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

第402章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402章

小说: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摔得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的。

    山间遍布着郁郁葱葱的松林,红叶似火的枫树,还有那些淙淙作响的如同一条条白色飘带般的清澈见底的泉水,真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

    我们走在蜿蜒崎岖,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只见一棵棵姿态万千的迎客松树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大活人一般傲然而立,无论夏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都义无反顾,热情洋溢的夹道欢迎四面八方来黄山的游客。

    无论是在狭小的石缝里、陡峭的山崖下,它们挺拔秀美的身影无处不在,让人赏心悦目,迎着天上的片片浮云,相得益彰,让人感觉这黄山的天空更加的高远,壮美。

    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古代文人墨客写得作品来,如王维写得诗歌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

    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

    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如卢照邻写得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

    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

    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又如李白写得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还有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温庭筠的送李亿东归——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李颀的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我们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走在这样的青山绿水之间,真是如同在画中游一般,这样的千姿百态的浮云环绕着这样的远山含黛,真是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而这样与众不同的黄山衬托着这样的千变万化的云,再加上夕阳快要落下时候不经意间染红的天边的五彩缤纷的晚霞,让我们感觉不像是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而是像是在多姿多彩,五彩缤纷,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行进一般。

    那活泼可爱的胡娇娇蹦蹦跳跳的在前面走着,突然她笑眯眯的回头,急不可待的对我们说:“黄山的风景真是太美了,我们大宋壮美河山真是让我感觉太美了,大江大川,高山峻岭,作为一个大宋人我真是太骄傲了,我为自己是一个大宋人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不过,这黄山的汤泉在哪里呢,他们说就在桃花溪畔,我们都走了这么一小会了,怎么还没有看见它的影子呢?”段公子微微一笑的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才走了多久,不要着急,我们待会去黄山的飘雪朱砂泉,这可是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已有千年历史,自古享誉九州。据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须发尽黑,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泉。”流沙也不由自主的说:“我们走快些吧,这好些天没有洗澡了,感觉浑身上下都痒痒的,而且现在天气也冷了,泡温泉正好暧和暖和身体。”其他人也兴冲冲的说那太好了,大家兴致勃勃的快步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前走去,

第二百九十五节传说故事() 
    我们一边兴高采烈的走着,一边看着奇山秀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呀。

    迷一般的天上仙境,如诗如画,如歌如泣的黄山。胡娇娇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奇形怪状,千奇百怪,鬼斧神工,层峦叠嶂的黄山的奇峰怪石,赞不绝口的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些石头真是太好看了,太令人震撼了。你们看,这块石头像不像一块岩石上似坐着一个石人,下面有一巨型石蛙,真是太像了,太有意思了。”曾吕也赞不绝口的说:“是呀,娇娇姑娘的观察力还真是好呢,真是愈看愈像呢。”博闻强识的王公子不以为然的说:“这个两石构成一景,就是传说中的刘海戏金蟾:传说,刘海是淮北蒙城人,一天正从井里汲水浇菜,忽然从井里跳出一只青蛙,伏在他脚下流泪。他在惊骇不解时,见到后面跟着蹿出一条青蛇,向青蛙射去。他心里立即明白,便急忙抄起扁担,狠狠一下,打死了青蛇。这时,青蛙破涕为笑,一下变成了一只金娃。刘海见了非常喜爱,就和金娃戏耍起来。猛的金光一闪,金娃又变成一个苗条美丽的姑娘,亲热喊着刘海哥!刘海又惊又喜,急忙打听起金蟾姑娘的身世来。原来。全蟾姑娘本是王母娘娘玉池里的一只金蟾,她因一次私自出来玩耍,被打下凡间,坠入水并受苦,并派一条青龙看管。这天金蟾出来,被青龙发觉,要对它进行惩罚,幸亏刘海打死青龙救了她。刘海听了,很同情金蟾。当天,刘海和金蟾结为夫妻。为了踉天庭对抗,他俩来到黄山寻找八仙救助。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刘海的同乡邻居,救刘海心切,便领着七位师兄,在黄山的上空击败了天兵天将,救了他二人的性命。从此,这个故事便在黄山留下了一个美景:刘海戏金蟾。”胡娇娇赞不绝口的说:“真是太好听了,原来小小的一块石头还有这么多的传说故事呢。”我觉得这个故事和西方的青蛙王子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中西方文化也有相同的时候。

    王公子听了胡娇娇特别高兴,他喜气洋洋的说:“那是,我知道的故事可多了,那大家一边走,一边听我慢慢说来,我索性就提前把所有我知道的的传说故事都给大家说了吧。待会呀,我们到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腰的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鸡,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半山寺路侧岩壁上,刻有空中闻天鸡五字。这块巧石也有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传说古时候,黄山紫云岩下的小溪两岸,居住着银妹和金哥两户贫苦人家。金哥与银妹天天结伴上山挖药采茶。天长日久,两人难舍难分。一天,双双来到小溪边,金哥吹起了竹笛,银妹唱起了山歌。不料这日天上的玉皇大帝也在游览黄山,听到银妹那百灵鸟般的歌声,便心想娶她做妃子。金哥和银妹分手回到家后,玉帝派的天兵天将就来到银妹家,告诉银妹说,玉帝要娶她为妃,银妹死也不从。第二天,银妹和全哥刚要成亲,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兵天将降到屋中,抢了银妹就走。金哥追到老人峰上,已不见银妹踪影,便对着天门喊叫银妹的名字,连叫七七四十九天,突然一阵风雨过后,金哥变成了一只大金鸡,抬头高叫,声音直冲九霄。那悲苦凄厉的叫声,震塌了天门,只剩下一边门坎,就成了如今看到的天门坎。那金鸡也随着化成了一块巧石,终日朝着银妹走过的天门。这就是如今看到的那高大的金鸡永远望着天门坎的奇景。今人有诗赞曰天外飞来翅未收,峰前玉立几千秋。雄姿不怕风和雨,日对天门叫不休。然后我们从龙幡坡上回头看老人峰,那只金鸡已不见,却见五石形如五位老翁,携手持杖,摩肩接踵,向天都峰顶攀登,形象逼真生动,被称为五老上天都。前面一石为五老之首,作前导状,亦称老人峰。后面几百虽各具形态,有的甚至有退缩之状,但在第一位老人一往无前精神的鼓舞下,他们还是克服了畏难情绪,继续向上攀登。关于此景的由来,民间亦流传一则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与仙的区别就在于寿数。凡活到九十开外未满百岁的人统统叫做

    “半仙”。半仙们只要上了天都,跨进灵霄,朝拜那玉皇大帝,经过御封钦点便可位列仙班,获无量寿福。

    有一天,从东南西北中来了赵钱孙李周五位朝天讨封的半仙。他们过半山寺,越龙蟠坡,如履平川,毫不费力。

    他们一看天都在望,仙位唾手可得,心里乐开了花。他们个个又都是做联句诗的高手,不禁相互唱和起来:赵半仙首先开口道:夏不衣绸缎,冬不着皮裘;钱半仙续上一句:荤腥我无缘,终年食甘蔬。

    孙半他接着说:不慕广华厦,栖居陋室久;李半仙则说:饭后百步走,劳役自动手”;周半仙笑着说道:心胸坦荡荡,无愁又无优。

    这五位半仙老翁,就衣、食、住、行、思五个方面,吟成一首长寿诀,可万万没想到这是泄漏天机,违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立即施展淫威,一面切断这五位率仙上天都的去路,一面又将他们点化成一组寸步难行的石头,这就是、

    “五老上天都”巧石的来历。但民心不可违,这长寿诀仍不胫而走,世代流传,直到后来编写百家姓的人,仍尊此五老为华夏百家姓氏之首。

    五老也更爱民助民,即使已变成石头,还施了法术变成一只伸颈昂首的金鸡,留给世人以天门可以叫开,寿福可以追求的启示。

    天梯旁还有一石人亭亭玉立,头戴风帽,衣巾飘曳,酷似古装仕女。她的对面又有一石,酷似跪地下拜的童子。

    两块巧石,构成一幅神话图景童子拜观音。今人有诗云:善村童子惯虚心,五十三参道已深。

    为了洞明微妙法,黄山又拜古观音。”关于这两块巧石,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很早以前,南海观音赴罢王母娘娘的蟋桃会回南海,途经黄山时,忽然听到一阵哇哇的哭声。

    观音一找,只见山坡桐树边有一个不满两岁的小孩,躺在破袄片中,哭声凄惨,揪人心肠。

    原来,这小孩父亲不久前得病死了,今早母亲带他上山采药,母亲又失脚落涧身死。

    观音心想,留下来既能抚养小孩,又能观看黄山美景,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观音一摇身,变成一个六十多岁、两鬓霜染的老婆婆,手挽竹篮,抱起小孩,在山坡上搭枝为棚,结茅为屋,一祖孙两人过活。

    那孩子以树得名,叫桐仔。他渐渐大了,不论老婆婆干啥。他都抢着做,让老婆婆歇着。一天,老婆婆掐指一算:啊呀,出外已八天了。

    神仙八天日于,人世间便是八个年头一。归期已到,她不能不走啊!她对孩子说:“桐仔,我不是你奶奶!”接着,便把从山坡上拾到他的事说了。

    然后又说:“桐仔,你也大了,可以自己料理自己啦,让我走吧!”桐仔一听,反而恳切地说:奶奶,您养我小,我要养你老,不让你走!

    第二天,老婆婆来到天都峰前,对桐仔说:我要走啦!桐仔一把扯住,跪倒就拜,奶奶,您不能走广二拜之后,桐仔抬头看,祥云缭绕中站着观世音。

    桐仔心里明白了,又叩头不已。三拜之后,桐仔又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