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5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5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即便是我深信不疑,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条路,因为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命运。

    我还相信,在更远的将来,人类真的会逃出地球,走出太阳系,到那个时候我们将没有美国人中国人的区分,我们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人类,人类将会成为一个种族,他将面对无数未知的危险,但我始终相信,在无数年后,人类这个种族依旧存在,他遍布无数星球,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构建自己的家园,我们无法真正看到那一天的到来,但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那一天,让我们人类加油努力吧!”

    当刘琅的讲演结束,现场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呐喊欢呼声也响了起来,就是靠在轮椅上的霍金,电脑屏幕上也出现了“精彩”二字,他觉得对方的思想和自己不谋而合,甚至有种知己之感。

    刘琅的思维不是当下的人所能理解的,即便是他的那个时代,他的思维也是超前的,他在《失控》这本书中对未来世界也进行了描述,不过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再往深探讨,这本书为什么会成为畅销书,就是因为里面罗列了详细的数据和严谨的推理,并不是一味的幻想,那样就成了一本科学幻想了,正因为有严谨的推理,很多人才会相信这个社会并非是空中楼阁,也相信刘琅是当今人类中最了解电脑和人工智能的人类,这或许就是他大脑与其他人不同之处的表现。

    刘琅的这个演说绝对会被载入史册,不是现在,而是在未来,当二十年后刘琅所阐述的事情就会逐渐被印证,那时才会显出他的本领。

    刘琅离开美国又马不停蹄来到港岛,因为他投资的银行已经正式进入了筹备阶段。

    银行最难得的就是牌照,想得到这个牌照需要很多资料,最重要的是验资证明,当然,资金不是问题,注册资金十五亿美金已经在账户上了。

    这家银行被命名为港岛投资银行,简称“港投行”,为股份制银行,股东为八家法人公司和一个自然人,自然人当然是刘琅,他和火家法人公司各出资五亿美金,其他六家法人公司中有两家是美国公司,两家欧洲公司,另外两家一个人港岛另外一位富豪的企业,另外一家赫然就是国信集团。

    国信集团背后就是国家,这也是刘琅要求的,因为有他们在银行就可以更好的进入内地投资。

    “港投行”的定位是国际性银行,以资金来说是足够了,不过要想真正迈向国际要有很多路走,总经理钱少强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他要在五年内在美国设立至少三家分行,欧洲设立两家。

    当然,港投行五年之内的主要业务是亚洲,重点业务则是内地的企业。

    国家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四处都在大搞建设,电厂、钢厂以及油田等企业非常多,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大部分都是由国家银行贷款。

    国家有国有五大银行,然后就只有沪市开发银行了,这家银行是当初白为任亲手组建设立的,在沪市新区开发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五年间就成长为总资产三个亿的大银行。

    没错,偌大的沪市第一银行如今总资产也只有三个亿,没办法,国家没钱金融业也不景气。

    虽然国家发展很快,毕竟底子太薄,资金多是吸收老百姓的储蓄,几率不能太高,太高了会影响私有企业的投资热情,毕竟如今私有企业发展良好,为国家贡献很大。

    但也不能太低,因为那样会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起码要比通货高出两个百分点,如今国家的存款利率是百分之八点九,这已经不低了,还有就是发放国债,这也是吸收资金的办法之一。

    总之一句话,国家现在是很缺钱,处处都需要资金支持。

    曾经有人提出要增加货币发行量,这样就有钱了,可这么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得不偿失,当然,国家也在酝酿很多办法,比如为全国人民涨工资,这就需要大量的货币,虽然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工资增加可以抵消通货膨胀,关键是要看发行多少货币和涨多少工资,反正不能让老百姓受损。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接受世界银行的援助,这也是国家最初最有效果的一个方式,但是世界银行真的那么以慈悲为怀吗?绝对不是,他们背后其实有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zwqiushu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港投行成立() 
没有任何一个强国的发展是靠贷款崛起的,高额的利息会让他们的经济受制于人,而经常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就是那些第三世界贫穷的国家,表面上这些资本家为了穷国的民生而感到悲伤,然后愿意施以援手,可一旦这些国家接受了巨额的贷款,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无休止偿还利息,很可能你用赚来的利润去偿还也赔不起这些钱。

    如果赔不起,那就用国内的资源来赔偿,如果耍无赖,不好意思,我背后还有枪炮巨舰,你们人可死国可灭,我的钱不能不换。

    让你背负巨额债务永远发展不起来,这就是很多西方银行对待贫穷国家的手段。

    这可不是骇人听闻,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金融手段太多了,他们的金融体系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比如说汇率,都说美国人用飞机大炮统治世界,实际上美国的汇率政策才是最强大武器,这种汇率政策的基础就是世界范围内以美元本位制的金融体系,谁想挑战就是死路一条。

    当然,挑战美国人的金融体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美国人却可以用它来打击任何敌人,刚刚过去的岛国金融危机就是美国人用他的金融手段搞起来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初刘琅就在国家未来问题里提到过这一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虽然一些人半信半疑,但也有了防备,一般只有联合国组织下的银行才会允许为内地项目贷款,而且主要还是扶贫类贷款的至于说大型国企贷款是不允许由国外银行出资的。

    “港投行”成立后第一时间就要在首都设立分行,要成为内地第一家非本土资本的银行,正好国家也要对实行企业改革,成立集团公司,这都需要钱,“港投行”完全可以对其贷款,而且收益绝对有保证,比如联合通讯、国家石化、国家石油等等,这是什么企业?未来都是国家支柱型,位列世界五百强的样的企业,不可能赔钱,投资他们注定会有巨额回报。

    “港投行”前期工作已经进行了半年多时间,刘琅作为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倒是最轻松了,除了在证明资质时去过一次外就没参与过其他工作,当然,其他股东也没意见,刘琅谁不认识?

    他的主业是娱乐业,是市值二十多亿美金圣唐公司的董事长,是耐克公司的股东,不折不扣的亿万富豪,这一次又出资五亿美金成为自然人大股东,光是这五亿美金就足以让他成为世界前几十名的大富豪。

    其他股东都觉得和刘琅成为同事是一件荣幸的事情,没办法,在刘琅面前任何人都自惭形秽,刘琅的亿万财产都是亲手创造,

    “杨总,我们又见面了!”

    杨慧健作为国信集团的代表也来到了港岛,他和刘琅见过两次,一次在勇力俱乐部,之后一起参加了高层的一个会议,后来又被委派到岛国负责投资岛国的事情,一晃也有一年多没见面了。

    “刘总,想不到我能和您成为同事,真是我的荣幸!”

    杨慧健背景强大,父亲更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爱国资本家,不过在刘琅面前他也要谦虚谨慎,没办法,凡人和“神仙”没法比。

    国信集团这些年为国家做了巨大贡献,在国际上融资数亿美金,这些钱大力支持了国家的建设,可刘琅对岛国的经济预测直接就赚了十几亿美金,这些钱都是白得,不用换任何贷款,可以说,光以资金来说刘琅就比国信集团这些年的贡献都大了。

    当然,贡献不是按照谁赚的钱多来衡量的,可是刘琅不仅仅是赚钱呀!他为国家做的贡献远非十几亿美金能够衡量的,也可以说是无价的。

    这次刘琅和火家又牵头组建一家“港投行”,把国信集团拉了进来,毫无疑问这是对国信的认可,也让杨慧健感到荣幸。

    杨慧健认识刘琅,其他几方资本的代表对刘琅也只是听说过而已了,第一次见到对方也是有些紧张,这就是气场。

    当你是亿万富翁时,别人见到你都会很客气,但这多半原因是你的钱,如果这些钱是你白手起家赚来的,那么在这客气中就会带着敬意,觉得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而见到刘琅时,那些富豪们就不仅仅是敬意了,而是不自觉的自惭形秽,因为对方的本事已经超出常人的理解范畴,不是人力能够相比的。

    而刘琅现在还是个孩子,今年也不过十一岁,再过十年他会成长到什么地步谁知道?成为世界首富也不是问题吧。

    刘琅早已经习惯了别人看他时的那种神色,可能也只有他的朋友才不会出现这种崇拜的样子。

    刘琅到港岛就是和大家见个面,行使一下自己应有的义务,管理上他不会干涉钱少强的管理团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下,银行业基本上都会稳赚不赔,除非你对经济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刘琅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在港岛逗留了两天,刘琅和火家人又回到了首都,建造了数年的“中国城”已经完工,内部装饰都接近尾声,今年国庆节就会正式营业了。

    这个项目耗资接近两亿人民币,是至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商业建筑,“中国城”的两个正门完全是仿照正阳门和宣武门,这两座城门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过现在被完全仿制了出来。

    当然,再好的仿制也是仿制,无法和真实的相比,可起码也算是给老百姓一个念想,而且在两座城门上也有几块原物的砖瓦,这是火家花费不小气力从民间收上来的。

    这两座城楼象征着国家古老的文化,庄严而肃穆,但是整栋建筑却并非彰显传统,而是把华夏悠远的文明和当今流行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设计师特意请了国际著名华裔建筑师贝律明,也就是说这栋建筑整体上是刘琅的想法,而细节方面都是贝律明老先生的手笔。

    贝老先生对刘琅的思路非常认可,但究竟如何将现代建筑融入到中国古老文化当中去,他的团队花了很长时间才设计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这栋建筑花了足足六年才建造出来,因为光是设计就耗费了将近两年时间,在建造时也是精心雕琢,很多建筑部位还是西方建造公司完成的。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建筑大师的惊叹() 
贝老先生的能力毋庸置疑,他自认为这栋建筑是他平生的得意之作,足以载入建筑史册。

    这栋建筑大部分还被遮挡,附近的老百姓知道这里有一栋“中国城”,这座城高度一般,最高的地方也只有三十多米,要知道这几年首都有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每一栋都超过一百米,甚至都有超过二百米的建筑了,三十米真的不高。

    虽然不高,可是这栋建筑真是够长,足足有一个站地,接近一公里了,这么长的建筑除了长城外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了,起码在商业建筑中太少了。

    这些年建筑物一直在修建,老百姓偶尔能看到两座露出一角的城门,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