梅花公司的《恰》剧大火,对于梅花公司因此剧大赚特赚的事,公众却是知之不详。

    “我不问,你就不说了!娘的,一不小心,你小子都是千万富翁了,差不多是整个巨江市的首富了!”

    想到他小小年纪,已经赚得巨额财富,一向温文尔雅的郎丰,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秦天柱还是比较关心他的那笔大税款的事,“那我提的所得税优惠的事?”

    郎丰没好气道:“瞧把你小子紧张的,一说钱的事就容易着急。放心吧,虽然有小波折,但最后还是通过了对我们县的旅游文化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措施的决议。”

    也怨不得郎丰向他抱怨,他那天答应的比较痛快,纯粹是考虑了秦天柱建议本身的积极意义,并没有打听梅花公司这一年的收入情况。以他的常理推测,《恰》剧虽然火热,但要说梅花公司能赚到多少钱,他觉得不太可能。

    等他向县里的税务局一打听,梅花公司的所得税有将近1700万之多的时候,当真是把他震得不轻。同时也知道自己答应的过于爽快了,这么大的数额,要县里点头,恐怕不太容易。

    果然不出所料,在县领导干部的讨论会议上,大多数干部都提反对意见。要知道,整个灵泉县去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总共才7000多万,可想而知,梅花公司这笔税款的分量之重。要县里的领导同意免除这笔税款,实在让他们很为难,尤其是戴瑞县长,是明确反对免除的,县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就是郎丰自己,也是肉痛不已。

    最后还是县委书记赵长风发了话:我们今天的会议,讨论的是我们县是不是要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我们县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如果是,那么给与相关企业的一些政策优惠,那是理所当然的。大家不要被梅花公司的这笔巨额税款迷失了双眼,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眼光要放长远。

    赵书记的这一拍板,梅花公司享有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才算是正式通过。

    在我国税法中,外商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属于国税,内资企业所得税属于地税,直到2002年1月1rì以后,新成立的内资企业,企业所得税才属于国税。秦天柱运气不错,这时的内资企业的所得税归地方管,要不然的话,他想争取所得税收优惠可不容易。

    一听优惠政策通过。秦天柱立即眉飞sè舞:“zhèng fǔ实在英明,目光长远!我们企业就是zhèng fǔ养的一头猪,猪嘛,自然还是将他养肥了再杀比较划算!”

    听他将自己比喻成猪,郎丰也是莞尔。“所得税可免,那150万的营业税和附加税可不能免。”

    相比起来,这些小税款,秦天柱倒是不在乎。他说起了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当然,当然!企业交税也是它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公司一定遵纪守法,按时交税!”

    。。。

第六十六章 给别人发钱很爽() 
“来来来,发红包了,发红包了,大家新年快乐!”

    今天是公司上班的最后一天,秦天柱把几个员工召集了起来,每人送了一份大红包。

    收到红包,总是件开心的事,金光华问道:“老板,能打开看看嘛?”

    “当然,要是觉得红包丰厚,请给声尖叫。要是觉得少呢……”

    秦天柱说到这里,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属下,“那也给我装个惊喜的样子,哄哄我!”

    “哇偶!”

    率先打开的赫兰鹏,发现里面是一张二十万元的支票,情不自禁的惊呼。倒不是敷衍秦天柱,他确实是被巨额数字惊到了。公司今年赚了大钱,赫兰鹏几个人也知道,老板年终的时候,会有所表示。

    不过,现在秦天柱给出的表示显然超出了赫兰鹏等几个人的心里预期。

    看着他们惊喜的样子,秦天柱心里也很满足。奖励,就是要超出别人的预期,效果才好。他觉得这也算是做老板的乐趣之一,自己赚到钱,手下的员工也收到丰厚的回报,皆大欢喜。

    周嘉朋因为要养家糊口,又是公司副总,秦天柱发了30万;其他三人都是单身汉,负担轻,每人20万。

    “老板,干嘛对我们这么好,我都感动得快哭了。长这么大,还没赚过这么多钱!”

    李光边说边看着20万元的支票傻笑。

    “当然是收买人心了,要是你们chūn节一回家,来年不回来了,我上哪哭去!”

    不仅是公司员工,还有参加《恰》剧的三十多个剧组人员,秦天柱也都准备了一份红包,虽然说他们当时都是义务帮忙,但现在《恰》剧如此成功,不能不有所表示。秦天柱也没分主角配角,或幕后职务的大小,每人一视同仁,各1万元。

    家在乡下的几个演员,秦天柱已先给了他们。家在城里的,秦天柱一家一家上门送去。给人送钱这么露脸的事情,他是不会错过的,自然是自己亲自去。

    ……

    秦天柱送的第一个就是自己的好友曾辰光,曾辰光父亲曾泽也在家。

    曾辰光收到这么大一个红包,自然是开心的很,这可是自己的第一份劳动所得,比向自己老爹要零花钱可有面子多了。

    “柱子,以后有这种打工机会,一定别忘了叫我。”

    曾泽脸上笑眯眯的,“小柱,看起来你的梅花公司赚了不少,恭喜啊!”

    “同喜,同喜。我可是听说了,曾叔叔,你现在可牛气了,县里四大银行的支行都争着求你向他们贷款哪。”

    要说《恰》剧的成功,除了秦天柱的梅花公司这个直接受益者,就属曾泽的建筑公司得利最多。几乎是用了10万元的赞助费,创造了1000万元的广告效益,这笔买卖,曾泽赚大发了。

    尽管现在曾泽的建筑公司实力还弱小,但其公司名称已是全国兼知,谁让秦天柱给他的公司广告打得那么醒目呢。银行也是看到了好处,现在都上门求着曾泽贷款了。

    ……

    何珊珊家,秦天柱要送两个红包。

    何珊珊此刻正点着自己的工钱,眉花眼笑,“小柱子,你不错啊,给你姗姗姐发工资了。你这老板当得不赖,总算良心未泯,没变成周扒皮!”

    秦天柱委屈了,我的姗姗姐,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

    褚琴也有点意外,“小柱,你这红包可够丰厚的,比我的年终奖金还多!”

    自然,这红包比校长大人发的年终奖金还多,有人就有意见了。

    ……

    余德水家。

    余校长先是肯定一番:“小柱啊,你校长我才演了几天的戏,你也记着给我发红包,这很好!很好!”

    哎,谁让你是校长呢,不然我就把你归入到群众演员中,也好省了一个红包。既然秦天柱还要在灵泉中学混,这校长的马屁还是要拍的,以后自己天天翘课去拍戏,也得由校长替自己兜着。

    夸完了后,余德水用个但是,来了个转折。“但是,你能不能不要发这么大的红包呢?你发的红包比很多老师的年终奖还高,校长很难做的。”

    显然,秦天柱的大红包,把余校长给尴尬了。

    灵泉中学前几年缺钱,教师的年终奖都停了。好不容易,今年学校手头宽裕了些,余校长给大伙发了笔不菲的奖金,改善改善生活。可碰到了秦天柱这根“搅屎棍”,把余校长给教师们的一番美意给糟蹋了。

    堂堂一个省重点中学,还不如在一个小孩开的公司来得滋润,丢不起这个人啊。

    ……

    厉羽希家。

    秦天柱与厉羽希家人不太熟,厉羽希家里他也是第一次来。

    厉羽希父亲厉恒建,对秦天柱很感兴趣。他看看自己女儿拿到红包,喜番了的欢快样子,笑道:“羽希,你可真够没出息的,收了个红包就这么得意。你与小柱都是同学,你看人家小柱,都自己开公司给你发工钱了,差距很大啊!”

    厉羽希撅起嘴,不满道:“爸你真没劲,干嘛把我跟秦天柱比啊。你应该把我和其他同龄人想比。你的宝贝女儿才十四岁,就靠自己的劳动,赚得人生的第一份收入了,还不兴人家得意一下啊!”

    厉恒建与秦天柱交谈起来:“小柱,我听县zhèng fǔ的人说,你的梅花公司这一年赚了大钱,光是所得税就是1700多万。拍电视剧这么好赚吗?”

    “怎么,厉叔叔对我们这行有兴趣?”

    厉恒建确实是有兴趣。当他第一次在电视台看到《恰》剧时,那时候还只是一个想法。当听到梅花公司凭借《恰》剧的收入,光是所得税就要交个1700多万时,他是真的在认真考虑这件事了。

    厉恒建自视甚高,在整个巨江市,自己都算得上是个数得着的成功商人。但自己辛苦十几年,论净资产,也才1000多万出头,还不如眼前小孩拍一部电视剧赚得多。

    对比如此强烈,厉恒建被震撼到了。

    秦天柱倒不介意多个竞争对手,现在只要作品好,电视剧市场大得很。

    “梅花传媒之所以能赚这么多,是因为我们是根据电视台收视率来卖剧的!”

    厉恒建也是久经沙场,自然明白他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说,收视率好的,大赚。收视率差的,甚至不温不火的,赔钱!”

    “没错!这一行以后两级分化会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好剧大赚特赚,一方面大量的庸剧堆在仓库里没人要!”

    《恰同学少年》去年是赚得盆满钵满,但去年全国也只有一个《恰同学少年》。

    ……

    除夕之夜,秦天柱把最后的一个红包给了自己的妈妈。

    凌雅雯奇道:“我也有份?”

    “当然,你又是编剧又是副导演的,劳苦功高,怎么能忘了老妈你呢!”

    “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