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6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如此类的漏洞,在整部戏里层出不穷。
此外,如果说前两部《大宅门》拍出了浓厚的文化底蕴,那么这部《大宅门1912》似乎更偏向市场,不少剧迷表示这部“新宅门”的演员搭配和剧情设置有点儿“一锅乱炖”。
新面孔是不少,就是看得人有点儿乱,七爷和路青青的感情纯属胡搞,贫嘴逗乐的台词充满整个剧情,故事内涵就显得很弱。
片中各种包袱,很像爆米花电影,为了逗乐而逗乐,缺少深度,原本《大宅门》的幽默感是哪来的?
是对白、是京味、是讽刺手法,比如第一部里在济南,陈保国和姜纹的那场戏,通过五分钟的对话,将一个贪官展现得淋漓尽致。
新剧里有些桥段,纯粹是通过装傻充愣作为笑点,给人的感觉太肤浅了。
不得不说,即便是郭老爷子也无可奈何的对着市场低头了,《大宅门》第一部是经典毫无疑问,第二部其实就没那么好了,而第三部无论从收视,还是口碑上,都没能跳出“续集魔咒”的圈子。对于这部剧的市场化趋势,宋铮也只能表示,该剧有点儿像“一盘怪味豆腐”,前两部是正剧无疑,但这一部更像是成了轻喜剧,曾掀起“狼性男人”风潮的活土匪白七爷,个性色彩丧失不少,被张欣奕带着谈情说爱,掺着一群笑星贫嘴抖包袱。
当然,这种风格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定位,现在的电视剧市场,收视率就是一把刀,郭老爷子可能也是为了接近年轻人的口味才这样设定。
对于郭老爷子的无奈,宋铮最初在他家里看《大宅门1912》初稿的时候,就能感觉得到,郭老爷子对《大宅门》的感情,他更是能深刻的体会到。
最初,郭老爷子是准备借着第一部继续往下拍的,可是有太多的问题,是不能设计到的,比如那场浩劫,比如那场浩劫当中将会发生的事情。
大概正是因为情怀仍在,而故事无法继续往下写,所以郭老爷子才选择拍摄了《大宅门1912》。
只是,太阳已经落山,蜡烛固然无法取代,却总还是可以勉强使用。
郭老爷子只能不厌其烦地,为这部讲述白景琦济南奋斗史的电视剧,添加悬疑、宅斗、老少恋等新鲜元素,试图让它更具光彩,只是很遗憾的是,至少前世的原版不算成功。
《大宅门1912》仍然是一部上好的电视剧,尤其是年代剧里,是兼顾了质量和娱乐性的佳作,但比起第一部,仍然差了不少。
失去了时代背景,主要演员老去,更换的演员神韵不足,新演员格格不入,都让观众很不适应。
幸好《大宅门1912》本身招牌响亮,故事过硬,陈保国和几个主角的表演都堪称精彩,总算是保住了这块招牌。
而《大宅门1912》最大的不适应,就在于变化。
在《大宅门2》里,积极配合公私合营、响应改造、秘方上交这些情节,已经让七爷失色不少,江姗饰演的贤妇版李香秀也完全不如第一部里那个勇敢坚强烈性的俏丫鬟。
但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在《大宅门1912》里,正值年轻气盛的白七爷竟然也失去了自己的神采。
陈保国演白景琦已经浑然天成,但绝对不能去考虑,这个时候白景琦应该是一个30多岁,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因为剧里面他已经像个爷爷了。
当然更不能考虑的是这次的七爷怎么处处被动,一直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最后麻烦越闹越大,只能靠二奶奶出山收拾残局。
总之,整个《大宅门1912》,无法与第一部《大宅门》相比,无论蜡烛如何卖力闪烁,还是比不上太阳的光辉。观众会去缅怀经典,但实在是没办法把《大宅门1912》奉为经典。
如果说大宅门的第一部是一篇家族年代史似的鸿篇大戏的话,这部剧最多也就是一部小打小闹戏,可大戏有大戏的恢弘,闹剧有闹剧的热闹,如果是爱戏之人,自会品到其各自的精妙之处。
宋铮始终认为一部电视剧,最重要的就是要一个好剧本,一个好故事,就是一个房子,演员就是家具,至于其他就是个点缀了,这部剧编剧导演都是一个人,讲了1912年白景琦在山东自己经营的黑七庄发生的故事,整部剧以各路人马追逐抢夺九朝秘本与白景琦,路青青,田子行之间的感情争夺与纠葛为两条线贯穿起来展开,故事性情节性挺强的,每一集都会给管仲新的情节进展,也让人意想不到,这也是宋铮上辈子无论再怎么失望,都没有半途而废,坚持看完的原因。
只是只发生在这么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就这么几个人,就这么两件事儿,想发展成大戏也不可能,注定只是一个小闹剧,只是要想方设法耍的更热闹罢了,明显地发现新剧里头京剧腔调的配乐更多,更密集,跟老剧用的是一样的音乐,但老剧中使用并没有这样密集,但是每次出现,必定是很重大的场面,也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但《大宅门1912》似乎是要用这种热闹的配乐,来弥补场面的不足似的频频出现,却让观众听的越来越没有感觉了。
总的来讲,宋铮还是很喜欢这部剧的,只是还是有点儿不足,比如说剧中充斥的京片子,他个人倒是很喜欢京片子,满嘴的“怎么茬儿,想茬架”等等。
可问题是,虽然主角是京城人士不错,但是故事的发生地点是在齐鲁大地啊,在地方性语言那么有特色的地方,是不是有点儿不合适啊?
还有就是史实方面,七爷动不动“怎么不去打日本人”什么什么的,虽然日本人一直是咱们的敌人倒是不假,但是那个时候,与日本人的矛盾,应该还不到动不动以此为准的地步吧,正经抗日,也是在1937年前后才轰轰烈烈起来。
不过总体上来说,还是挺好的,青帮,土匪,军阀,局势的不稳定,这些方面倒是都很符合,也很真实。
宋铮第一次看到这个剧本,是在郭老爷子家里,当时他看到的,和前世原版电视剧拍出来的出入不大。
当时宋铮也按照自己前世看过这部电视剧之后的一些想法,以及网络上对于《大宅门1912》这部戏的各种批评声,提出了一些意见。
等到最终确定,将由他出演白景琦这个角色之后,郭老爷子让人送过来的剧本,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动。
虽然主体框架没有变,但是填充在里面的内容却不像原版那么生硬,刻意,距离第一部还有些距离,但是,也称得起是难得的好故事了。
八月二十五日,宋铮和林欣如正式进组,和他们一起进组的还有吴绣波,他在剧中将扮演田子行这个角色,之前的《大宅门2》里,吴绣波演了日本人田木,这次也算是他和郭老爷子的二度携手。
另外就是,郭老爷子最终还是采纳了宋铮的建议,放弃了由何青来出演杨九红,而是选择了一个叫王瞳的女演员。
宋铮对王瞳印象并不怎么深,前世也只是看过她拍的一部《扁担姑娘》,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会演戏,而且知道怎么演戏。
其他角色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最近名声鹊起的郭班主依然有幸参演,剧组集合的时候,看到宋铮,立刻就跟见着亲人一样。
郭班主之前也拍过电视剧,不过都是客串小角色,这次一下子演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更是跟着郭老爷子合作,别看他不是影视圈儿里的,但是,却也知道郭老爷子在这个圈子里的分量,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真要说紧张,还得是宋铮,因为之前陈保国老师扮演的白景琦实在是太经典了,现在让他来诠释这么一个银幕经典形象,说真心话,他也没底。看清爽的就到【顶点网 o】
第八百一十四章 宋铮版白景琦()
“陈保国老师之前演的白景琦已经是银幕经典形象了,至少在我看来,是很难被超越的,最开始有幸拿到这个角色时候,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模仿,按照陈保国老师的方式来诠释这个角色,但是,最终我发现,那根本就做不了!”
开机发布会上,宋铮不出意料的成了所有媒体记者围攻的对象,时至今日,人们也难以理解他为什么会答应出演。
作为一个在国际上都混出了一定声望值的演员,导演,甚至是歌手,他完全没有必要自降身价来演一部电视剧,这对他自身,根本就没什么提升价值。
而且,宋铮出演白景琦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冒险了,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陈保国已经将白景琦这个角色给演活了,想要超越原版,不能说不可能,但是的确非常困难。
现在宋铮来演白景琦,不可避免的就要被观众拿来和陈保国作比较,无论他演的好,还是演的不好,到时候都是两头不讨好的一个下场。
还是那句话,陈保国版的白景琦实在是太经典了,这就相当于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周闰发的许文强,赵雅之的白娘子,后来者无论怎么演,观众的心里已经存在了一个固定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是很难被打破的。
“怎么样来诠释这个角色?我会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方式来,我和陈保国老师的表演风格完全不一样,比来比去的没有任何意义。”
“你觉得在这里,还让我重复一遍白景琦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意义吗?形象已经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了,如果你非要让我说的话,我就一句话,他是一个真正的大男人,站在那里就是一座山,对手看着有压力,女人看着有安全感,就是这样!”
宋铮不肯再说了,记者们只能将问题集中到了郭保昌的身上,问来问去,同样没有离开宋铮到底能不能演好白景琦这个角色问题上。
“他能不能演得好,我现在说有用吗?你们要是觉得他演不好,就投票选出一个演员来演,我照办行不行?你要说演戏,国内的男演员有几个敢说比宋铮强的?你要说他能不能演好白景琦这个角色,到时候等拍完了,你们守在电视机前看不就结了嘛!”
郭老爷子虽然说话的声音不大,可是谁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些问题纠缠不休,把老爷子给惹毛了,就算有的人还想在这个问题上深度挖掘,可是看老爷子唬着一张脸,谁还敢放屁。
男主角不说话了,导演生气了,那么接下来也就只能在女主角身上找新闻了,置于吴绣波,王瞳,郭德纲等人,直接被无视掉了。
林欣如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了,最开始是因为怀孕,后来生孩子,坐月子,紧跟着又筹备婚礼,算起来,她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露面了。
今天来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林欣如竟然感觉还有点儿紧张了,可是记者的第一个问题,直接就让她的紧张情绪瞬间崩了。
“婚后的感觉怎么样?”
林欣如被问得脸上出现了一个大写的:懵!
《大宅门1912》的开机发布会,央视今年下半年的大项目,居然问演员的私生活,这个记者没病吧!
林欣如愣了好半晌,才在宋铮的提醒下回过神来,道:“今天我只回答和《大宅门1912》有关的问题!”
记者还有些不死心,接下来的几个,都在问关于那场婚礼的问题,林欣如是打定了主意,怎么都不肯开口,到最后,记者都没脾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