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907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907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这小贼是在使诈!”玉昔帖木儿又看看侦骑带回来的情报,猛地一拍案站了起来笑道。他明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指战场上情报工作的重要性。而身为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一定要大致知道对方的兵力、部署、后勤、士气以及战斗力水平,若是哪个将领能自信到完全无视敌方士兵数量的地步绝对是寻死。

    那么在怎么才能大致准确的得知敌军兵力规模呢?玉昔帖木儿知道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待一场古代已经发生过的战争,战争的胜负、过程以及兵力对比都清清楚楚,可战争双方在当时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信息。这就需要不断的侦查,才能得到一些或真或假的、不充分的情报。

    而就算知道了敌方大致出兵总数,分配到每个具体战场的兵力又各有不同,仍需要侦察才能获得真实的情况。可是传递消息又会受到天气和交通情况的限制,兵力集结不可能整齐划一,通常是前哨站已经打响,大多数部队还在路上,不知什么时候会投入战场。所以说对双方将帅来说,战场形势都是瞬息万变的,需要不停的进行侦查工作,搞清当面之敌的实时兵力。

    但玉昔帖木儿知道任何一个将帅都知道这个工作不好做。首先,对手是不可能主动告诉你的,一般而言,带兵统帅都不希望对方掌握自己情况,兵力少的虚张声势怕对手发现,兵力多的想隐藏实力突然憋个大招。其次,指望双方对阵时目测也是不靠谱的。

    更重要的是,一场大战有很多分战场,双方主力不大可能全在一个战场展开,而且稍有经验的将领都不会把全部兵力投入正面。也就是说,在肉眼可见的范围之外,可能有一支劲旅正伺机而动,一旦估算错误,后果可能就是灾难性的。

    而要想得知对方的确切人数,最常规的方法是派细作或侦骑直接侦查。细作往往要打扮成老百姓甚至敌方士兵,想办法靠近或者混进敌营。侦骑行动敏捷,动作灵活,主要作用是远远哨探,以防敌人藏有伏兵,一旦抵进敌营观察,就可以从营帐的数量大致判断该处兵力。

    一般而言,正规军每个营帐都有固定兵额的,可能不同时代或同时代不同军队有所不同,但探子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家伙们,根据经验不难推算出大概人数。当然了,细作遇到的也有可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军队。比如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就连他们的将帅都不一定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这种情况下,细作也只能模糊计算,凭直觉说个数字交差了事。

    除了派细作刺探外,还可以通过审问战俘了解敌方情况。可这个方法也不一定靠得住,首先如果被俘者身份太低,在其身上能得到的情报就非常有限,而且难保对方不会提供假情报甚至故意设计。一旦失误就很容易陷入绝地,结局往往都很惨。另外要想真正了解敌人,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敌营中安插高级内线。和前面的方法比起来,内线法门槛要高得多,好的内线可遇不可求,可一旦成功那就是致命一击。

    总而言之,除了亲自去数在战场上压根就没有绝对可靠的方法,能对敌军兵力进行准确统计。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情判断也是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需要全方位的敌情侦查,而且需要不停去侦查,时时保持更新。

    现下玉昔帖木儿冷静下来以后就发现自己险些中计了。据早就派往江南的探子探知的情报,宋军的编制和人数早已不是秘密,他们禁军共有十个军,每军约三万人;御前护军有八个旅,每旅约有九千人;另外每府编有一个师的厢军,人数根据情况的不同多少不等,多着万人,少者不过五千。此外就是水军,但部署在沿海和江湖,不参与地面作战,至多负责运输兵员和辎重。

    因此玉昔帖木儿知道宋军除了担任守备的部队,能够征调作战的部队大概就在三十余万,而当下情报显示,他们投入江南和江北的部队已经远超这个数字了……

第1047章 举棋不定() 
玉昔帖木儿信奉汉人常言的‘多算胜,少算不胜’。他从侦骑带回的情报中发现了个破绽,宋军一些军队应该在扬州,这是出发前再三确认过的,不仅通过观察侦骑在外围侦察所得,且得到了多次‘深入’宋军大营谈判的马绍首肯。此外还通过往来于运河中的辎重船装卸物资和粮仓的数量进行过估算,多方面印证才做出的判断。

    即便玉昔帖木儿以为即便自己在南渡时泄露了行踪,被宋军侦知及时回援,但他觉得除非宋军会隐身术,踩着风火轮可以日行千里,否则绝无可能先自己一步回援江东。再者扬州城中尚有数万守军监视着城外的敌军,其要撤军,其不可能发现不了。

    所以玉昔帖木儿为那些出现在周边的宋军番号绝对不是真的,而是对手在故布疑兵。在江东兵力空虚的情况下,为吓阻自己的大军才虚张旗号,可没想到反而暴露了心虚的尾巴,让他窥破了其中的玄机。至于那些出入军营的人多半是临时聚集起来的逃难百姓,冒充兵丁虚张声势为在扬州城下的宋军回援争取时间。

    想通了这一点,玉昔帖木儿立刻心安了,可突然又觉不对,这常熟城中守城的是南朝御前护军五旅,其旗号也曾出现在扬州城。通过几日间的战斗情况来看,其战斗力绝非是地方厢军和临时召集的乡兵可比的,他们战术运用娴熟,作战顽强,指挥得当,那非是可以冒充的,绝对是宋军最精锐御前护军。即便用其是临时奉命前来常熟随船押运物资,恰巧赶上了,而整编制的前来又有违常规了。

    “难道是作战计划被小贼窥破,已经悄悄的从扬州城下撤兵,秘密潜回江东了?”想到此,玉昔帖木儿心又狂跳起来,脸上的笑容也骤然凝固,这个破绽的突然出现显然无法再用故布疑兵来做出解释了,可以说推翻了他先前所有的判断。

    这个疑点又让玉昔帖木儿焦虑起来,在帐中皱着眉踱着步试图找出其中的关键点。他知道若是宋军早已看破了自己的计划,那么自己等于一头撞进了对手布置的埋伏圈中,只要其重新控制长江防线,切断自己大军的退路,他们就成了瓮中之鳖。而自己早就将两淮和河南山东两个都万户府的兵力抽调一空,处于后无援兵的状态,剩下的只有灭亡一途了。

    “是进还是退?”玉昔帖木儿颓然的坐下,一时无法做出决断。他使劲搓了搓脸,嘴中轻声嘟囔着。

    他清楚胜败就在自己一念之间。若是前边宋军是虚张声势,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后,自己贸然退兵,那么不仅会遭到对手的耻笑,也会遭到同僚的弹劾,那时大汗也保不住自己。而更为严重的是错失了重新夺回江南的良机,无法挽回大元衰落的局面;可若是依计划继续南进,自己则不但会名震朝堂,成为大元的功臣,无出左右的新贵。当然也能为日渐衰落的大元输入一丝生机,延续无敌世界的神话。

    可若是宋军早已在江东布下了圈套,自己一头闯进去,在外无援兵,内无断绝的情况下就是灭顶之灾,十万大军覆灭在江东。他不但身败名裂,家族也必然受到牵连。而在精锐尽失的情况下,宋军若是借机北进,不仅两淮失守,就是中原都会遭到威胁,大元不免走向衰落;而若是自己当机立断决然退兵,自可保全十万大军,为大元保留一支能战之军。可自己的下场也必定凄然,无法再在朝廷立足,而耗费了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无功而返必然要有人负责任的,却无人在乎他保全大军之功。

    “唉……”考虑到自己的抉择事关国家兴亡,个人荣辱,玉昔帖木儿又变的犹豫起来,不禁长叹一口气。

    “禀枢帅,回回水军万户马合木求见!”正当他举棋不定的时候,有亲兵进来禀告道。

    “喔?!他怎么到这里来了?”玉昔帖木儿听了脸色又变,惊讶地道。回回水军在两年前的水战中损失惨重,几乎是全军覆没,经过补充和整训一直也没有恢复元气。此次南征考虑其部实际情况,只让他们承担架设浮桥,并保护渡口的任务,可以说是各部中最为轻松的了。而现在其居然跑到这里,让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参见枢帅!”马合木进了大帐,偷眼看主将面沉似水,心里不由的一哆嗦,赶紧施礼道。

    “你为何擅离防地?”玉昔帖木儿见其满身灰尘,面色憔悴,逃难的一般,显然是连日赶路所至,抬手让其免礼,板着脸问道。

    “禀枢帅,属下该死,渡口被宋军夺占!”马合木却没敢起身,腰还往下再弯了弯,头也垂的更低。以他路上所见,他已经知道攻城不顺的事情,而自己带来的也非好消息,这等于给主将堵上添堵,心中更慌,带着哭音答道。

    ‘啪!’

    “什么?渡口丢了!”玉昔帖木儿听了拍案而起喝问道。

    “属下该死,宋朝第一水军船队突然从江口进入,将浮桥撞断,并炮轰军营。我部虽拼死抵挡,无奈船小力薄,反而被敌撞沉十余艘,击沉二十余艘,其后他们又遣兵登陆,我军损失惨重无力抵挡,属下只能连夜飞马前来禀告!”眼见其震怒,马合木双膝一软跪下,抹着眼泪哭诉道。

    “就你单骑逃出吗?奥鲁营呢!”玉昔帖木儿听罢急问道。奥鲁营负责大军的辎重输送和补给,因而行军速度慢,比他们落后了数日的路程。若是被截在江北,或是被宋军歼灭,丢了辎重,那么对于缺少补给的大军更是雪上加霜。而奥鲁营乃是各部兵丁的家眷和子弟组成,全部损失了,定然会使军心动摇,这让如何不着急。

    “禀枢帅,奥鲁营已经于两日前顺利渡江,并没有在渡口停留,因而未遭到损失。而我部也大部顺利逃脱,为了能将敌情及时报之枢帅,属下便轻骑快马先来了,大部人马随后就会赶到!”马合木抹抹脸上渗出的汗水回禀道。

    “你刚刚提到大宋水军突然从海口入江,他们不是在外海清剿海盗,为商船护航吗?不会是一支小船队入江就将你吓得落荒而逃吧!”玉昔帖木儿得知奥鲁营已经过江稍稍放下心来,而他也意识到马合木可能在说谎,夸大事实,要知道他们与大宋水军交锋是屡战屡败,早已经是风声鹤唳,望风而逃了。其多半是稍作抵抗便逃,打着汇报军情的幌子先溜了。

    “禀枢帅,绝对是大宋水军主力,仅大船就有十余艘,中、小型战船上百艘,在江上绵延十数里。而我部自联合高丽水军与宋军交战施礼后,船只几乎折损殆尽,可朝廷不肯拨钱,行省也只征收了些商船和渔船拨给我们,那些船皆陈旧不堪,多有破损,如何是南朝水军的对手!”马合木听了连连叫苦道。

    “既是南朝水军主力大举入江,你们怎么就毫无察觉,让他们袭取了渡口?”玉昔帖木儿也清楚己方水军的实力,回回水军虽打着水军的旗号,其实已是名不符实。朝廷没钱购入战船,又追缴历年的亏空,万户府也是疲于应付,同样没有钱打造新船,只是依靠征收的百余艘民船维持,估计连维护的能力都没有。但他奇怪的是即便如此,也不至于无法发现宋军的船队吧!

    “枢帅,近日晨雾很大,百步之外不见人,水情不明的情况下哨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