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八爷 >

第50章

重生之八爷-第50章

小说: 重生之八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适的伴游人选,也只得努力游说几位小阿哥多带侍卫出门,却还是遭到拒绝。两方的气氛正僵持着,却见一个婆子从内门那边跑过来,对曹寅耳语了一番,曹寅一听,脸色又苦了几分。

    得,这几位小主子他还没说动,内院又来凑热闹。报事的婆子说了,太皇太后允了宜妃娘娘带着几位小主子一道出门游玩,这……这都什么事儿啊!宜妃娘娘也跟着出去,若是不小心被人冲撞了,那更是个不得了的麻烦!

    可事到如今,连太皇太后都发话了,他也没法再拦着了,也只得忙让人套车、准备软轿。他的妻子如今正怀着身孕,根本没法陪着宜妃娘娘出去,这女眷上就只能央求弟妹那边了。曹寅忙乎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才把出行的一应事宜都准备好了。

    至于侍卫,小主子们不喜这么多人随行,曹寅却不能真的由着他们的性子,只不过是将这些侍卫们化整为零,暗地里保护罢了。

    曹家二太太陪着宜妃乘软轿,一路上给宜妃介绍着江宁的景致和典故,阿哥们乘马车,陪同的却是曹家的表少爷、李煦的儿子李鼎。此番李鼎是随父亲一起来江宁见驾,今日一早便被康熙传唤了,康熙考校了他的学问一番,对他很满意,赏了一方上好的贡墨。李鼎正高兴间,便见到外院那边一团忙乱,待一细问,才知道是小阿哥们闹着要出府。

    李鼎是知道曹家没有适龄的儿郎这件事,闻言心中一动,便向曹寅毛遂自荐,说要陪着小阿哥们出门,只笑道:“侄儿虽然不是江宁本地人,可却是时常往来的,对这边熟悉得很,准保不会让贵人们出了什么差池。”

    曹寅见是李鼎,心中也松了口气。他这个侄儿最是沉稳谨慎的性子,对江宁也熟悉,眼下看来是最适合的人选了。曹寅点了头,李鼎便作为地头蛇的代表,陪着胤禩他们这些人去逛江宁城了。

    同在一辆马车上,李鼎原本还有些恭敬和束缚的,仔细奉承着各位阿哥,没一会儿,这李鼎便也看出了些门道。八阿哥还小,七阿哥有腿疾,五阿哥虽然性子温和,却是个不通汉学的。这几个小阿哥都不在李鼎预先想要结交的范围内,自然就先被他给忽略了过去。

    剩下三阿哥和四阿哥可是李鼎的重点观察对象,原本李鼎看好的是四阿哥,这位可是当今皇后抚养长大的,算是半个嫡子了,在这群阿哥中身份最贵重。若是与他能够交好,于李鼎可是很大的助力。

    奈何这四阿哥性子是在是太孤冷了些,反倒是三阿哥,为人和煦,学问也出众。那李鼎也是个喜欢拽文咬字的人,没一会儿,就和三阿哥你一句论语,我一句大学的聊得热火朝天。

    胤禩冷眼看着,心中不觉好笑。这李鼎还真是和他父亲李煦一样,都是善于钻营之辈。遂也不去理会聊得热火朝天的两个人,只和五阿哥在一旁讨论待会儿买些什么东西回去。宜妃身边的太监福贵可是过来传了话了,说宜妃对于江南的绸缎庄、点心铺子、银楼什么的感兴趣极了,今儿是要好好逛逛的。

    很显然,准是曹二太太和宜妃说了不少江南这边高门大户的夫人、小姐的吃用穿戴,让满洲出身也是头一回来江南的宜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只苦了他们这些跟着宜妃一道出来的阿哥们,这样的商铺,女人们听了准得眼睛都亮了,可他们这些男孩子,去那里做什么?

    可心里再不乐意,身为长辈的宜妃发话了,可没有他们这些小阿哥们说“不”的余地。胤禩听了倒是没像其他的小阿哥一样蔫了下去,反而是对五阿哥胤祺说道:“待会儿我可要让宜额娘帮我掌掌眼,我可要挑些好东西给额娘和惠额娘。”

    听胤禩这么一说,胤祺一愣,随即神色一动,犹豫的问道:“那我也挑些送给太后娘娘和老祖宗,你觉得合适吗?”

    虽然胤禩的年纪是最小的,可是胤祺却不觉得问胤禩拿主意是件多么大惊小怪的事,在他眼里,这个弟弟可比他自己心思细腻得多呢。

    胤禩一笑:“那敢情好,咱们一起挑,不过五哥也真是的,既然都给太后和老祖宗挑了,又怎么不给宜额娘亲手挑一个?虽然宜额娘今儿也在,但自己买的,和儿子孝顺的,到底是不一样。”

    胤祺眼睛一亮,频频点头。一旁听他们说了这番话,其他几个阿哥都若有所思的开始在心里面盘算开了。李鼎不由得细细打量了胤禩一番,心道:这个八阿哥年纪不大,没想到倒是个有心思的。不过这样也好,这些皇阿哥们虽然身份尊贵,但身上的银子只怕也没多少,江宁的好东西都价值不菲,到时候,他拿银子出来帮衬这些阿哥,也是结个善缘不是?

    正想着,前面的软轿便停到了一座银楼的前面,后面马车也紧跟着停了下来。曹二太太扶着宜妃进了银楼,胤禩他们跟小尾巴似得也进了去。那银楼的伙计只抬头看了一眼,脸上立刻就堆满了笑容,哈着腰迎了出来:“难怪今儿一大早,这喜鹊站在门口的树枝上就开始唱歌,原来是二太太来了,里面请,里面请。”

    这伙计眼睛是最尖的,一眼瞧见了曹二太太不说,更看出了这曹二太太对那不认识的漂亮妇人恭敬得很,心念一转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眼下谁不知道皇上就在江宁呢!能让曹家的女眷如此恭敬的,那肯定是身份不得了的贵人呐!

    这么一想,那伙计笑得都合不拢嘴了,赶忙叫人去里面把掌柜的都请出来了。银楼的前脸已经足够宽敞,可是后院却布置得更舒适奢华,专门就是为了接待前来银楼光顾的贵客。掌柜的亲自带着曹二太太和宜妃他们一行人去了后面最大的院子,好茶、好点心摆了一桌,更是把银楼里最好的首饰都搬到这边让宜妃他们慢慢挑选。

    身为康熙后宫的宠妃之一,宜妃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可饶是如此,见了这掌柜的摆出来的好东西,宜妃的眼睛还是忍不住亮了亮。几个小阿哥们因为都存了给自家额娘挑东西的心思,也都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一眼望过去就都有了心怡的。

    胤禩虽然嘴上说着要请宜妃帮忙掌眼,可那只不过是递给五阿哥一个话头,提点这位五哥罢了。说起挑东西,胤禩看了眼宜妃心怡的物件,不觉心中失笑,宜妃娘娘和额娘的喜好,还真是正好相反。

    宜妃的喜好简直是和小九一模一样,都偏爱颜色鲜亮耀眼的东西,各色的宝石镶嵌的镯子、头钗、耳饰什么的,宜妃选了不少,至于那种温润净透的白玉,宜妃却是连看都不看的。

    额娘却是喜欢素净些的东西,胤禩拿起一对蓝田玉打磨的镯子,心中有些满意,这对镯子,额娘一定喜欢得紧。见旁边有配成一套的耳坠、发钗,胤禩便都拿了过来,让伙计将这三样包好放在一处。

    再给惠妃挑选也不麻烦,惠妃偏爱珍珠,胤禩便选了一挑一串珍珠手串,一串珍珠项链并一支珍珠和红宝石镶嵌的头钗。

    至于太后和太皇太后,胤禩可不打算和五哥争这个,索性便没选。只是手下意识的摸到了胸口处微微鼓起的痕迹,那是他和王怡锦一人一半的玉佩,胤禩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更多的笑意,待会儿若是看到合适的东西,他可要给小锦也挑一个才是。

    胤禩挑选东西的动作很快,等他去问掌柜算账目的时候,一直盯着几位阿哥动作的李鼎连忙站了出来,笑道:“掌柜的先记了帐,回头送去织造府去清便是。”说罢,他又回头对胤禩道:“出门前,父亲和姑父可都吩咐了,若是知道我把事情给办砸了,回头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

    一旁曹二太太也连忙附和道:“正是这个理儿呢。”

    宜妃一笑,不以为杵,显然是看惯了这种事的。胤禩却是面色一冷,抬眼瞧了李鼎脸上的笑容,很不给面子的说道:“这是爷要孝敬额娘们的东西,自然是由爷来付,跟你们李家和曹家可没什么关系。这份好意,爷心领了。掌柜的,多少银子?”

    李鼎还从来没有别人这么当面的落了面子,一时不由得僵在了原地,脸都涨红了。李家虽然是包衣,可李鼎却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自小听多了别人对他的奉承话,他是鲜少对人卑躬屈膝的。这次虽说是陪着几位皇家阿哥们出门,可三阿哥待他很亲厚,言语间不见刻薄。如今乍一被这年纪不大的八阿哥给当面把话顶了回去,也难怪李鼎一时无从反应了。

    宜妃听了不觉也有些诧异,这小八的脾气是顶好的,还从来没见他和别人红过脸,怎的今儿就忽的对这李家的小子发了脾气?可这次毕竟是她说要逛铺子,眼下气氛一下子僵住了,宜妃便笑道:“我看小八说的对,今儿你们这些人是要尽自己的孝心,可不许借花献佛,凭的没了诚意。”

    纵使是打圆场,宜妃那个护短的性子也是护着自家人的,因为胤禩与五阿哥和小九交好,早就被宜妃划分到自家人的范围内,自然是多加维护了。

    见宜妃都这么说了,李鼎无法,只得红着脸退回了一边,刚刚那股能说会道的劲儿此时也都没了。三阿哥有些不自在,毕竟刚刚他和李鼎聊得很投缘,眼下见李鼎被八弟给呵斥了一通羞得满面通红,三阿哥也觉得有些讪讪的,回头对李鼎使了个眼色,说道:“八弟倒是带足了银子,可怜我却是疏忽了,李兄,只怕我倒是要厚颜向你先赊借一二了。”

    三阿哥这番作态,不由得让李鼎好受了不少,眼里露出了感激的神色。胤禩也没理会三阿哥的有意圆场,收好了自己的东西就坐到了五阿哥身边帮他出主意。等到结款的时候,胤禩却是瞧见,除了三阿哥,还真没有其他人再向李鼎“赊账”了,心中不觉一松,看来,今生的这些兄弟们,在经历了这几个月的事情后,也都多了分琢磨事情的心思。

    跟着宜妃转战绸缎庄的途中,胤禩的脑中忽的响起了王怡锦的声音。

    “嘿嘿,这回好像玩的有点大,姚大叔带人把施琅的手下都给宰了,那个……你也不用太担心,干这票之前我们都计划好了,保准不留首尾。”

    胤禩饶是再镇定,乍听到这么个消息,不由得也吓了一跳,旁边胤祺见他脸色忽然就变了,还关心的问:“怎么了?可是累着了?”

    胤禩忙摇头,对胤祺笑道:“没事,劳烦五哥担心了。”

    紧接着,胤禩忙在意识里问道:“施琅?他的人,一部分现在就在江宁,还有一部分都留在福建,你们怎么跑去福建了?”

    “这回你可猜错了,我们可没跑去福建。他可还有一小股人,偷偷躲在山东呢!”说完,王怡锦便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开始给胤禩详细的说了一通。

    施琅的水军,行兵打仗是好手,但这军纪,却着实不怎么严明。俗话说上行下效,这施琅素有贪财之名,他手下的那些将官们也一个个如狼似虎。这回出动大军沿水路护航,一路上都没捞到什么油水。他们这些兵老爷们在福建嚣张惯了,若不是碍于于成龙的青天之名,在来的路上就开始进到地方搜刮一番孝敬了。

    好不容易这于成龙离开了山东,偏因为要押解的犯人太多,还要他们水军送行,施琅麾下的那些将军们一个个都老大不情愿,最后竟想出了从半路偷偷再回去山东搜刮一番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