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世:天龙八部之不死小强-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他的首级斩下。
小强杀了一人,只觉心中一阵爽快,紧接着又觉得恶心。这时,只听凤姑惊呼道:“快躲!”
小强只闻后面有风声,下意识往右旁侧滚落,只见一支利箭呼啸而过,深深插入不远处的地上,只余箭簇在那颤抖不停。
为首的西夏军官本以为胜券在握,想生擒那名折家女,先前未让手下射箭,此时见对方接近出现数人,个个身手不凡,心中凛然,射了小强一箭之后,呼喝几声,不再顾惜那少女性命,让手下不管其余女子,先集中力量杀尽对方这些人再说。
杨家人在倚忠、倚义掩护下,又有三人披甲骑兵,加入战团。这三人两人是杨适的侄子,另一人竟然是杨适亲自出马。
凤姑和小强虽各杀了一人,但是惊险万分,知晓自个儿马战不占优势,不敢逞能,两人合骑一匹马,收拾阵亡西夏兵的甲衣武器,不断往血二子藏身的草丘送来。
这边杨适披甲跨马,左右各有两名子侄,组成雁形骑阵,向西夏人对冲而去。凤姑和小强十分担心,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中,只听场中惨呼连连,数名骑兵落马,但落马者皆是西夏士兵。
除了勒马观战掠阵的军官,场上西夏士兵此时只余七人,人数虽然相当,但对上配合娴熟、武艺不俗的杨家叔侄,西夏人已经不占什么优势。
西夏军官审时度势,明晓今天讨不着好,连忙呼啸一声,先自拨马西逃。
少女见敌人逃走,并未追赶,策马来到那几名女子处,对着其中一名女子道:“小情,你没事吧。”
那名叫小情的女子,此时躺倒在地,她大约十四五岁,虽未长开,但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日后定是名绝美女子,她的双臂、大腿皆缠着棉布,不时有血迹渗出,看样子受伤不轻,可她脸上毫无惧色,像无事人一般,爽朗地笑道:“七姑,我没事,看你们在那厮杀,虽然不能上场,但见西贼授首,感觉痛快得很!”
小强与凤姑正好前来接应,两女言语全听到耳中。小强对凤姑小声说道:“凤姑,你以前觉得你是女汉子,跟这两位相比,你显得柔弱多了。”
凤姑面露不悦之色,瞪了小强一眼,道:“原来我在你眼中,没有一点女人味,是吗?”
小强瞅瞅小情,又瞅瞅七姑,定睛望着凤姑,认真地说道:“有。以前没感觉出什么,现在,我觉得你才是真正的女人。”
“傻瓜!”凤姑白了小强一眼,策马上前,娇呼道:“几位姐妹,我们现在辽境,周围危机四伏,得尽快返回宋境。”
少女策马迎上前来,抱拳道:“多谢姐姐相助之恩,折文芳这厢有礼了。”
小情也上前谢道:“钟师情谢过姐姐。”
杨适让余人收拢马匹,收拾武器甲衣干粮诸物,策马近前,跃下马来,对折文芳抱拳道:“敢问可是折家姑娘?”
折文芳和钟师情很有教养,一起上前施礼,折文芳道:“小女子名文芳,这位是钟家七爷的女儿师情。敢问老丈可是杨家人?”
“杨家?”杨适苦笑着摇摇头,道:“我们这支投辽数十年,怎有脸提杨家?折老太君是你的……”
杨适虽没承认自己是杨家人,语意却透露得明明白白。折文芳面色恭敬,拱手道:“杨老令公忠心为国,你们两支虽陷于北辽,但自霍山君主没后,杰康将军已率二支归宋。对于杨家长支,杰康将军已向朝廷说明情况,朝廷亦早有公论。当初霍山君主是异国臣子,各为其主,后来无奈而降北辽,并非叛国投敌。今你们长支率家归南,不论以前是非,都是忠义之士。折老太君是女中豪杰,誉满宇内,不仅是我们折家的骄傲,也是杨家的骄傲。她老人家是小女的曾姑奶奶,曾祖父之妹。”
小强在旁听不明白,凤姑和血二子却懂。霍山君主杨衮,原是后周大将,率长子杨杰安、二子杨杰康镇守代郡,三子杨继业镇守太原。后来,杨继业归顺大宋,杨衮却归了大辽。昔年杨延昭镇守边关时,杨杰康之子杨延炎,统领二支老小,统领部属万骑归宋,杨延炎被宋朝授为琼州指挥使,合族迁往南方。因为二支叛逃,长支杨杰安受连累不小,被剥夺兵权,贬为平民,在辽国地位大落。杨适年轻时,曾经暗地潜往宋境,在杨文广帐下效力,后来奔父丧归辽。杨适居丧三年,想举国返宋时,突闻杨文广病逝,便在辽境滞留至今。
上个月,有位辽国贵族,见倚月美貌,仗势想纳为妾,被倚月失手打死。杨适当即立断,弃了祖产,带领合家人投奔大宋。
那家贵族自然不想罢手,一面让官府发下海捕文书,一面派人追杀杨家人。路上杨适择一地点埋伏,杀尽追兵,不过二弟杨达、三弟杨逞,却身受重创,不治而亡。
根据辽宋当年协议,边境数十里两国百姓均不得耕种放牧,多年下来,此处变成了肥沃的大草原。杨家人进入这片草原后,不敢走大路过辽国关卡,只得弃了马匹武器,扮为牧奴,顺着河边一路南逃,途中正好遇上血二子三人。
杨适又道:“贵祖父是那位?”
折文芳道:“讳名惟忠。”
杨适目露敬重之色,道:“原来是惟忠令公的嫡孙女,是那一房?”
折文芳答道:“长房。”
杨适叹息一声,道:“你父亲是继闵兄?向年曾是同僚,今从辽境逃归,羞见故人!”又问钟师情道:“尊父讳纪?”
钟师情听杨适所言,知他与折家极熟,十有七八是辽国的那支杨家人,连忙上前施礼,道:“正是,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
大宋,唐隆镇,三道口。
唐隆镇是西北路要塞,西与西夏相邻,北与北辽接境,驻扎的宋军数量很多,而且皆是精锐之军。三道口是宋辽边境的一道重要边卡,原先驻军很多,近年宋辽战火不起,宋夏战火连天,官兵大都调往西方,只余一队兵马,负责巡查边防,检查走私,接引南归汉人等等。
自宋太祖登基,遗命与士大夫共天下,太宗、真宗、仁宗、神宗、英宗,包括现在继位的小皇帝赵煦,对士子优待有加。皇帝与士子执掌朝堂,武将话语权极低,若论文官权威之盛,有史以来以此时为最!
南归汉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先居住北地的汉人,这些人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弃下祖先遗留的产业投奔宋朝。另一种是原先的大宋子民,或因大宋军事失利原籍被占为辽境,或是数次大宋战败遗留逃散的败兵,有的逃到深山老林滞留至今,也有的做了辽兵的俘虏,逃出来或家人赎回。还有一种情况,是辽兵打草谷掳走的边民。
总之,从辽境逃回的汉人,各有各的故事,都有身不由己的原因,从朝廷到地方对他们皆怀有同情心。爱惜名声的文官,对于这批人的安置十分重视,下面的人更是不敢大意,生怕出点问题被上级问责。
因为朝廷重视,身无片瓦的南归汉人,只须在边关哨卡登记,官府就会免费安排衣食住行。若是那个环节办得不好,只须往上级官府如实反映实情,自有人来帮他们出气。
三道口建在三山之间,这里有三条谷道,南向谷道通宋境、北向谷道通辽境、西向谷道通西夏。当年征北之战时,大将潘美在此据险立城,战败后凭借雄关抵挡辽兵,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役,关上关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三道口也因此扬名天下。
(本章完)
第7章 三道口()
现在正值初夏,山野草木皆绿,从关墙下望,漫山遍野皆是绿色,除此以外,几条或大或小呈白色的溪流,几条黄黑色的蜿蜒山路,如同画笔一样,将一大片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
正午时,太阳有些毒辣,站在箭楼上轮值的张小六,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向北方张望一下,兴奋地喊道:“北边有人过来了!”
边关士兵的薪俸有限,战事不起,又无法因战功领取赏金,拖家带口,手头未免紧些。不过,边关士兵有自己的办法,或是在关下开几亩粮田,或是跟在边商后面做些小生意,或是三五成群上山打些猎物,除此以外,最容易到手的就是过关商人送的例钱。
张小六本以为是辽商或回境的汉商,待瞧清楚来人模样,不由大失所望,凝睛再看一会,不由大惊失色,大呼道:“敌袭!”
众人大惊,正欲敲打钟鼓,却听小六又道:“不对,这些人身披西夏战甲,但发式不对,有老有小,像逃归的西夏撞令郎。”
西夏撞令郎是李元昊首创的特殊兵种,是一个极端恶毒的兵种。西夏国的统治者党项人人口较少,招募了不少别的少数民族或汉人加入军队。撞令郎一般由汉人组成,主要负责冲锋陷阵,相当于炮灰的代名词。撞令郎部队,兵源是从被俘掳的汉人中挑选勇敢善战者组成军队,让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这样可以减少党项军队的伤亡。当然也有一些士兵来源于宋朝的叛逃军士或者逃犯。
为什么会有宋朝士兵叛逃呢?主要因为宋朝的兵赋政策十分严厉,为防士兵开小差,士兵脸上多刺有字。士兵因各种原因叛逃到了西夏,举目无亲,为了生存,只能战斗,在战争年代,为了生存,别无他法。
关下边兵最初以为是边商,后来听说是敌人,现在听说是回归者,短短时间心境大起大落,不由纷纷指责小六。但是不管如何,既然有汉人逃归,就得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到时候出现什么岔子,遭到上官责骂或罚薪。席地而坐的边兵们纷纷站起身来,有的往关城内禀报上官,有的准备桌椅书册,有的收拾木柴准备烧水。
一个小兵对张小六喊道:“用不用准备衣服和干粮?”
张小六张望一下,似是看到什么稀罕事,一时间忘了答话。待小兵问第二遍时,张小六摘下军盔,拿在手里当扇子扇了两下,面露奇怪之色,道:“其中有个女子,极像七小姐,只是穿的衣服不像汉袍。”
一位老卒坐在书案后面,一边整理书册,一边笑道:“隔远望汉人的样子都差不多,认错人很正常。说起衣服,更没有准数,即使在北辽、西夏混得不错的汉人,也行蕃礼,着蕃服,他们即使分在汉人帐下为奴,也有可能不穿汉装。再说,北辽、西夏境内除了契丹人,还有蒙古人、女真人、党项人,部落多了去了,不着汉袍,算不了什么。”
那位收拾柴火的士兵年纪很小,问道:“韩叔,你当年跟着折老令公,见过多少蛮人?”
韩叔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跟着折老令公打过不少仗,遇过的蛮人不少,但对方皆穿军装,模样差不多,我怎能分清是那族人?”
这名小兵好奇地问道:“韩叔,你们说的折老令公可是折将军?”
大家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韩叔笑了几声,道:“小方,折将军没见过吧?老令公是谁也不知道?折将军年纪才多大?当年我随老令公征战时,折将军刚参军不久,与我一样,跟随折老令公左右做亲兵。折老令公讳名惟忠,是折将军的祖父,老令公过世以后,大家现在称呼的折老令公,指折将军的父亲,讳名继闵。”
小方脸色一红,低头忙活手头上的事,过了半晌,又耐不住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