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果真是买椟还珠的典型,明明手里握着价值百万的东西,偏要拿来跟她换那个价值低廉的蒜头瓶,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过霍思宁倒是对这次帝都鬼市一行十分满意,连捡两个大漏,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啊。
手中虽然握着邮票,但是霍思宁又开始发愁了,那蜡丸她还能放进储物空间里藏着,可是这邮票她的确是不太懂啊?
想了想她决定去自家师父家走一遭,到了周家,周世涛正在擦拭一只紫砂壶,看到霍思宁进来,眼睛一亮,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
霍思宁迫切想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一版邮票究竟能卖多少钱,遂从包里将那张青檀宣纸取了出来递到周世涛的面前,带着几分谄媚地笑道:“师父,您帮我瞧瞧这个东西呗。”
周世涛本来还有些漫不经心,不料一瞥眼看到霍思宁手中那一版邮票却是大吃一惊,手中抓着的紫砂壶都险些握不住了。
在古玩圈子摸爬滚打数十年,周世涛见过的假大龙邮票不计其数,抛开将样票、正票以及印有邮票图样的印刷品重打齿孔之类的变造作伪不谈,他甚至还见过一类专门将大龙邮票仿印品冒充真品的事。
在他刚刚学鉴宝做学徒的时候,有一个上海人仿印了一批大龙邮票当成真品来出售,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那批邮票在当时竟然被炒成了天价,有少部分样票至今还被人当作大龙邮票变体收藏在家中,殊不知那些邮票后来被人一一戳破,在真品面前,那些仿品不过是贻笑大方罢了。
摸古董鉴古玩凭借的是经验,看得多了摸得久了自然就有一种辨别真假的感觉。
周世涛没有见过真品大龙邮,可是霍思宁刚将那一版邮票拿出来,他就直觉那些邮票是真的,顿时他只觉浑身一震,眼中露出了震惊之色。
老人家戴着老花镜,取了干净的手套戴上,这才小心翼翼地拿捏住那宣纸边缘,生怕在那邮票上留下指纹油迹。
拿着放大镜在那正版邮票上仔仔细细地看了足足有近十分钟,周世涛这才十分肯定,眼前这整版十枚邮票不是再版不是纪念版不是仿制品,而是真真实实的第一版“上海工部大龙邮票”。
“这……这邮票你哪里来的?”
老掌柜的声音都有些颤音,手微微颤抖。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华夏国一些沿海城市建立工部局,1863年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组织成立上海工部局书信馆,负责收寄华南、日本、欧美的信件。
在两年后发行了华夏第一套商埠邮票,即第一版工部大龙邮票。
不过因为当时只作为外流信件专用,所以印制的数量极少,并未公开出售。
虽然后来工部又印制有再版大龙邮票,但是和第一版工部邮票相比,价值却是差了一大截。
能收集到加盖的版本已经是十分难得,像霍思宁手中全套未加盖本票,收集极为不易,是无数集邮家们梦寐以求的珍品之一。
霍思宁不明白这套邮票的真正价值,周世涛却是非常清楚。
正是因为知道,他才会感到如此震惊。
“这就是昨天我在鬼市捡漏来的那本邮册子里面的啊,师父,这邮票很值钱吗?”
霍思宁看到周世涛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心中就有了底,老爷子这么多年见多识广,摸过的玩意儿不计其数,还真没看到老人家如此镇重其事的模样,可见这几枚邮票的价值不低。
“什么?你是说昨天那本邮册子?!”
周世涛顿时瞪大了眼睛,眼中闪过震惊、尴尬,愧疚和庆幸等情绪。
那本册子他也经过手,是他从霍思宁的背包里巴拉出来的,当时他还嗤之以鼻称霍思宁买来的是破烂一文不值,谁知道这丫头一转身就弄出来这么一套珍邮,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周世涛觉得有些脸热,但是看到这么精致珍贵的邮票,他又怎么都舍不得放手:
“这是咱们华夏国最早的一版邮票,未加邮戳,弥足珍贵啊!”
“你这丫头运气是真好啊,连这都能让发现了!师父我果然是老了,比不过你们年轻人眼光毒辣啊!那个卖你邮册的人收了你多少钱?”
霍思宁摇了摇头:“没收钱,我用一个清朝青花蒜头瓶换的。”
事实上人家还额外付了自己一千块钱,这话霍思宁没敢跟老爷子说,怕自家师父受刺激。
“哼,那人只怕是看走眼了,以为这些东西不值钱,又瞧见了你手里的蒜头瓶,所以故意蒙你这小丫头呢吧?”
周世涛通晓世故也熟知人性,笑着点了点霍思宁的额头:“你倒是会卖乖,那人不识货,你索性顺水推舟对不对?你这丫头向来机灵,有这大便宜占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
霍思宁的额头顿时黑线直冒,周世涛果然了解她,虽然不清楚那邮册子一事,光是从霍思宁三言两语之中就猜出了事情的原委。
不过她是不会承认自己在中间使坏了的,撇了撇嘴耍赖道:“又不是我非要换他东西的,是那人先心怀不轨,想要骗我手中的蒜头瓶。”
第712章 前往昌化()
细问了一遍,周世涛才得知,这十枚邮票是霍思宁从那邮册子的牛皮纸隔层里面找到的。
周世涛笑着摇头:“你这一枚邮票单卖都能抵得上十多个那样的蒜头瓶了,若是合起来卖,起码值500个!这买卖那人可是亏大发了!”
霍思宁面露惊讶,500个,那岂不是说这十枚邮票价值50万不止?这可真是意外的惊喜了,霍思宁本以为那些邮票最多也就值个三五万,这个价钱实在是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料。
霍思宁心里清楚,就算她不买下这本册子,那骗子老头也会卖给其他人,只怕到了别人的手中,这十枚邮票就要明珠蒙尘,再也没有见天日的时候了。
本来霍思宁还想将这套邮票出手的,但是听到周世涛解释了这套邮票的出处来历之后,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么珍贵稀有的邮票,她还是自己先留着吧,就算以后要出手,也完全可以等她自己的古玩店开起来后,借助这个邮票的噱头给自家古玩店打广告,不必将这么好的东西让给别人占便宜。
下午,霍思宁就随廖淞还有他的朋友钟子凡一道前往昌化。
昌化位于浙江,并不是翡翠的产地,但是却是著名的印石之乡,在那里,有着驰名中外的名贵石种鸡血石。
鸡血石是中国的四大名石之一,拥有艳丽鲜红如同鸡血一般的色彩和亮晶剔透如美玉一般的光泽。
鸡血石无论是形,色,纹理还是其质地都非常奇特,美丽无比,让人百般把玩难以割舍,因此鸡血石又被誉为“国宝”。
和翡翠差不多,鸡血石的收藏价值也非常高,但是鸡血石也同样面临着一种尴尬境地,那就是出身。
在收藏界,很多收藏品的价值诧异不是在物品本身,而是在于出身。
翡翠如此,和田玉如此,鸡血石也是如此。
来自缅甸老坑的翡翠就比新坑的翡翠价格要高好几个档次,而鸡血石的产地以及新坑老坑的差别,会让鸡血石的价格相差好几倍。
就鸡血石而言,国内其他省份并非没有产出,但是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就是昌化出品的鸡血石,无论是从颜色还是质地来看,昌化鸡血石的品质都要优于其他地方出产的鸡血石。
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昌化鸡血石供不应求,尤其是这几年鸡血石的价格一再飙升,老坑鸡血石被淘尽,新坑的鸡血石也随之面市,赌鸡血石的人也越来越多,大有和翡翠赌石一较高下的意味。
霍思宁见过一次真正的老坑昌化鸡血石,那时候霍思宁跟赵明诚恋爱,有一次随赵明诚参加一个富人圈子里的慈善拍卖活动,一个老国画大师当场捐赠了一枚印章,刚刚出现在拍卖场就震撼全场,将之前那些弄虚作假伪慈善的所谓富豪们狠狠扇了一巴掌。
当时霍思宁还没能看出头绪,直到拍卖会结束,她才从赵明诚的口中得知,大师捐赠的那枚印章正是著名的昌化鸡血石,而且历时已久,不仅是印章美石,更是古董文物,真要估价,只怕不下三千万。
三千万是什么概念,在上辈子的霍思宁心中极其震撼的,那时的她只觉得,如果她能拥有三千万,就一辈子不用工作,守着这么一笔巨款做吃等死就行了。
现在霍思宁想来,又是感慨又是怀念,上辈子的自己虽然愚笨怯弱,但是却也天真单纯如斯。只是那个时候的她,又何曾想过有一天她的生活会是如今这般光景?
因为那位国画大师,霍思宁的内心深处,对鸡血石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情愫,不过她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自己亲手赌一块鸡血石回来。
一来是因为她的这颗避水珠来得太过突然,二来也是因为她对鸡血石的热衷程度并没有翡翠玉石来得强烈。
要不是廖淞忽然提到鸡血石,恐怕她早就忘记上辈子的这事儿了。
不过现在来到昌化,让霍思宁心中的那股情愫又陡然冒了出来,脑海中忽然起了一个异常强烈的念头,如果有机会再参加那场拍卖会的话,她想去赌一块鸡血石送给那位老先生。
当年的那一场慈善拍卖会结束之后,霍思宁看到了一篇关于老先生的报道,从报道中才得知,那枚印章是老先生的祖辈留下来的东西,从老人修习国画开始,到如今已经有七十多年,那枚印章一直跟随着老人,他的每一幅画作上都留着那枚印章的战绩。
如此重要而具有纪念意义的宝物,老人一点犹豫也没有,就这样捐赠了出来,这样的气度胸襟,真正担当得起“大师”的称号,也一直让霍思宁感到尤为钦佩。
赌一块鸡血石送给老先生,霍思宁的这个念头一起,心中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所以她才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跟随廖淞一起来到昌化。
一路上,霍思宁又迅速地在网上查找关于鸡血石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开始恶补,虽然是临时抱佛脚,但是她如今记忆力非凡,倒也不担心会打眼被骗。
大约是因为之前已经来过昌化采办鸡血石的关系,廖淞和他那位朋友对昌化非常熟悉,一路上廖淞给霍思宁介绍昌化的各种地域风俗和当地美食,倒真像是前往观光旅游一般。
不过霍思宁知道,这一次廖淞来昌化,肯定是为了赌石,之前廖淞在电话中开口邀请她的时候就说过,这次昌化会有一场大型的鸡血石交易会,廖淞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过来,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鸡血石交易会。
霍思宁虽然没有赌过鸡血石,但是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她的天眼能够透视到翡翠原石内部的情况,鸡血石应该也没有多大困难。
悍马在高速路上狂奔,很快就到了昌化县,到了昌化,听了廖淞朋友的介绍之后,霍思宁才得知,两天之后,昌化县会有一场为期三天的鸡血石交易会。
第713章 车胎被卸了()
这场交易会由当地政府组织,交易会类似于农村的赶集活动。
每年在八月中旬的时候,政府都会举办一场这样的鸡血石交易会。
交易会开始,昌化县的村民们会把这大半年从山庄挖到的鸡血石弄到县城集市上集中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