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947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947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避开运河南下,如此水军又如何阻击敌援兵呢?再说水军是依靠以战船为平台作战,离船作战也非其所长,而以己之短攻敌所长这也是用兵的大忌,陛下如此不是糊涂又是什么呢?

    “莫非陛下是想派水师北上大都,兵威敌京师,使其为保京城安全,不敢妄遣兵南下增援徐州?”刘志学不相信陛下会在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上犯糊涂,看着地图突然醒悟道。

    “刘都统不愧是沙场老将,一点便通!”赵昺扭脸望向刘志学很是欣慰地道。

    “属下可担不起陛下的称赞,只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些,但是当下第一水师在江口以防敌军渡海进入江东,第二、水军皆在福广沿海,一时怕难以赶到吧!”刘志学却是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而这也是实话,想当年在琼州时,因为地理条件所限,在发展军队上与现下正相反。彼时是优先发展水军的,作战也多依赖水军,步军主要是实施岛上防御作战,呈现水强步弱的局面。

    刘志学记的每当局势紧张之时,陛下总是先动用水军对敌实施打击,或是遣军对敌沿海州府进行骚扰作战,使敌只能转而进行防御,防止宋军登陆,结果危机往往顿解。现下陛下欲动用水军威胁敌京师,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而那时御前护军力量还很弱,不过数营编制,倪亮那时还是个懵懂的少年,眼界和经验都不能及此,一时不能参透陛下的用意倒也不奇怪。

    “朕在江东战役结束后,已经令第二水师从泉州搭载两个陆战旅北上盐城待命,作为预备队以备不需,现下看来也算是无心插柳吧!”赵昺言道。

    “无心插柳,怕是早有预谋吧!”小皇帝的话刚落,在旁的倪亮却嘟着脸嘟囔道。

    “呵呵……”倪亮的声音不大,但是众人却都听到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其实众将的心里想的与倪亮差不多,他们绝不相信以小皇帝的‘抠唆’劲儿,只为这么点儿事情将第二水军万里迢迢的从泉州调动到盐城港。

    但是小皇帝具体如何想的他们并不知道,却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其一,小皇帝是想接着江东大胜之际,以水军搭载步军跨海直取大都,就如当初重演收复江南一幕,实施战略大迂回一举将中原收入囊中;其二,江东战役由于拖得太久,小皇帝手里掌握的兵力不足,无法实施收复两京的战略,于是想以水军前往大都外海转一圈,使其不敢妄派援军南下,从而得以顺利收复两京。

    只是局势变化太快,在玉昔帖木儿部被歼灭后,蒙元便派侍卫亲军南下,小皇帝才不得不让刚刚结束战斗,尚未来得及休整的各部即刻北上,其也利用手中有限的兵力夺取了山阳和盱眙,抢先一步夺取了前出中原的桥头堡。意外的是敌军进军速度也很快,使符离得而复失,大军虽然也赶到战场,可战机已失,只能重新修改计划,北上的第二水师却成了闲子,只能充当预备队,此时小皇帝不过是重新启用了这颗闲子。

    “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陛下此计可行,只要我们的水军突然出现在大都附近的海面,蒙元朝廷必然会打乱,弄不好还会传檄各方勤王,若是也能将南下的侍卫亲军召回,那我军只要一路掩杀便能收复两京啦!”刘志学看众将哄笑,虽然皆是善意,可也怕小皇帝尴尬,便打个哈哈替陛下解围道。

    “刘都统所言极是,吾怕的忽必烈那死鬼得知陛下遣水军跨海北上,会不会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这时田忠也插言道。

    “想当年忽必烈那厮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打通了海上运粮通路,又修通了津口通往大都的运河,现在却为我军所用,估计活了又得被气死过去!”罗大同也打趣道。

    “那死人倒不可怕,大不了再轰他几炮,我担心的是病秧子真金会被吓死,让我们不能将其生擒活捉,献俘于太庙!”倪亮闷哼了声,面色甚是不爽地言道。

    “哈哈……”倪亮的话又引起了一阵哄笑。真金百病缠身病病殃殃在蒙元可能还是机密,只有少数心腹近臣知道,但是在宋军高级将领中却非什么机密,不过担心其早死却是真的,使得自己失去了擒拿敌国皇帝的功劳。

    “恐怕大家要失望了,我听说真金的御苑中养着上千匹的良马,其听说我军逼近大都,只怕会连夜跑了,而我们水军的战船又无法上岸,想活捉其难了!”这时负责警卫兼充当服务员的谭飞插言道。

    “哈哈……”大家都明白想活捉一国之君太难了,况且蒙元起家于草原,形势不好早溜了,岂会等着他们去捉。虽知是笑话,可看到谭飞一本正经的说出来,还是又惹起众人的哄笑。

    “攻取大都只是早晚的事情,草原再大也早晚成为咱们大宋的牧场,只盼着真金别让大家失望,能活到那一天!”赵昺脸皮早就厚了,岂会为这点儿事儿脸红,但他很喜欢跟军中将领们开会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即便有争论也只是因事就事,不会因此嫉恨谁,大家嘻嘻哈哈的就将问题解决了。反之,无论是朝会,还是堂议,一帮人多是犹如带着假面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仅难以解决问题,还要担心一句话说错,就会招致群攻口伐,实在让人压抑,想高兴都高兴不起来。

    “属下等愿追随陛下收复大都,牧马西边!”众将听了笑了阵后,齐齐起身施礼高声道……

第1198章 忙里偷闲() 
经过一番讨论后,符离作战计划逐渐成型。决定以第二水师北上做出自海路攻打大都的姿态,迫使南下的蒙元宗王军不敢擅动,为歼灭敌侍卫亲军赢得战机。而夺取符离则成为整个大会战的前战,赵昺决定集御前护军一、二、三旅、骑兵旅和炮兵旅及第二军和都哥部攻打符离。

    战役以刘志学为前线总指挥,倪亮副之,采用何种战术、战法,由二人相机处置。为了保证大军物资供应,暂将零壁设置为屯粮和物资周转基地,由御前护军第五旅和辎重旅驻守。刘志学二人商定,由御前护军先行攻占运河以南的蕲县和临涣,二军则在得到增援后扫清运河以南的敌军据点,形成对符离的包围之势。次日,各部拔营起寨向符离进军,随行的还有运输物资的大批漕船,而皇帝的行营则仍留驻在零壁。

    零壁县是由镇升级而来,城池狭小,整个县也因不足千户而被兼并。当下宋蒙又开战,城中大户纷纷避难撤离,人口更少。其实这也是两淮地区的常态,先是宋金在此对峙百余年,战争时有爆发,双方往来拉锯,导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接着又经过宋蒙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乱,现下虽有所恢复,但也多是蒙元军屯带来的局地繁荣。

    赵昺这一路走来,才知百里无鸡鸣的惨状并非文人的夸张,而是事实。行军一日也难见村镇,大片的田地荒芜,野兽甚至不避人群,出没于大路间。夜间宿营虎啸狼嚎彻夜不断,兽群绕营而走,而军队在夜间也不敢小队出行,以防遭到猛兽的袭击。

    城池狭小,难以屯驻大军。而此段运河河道狭窄,对向行驶的漕船都难以错过,在靖康年间就曾发生过运送花石纲的船队因此引发争斗,导致兵乱。而如此多的漕船停泊在运河上也极易遭到袭击,因而赵昺在考察后将大营设置在城西的陴湖岸上,并则适宜之处设立水寨。

    陴湖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余里,湖面相当宽广,是宿州地区最大的胡泊,稍逊于左近的洪泽湖。水寨建在一处较大的湖湾处,背靠御前护军五旅的营地,伐木立寨,设置了水门,修建了栈桥,漕船停靠其中,御前水军和护航的内河水军担任警戒。

    赵昺喜水,且御舟上生活设施齐全,比之在营帐中要舒适和方便的多,便依旧生活在船上,但为了保证安全还是在水寨中划定了禁区,亲卫团也在码头上布防,严禁无关人等靠近。而他最忙最累的时候往往是在大战开始前,需要制定战略,谋划布置,调兵遣将,待开始后各部依令而行,他就可以迎来短暂的轻松时刻。随扈的一班人也难得清闲。

    这日一早,王应麟与庄公从、陈识时等人便相约出营寻古探幽。零壁不仅以出产零壁石闻名,且是古战场,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垓下之战就在此进行的。那位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被刘邦率领的汉军团团围住。刘邦采用“四面楚歌”置疑兵阵,瓦解楚兵军心,致使项羽中计,导致全军覆灭,演出了令人肝肠寸断的“霸王别姬”悲剧,就在这里发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

    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绝代佳人虞姬,面对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的绝境,唱出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悲歌,随后拔剑自刎而死。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并建有庙祠祭祀。

    赵昺不喜欢考证这些虚无的风流韵事,也只喜爱金银,对零壁石这种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没兴趣,更无欣赏的雅兴。于是谢绝了王应麟的胜邀,而是留在了营中。想想在临安的几位后妃产期日近,自己不仅不能陪伴身边,却好好一个现代人跑到当下的乱世救国打天下,忽然觉得好笑又无趣,心中更觉烦闷。

    翻看了几分奏章,也尽是些琐事,让心烦意乱的赵昺心情愈加不好,于是让郑永备船到湖上散散心。不多时在数艘龙船的护卫下,他乘坐一艘炮船驶出了水寨。此时已经到了仲春时节,淮北地区也已经是春回大地,湖边的苇荡也显露出绿色随风起伏,水面上成群的水鸟在觅食,鱼儿也不时跃出水面,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看着如画的湖景,赵昺心情渐渐好转,但他肚子中的那点儿墨水还不足以凑出一首诗,来表达内心的高兴,而腹中仅存的那几首‘好诗’还准备以后装逼用。围着湖岸转了一大会儿,他让船在距岸边二、三里的地方停船下锚。

    随行侍奉的王德自然十分了解陛下,早就准备好了鱼竿、鱼饵等物,又在前甲板上搭起了遮阳棚,摆上了茶水点心让陛下在此休憩垂钓。而几艘龙船也在周边布置了警戒线,以防有船闯入惊扰了圣驾。伴驾的郑永和谭飞也早在船上布置了瞭望哨,安排了警戒,甲板上只留几个贴身近卫和负责烧水、奉茶的小黄门。

    钓鱼在赵昺前世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而现下却成了忙里偷闲。但是钓了这么多年的鱼其实技术并不高,收获多少也从未放在心上,当然能钓上鱼来也是十分高兴的。今天他的运气似乎十分的好,放下的几根钓竿接连上鱼,时间不长便接连钓起了数条足有十斤的大鱼,以致身边的几个人都跟着忙乎起来。

    “陛下,这湖中的鱼是不是傻,怎么见饵就吞,真是饥不择食!”王德帮着小皇帝又将一条大鱼扯了上来,又叫过小黄门将挣扎的大鱼打晕放进木盆中,看那边谭飞也拉起了钓竿,一尾大鱼在不断的挣扎,他抹了把溅在脸上的水苦笑着道。

    “鱼不傻,而是太多了!”赵昺一边挂上鱼饵抛钩,一边说道。

    “哦,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