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1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师兄,这位老先生是谁啊,怎么周教授这么怕她?”
苏青青这问题也是其他诸多考古队员们的心声,虽然他们都没有开口,但是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仔细地听着苏青青这边的动静。
丁亮果然是认识这个老太太的,听了苏青青的这个问话,忍不住就抬起头来,好笑地看了苏青青一眼:
“她你都不认识了?你还真是不学无术啊,当初师父上课的时候,你都睡觉去了吧,什么都没听进去?”
苏青青一听这话,顿觉尴尬,面色微红,有些不大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好在丁亮也不在这事儿上纠结,直接就略过了这个话题,径自开口道:
“这是张秀春张老先生,湘省大学考古院的院长,湘省博物馆的荣誉馆长。”
“这位老教授据说十五六岁就开始混迹考古圈了,如今已经九十岁高龄了,好像是周教授的师姐,比周教授还要早进这个圈子。”
听到丁亮的这番话,众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妈呀,比周世涛还要牛逼的前辈,这是个什么级别?!
这还不算什么,那边丁亮接着又道:
“说头衔这些的,你可能没什么概念,只觉得她年纪大了,好像没什么了不得的地方,但这位老先生,你还真不要觉得她一个女流之辈有什么厉害的,她身上的很多事迹,绝对让你大吃一惊。”
“兵马俑,乾陵古墓群,长孙无忌家族墓,她都参与而且在里面是总指挥,最最让人吃惊的,是湘省的马王堆辛追墓,她当时也在,马王堆帛书,就是她处理的,在处理千年古墓丝帛方面,她是绝对的权威1
丁亮这番话一出,身后一片哗然,就连苏青青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马王堆帛书,这可是文物修复史上面的一个奇迹,哪怕是拿到现在的考古圈子里,都是响当当的一笔,绝对令无数考古学者为之津津乐道的话题。
要知道,当初马王堆帛书被从马王堆汉墓三号坑开掘出来的时候,是被放在一个漆木盒里,因为一千多年的水浸霉蚀,里面的帛卷页页相粘,整个形成了一块布帛书砖,完全不成样儿了,掀都掀不开。
当时几乎所有的考古专家们都对此束手无策,甚至都隐隐有要放弃修复了,但这个时候,正是张秀春教授站了出来,承接了修复这个艰难的任务。
在绞尽脑汁,用尽了所有手段之后,张教授最后顶着巨大的压力,还是将它给还原了出来,让世人见到了这部帛书的原貌。
这部马王堆帛书一共有十二万字,里面包括星卜占医等各种珍贵的资料,涉及到了战国至西汉初期的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以及科学等各个方面,甚至还记载了天文、养生、房中术,堪称一本超长的百科全书。
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里面甚至还还原出了两张地图,绘制出了当时的地理情况,极为珍希
法多为刻石,是很难从布帛上面见到这么多记载文字的,能看到这么多墨迹,实为幸事,如果不是张秀春,这部马王堆帛书根本不可能面世。
这套帛书被修复完整之后,一经面世,就举世震惊,其受关注的程度,甚至不低于一号墓的千年女尸辛追,在圈内甚至还有过之。
因为它极大地推进了西汉年代的历史研究,几乎可以说价值连城。
从破损到修复,这其中经过了多少艰难谁也不知道,但是修复之后,无论是谁看着那一页页薄如蝉蜕的丝帛,与上面清晰朴拙的汉隶,都无法想象出它最早被开掘出来时是什么样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教授的地位在圈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老一辈的那些考古专家们,无一不对张秀春非常敬佩。
就是周世涛这个被称之为圈内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在张秀春跟前,也自动弯腰低头,变成了张教授的迷弟,哪怕是被老先生叫“小子”,仍然是笑眯眯的没有半句怨言。
这样的人,也的确是值得尊敬的,一生致力于考古这一行,可以说把她的生命都倾注在了这一份事业上,甚至九十岁了还愿意不远千里地奔波来此,为了不浪费时间争分夺秒,连过多地和故友寒暄都不愿意,这样敬业的一个人,如何不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满满的钦佩与折服之情?
别说是这些考古队员了,就连那些不是圈子里的特警们,都是目光定定地看着这位满头银丝的老太太。
明明这位老太太身形佝偻,既孱弱又驼背,但是莫名的,霍思宁却觉得这位老先生的身形是如此高大,让人有一种高山仰止的错觉。
“青青,看吧,谁说在考古界女人不行的?这位老先生就给咱们女人做了一个完美的榜样啊,绝对的巾帼不让须眉,把在场所有男人都比下去了,不是么?”
霍思宁眼神灼灼冲着苏青青笑道。
,请访问请收藏本站最新!
第2334章 织补()
手机
书画、古籍原本应该是周世涛的强项,正常情况下,以这位的强势和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在这个他最擅长的门类上让别人指手画脚的。
但是,这一次,周世涛却自动禅位让贤,任由一个老太太来主导,这不可谓不稀奇。
这也让霍思宁对这位传说中被称为“巧夺天工”的织补大师,充满了好奇。
没错,就是织补。
马王堆帛书,历经的就是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
书画古籍这个门类,历来都是文物里面的一个大类,其修补技艺,也是古董门类之中传承改进得最为完善的。
书画修缮的根本,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洗心、揭旧、托补、全色,这四个阶段合称为洗揭补全。
但这是用古代的草纸生宣制作的书画修缮的根本技巧,但马王堆帛书却并非是写在纸张上,而是在绢帛上。
古代丝绢大多都是蚕丝制品,蚕丝属于生物蛋白,经过上千年的风霜演变,时间一久,就会变得脆弱不堪,随便一动就有可能脆成沫沫,所以在修复还原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
霍思宁是没见过当初那马王堆帛书刚出土的时候是什么模样,但是却也想得到这东西在张秀春的手里进行还原的时候有多艰难。
但这位教授却从未气馁,耗时了近十年的时间,一直孜孜不倦地在研究和磨练技法,最后终于运用织补技艺,将整本绢本著作还原面世。
这样的恒心和毅力,确实是值得人佩服。
所谓织补,就是在布帛之上,利用经纬线纹路,将破的地方都补好。
这样的技法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是非常难的。
马王堆帛书采用的布帛在当时可能是非常高超的丝织品了,但是拿到现代来看,却是很普通的。
再加上经过一千多年的耗损,想要将破的地方补起来,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帛书上还牵涉到了十多万的文字图画记载,这些文字将经纬线遮住了,要重新恢复帛书的原貌,其中的棘手问题可以说有一箩筐。
也得亏是张秀春拿到了那本马王堆帛书,才能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张秀春的出身。
这位老太太,曾经是名门闺秀,据说是湘绣织物大派出身,从小就浸润在湘绣技法之中,传承了家族的湘绣本领,在女红上面有着精湛的技术。
后来这位老太太又得到了新派的教育,甚至留洋米国,称为了当时的新派女学生。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经历,这位老太太才会进入到考古这一行,也别树一帜地将她的湘绣技能与纺织品修复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独立的织补手法。
这个手法一般人可能没听说过,但是周世涛这些老头们,却是对此有非常深的了解。
周世涛甚至亲眼见识过张秀春利用这门技术修补过一件破损非常严重的苏轼的绢本画作《竹石图》。
那张《竹石图》原本霉斑恒生破烂不堪,但是在张秀春拿到画卷进行过织补处理之后,最后修补出来的画卷,卷面整洁线条清晰,宛如新作,堪称神技!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一次考古遇到这样的棘手难题的时候,周世涛第一个就想到了张秀春。
罗浮山的这个古墓里面那几箱云锦,其价值虽然比不上马王堆帛书,却也不遑多让了,而且它的损毁程度,只怕也不比马王堆帛书好到哪里去。
本身蚕丝这种生物蛋白时间一长就会变得脆弱,再加上葛洪的这个墓葬室,又是建在溶洞里的。
溶洞常年潮湿,空气里面含水分又极为高,这些云锦受到水汽的侵蚀,自然是虫洞、霉斑接连成片。
更何况这些东西又不像青铜器和金银珠宝,躲不开老鼠的啃咬。
时间的侵蚀和外力的作用下,可想而知这些云锦的状况有多糟糕。
在进了随葬墓室后,张秀春一看到那些箱子,脸上表情就变得精神起来,原本有些驼的后背,也像是忽然被什么拉直了一般,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不一样了。
望着那箱子里的那些云锦,张秀春眼神就亮了,她盯着那些布帛,老半晌都没有说话,但是看得出来,她是在仔细判断这些箱子里的东西她能不能进行处理。
周世涛和谢道远等人都站在旁边静静等着,谁也没有出声,但是看得出来,几位教授的神情几位凝重,很是紧张的样子。
张秀春算是他们这个圈子里最厉害的一位了,若是连她都没有办法,那这些云锦,最后能不能存下来,只怕就……
周世涛的心一直悬着,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就听到那老太太忽然缓缓地摇了摇头,开口道:
“损毁也太严重了……”
周世涛一听这话,顿时心下一沉,面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果然,连这位老太太都没有办法吗?
谢道远和石庆云也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看得出来情绪很低落。
但那老太太却根本没有回头,也根本没有看到周世涛他们的这个垂头丧气的表情,因为她在顿了一顿之后,又忽然接着道:
“处理是能处理,想要修的话,就得费点功夫了。”
周世涛闻言蓦地抬起头来,表情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您说什么?!”
不止是周世涛,就连谢道远和石庆云都觉得他们出现了幻听,怀疑是不是听错了,这老太太刚刚说的,是能处理?
他们都已经做好了放弃的打算了,却没料到竟然峰回路转,这情绪就跟坐过山车一样,突然坠下悬崖又忽然被人拉上云端,简直让人反应不过来。
似是仍然不相信一般,周世涛再次确认道:“张姐儿,您确定这些布帛能修?”
但周世涛这番问话注定是要得不到回应了,因为那个老太太完全陷入到了她的世界里,关注焦点一直在眼前的那几箱子云锦上,再加上她的听力又有些差,所以根本就没听到周世涛的这一句追问。
本书来自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2335章 蚕种研究项目()
手机
一旁的张笑梅见状,忍不住替自己母亲解释道:
“周老,我母亲这人从来不做她没把握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