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幼麟传-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救治受伤的将士。
刨去守卫秭归、水军大营和江北大营的兵将,此处大军约莫合计两万九千人,已是汉军能够集结的极限。
姜维高坐于马背,举目往东眺望,但见东方三百余步外,吴军阵营旌旗遮天蔽日,长矛如林,盾牌如山。
东吴本阵亦设八尺高台,高台被近万步骑团团围住,每往前五十步,便设立有两个方阵,按梯次配置,合计四个大方阵,前端微凸,最前端有四个小方阵。
这几日姜维的战阵之道突飞猛进,已经看出吴军采用的是鱼鳞阵。
此阵属于进攻阵形,属于兵力占优势时才能使用的阵型。主将若指挥得当,凭借此阵可以集中兵力对敌方阵中央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猛攻。
因主将本阵设立于后方,故此阵的弱点在于尾侧,但只要有中间的方阵还在,可以随之支援本阵,这个弱点可以凭借兵力优势抵消。
就在姜维观望吴军阵型的同时,孙权也正打量对方汉军的阵型。
细看一会儿,他即轻笑道:“孤观汉军,兵不满三万,却敢摆出鹤翼阵,刘玄德还想着反攻?此番,他却是托大了。”
******
汉军指挥高台。
张飞瓮声道:“果不出二哥所料,吴贼果然排了鱼鳞阵。”
最边上的法正面无表情,侧身对关羽道:“余已激得孙权入榖,这临敌指挥一事,便有劳君侯了。”
关羽安坐如山,只死死盯住对面高台上那道身影,缓缓颔首。
汉军人少,只能先防守,再反击,自然是不可能主动出击的;而反观孙权,似乎也没有派遣战阵上前搦战的意思。
台上诸人观望一会儿,刘备问道:“如今两军将士严阵以待,谁也不愿率先出击,可有什么法子让孙权先沉不住气么?”
法正回道:“可使一名口才出众之士,于两军阵前,以大义名分挫一挫吴军锐气。孙权理弱,许会按捺不住。”
话音刚落,他身后忽闪出一员年约四旬的文官,躬身道抱拳道:
“邓芝不才,愿为主公、尚书令分忧!”
刘备侧身望去,笑道:“原是伯苗啊。”
此人正是时为尚书、随侍刘备、法正而来的邓芝邓伯苗。
他是义阳新野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当年追随刘备入蜀,先后任郫城府邸阁督、郫令、广汉太守。
因任内清廉、严谨,颇有治绩,于是入朝为尚书,是尚书令法正的直属手下,颇受器重。
邓芝前几日刚刚押送一批粮草至夷陵大营,因决战在即,便留在法正身边参赞军机。
邓芝是刘备亲自从底层吏员中挖掘出来的俊杰,刘备自然深知其人品才干,当下点头应允。
邓芝领了命令,既不着甲,也不带护卫,单人孤骑冲到两军阵前。
迎着两军数万将士诧异的目光,他稳稳驻马,气沉丹田,喝道:
“蕞尔东吴,汉中王矢志北伐,正行匡扶事,尔等安敢背盟夺城,莫非欲为乱臣贼子乎?”
******
这是姜维第一次参加这等规模的大决战,见决战前居然还有人在阵前叫骂,不免感到十分诧异。
他身边的关兴见状解释道:
“父亲尝说,两军交战,比得是士气,比得是耐性。眼下两军刚刚对垒,士气俱佳,并非决战之良机。寻常两军主将会无所不用其极,等到一方露出疲态,才肯进攻。”
“原来如此!”姜维这才恍然大悟。
他随即想到汉中战役中,黄忠与夏侯用对峙与定军山。黄忠用法正计策,数次鼓噪而不攻,使夏侯渊松懈戒备,而后突然进攻南围,摧锋进击,势不可挡,渊军大败,黄忠刀劈夏侯渊于定军山下。
由此可见,大抵有经验的主将,对决前会采用各种手段达到打击敌军士气的目的。
看来,此番阵前以大义名分威压,应当也是无数手段中的一种。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夷陵猇亭之战(二)()
邓芝以大义名分怒斥了一会儿,吴军阵中也闪出一骑,只见来人,年约五旬,长须及胸,虽是文士打扮,却面露凶相。
来人策马奔到邓芝身前五丈处停下,高声应道:
“吾乃骑都尉虞翻是也,汝之所言,实难苟同。昔日刘皇叔保借荆州暂住,约于取川之后归还。今西川已得,而荆州未还,得毋失信乎?吴侯不过按约取回故土,何来乱臣贼子一说?”
邓芝冷笑道:“赤壁后乌林之役,我主亲冒矢石,戮力破敌;关君侯断绝魏道,使魏后援难得寸进,岂得徒劳而无尺土相资?”
虞翻道:“贵军败于长坂,计穷力竭,将欲远窜,吾主矜念刘皇叔身无处所,不爱土地,使有所托足,以图后功;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背义,恐为天下所耻笑。惟望察之。”
……
两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于两军阵前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
邓芝的论点在于荆州是大汉的故土,向来由汉室宗亲据有;而虞翻的论点在于赤壁之战中,东吴贡献最大,荆州理所当然属于东吴。
两人都是雄辩之士,各自推古论今,充分发挥辩论术的精髓——各说各话,顺道逮住对方言语上的漏洞,即行反驳嘲讽一番。
故而你来我往,这一番嘴炮,竟然足足打了半个时辰,兀自滔滔不绝。
邓芝正当壮年,体力充沛也就罢了;不料虞翻年过半百,气息依旧悠长,观其唾沫横飞,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越喷越有劲头,竟然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
其实两人喊得再大声,也只有靠近阵前的两排士卒可以听见,后排的将士既听不清两人的骂声,也看不清前方的动静,只能无趣等候。
故而这一番阵前骂战,不仅比得是邓芝、虞翻二人的口才反应,比得更是两军士卒的体力耐性。
姜维放眼望去,果然汉、吴两军阵中都有些躁动。
但两相比较,汉军显然燥而不动;反观吴军一方,军纪便显得参差不齐了。
除了拱卫孙权的中军相对来说好一些,周围其余大将麾下的将士站姿早不如初;更有过分的士卒,或蹲或坐,说丑态百出也不为过。
姜维知道,这也是由于双方不同的兵制和练兵方式造成的。
大抵蜀汉的士兵皆由朝廷直接统辖,平日里统一训练、调度,规矩森严。
而半数的东吴士卒属于世家将领的私人部曲,各将领的练兵方式不尽相同,规矩有松有紧,先不说实际战力如何,仅纪律一项,确实远远逊于汉军。
东吴将士在各自领内作战时尚看不出来,此时聚拢在一起,军纪上的劣势顿时凸显无疑。
孙权见状,心中颇为不喜。
他知道己方已在这一轮比试中落了下风,不能再放任不管,当即下令道:
“谁能将此聒噪之士逐走?”
话音刚落,忽闪出一员二十余岁小将,单膝跪于孙权面前。
“末将愿往!”
孙权见此人头扎白巾,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认出他是蒋钦之子蒋壹。
据称此子一身武艺尽得乃父真传,得知乃父死讯后,专程为父报仇而来。
孙权赞道:“果然虎父无犬子也。”当即应允。
早有侍从备好马匹武器,蒋壹拎枪上马,打马扬鞭,直取阵中,数百步路程,转眼即到。
邓芝兀自跟虞翻论战,丝毫不曾防备。
姜维高坐马背,眼观六路,早看得清晰。
他缓缓抽出一支羽矢,搭于弓上,就在蒋壹堪堪奔至邓芝身前五十步之际,疾疾射出。
箭矢破空而去,飞速落于蒋壹身前十步,箭簇入地三分,箭尾的羽毛兀自晃动不已。
这一支冷箭来的出人意料,蒋壹胯下战马受了惊吓,双蹄高举离地,不住嘶啼。
总算蒋壹马术精良,死死抱住马脖子,没有跌下马背,但其奔驰之势也随之停滞。
邓芝这才看到有人来袭,又闻身后一员小将高喊:“尚书速回!”
他情知局势危急,一瞪来人,狠狠拍马而回。
蒋壹稳住战马,也不去追他,反是策马上前数十步,面朝汉军大阵,举枪爆喝:
“我乃蒋钦之子蒋壹,何方鼠辈偷袭我父?可敢舍命一战!”
那日姜维率部偷袭沔水大营之战,吴将蒋钦死于关兴之手。
关兴闻言后,下意识就要拍马应战,却被姜维一把拦住,叮嘱道:
“二兄稍安勿躁,且看看君侯指示。”
关兴应言回望,见本阵指挥高台上,红旗正缓缓摇动。
红旗摇意味着许可。他大喜之下,提刀纵马上前,百步外即大声笑道:
“杀你父者,正是你关兴爷爷是也!”
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蒋壹见状,怒火顿时冲天而起,他咬牙切齿,一言不发,挺枪直取关兴咽喉。
关兴哈哈大叫:“来得好!”也拍马相迎。
百步距离,两相冲击,转瞬即至。
相互高喝间,两人一刀一枪,由是交战在一起。
关兴经过连番大战,多次斩将夺旗,其技巧、经验、自信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远非蒋壹初出茅庐之辈可以比拟。
只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蒋壹此番怒发冲冠、舍命而来,只攻不守,前十回合竟然打得不分轩轾。
两边围观将士见状,皆爆发出如雷般的呐喊,各自为己方将军喝彩,一改方才听辩论时,那无精打采的耷拉模样。
两人便在震耳欲聋的喝彩声中,刀来枪往,转眼已过十五合。
这十五合内,蒋壹杀招尽出,却丝毫不能占到半分便宜,气势不由为止一滞。
关兴由是稳住阵脚,将刀柄夹于腋下,佯装转身后退,右肩空门小露。
蒋壹盛怒之下,不假思索,果真奋力来扎。
关兴见状大喜,忽大喝一声,矮身避过,随后瞅准机会,反手飞速甩出一刀。
这一式演化自家传绝学“拖刀计”,此番使将出来,其势快如闪电,直教人生出沛然末能挡之感。
蒋壹一时不查,惨叫一声,顿被劈斩于马下。
汉军士卒见状,蓦地掀起震天介得欢呼,声浪如潮,彻底压过吴阵传出的声音。
关兴意气风发,直趋吴军阵前,举刀睥睨,纵声高呼:“还有谁来送死?”
吴军将士未得吴候指示,尽皆默然。
关兴如是大喊三声,见吴军并无一人迎战,就此哈哈大笑起来:
“东吴皆鼠辈耳!”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夷陵猇亭之战(三)第三更()
吴军本阵,孙权面色铁青,眉头紧皱。
这个蒋壹,明明只是叫他去驱散蜀军论客,这厮居然擅自叫阵。
明明己方军力占有,为何还要行此无益之举?
他自己身死便也罢了,只可惜连累三军气馁,任由那个嚣张的绿袍小将在阵前耀武扬威。
他稍稍思虑一番,匆匆招来亲卫,低声吩咐几句。
却说吴军阵中的甘宁瞧得大怒,正要拍马上前,奔出不过百来步,忽闪出一人一骑,一把将他拦住。
甘宁认出来人是周泰,不由怒道:“拦我作甚?”
周泰正色道:“未得主公吩咐,岂能擅自出战?更何况甘将军乃是统兵大将,何必跟此小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