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八爷 >

第128章

重生之八爷-第128章

小说: 重生之八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牢不可破。

    在这种复杂的心绪下,这个有祖宗托梦认定的能够扭转乾坤的王怡锦,虽然是家中的孙辈,却被叔伯父亲当做了主心骨,遇到这些涉及到军{队}和政{策}方面的大事,他们完全对王怡锦是言听计从,仔细参详了小锦提出的“内阁”、“农业部”、“商业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和“工业部”等等到底是什么意思后,他们最初的反应,是觉得这些便是又重新打乱和重组了明朝的内阁和六部,只不过是换了个奇奇怪怪的名头罢了。

    等到真的进入到各个部分开始处理事务,他们在熟手的帮助下,才慢慢发现了其中的不同。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才熟悉了处理事务的规矩和方法,下头的孩子们有些才刚从学堂结业,还是官场新丁,虽然忙碌了不少,但是因为小岛并不算非常大,治下的百姓也都相熟,因而治理的成果非常显而易见,他们如今衣食无忧的,再看到治下百姓如此富足安康,心里面越发的干劲十足。这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关注了事业,就忘了家里,还真没注意到,小锦的异样。

    被父亲埋怨了一同,王二老爷回了房就对妻子也好一通抱怨,王二太太却瞪了他一眼反驳道:“你就知道说你忙,难道我不忙吗?纺织厂那边,最近又接了一单大生意,我这午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跑回来了。”

    自打钢制的各种零件被研究出来以后,不但岛上研究出了经久耐用又节省畜力的马车,连带着把纺织机也弄出来了。这时候的纺织机还不是后世的全自动型号的,还需要工人手动来操控,可即便是如此,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飞跃,王怡锦兴致勃勃的成立了纺织厂,便开始招募女工来厂里面做事,给予的薪水非常优厚。

    岛上女子除却一部分是原来的渔妇,绝大部分都是王怡锦从蒙古那边买来的女奴、和这些年陆陆续续从流民、人牙子手里买下的女娃。蒙古那边的女奴中,有一些是蒙古女子,大部分却还是汉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在蒙古部落里面,这些女奴们做的都是脏活累活,且无亲无挂的,被部落卖给了新主人后,她们最初都很害怕,担心成为营{妓}一样的存在。

    虽然在原来的部落里,她们身为奴隶,也很难不被主人轻薄。但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种恐慌还是非常强烈。只是她们却没想到,新主人竟然给她们每天都吃得饱,穿得也体面,便是带了男子来相看,最终也是带着他们去官家立婚契正经八倍的给她们成亲。

    这样的好日子,是她们在蒙古无论如何也不敢奢望的,在成家后,这些蒙古女子做农活都很卖力,喂猪养鸡也都是一把好手,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非常井井有条,生儿育女,在岛上扎下了根。

    而那些从流民和人牙子手里买来的男娃和女娃,岛上有慈恩堂,是类似于后世孤儿院一样的存在,院长是姚大太太和胡大太太,胡大太太就是王怡锦的大伯母,因王老爷算是招赘的女婿,他和胡小姐生的第一个儿子,这一支全部跟了胡姓。

    等到这些孩子长到八岁上,便会进入学堂学习,学堂的科目分门别类花样极多,这些孩子长大后,眼界和想法便都被王怡锦给潜移默化了许多。这世道,富贵人家的小姐自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偶尔做做女红,但平民百姓家的女孩子,却也是要在家里下地种田、操持家务、喂养牲畜的,对于女子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岛上的原住民和这些后来的蒙古女子和孤儿女子完全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王怡锦和姚鸿达商量过后,还专门成立了女军,这些女军现在还不参与到实际的作战中,大多都是充当了类似衙役的工作,维系岛上的秩序,甚至有些在术数、科技上有天分的女孩子,还会被吸纳到部里做事,或是去钢铁厂、琉璃厂做事。

    有了这样的基础,纺织厂成立后,并没有遇到招工难的问题,纺织机的操作并不复杂,大多数女工都能很快上手,再加上薪水非常优渥,不少对这个感兴趣的女孩子便都跑来做事。纺织厂因为效率高、产量大,又不设那些繁琐的赋税关卡,因而价钱比广州十三行那边卖给洋人的要便宜许多,因而做出的料子根本不愁销路,基本都卖去了东洋和南洋。

    如今王怡锦的母亲便是纺织厂的管事之一,因为厂里面全是女工,最初选择管事的时候,王怡锦考虑到了这点,请出的也几乎都是女管事。纺织厂王家出钱最多,占得股也最多,其次是纺织机设计部门以技术入股,负责修缮、维护和更新织机,每年也能收入不少的红利,其次还有些奖励股分给了做事做得好的管事。

    以纺织厂为例,每年王家二房收入的红利便不在少数,林林总总加起来,整个王家铺开的产业很多,便是没有再像从前似得做乡绅,单靠着这些产业的收入,便比从前的日子好过了不知多少倍,按王家老太爷的说法,比从前在宫里面的日子还舒坦。

    王怡锦的这种想法要是在中原地区试行,铁定一出台就会被天下的读书人骂得狗血淋头,说他不成体统,可是在这岛上,姚家对他非常忠心和信任,王家相信祖宗的显灵,也是全然的支持,岛上的原住民、买来的男丁女丁也都像是一张白纸,因此这些在外面也许会别人看作是离经叛道的想法,在岛上却是推行得非常顺利。

    王二太太原本就是个养尊处优,偶尔和妯娌闹闹别扭的乡绅家的太太,如今成了管着一个厂子事物的管事,整个人的底气都变得不一样了,王二老爷哪句话说得不中听了,她瞪起自家男人来,也是非常英姿飒爽的。王二老爷被自家夫人这么一瞪,火气也没了,唉声叹气了一通,摇头道:“咱们儿子的脾气,比谁都犟,是个牛脾气,这回,我看让他低头,也是难。”

    “我倒是想见见那个八阿哥,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叫咱们小锦这么牵肠挂肚、矢志不渝。”大抵女人都比男人要多愁善感,王二太太叹了口气,倒是这样说了一句。

    他们两个在这边聊起了“儿婿”,那头跪在祠堂里“思过”的王怡锦也十分挫败地和胤禩千里传音,向他报告了自己这一次的失败。

    “对不起,我还是高估了我自己,我以为这么多年,我已经向家里面证明了我的能力,我能够掌握我自己的人生,却没想到,他们会这样激烈的反对,我好像把事情弄巧成拙了,等你来了,哎……”王怡锦是真的觉得很挫败,这些年来,他在岛上做出了很多改变,甚至连兴办女学、组建女军、招收女工这样的事都让他给办成了,且没有遭到家里多少的阻力。这样一连串的成功,叫他竟产生了错觉,以为他和胤禩感情的事情,也许并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却没想到,事情却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本来想着,等胤禩来到岛上的时候,他已经完美解决了家里的态度,就像胤禩带着他去见那位温柔的额娘一样,让他们得到长辈的祝福。可是现在看来,他这样的美好想法,只能落空了,这让王怡锦感到有些沮丧。尤其是——他心知肚明,自己,并不是这家真正的孩子,那个孩子,在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他不过是一抹后世的游魂罢了。

    胤禩听出了小锦话中的沮丧,不由声音放得更温柔了些,安抚道:“傻瓜,你和我的情况不一样,你有一大家子的亲人,而我认定的亲人里,只有额娘,额娘是很温柔的人,又在感情中受过伤,她非常理解我的感受,所以才会如此。”

    王怡锦叹气,无奈地说道:“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胤禩微微一笑,说道:“把这件事交给我,你去跟家里长辈服个软,祠堂冷冰冰的,别熬坏了身子。”

    于是,王怡锦对家里的坦白策略进展到了第二阶段——放八爷。胤禩早就考虑过王家会出现的阻力,这会儿心里面早就有了腹案,其实最好用的是苦肉计,但是小锦那边已经先来了实话实话表明心迹,这苦肉计就用不下去,只能换别的法子。

    就在王怡锦和胤禩正忧愁这甜蜜的烦恼之时,金蛟岛、小南山岛和水军提督衙门已然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金蛟岛和小南山岛的两伙海寇,全都一口否认是他们劫持了万象居的管事,在提督衙门里面赌咒发誓。

    “吴提督,这事儿真不是我们小南山岛干的!我们这些年就在那两条海路上活动,除了去岸上购置盐、米那些东西,几乎都不去岸上,我们又不是得了失心疯,怎么会破坏和提督的规矩,跑去劫持什么管事,这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吗?”这件事实在太重要,胡天林迫不得已也亲自去了福建水师提督衙门亲自给吴英表明心迹。

    胡天林和蒋家兄弟一贯都有些王不见王的架势,这会儿蒋家兄弟却也顾不得跟胡天林抬杠,也跟着一道对吴英道:“大人,您可千万要相信我们,我们真的谁也没做这样的事儿!若真是我们做的,我们何苦在这儿不承认?您让我们放人,我们去哪儿给您变出个大活人来啊!”

    吴英非常恼火,骂道:“不是你们,还有谁能够如此熟悉这片海域、还有那样的快船,能够这么快就劫走了人,逃得无影无踪?”

    更何况,那天夜里他睡得十分香甜,根本没察觉有任何的不妥,结果第二天早上一起来,睁眼便看到床顶上被匕首扎了封勒索信,他当时吓得差点儿从床上滚下来!这贼人若是要他的脑袋,他只怕早就去见阎罗王了!把整个衙门都整顿了一番,当天晚上巡逻的人统统都给打了板子,但是直到现在,吴英睡觉还是经常在夜里惊醒,总觉得有人拿着寒气逼人的匕首站在他床边。

    更叫他恼火的事,这件事闹得太大,他在巡抚和总督大人那儿磨破了嘴皮子,都没能劝服他们把这件事给压下来,白花花送去的一千两银子都打了水漂不说,这会儿朝廷虽然没有发来对他的处置,只派下了钦差来查办,但吴英心里面清楚,若是此番他能够协助钦差剿灭了那伙海寇的贼首,好一好他能捞个功劳,最不济也能功过相抵。可若是没能抓住贼首,只怕他这个提督,也干到头儿了!

    他们福建水师,原本就跟后娘养得似得,立功、升迁难,一旦出了岔子丢官却是容易,蓝总兵、施侯爷不都是如此?他吴英可比不得两位大人,有积年的战功做底蕴,若是朝廷真责罚下来,他只怕不单是丢官,还要被问罪,这是吴英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的。

    只是钦差……哎,一个在京里面养尊处优的贝勒爷、一个言官加一个翰林,这都什么跟什么,指望这皇子和书生办差,他这脑袋,可真是朝不保夕了!吴英这段日子愁得整个人都瘦了好几圈,变着法的逼问胡天林和蒋家兄弟,他也不认为这件事是他们两伙人做的,可是那犯人也不可能和孙猴子似得是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吧?只要是在海上活动的,他不相信胡天林和蒋家兄弟半点儿风声都没听到。

    其实吴英想得没错,胡天林和蒋家兄弟都想到了那个桃源岛,可是如果说吴英是个老虎,桃源岛那边就是个会吃人的怪兽,胡天林是被桃源岛的人彻底打怕了的,恨不得天天在脑袋里面催眠那地方不存在,等闲不敢招惹,也不敢透露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