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你应该明白,这应该不包括你本人。你做为任凌霄的次子,对我们来说应该还是有意义的。我们也不可能让你跟那些人在一起,你可有什么意见?”
“只要能够保全性命了此残生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听到张伟似乎没有加害的意思,任鹏的心也就彻底放松了下来。
就这样,本就不算是个优秀将才的任鹏意志的垮塌在很大程度上让战斗提早结束下来,也避免了夏地新军武装不必要的消耗。
不仅如此,整个队伍也获得了百余支枪、数百压缩黑火药手榴弹、万余发子弹。在相当程度上也改变了此时双方力量的对比。
张伟大致计算过:自己这边儿半年时间,夏地那边儿应该是一年的时间。当自己带领队伍返回的时候,不但新式武装会增加至少一万人左右的规模,顺朝位面的水师登陆力量应该也有同过去完全不同的变化。
(本章完)
第339章 春季登陆()
战斗缴获虽然不能完全弥补之前的消耗,但是也让在经历过大战压力之后的夏地新军第一次有了一种解脱和轻松的感觉。
之前为了打垮差不多水准的对方远征步兵旅,整个队伍的核心骨干部分包括轻伤在内差不多损失了两千人左右。不过为了尽快的返回和避免变局,队伍还是没有在这南俄草原停留太久的时间。
张伟权衡再三还是觉得不应该轻易带领队伍完全回师,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临高就有可能在次增援新的远征步兵旅过来。这种决策当然并不符合对手此时的利益但是却不能不防。更别说如果在以后的终战中临高军面临彻底的失败,也并非没有撤退到欧洲甚至更远地方的打算。
就这样,在做了不少的安排之后,张伟暂时让田见秀代理队伍的指挥任务率领夏地新军的主体暂时驻扎在基辅一带并扣留各国云集过来的不少重要人物完成对整个欧洲最大限度的威慑控制。
自己则带领不到千余名夏地新军和乃至大概一半人左右约五十人左右的现代武器近卫以最快的速度提前返回位面通道附近的大本营,准备为可能的反攻做好准备。
因为在大致确认对方损失了三个现代武器小队和四千人左右的新式力量之后,双方的战略力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要发生变化了。即便不计留守欧洲的力量,新增援过来的夏地新军武装和顺军那里应该有有各一万人左右形成战斗力,对对手形成二比一左右的兵力对比优势。
这虽然还不能带来稳妥的克服防守优势的力量对比,但至少给予对手重创的机会却很大,这就是夏地位面在时间上拥有两倍优势带来的好处了。
张伟很清楚的明白,因为夏地的人口局限,自己这方的扩张速度在最近一两年应该是最快的。但是升级到十九世纪后期左右的局势技术水平、十九世纪中期左右的工业基础之后也在技术上面临了一个小小的门槛。加上人口规模扩张局限,这种战备优势期同不了多久就会结束,必须在这种优势结束之前给予对方最大的压制才有可能最终赢得胜利。
因此尽管提前反攻临高似乎并不是个理想的选择,但却是自己不能不做出的选择。
上千人的队伍在回师的时候也轻便了很多,经过在基辅附近一连串的激烈作战,对于不同性质武装的战斗力张伟也摸的差不多清楚了。即便不考虑几十支自动步枪带来的威力,仅仅千余名左右的钢化黑火药箭散弹武器所带来的战斗效能就至少不逊色于七八万规模的冷兵器武装。而排规模十分训练有素的现代火器武装则不逊色于另一个主力集团所拥有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碰上什么不知好歹的势力想要反水,应该也有轻松应对乃至突围的能力。尤其是在使用自动火力和定装无后座力火器在马上机动作战的能力得到证实之后。
官兵们的骑术在这西征的几个月时间里提高了很多,还能够在路途之中不断换马并轻松获得给养的情况下,虽然是冬季,但也能够长途维持每日一百五十里到二百里左右的前行速度。仅仅不过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飞奔的马队就沿着欧亚大草原疾行了大概七千里左右的直线距离,濒临归来时的山口。
本来在经历过不少事情之后人们都有一种预感:在经历这些要道的时候整个队伍可能还会遭遇到一些麻烦。
可现实证明还是多虑了。经过这一路上几次大战斗给这个时代的人留下的震撼性威慑,不论是哈萨克还是叶尔羌人都明白了这股势力强大到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招惹,反而应该是尽力讨好的。临近河西走廊的时候,占领叶尔羌的吐鲁番人还派遣大量负责后勤给养的马队跟随。当马队的给养不断的消耗殆尽的时候就尽量的把离开队伍节约给养,让张伟所率领的千把人左右的队伍在濒临嘉峪关的过程中没有再遇到太大的麻烦。
当张伟率领队伍万里迢迢回到中原之地位面通道附近的时候,刘方亮等人当然也早就得到了消息。不过让张伟有些高看的是并没有形式主义的搞什么隆重的接待仪式。而是让张伟亲自观看顺军新成立的攻坚爆破队的演习。
“其实在大军刚刚离开之前,甚至是位面通道附近的决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怎样廉价的对付防御之敌就成为了最首要的问题了。这些日子以来我们水师也开始初具规模,虽然无法拥有夏地武装那么多大船。但是按照要求准备用于夜间登陆作战、具有相当机动力的小船却准备了不少。虽然那种压缩黑火药手榴弹似乎仿制不来,但是也想到了一些抛射传统炸药包和进行夜间攻坚作战的办法。。。”
张伟并没有仅仅凭借对方的语言就做出怎样的结论,但是在花了四五天左右的时间认真的看过顺朝新军在夏地位面工业与技术力量支持之下建立的新式武装之后还是进一步确定了可以展开有效攻势的信心。
在过去,这方面的最大问题就是夜间航渡登陆还有很可能遇到的攻坚问题。毕竟达到一定水准的火器部队在防守中的效能是远高于进攻中的。即便是两倍左右的兵力优势往往也并不保险。
可是现在想来,自己却很可能陷入了一种“只有近代技术兵器才能对付近代技术兵器”武装的误区。在利用暗夜或烟雾等条件下能够大幅度的拉近作战距离并且还有一定时间准备的情况下,并不是不能够通过一些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的爆破攻坚手段威胁对方的能力。效果或许直接来看算不上太过理想,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种战斗工兵武装并不太吃近代技术工业资源,能够进一步加大双方力量对比。让本来并不算把握很充分的军事进攻准备可以变得条件更充分了。
(本章完)
第340章 春季登陆(二)()
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有两大岛屿,台湾和海南。台海战备在20世纪往往夏季会是重点,虽然有台风的风险,可是台风是在那个时代能够提前很长时间就有预测的。而海况的不好即便到了现代也会影响登陆与防空。直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战争模式变得不一样,陆军变得立体化陆航化、防区外打击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海况情况才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台海决胜已不再取决于机械化时代的传统登陆能力。
海南其实也是如此,台风的风险虽然有,但就算是在旧时,有经验的渔民也往往能提前一天或数个小时发现一些征兆。相比之下夏季比较平静的风浪、有利的洋流同样是最适合登陆的季节。
可是军事行动所要顾虑的问题却不仅仅是海况和水文。就像历史上的海南战役决策一样,如果把行动的时间推迟到一九五零年夏天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毫无疑问就会面临诸多变数。因此行动只能在广东解放后就立即准备和事实。
明末位面当然不会有什么第七舰队,不过除了双方力量对比比较有利的临界点之外,张伟还担心如果时间拖延的太久,则对方很有可能转移到南洋其他地区去了。尤其是海上航向比较方便的夏季。如果是那样,毫无疑问就会拖延不少时间。在这位面上多拖延一年时间,而夏地位面就是两年时间,本就有不少矛盾和隐患的情况下变数也会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张伟在归途后不久就立即准备在春季这个风向和水流最不确定、同时也是最不利的时节展开登陆作战的原因。
相比历史上的海南战役、这个时候没有海空威胁、敌舰连无烟火药时代的炮艇也凑不出来,同时:与历史上只能仓促利用无动力渔船为主要运载工具、只有护卫船有一定动力不同的是这一年时间以来能够通过大部分地方的河运或在沿海航行而且能够进行陆地搬运的人力机动船造了不少。大概三百多艘,一次就能让两万人携带必要的武装上岸,不需要历史上那样进行多个波次的后续兵力补充。
在使用水力锻锤锻造出了的钢肋船为主的情况下加强坚固度的情况下整个船身的重量也减少了不少。大概四百公斤左右的全船体重量就能满足数十上百人短途登陆航行,这也让船不仅仅能够在陆上运输,还能够通过很多并不算十分平坦的驿路。
整个队伍专门的水上适应性训练也在新军建立的时候就通过选拔在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了。如同有人晕车而大多数人不晕一样。在轻微恶劣的海况之下大部分人都会晕船,但晕船的程度是每个人不同的。在拥有足够兵源选拔而且不像建国初期那样的部队十分依赖于一些不可替换的骨干的情况下解决最低限度的抗晕船能力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
此时的海南,并不认为登陆威胁迫在眉睫,不过任凌霄也察觉到一丝危险,觉得至少在初夏的时候就应该将一部分人员设备转移到马尼拉或者爪哇一带了。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只要那里存在大量自己可利用的人口,为了满足基本工业规模的需要,难以转移到诸如毛里求斯一类开化度太低、语言文明认同度也太低的地方去。同化当地人虽然并不是不可能,可是那却需要大量的时间,显然是此时处于竞争压力下的临高政权不愿意面对的。
任凌霄的长子任天立在父亲提出转移之类的话的时候就有些不愿意了。同任鹏的内向和优柔寡断不同,任天立的性格要强势不少。林叶的教导之下,任天立对很多事情和问题的理解也超越任鹏。此时的任天立当然估算的到此时的对手拥有的力量很可能要超过自身。但拥有优势不见得跨海进攻后仍然拥有绝对优势。
首先通常来说进攻的一方往往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倾巢而出,总要顾虑对手的威胁。特别是现在海上的优势明显在海南一方的情况下。更何况进攻的情况下在防御的一方拥有比较完备工事的情况下至少拥有三倍左右的加成优势。这其实还不算完,通常来说的伤亡承受力也总是出于绝境中的防御一方比进攻一方更有优势。这些优势综合下来。往往对手拥有三倍以上的兵力优势、九倍左右平方率累计优势的情况下才有进攻中取胜的可能,这还不包括登陆中所遇到的一些特有问题,而且任天立并不认为对方仅仅一年时间新建立的部队就会有多么强的实力,这个时间段就是在临高军中也根本无法建立足够有凝聚力的组织。
因此,任凌霄最终的决定也是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