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915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915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以为这高城深壕,对于常人来说高不可攀,可对于精于攀爬的人来说并非是不可逾越吧!”赵昺笑笑道。

    “属下明白了,只需挑选一支精兵,趁夜潜入城中,然后制造混乱,然后趁乱夺取城门,放大军入城!”谭飞这下终于想通了,兴奋地言道。他知道只侍卫营中就有不少能人异士,偷越城墙对于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夺下城池做不到,可制造些混乱却是小菜一碟。

    “不错!事务局潜入城中的探子已经传出消息,他们已经做好接应大军入城的准备。一旦收到我们的信号,便会配合行动,在城中制造混乱,引发骚乱,掩护我们行动。”赵昺此时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随后赵昺又抵近侦察,寻找便于城池防卫的薄弱点和便于隐蔽及利于攀爬之处,并一一标注在地图之上,待天黑之后才悄然回营。还未待他们坐定,拔都就前来求见,赵昺看其脸色就知道谈判的结果不妙。一问之下不出意外,对方依然坚拒不降,并将拔都大骂了一顿,让其好不沮丧,心中还窝了口气,又觉没有完成任务有辱使命。

    赵昺只能好言安慰一番,又留其一同用膳,要其不必忧心,明日就能破城,可报今日之辱……

第1056章 真相何在() 
大都皇城的大明殿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蒙元大汗真金脸色潮红,好像一口痰憋在喉咙中,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却喷出浓重的酒气。通红的双眼扫过,侍立在旁的侍者、宫女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垂着手,大气也不敢喘。好一会儿真金剧烈的咳嗽了一阵终于喘匀了气,双手伏案想站起身,却两眼一黑踉跄了下险些摔倒,旁边的侍者急忙伸手去搀扶,反被他甩开,又挣扎了几下仍未能起来索性半躺在榻上,闭上了眼睛让侍者离远点儿。

    真金这个冬天过的很艰难,不仅身体每况愈下,旧疾未愈,又添新病。他现在彻夜无法入眠,只能靠饮酒才能小睡一、两个时辰,但往往又被噩梦惊醒。而这种状况在玉昔帖木儿渡江南下后情况更甚,连烈酒也难以让他安眠片刻,使他全无精力处理纷杂的政务。

    当下自十日前玉昔帖木儿传出已经顺利渡过大江后消息就再无音信,这让真金焦虑不安,不知道兵进何处、是胜是负?要知道其所统领的两个都万户府是布置在中原地区的最后两个蒙古军团,他们一旦战败,损失和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也可以说京畿门户大开,宋军可以长驱直入至黄河南北。

    但是多方打探依然消息不明,在苦熬五、六天后,真金终于接到了兄弟镇南王脱欢从徐州传来的消息,扬州已然失守,其只带着百骑逃出,长子和次子在突围中失落于乱军之中,王妃和其他四个儿子及女眷皆被困在城中,想来都凶多吉少。他在脱烈都残军的接应下才得以脱困,而宋军在后依然紧追不舍,直到徐州才得以喘息片刻向京城报警。

    脱欢在信中不仅大骂玉昔帖木儿见死不救,也对他这个大汗兄长也怨念甚深,信中多有不逊之语。而真金闻知恶讯后不啻于五雷轰顶,扬州失陷等于打开了宋军北上的大门。更让他担心的是玉昔帖木儿所领的南下军团的安危,若是十几万大军被困江定然是凶多吉少。

    真金知道事关重大,急忙召集几位重臣商议,但是当下得到的消息只有脱欢的示警信,且其中许多地方言语不详,对具体的战斗经过更是寥寥几句话带过。只说宋军兵力强盛,由南朝小皇帝亲自率领攻城,以火药摧毁了城墙,他们无力抵挡,自己拼死才杀出重围。

    众人围绕着脱欢的只言片语商讨了半天,做出了种种猜测,但消息终归太少也没能捋出个头绪,更无法对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真金被说的反而觉得入坠迷雾之中,他无法理解宋军若有能力攻克扬州,则必然集重兵于江北。那么玉昔帖木儿兵团就理应如入无人之境,直驱江东腹地,可其却又如泥牛入海般没有任何消息传回,生死不知,岂不太过诡异了。

    最后,大家以为局势未明朗之前还是要封锁消息,维持现状,免得引起军民恐慌,导致形势更加恶劣。同时诏脱欢和脱烈都急速进京面禀详情,并就近派出侦骑向南搜索,查明江北宋军的动向。真金此时也没有好主意,只能暂且听从重臣们的建议,待有查明情况后在做出下一步决定。

    等待消息的几天对于真金来说就是煎熬,而随着各处的消息不断传来,他便陷入了无可名状的恐慌。先是淮东传来消息,拔都和都哥投降了南朝,并为前驱招降沿途州县,分兵两路继续向北挺进,高邮府已经全部沦陷。而后又传来长江被宋水军封锁,无法继续向南搜素进一步获得南渡军团的消息

    可这些就像厄运的开始,紧接着淮南西路各州县不断传来消息,屯驻长江南岸的宋军也从池州、芜湖、江州、鄂州等地突然北渡,向淮西的黄州路、蕲州路、安庆路、庐州路同时发起进攻。由于长江北岸的屯驻军大多已经被调走,各地州县无力防守,无为州、舒州、安庆州、庐州、和州、滁州、黄州和光州纷纷失守,宋军已经兵进淮河沿线,有继续北进,渡过黄淮,兵进中原的迹象。

    随着各处的战报雪片似的传入京中,想封锁消息已经不可能,京城上下一片哗然,也让真金和一班重臣手足无措。此时傻子也明白,这绝非前时所判断的只是南朝发起的一场局部战斗,而是其谋划已久的收复黄淮地区的全面战争,至于玉昔帖木儿估计已经是凶多吉少……

    “大汗,镇南王已经奉诏入京,在殿外等待觐见!”正当真金迷迷糊糊地要睡着的时候,月赤察儿悄悄地走到近前禀告道。

    “哦,他来了!”好一会儿真金好像才反应过来,才睁开犹如千斤重的眼皮,在月赤察儿的扶助下才挣扎着坐起身,醒了醒神才又问道,“安相来了吗?”

    “几位重臣都在殿外候着!”月赤察儿捧过杯热茶,吹了吹上面的热气,才递给真金道。

    “嗯,让他们到偏殿等候,待我更衣后会见!”真金喝了几口茶,有了点儿精神,看看身上的衣服起了褶皱,皱皱眉道。

    他明白这个时候,自己还不能倒下,更不能让众臣看出自己的颓废,以免引起朝野上下的猜忌。自宋军大举入侵的消息传入京城后,有些人又可是蠢蠢欲动,坊间流言不断,称其自继位以来,先失江南,又丢江淮,以致国内动乱,财政紧缺,民不聊生,应该早日逊位另立贤能。所以他更不能以一副病容于人前给人予口实。

    “大汗,要为臣弟做主啊!”

    “你要做什么……”真金洗了个热水澡,又剃头刮脸,梳起了发辫,换了身新衣服,精神仿佛也好了许多。又照照镜子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才在两名侍卫的陪伴下进入偏殿,可当他刚跨进门,便有人扑上来抱住他的腿。骤然遭到‘袭击’之下慌乱的挣扎着喊道。

    “大汗,臣弟的全家都落入南朝之手,一定要救回他们啊!”脱欢却没有松手,依然哭喊着道。

    “不准哭,我们是铁木真的子孙,怎能如此丢人!”真金这才看清抱着自己的正是幼帝脱欢,其虽然进宫前已简单的梳洗过了,但是依然难掩狼狈之相。见其样子也不免心酸,可还是厉声训斥道。

    “殿下勿要难过,回来就好!”中书省右丞安童上前搀扶道。

    “右相,我的家没有了,妻子、儿女都陷于敌手,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还要什么颜面……”脱欢却是不肯,仍是哭着道。

    “殿下,大汗怎么弃兄弟于不顾,大家在此正是要商议抵御南朝入侵之事的!”看着曾经趾高气扬的镇南王,现在成了一副无赖相,月赤察儿想笑,却又不敢,也上前劝道。

    “你个奸佞,蒙蔽大汗,鼓动玉昔帖木儿挑衅南朝,害得本王家破人亡,今天定不饶你!”脱欢见是月赤察儿,立刻想起其是枢密使,定然知晓南侵内幕,不禁大怒跳起来薅住其胸襟要打。

    “胡闹,朝堂之上殴打大臣,成何体统!”摆脱了脱欢,真金抬腿踢了脱欢一脚喝道。

    “哎哟!”脱欢吃痛叫了一声,回头一看真金铁青着脸怒目而视,不敢再闹,可嘴上依然不肯认输道,“玉昔帖木儿胆大妄为,不断挑起边衅,惹得南朝小皇帝领军北伐,正是其授意的,今天我就代大汗惩治这个奸佞!”

    “殿下,私怨稍缓再议,还要以国事为重!”参知政事桑哥拉开脱欢,劝说道。

    “是啊、是啊,镇南王殿下还要以国事为重!”其他几个人也上前连拉带拽的将脱欢拽到一边劝解着道。

    “哼,此事必须给本王一个说法,否则定不饶你!”脱欢也知道要适可而止,毕竟此刻自己早就不是当年权倾朝野的镇南王,而是一条丧家之犬,便借坡下驴放了句硬话道。

    “小的怎敢跟镇南王作对,其中定有误会!”月赤察儿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也知自己的身份,也不敢争辩只是不住的赔笑道。

    “脱欢,扬州是如何失守的?”真金落座,看向脱欢道。

    “大汗,扬州失守罪魁乃是玉昔帖木儿,其主政河北山东行省恣意妄为,寻衅南朝挑起战事,惹得南朝北伐扬州;行省左丞马绍也罪不容赦,其暗通南朝,谎报军情,内外勾结导致扬州不守;三则是拔都和都哥作战不利,屡战屡败,后又投降南朝,里应外合以致城池失守。”见真金问起,激愤地言道。

    “殿下说马子卿暗通南朝,怎么可能?”御史中丞徐琰听了惊道,“马子卿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心怀忠义之心,绝不会背叛大汗!”

    “徐中丞之意是本王信口胡言?”脱欢转向徐琰喝问道,“其受玉昔帖木儿指派与南朝议和,明知南朝已经在江东布下圈套,却声称南朝大军皆在扬州。以致玉昔帖木儿错判形势不救扬州,转而渡江南侵,将其诱入埋伏。而大军刚刚渡过长江,南朝小皇帝立刻挥兵攻城,若不是他们相互勾联,怎会有如此巧合!”……

第1057章 心知肚明() 
脱欢的一番指责将扬州失守的主要责任全部推给了玉昔帖木儿和马绍及拔都、都哥,却绝口不提强夺扬州军政之权,反而将说成是危难之时,受城中官员和军民全力拥戴才接过守城重任的英雄。至于最终失败,也是因为宋军兵力强盛,火器犀利,加上出现了内贼才导致突围失败。

    众人都知马绍为人,做出背君叛国的事情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几位汉官也纷纷进言,为其辩解。但是当事人都不在场。玉昔帖木儿在江南生死不知、马绍在城破之后下落不明、拔都和都哥叛元当了带路党倒是真的,多地传来的战报皆有提到他们充当南朝使者劝降之事。

    当下只有孤身脱险的脱欢成了见证人,其惨兮兮的样子大家也都看到了,全部身家及儿子妻女全都陷于城中,只带着几十个侍卫突出了重围向朝廷示警,怎么看也是帝国的英雄,加上其是前帝的爱子,当今皇帝的兄弟,不可能做出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因为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国就是家’。

    此外,在座的几位皆是朝廷重臣,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对于南侵之事有的人就是始作俑者,其他人即便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也并非毫不知情。从而知道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