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八爷 >

第94章

重生之八爷-第94章

小说: 重生之八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十抿了抿嘴,圆圆的大眼睛里面挣扎了好一会儿,索性把心一横,将他心仪毓秀的事情对额娘说出了口。他想了一夜这话该怎么说,此时虽然发挥有些失常,但大体上却也没脱离他想好的轨迹。只是有一点他没料到,他原以为,自己一开口说出这件事,就要被额娘打断。他心里演练了无数遍额娘会如何反驳他、他该如何说服额娘。

    可偏偏事实是,从他开口诉说开始,额娘就没有说一个字打断他,反而是神色认真的听着他的话,面上并没有出现他所预料的怒意和不满。这让小十越发的忐忑了起来,话也开始说得有些磕磕巴巴的,这种没反应,比狂风暴雨还让他觉得难以面对。

    贵妃听完了小十的话,叹了口气,只道:“时辰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下午还有功课,不要误了时辰。你说的这件事,让额娘好好想想。”

    小十无法,只得乖乖点头走了,回去上书房那边找胤禩和小九给他参谋额娘的意思去了。等他走后,贵妃的心思也不平静。她没想到,昨夜她才做过一场关于小十娶亲的噩梦,今日便听到了小十的这番话。

    小十,怎么会喜欢上了毓秀那个孩子?贵妃有些头疼,她明明记得,梦里有一个画面,毓秀明明是小八的福晋才对。这么一想,贵妃倒是猛然想起了一个片段,那梦里,有一次儿子因为和那个蒙古女人大吵一架夺门而出,随后便跑去了小八那边喝闷酒。后来毓秀过来劝解,她看到儿子眼睛里流露出了艳羡得神色看着小八夫妇二人。

    难不成……贵妃的表情不由得一变再变,再也坐不住,站起身来在屋里面走动了好久。贵妃这倒是误会了,上辈子,小十和毓秀之间,纯粹就是嫂子和弟弟,完全没有半点儿的私情。胤禩特为的选了这样的场景加入在给贵妃的梦里,就是打算引起贵妃的误会。

    聪明人总是会多想,看到这种画面,再听到小十亲自跑过去和她提起心仪毓秀,只怕贵妃是一定会多想,以为一旦斩断了小十和毓秀的这场因缘,毓秀会变成小十的嫂子,而小十将会永远沉浸在这种痛苦中不能自拔。再加上那个任哪个婆婆都不会喜欢的蒙古儿媳妇,胤禩有一百分的把握,贵妃一定会允了小十的心思。

    因此,面对小十跑过来诉苦担忧的脸,胤禩非常淡定的说道:“不必担心,娘娘既然没说什么,这件事便很有希望。”

    小九也劝道:“八哥说得对,我也求动了额娘,她也会帮忙从中说和,你且放宽心。”

    就在胤禩一心帮着小十求娶毓秀的时候,此时的李府,李光地看着好友的书信,脸上露出了沉吟的神色。自打康熙三十年松伍因病致仕也已经过去了六年,当年松伍是在刑部员外郎的位子上卸任养病,若是一年前便起复成功,眼下也轮不到林盛坐上刑部左侍郎的位子了。

    眼神落在信里提到的万象居上,李光地的神色凝重。松伍这是急了,想要借这件事重回皇上的宠信。只是……万象居可是个大泥潭呐!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把剧情拐回了朝堂一些,投康熙所好的某些大臣们,又要和康渣一起开启不作死就不会死模式了,一写到这些,我就好兴奋肿么破~

    明天是感恩节,藤萝决定,明天双更以庆祝~滚下去继续存稿鸟~

第76章() 
赵申乔,字松伍,乃是李光地的好友,二人年纪相仿,都是康熙九年同榜进士,同朝为官多年,但境遇却并不相同。李光地当年高中中了庶吉士,后来出任翰林院编修,走得也是馆阁清贵的路线。

    然而世事难料,偏李光地回家乡福建省亲的时候遇到耿精忠反清。耿藩中人也有听说过李光地才名的,便想要招揽他为耿藩效力,却被李光地拒绝,随后他还设法将福建的战事写明封进蜡丸之后,暗中派人送去了京城交给康熙。便只这一笔,便让康熙龙颜大悦,当年三藩之乱,康熙这个少年皇帝也担心汉人拥戴三藩颠覆朝廷,这时候蹦出来一个汉人李光地,是他一手提拔的天子门生,更是一心为了朝廷忠心耿耿,自然就被康熙另眼相待。

    因有这一段前情往事,加之李光地确有才华,因此三藩平定后归京述职的李光地仕途堪称顺风顺水,接连做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在徐乾学、高士奇获罪后,被康熙钦点入阁,成为了内阁大学士。

    年初时李光地被外任直隶巡抚,如今堪堪已将满一年,历来能够出任直隶巡抚的,无一不是皇上面前的能臣兼宠臣,李光地作为一个汉臣,能够得到这样的重用,已经是极为的圣宠优渥了。

    和李光地不同,赵申乔的官运就没这么顺遂了,他当初进士的名次便不及李光地,在翰林院任职编修近十年的时间才外放了一任知县。从此以后,赵申乔以清正廉明在民间声名很好,最终凭借这上好的官声被拔擢为刑部主事,继而又胜任刑部员外郎。可就在他的仕途一路平顺的时候,他竟生了场大病,不得不因病致仕。

    病愈之后的赵申乔想要寻求机会起复,因并不想即刻外放,而是想先补上京缺在皇上面前多露露脸面。可京官哪里是那么好补的,不知有多少候补的官员盯准了六部的位子,赵申乔可没李光地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能得到格外的优容。

    此时此刻,接到李光地拜帖的赵申乔正坐在直隶巡抚衙门的后堂,他焦急的心情在脸上并没有丝毫的表现,反倒是一派中正儒雅的气派,看上很有风度。

    李光地则是一脸的沉思,半晌才说道:“松伍,你所猜不错,依我看,这万象居是个祸根,假以时日必成大祸,万岁也是隐忧于此,只是尚未言明罢了。”

    这满天下的汉家大儒不少,被朝廷招抚授官的也不少,可几乎这些入朝的大儒,都顶着翰林院学士的名头在做编书的“文雅事”,能像李光地这样入阁拜相的可没几个。其中李光地所仰仗的,可不仅是他的才学,而更多是他对康熙的忠心,是他善于揣测康熙心思的本事。

    自打皇上微服出巡从万象居回来后,身为天子近臣的李光地便隐隐对康熙不满万象居的念头有所察觉,然而一日康熙未曾在他面前透出口风来,一贯谨慎稳妥的李光地即便是猜出了帝王的心思,却也不会在康熙面前谈及此事。

    赵申乔听了李光地的话,心中更是大定。他自谋求起复失败后,便不愿再苦苦挂名在吏部来候京缺,想着要另辟蹊径重新得到皇上的看重。而想要一鸣惊人,便要摸准皇上的脉门,给皇上做一杆好枪,能言旁人不能言之事。

    “晋卿兄所言甚是。我看那万象居纵然于万岁有银钱之利,却更像是饮鸩止渴,如果控制不住生出了依赖,日后恐要为其所控。若那万象居当真只是区区一商贾的产业便也还罢了,可如今京中已然传遍了,那万象居背后有贵人,万岁若是再姑息下去,只怕要养虎为患。”赵申乔当着李光地的面便也直抒胸臆了一番。

    就像赵申乔所说,他盯上万象居,不是为盯一个区区商家,而是为了盯那万象居背后的郭络罗家和九阿哥。赵申乔虽然是在京中养病,可他却并没有放松那对于朝政的嗅觉,从诸皇子分封开始,他也瞧出了端倪。

    虽不知为何直郡王忽的于朝野销声匿迹,但风头正盛的雍郡王俨然已经成了诸皇子中的新宠。对于皇上那份想要制衡的心思,赵申乔自诩还是看得通透。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如果能够顺着皇上制衡的心思摆正自己的位置,好好学一学为臣之道,自然就能借势而为、扶摇直上。

    皇上要制衡皇子,但是却不喜欢看到真的有大臣去依附皇子甚至是太子,陷入朋党之争,纵然能够得一时的高升,下场却是极惨淡的,赵申乔自然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他要做的,就是在这种时候,摆正自己的立场,旗帜鲜明的站在皇上身后,表明效忠皇上的决心,才能破除他如今的尴尬局面,重新在朝堂上立足。

    太子短处少,赵申乔找不到值得入手的地方。雍郡王虽然短处多,但到底是佟家的外孙,赵申乔想要起复不假,但却不想以得罪了佟国维为前提,于是便也放弃了这个念头。那么,还剩下值得在皇上面前大书特书的,就只有万象居背后的九阿哥。

    九阿哥虽然年纪还小,且还未曾参领朝政,但有句话叫做防范于未然,他只需要把这份为皇上担忧的心思传给皇上知晓,他的目的便达成了。赵申乔打定了主意后,想起好友李光地,便打算先从好友这里取取经,看看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能够行得通。

    索性他从李光地的言辞中得到了肯定,知道了皇上的确是对万象居起了防范之心,这让赵申乔十分的高兴。

    然而李光地却并不这样乐观,他思忖了片刻,这才又说道:“松伍,皇上虽然也发觉了万象居的不妥当,但是里面毕竟还牵扯到了内务府,皇上心中的章程到底如何还不好说,你还是谨慎些才好。关于起复的事情,你稍安勿躁,年关述职的时候,我为你在皇上面前引荐一二,松伍觉得如何?”

    赵申乔明白李光地是好心,但却还是固执的摇了摇头。便是有李光地的引荐,只怕他也难以谋得好差事,便道:“便有风险,也值得搏一搏。纵使皇上心里另有章程,说不得也想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先投石问路,试试水。我愿做这个问路人,也好叫皇上看见我的忠心吧。”

    李光地见他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去劝。等赵申乔离开后,李光地又坐了好一会儿,心里面着实觉得有些不安。他每三日便去上书房给诸皇子讲学,对皇子们的性子算是比较了解,在他看来,九阿哥虽然聪明,但绝不是能够撑起万象居那么大气象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李光地总是感觉,这万象居背后的真正主人另有其人,恐怕这九阿哥都是那人推到明面上来的遮掩。而这样的想法也让李光地心惊肉跳,如果连九阿哥都真的只是遮掩的话,那背后之人会是哪一位神仙?

    太子自不必说,李光地看得出,太子的眼睛里,孤傲的神色太重,这样性情的人,哪怕是有城府,也不会是如此深的城府。直郡王性情莽直、诚郡王不通俗物、雍郡王过于执拗、五贝勒太过宽和,七阿哥醉心西洋的奇巧银技,以上几位皇子,城府甚至都不及太子,也做不出万象居那样的手笔。唯有八贝勒,李光地觉得他看不透。

    八贝勒不是目下无尘之人,但也绝不像五贝勒那般的宽厚。李光地最先对八贝勒另眼相看便是因为他那一手的松雪体,原以为过不了多久,八贝勒就会被皇上训斥,却没想到,最终皇上对此视而不见,并未有过苛责。以李光地对康熙的了解,便猜到不知这八贝勒是用了什么法子才促成此事。当时八贝勒才很小,便能有这份过人的心智,且还是个明知道皇上不喜欢,却偏要坚持的性子,在李光地看来,这八贝勒,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小视不得。

    之后八贝勒的殿前应对以及出任钦差处理陕西之事,也都让李光地觉得这个八贝勒是个深藏不露、才能过人的皇子。且这八贝勒与九阿哥交好,李光地便有些狐疑,那个万象居究竟是不是这八贝勒的手笔。若果然是,那八贝勒所图不小,日后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