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南洋 >

第32章

穿越南洋-第32章

小说: 穿越南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天多的漂泊,王坤搭乘的帆船终于到达砂拉越的古晋港了。两个多月后的古晋港已经比王坤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首先就是港口的地面已经被修整过了,不仅铺了一层石子而且还在港口内,盖起了一片仓库。

    然后就是挨着港口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镇,虽然目前人口还不是很多,规模还不是很大。不过王坤相信只要给他们时间,这里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城市的!

    再然后就是港口的周围已经有大片的土地,已经被开垦出来并种上庄稼了。

    然后就是还有一条被新踩出来的,通往石隆门的道路。不仅如此王坤还找来一位,以前读过书的老先生,成立了一个港口管理处。所以这个读过书以前只做过算账先生的老人,一转身变成了港口管理处处长。

    没办法这个时代出来跑生活的,大多都是在老家活不下去的农民,在海外的华人读书人和女人是非常稀缺的!所以王坤只能是矮子里拔高个,只要是个读过书,认识字的人王坤简单的培训一下,就让他们上岗了。

    所以按照现在古晋港的规矩,程洛他们现在出海回来,是要到管理处登记的。

    程洛出航回来后下来岸上,就先去港口管理处登记了。来到一个简易的住房前,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入,里面正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后面拖着根发白的鞭子,正在摇头晃脑的读着书。

    “咳咳!徐老夫子,我这又来麻烦你了,呵呵!”程洛的态度相当好。

    对面的老人眼皮微抬的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嗯!把你们这次出海的各种资料交给我吧!”

    老夫子一边问,程洛一边答不一会的功夫程洛就出来了。

    然后又回来把招募到的人领下船。然后交给石隆门驻扎在古晋港的负责人,他们会把人安全的带到石隆门。

    然后程洛还要把粮食卸下来,装进仓库里然后他的这次出航就圆满结束了。

    其实程洛这次到山口洋只是顺道为之,他们接下来很长时间的主要任务,都是不断的磨合不断的练习尽量的熟练地操作帆船。

    王坤这下算是见识了现代的帆船航海技术,同时他发誓以后能不乘坐帆船,决不再乘坐帆船。不仅空间狭小里面充满意味,而且速度奇慢,一样的距离居然用多了三倍的时间。

    这对于习惯了动辄十几节的航速,还有舒适的船舱的王坤来说无疑是个煎熬。

    这里的事情就交给程洛了,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刚才王坤从港口里面停的渔船猜到,张雷可能已经从新加坡,把在那里训练的士兵都带过来了。而且在港口办事处那里也得到确认,所以王坤一直在筹备的行动终于要开始了。

    王坤来到古晋港的消息,在王坤一下船的时候就传开了,生活在这里的华人们都激动得过来观看。因为他们在这里完全不像在别的地方一样,在别的地方那些管理者们,把他们当成是盘剥的对象。而到了这里王坤把他们当成是保护的对象,如果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也是可以向王坤求助的。

    是的王坤已经在为下一步正式组建政权做准备了,他不仅在收买民心,他还在锻炼政府的工作职能。毕竟现在他可以招募的公务员是有限的,所以他只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

    也就是说他先用办事处的名义,免费的帮助别人处理一些事情,比如民事纠纷啦!穷的生活不下去啦!等等。凡是官府应该管的,这个办事处都可以官。所以当以后建立政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转成官方组织了,这样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官爷!您回来啦!这次出去可有收获?”旁边的老农看到王坤走过来,亲切的问道。

    “呵呵!是刘大爷呀!可不敢叫‘官爷’您老这么大的年纪了,我怕折寿呀!”王坤看到这人自己还认识,就熟练地跟对方交谈起来。

    “不会的!我给你看过了你是太白金星转世,命硬着呢!哈哈!”说到这里老人的笑容,把额头上的老褶子都勒出来了。

    “呵呵!您老真会说笑,承您吉言我要是可以长命百岁,一定也会保佑您老人家长命百岁的!”王坤笑着说道。

    他可不会在这里跟一个半百的老人,科普什么没有鬼魂呀神马的!他们都这么大的年纪了,相转变他们的观念是不容易的。而且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尤其是像这样生活在底层的农民们,这可以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由于这一辈子他们已经是受尽了苦难,所以他们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希望下辈子可以投个有钱的人家。这样子他们就又有了生活下去的动力了!

    “可不敢活那么长,就是现在就已经很知足了,我老徐出海打拼也有十多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好的人。只要来到这里,你们不仅提供第一年的粮食和种子,而且还给我们打零工的机会。你们可知道这等于是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希望呀,而且你们这里的治安也是好的没话说。所以我们能够来到这里还是很幸运的!”老人激动地说道。

    是的就跟老人说的差不多,王坤为了吸引人口,不仅提供了土地还免费的提供口粮,还有提供打零工的机会。让他们在庄家还没有成熟之前,可以有个稳定的经济来源。这无意识暂时的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给了他们开启新生活的希望。王坤同时还承诺他们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他们土地里产出的庄家都归他们自己所有。

    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对于这个时候的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土地和免税更加吸引人了。即使是挖金矿也没有这个有吸引力,因为他们的思想里永远都是土地是最保险的。即使是很成功的商人到最后还是回到老家,购买土地然后收租当地主。

    听到老人说的话,站在周边围观的人也都是笑了。

    他们之所以敢这么的跟王坤交谈,那是因为王坤一直以来都没有摆自己的架子。当时为了尽快的让新迁来人安心的在这里生活,所以王坤就经常到他们之间跟他们聊天。所以后来他们都知道王坤是这里的大人物了,但是还愿意跟他们这些泥腿子坐下来聊天,而且这还是一位真心为他们好的人。

    后来慢慢地大家也就慢慢的跟王坤熟悉了,尤其是刚才这位刘大爷,王坤以前可是经常跟他胡侃的。

第四十一章 练兵初成() 
王坤离开古晋一路直接就来到了石隆门,如今的石隆门人口已经有五千之多了。至于金矿的产出王坤倒是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能够招募过来多少人,而他又可以从中挑选出来多少士兵。

    所以王坤在招募人口时是不顾血本的,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没有能力提供粮食的时候,王坤就直接把人数招到五千多人,而且他还不满足。

    这同时也导致了王坤把掏出来的大量的金子,拿出来不断地到各地去买粮食。所以本地的各个势力才会有这样的猜测。

    王坤知道自己现在的目的是什么,他知道自己将会得到的更多,他的理想不是这些,所以对于大量的使用这些辛苦淘上来的金子,王坤并没有什么不舍得的!

    当王坤来到石隆门金矿区的时候,张雷和赵世昌正在操练各自的兵。看到王坤的到来各个团队训练的更加卖力了,看到他们已经训练的有模有样的了,王坤对于接下来的行动更有信心了!

    金矿区经过将近三个月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矿产劳作区,和矿工生活区。说是生活区不过已经形成简单的小集镇了,现在的石隆门已经形成一个拥有两条街,还有大片的住宅。虽然现在这些住宅都很简陋,但是以后这里的住宅和消费能力一定会很强的。

    由于王坤对于金矿工的大方,这些矿工每天工作淘到的金子,他们只需要上交不到百分之三十,剩下的全都是自己的。所以这些矿工们很快的就有钱了,这钱来的容易了来的快了,花起来也就大方了。因此街道上做各种生意的也就多起来了!

    

    吃过午饭王坤也不休息,就再次来到军营。军营的地点与生活区和矿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为了能够兼顾着同时保护的了两个地方。

    石隆门的军营建造还是比较坚固的,也是比较大的。所以现在可以同时容纳五百人,一起在这里进行军事训练。

    王坤来的时候,两边的人正在站军姿,虽然这在后世是最常见的军事训练项目。不过就王坤之前所知,这项训练是大家最讨厌的训练项目。

    要知道在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最讨厌的都是跑步,不过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大家就开始讨厌站军姿了。随着训练的伙食不断地改进,士兵们的体能不断地提高,所以体能也是不断地提高。这在跑步上的表现就是,所用的时间不断地缩短。

    然而随着体能的不断地提高,站军姿的时间也是不断地提高,因此现在士兵们最讨厌的就是站军姿。

    当然之所以要求他们站这么长时间的军姿,是有原因的。这些原来都是普通的农民,之前二十多年已经散漫惯了,在他们的认识里是没有纪律的概念的。

    所以在开始训练的时候他们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动作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回头三人一合计觉得还是后世,军队的训练最管用。所以就开始拾人牙慧用了起来,开始的时候还是问题百出。

    比如让他们左右转,不好意思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左右。你让他们齐步走和正步走,不好意思他们又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了。

    所以最后三人又以商量,由于时间关系先让他们有个深刻的纪律观念。然后只要可以熟练地开枪就好了。

    简单的来说王坤现在要求已经降低很多,只要他们能够指挥自如,能够稳定的操作燧发枪就可以了。至于这中间会不会出现混乱,会不会有不敢开枪的。这些暂时都不重要,因为王坤要求在三个月以后他们要初步可以上的战场。

    至于左右转,齐步走,敬军礼。以至于把他们训练成为一支强兵,这个等过了这一阶段,会有时间好好训练他们的。

    从王坤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刻钟了,看来这两支队伍是卯上了,谁也不肯先认输。现在王坤被这群人逼得只能用站军姿,来让他们在纪律上有个深刻的认识了。

    因为只有这个最简单,只要往那一站然后就不需要他们动了,这个动作要领也最好记。而且这个姿势也最累人,虽然它很简单,但是想站的时间长久,这必须要有很大的毅力,而这也是一个士兵最需要的。所以最后三人一合计暂时就先这样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训练别的了,只是会有些取舍。比如齐步走和正步走,暂时就只是先训练齐步走,因为在前膛枪的时代,一般都是站成三排然后一排排的开枪。

    这是由于前膛枪准确度不高决定的,只有通过一排一排的连绵不断的射击来杀伤敌人。

    所以这个时候就对士兵们的排队操练的要求提高了很多,这也是现在必须训练的。

    大约又过十五分钟,他们中间终于有坚持不住的了!看到这种情况,张雷和赵世昌也知道他们真的是已经到了极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