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净适移挠谐胺怼�
譬如说泰晤士报吧,标题就挺气人的:弹丸小国可笑不自量,亲王玉碎中国!
由于远隔重洋,闲院宫载仁并没有看到泰晤士报的英文原版,但是光是特务机关转译过来的日文译制版本,就足够把闲院宫载仁气一个半死了,什么叫弹丸小国?英伦三岛难道就比日本四岛大很多?什么又叫可笑不自量?就兴你们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就不许我们大日本帝国称霸大东亚?
不过,英法两国舆论的冷潮热讽早就在闲院宫载仁的意料中。
可闲院宫载仁没有想到的是,连美国、苏联甚至德国都加入到了嘲讽的行列。
尤其德国,德国现在跟日本可是盟国,居然也在那嘲讽日军,说什么日军的战斗力如此低下,居然连他们派谴军司令官的安全都保障不了,这还是面对中国这样的对手,如果面对更强大的对手,譬如说英国*军队,日军的表现只怕会更加糟糕,德国《世界报》的编辑还煞有介事的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建议,重新考虑与日本政府的联盟。
看到这一段时,闲院宫气得当时就把手里的日文译制版撕成了碎片。
此前德国政府给国民政府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甚至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仍有德国顾问在中国*军队中出谋划策,日本政府还没有就这件事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呢,德国的媒体却反过来对日本说三道四了,真是岂有此理。
如果《世界报》的总编辑就在面前,闲院宫载仁真想跟他好好的说道说道。
可现在的问题,却是如何平息裕仁的怒火,这位年轻的天皇自20岁摄政,25岁登基称皇,而且正赶上了日本国运蒸蒸日上的好时候,自登基这十余年,裕仁还从未有过不顺的时候,所以比明治天皇都更加的心高气傲。
正因为这样,裕仁才越发难以容忍皇室出现污点。
现在,身为皇室精英子弟的伏见宫俊彦玉碎中国战场,而且袭杀伏见宫俊彦的还是一支几乎被打残了的中国溃兵,这对于日本皇室来说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因为伏见宫俊彦是第一个战死沙场的皇室子弟,而且死得还如此窝囊。
当下闲院宫载仁斟酌言辞说道:“陛下,西方的媒体一贯如此,尽管这些年大日本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相比西方列强已毫不逊色,可西方世界却从未真正接纳我们,现在俊彦不幸玉碎中国战场,西方各国的舆论会有如此反应并不奇怪。”
裕仁又说道:“那么俊彦皇叔玉碎中国战场一事,皇叔祖又做何感想?”
“俊彦玉碎中国战场,的确是帝国是皇室之奇耻大辱,老臣已经就此事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发去电报,表达了皇室的关切。”裕仁说到这里忽然间停住,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
淞沪会战爆发之后,御前会议便决定组建华中派谴军,当时备选的司令官人选总共有六人,分别是朝鲜总督南次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前首相林铣十郎、陆军大臣杉杉元、陆军教育总监寺内寿一以及赋闲在家的松井石根。
当时包括裕仁在内的大部份与会成员都倾向于陆军大臣杉杉元,然而闲院宫载仁却因为与松井石根私交甚笃,力排众议力推松井石根上位。
然而,松井石根的表现却与他的名声颇不相符。
首先淞沪会战就没有打好,由于在上海迟迟未能打开局面,迫使大本营一而再、再而三增兵淞沪,最后还是靠着柳川平助的第11军从金山卫登陆之后,才终于打破淞沪会战持续仨月之久的僵局,而此时日军已经伤亡超过五万人。
伤亡五万人,这大大超出了大本营此前的预料。
好不容易打赢了淞沪会战,而且由于蒋的失误,致使淞沪战场上的几十万****兵败如山倒,日军趁胜追击、势如破竹,眼看着不日之内就能攻占南京了,只要攻占了南京,松井石根就将会成为帝国英雄,晋升元帅军衔那是必然的。
而他闲院宫载仁,也将在日本历史上留下有识人之明的美名。
可偏在这节骨眼,却发生了伏见宫俊彦遇袭玉碎的不幸事件。
伏见宫俊彦由于骄横轻敌,致使自己玉碎中国,这事与松井石根没有什么关系,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有关了,松井石根如果不能尽快剿灭袭杀伏见宫俊彦的那支中国溃兵,不能够替帝国、替日本皇室挽回颜面,那就是他的无能了。
最终的结果也的确证明了,松井石根真是个无能之辈。
松井石根以三个步兵联队,外加航空兵团的全力助战,竟然没能剿灭区区一支不到五百人的中国溃兵,最后竟然还让这支中国溃兵成功渡过长江,还在江北的沙滩上留下了侮辱裕仁天皇的标语,闲院宫载仁简直没法想象这仗是怎么打的?
除了无能,闲院宫载仁实在想不出还能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松井石根的表现。
这也难怪,裕仁刚才会如此的大发雷霆,因为暂编七十九师留在长江江滩上的标语着实让人如梗在喉。
“皇室的关切?”裕仁的眉头突突直跳,幽幽的说道:“皇叔祖,皇室对于华中方面军的表现可不仅仅只是关切而已,淞沪会战打成那样先不说,以三个步兵联队之重兵却竟然剿灭不了一支区区不足五百人的中国溃兵,这样的人怎么配当司令官?换人吧!”
最后一句换人吧,裕仁说的斩钉截铁,他对松井石根的表现已忍无可忍了。
闲院宫载仁心下便叹息了一声,他原本还想替松井石根再争取一下,可是看到裕仁这样的语气,就知道他决心已定,当下拿出了松井石根刚刚发来的请辞电报,说道:“陛下,松井石根已经发来请辞电报了。”
“算他还有点自知之明。”裕仁闷哼一声,又道,“即刻召开御前会议,商定华中方面军以及华中派谴军司令官的替换人选。”
很快,留在东京的首相、外相、陆相、海相以及有资格列席御前会议的各路官长便纷纷来到皇宫,开始了御前会议。
由于松井石根的失败案例在前,这次闲院宫载仁选择了闭嘴。
最终裕仁天皇一锤定音,选定陆军大臣杉杉元大将飞赴中国,出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华中派谴军司令官。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偏差。
杉杉元接下委任状之后,便立刻以华中派谴军司令官的身份,给华中派谴军的重藤支队下了一道命令,命令正沿着江北往扬州方向攻击前进的重藤支队,立刻原地转向,从靖江回南通扫荡暂编七十九师残部,同时命令航空兵团全力以赴,提供战术指导。
杉杉元非常清楚,松井石根之所以被解除职务,不是因为他在淞沪会战中表现不好,更不是因为向南京推进不够迅速,而是因为未能剿灭暂编七十九师残部,未能替日本皇室、帝国挽回颜面,他若不想重蹈松井石根的覆辙,就必须尽快解决暂编七十九师。
重藤支队接到命令时,部队才刚过靖江,正往扬州方向攻击前进。
尽管重藤千秋很不以为然,最终还是执行了派谴军司令部的命令,率以台湾混成旅团为基干编成的重藤支队转道向东,前往南通附近扫荡暂编七十九师残部,此时距离暂编七十九师残部从南通上岸并在江边写下了挑衅标语,还不到四个小时。
在不到四小时的时间之内,日军华中方向军司令官竟然就换人了。
由此也足见日本皇室或者说裕仁天皇是多么急切的想要挽回颜面。
当然,随着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的易帅,底下负责扫荡暂编七十九师残部的三个步兵联队的主官,也无一例外受到了处分,其中尤以步兵第6联队的代理联队长秋田最惨,竟被大本营勒令以武士的方式来维护名誉。
第55章 将星升起(为碧血剑盟主加更)()
蠡口,日军驻地。
秋田上半身只穿着一件衬衣,神情木然的跪在野战帐蓬内。
秋田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暂编七十九师残部的追歼战竟是这么个结果,当他接到了方面军司令部措辞严厉的电报,当他得知他追杀了整整一昼夜的暂编七十九师,竟然已经从福山镇渡过了长江,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狡猾了,中国人太狡猾了,他们骗人!
感慨之余,秋田却不得不承认,这一仗他输得其实并不冤。
还有什么好多说的呢?以三个步兵联队之优势兵力,扫荡围歼一支区区不过两三百人的国*军小部队,非但没能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其一举碾碎,反而被对方搞的是灰头土脸,损失了将近一个大队的兵力不说,最后竟还让对方从容突围。
仗打到了这个份上,秋田也实在找不到替自己开脱的理由。
“铿……”冰冷的金属磨擦声中,秋田缓缓抽出自己的军刀。
秋田的军刀虽不是天皇御赐军刀,也不是祖传的武士刀,而只是一把制式军刀,却也被秋田磨得锋快异常,刀刃更映肌生寒。
轻拭刀锋,秋田难掩眉宇间的失落。
事到如今,秋田也只能藉剖腹来维持他最后的尊严。
如若不然,非但他个人,便是他的子孙、整个家族都将背上耻辱骂名。
紧闭的帐帘忽然被人从外面掀开来,一个少佐带着两个少尉大步进来,那两个少尉进帐之后立刻左右分开,一个站到秋田右侧,拔枪以待,另一个却拔出了军刀,虎视眈眈的站到了秋田的身后,并且高高的举起了军刀。
这三个人,却是来监督秋田剖腹的。
“秋田桑。”少佐冷漠的说道,“你拖的太久了。”
秋田抬头冷冷的扫了少佐一眼,先将军刀搁在膝盖上,再伸手解开衬衣钮扣,然后重新拿起他的军刀,双手紧紧握住刀刃,以刀尖对准自己小腹,稍稍酝酿了一下情绪,秋田便猛然将双臂一收,锋利的刀尖便噗的刺入了他的小腹。
刀刃入体,秋田的脸上便立刻流露出痛苦之色。
不过这小鬼子也是真狠,咬着牙又往里猛一送,刀尖便从他的身后透背而出。
这还不算,秋田竟又咬着后牙槽横转军刀,往左右使劲切了两刀,这小鬼子,竟然用军刀在腹部切了个血十字!
“大日本帝国万岁,天皇陛下万岁!”
在小腹切出一个十字之后,秋田拼尽最后的力气高喊了两句口号,然后往前一仆,拿脑袋顶着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竟是标准的武士剖腹仪式。
(分割线)
苏联驻中国公使切列夫兴冲冲的找到了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上校。
“史迪威上校,你听说了吗?”切列夫难掩眉宇间的兴奋之色,“松井石根已经退出现役,华中方面军已经临阵换帅了。”
“听说了。”史迪威微笑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史迪威一边说一边往烟斗里填烟丝,又接着说道:“松井石根调集了三个联队,将近一万的兵力,却竟然无法剿灭暂编七十九师区区几百人,仗打成这样,松井石根又还有什么脸面留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任上?”
“谁说不是?暂编七十九师残部突围的消息传开之后,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第一时间援引了这一消息,就连德国每周关注对此也是冷嘲热讽,暗讽希特勒找了日本这么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