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780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780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业生产却很难都消耗掉,而堆积在城中的后果实在难以想象。不仅仅是垃圾围城,且很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疫病爆发,甚至引发执政危机。

    赵知道在大宋的政坛中始终存在这一种势力,他们并没有严密的党组织,没有纲领性文件,没有党领袖。说白了就是习惯用书本上讲道理的方法去做事:做也有一番道理,不做也有一番道理,这样做有一番道理,那样做也有一番道理。当然这种人也不只宋朝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不乏他们的身影,其实也是读书太多的人从政惯有的毛病。

    若是这种人做事缺乏决断的魄力,没有经世致用之能也算了。赵最怕的是那些满面忧国忧民,满口仁义道德,却又满腹多忌多疑的家伙,他们跟现在很多机关老油条一样,自己没有办事能力,别人办点实事还在后面捣鬼,一般都能做到恰到好处的嫌水凉头皮痒,然后居然人品依然没问题。

    当下别看大家都为临安城改造鼓与呼,但是有些人是另打算盘,他们明着支持,暗中却忠心祝愿改造失败。因为他们对非科班出身的蔡完义从心眼儿里就瞧不起,可自己又没有其敢于决断的魄力,事情即使落到他们的头上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而心眼儿又小,对有能力的人又充满嫉妒和憎恶,自然盼着这种人都被赶出朝堂,那样自己才有出头之日。

    另一方面,他们对赵大肆起用帅府旧臣的做法十分不满,陈任翁升任兵部尚书,江入相,应节严已是耄耋之年,却占着相位不倒。如今连贱役出身的周翔都位列朝堂参与政事,而那个没有任何品级的庄世林却实际掌管着朝廷财政大权,现在再让蔡完义出头,朝堂上岂不没有了他们的立足之地,所以一心想把这个奸佞之臣从高位上拉下来。

    对于这次皇帝主持的轰轰烈烈的城市改造,这些人不敢不支持,但是以为改造的难度太大,根本就没有可能完成。总之最后花费了大量的银钱,动用了浩繁的人力却失败了,必然要有人为此负责,而按道理来说承担责任的应该是作为始作俑者的赵,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失败是怪皇帝的,当然后世评说是另一回事,起码只要王朝不灭,是没有人敢公开指责的。

    锅皇帝不能背,只有大臣背着,谁都明白这个道理。若是此次城改失败,作为主持者的蔡完义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即便觉的冤枉也只好默默的承受。所以这些人当下不怕事情闹得大,摊子铺的越来越大,如此成为烂尾工程的可能性才会最大,而他们的目的才能达到。

    对于朝中的这些计较小仇不顾国家大义,只知道玩弄权术,耍政治手段,却没有经世致用之能的‘浊流’。可以说朝堂之上最怕的就是这种除了人品一无是处的家伙们。赵记的有句话这么说的: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帝国就果断挂了。他知道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传统教育的的问题,而自己却又没有办法将他们彻底清除出官场。

    好在这些熟练掌握“庸俗辩证法”的家伙,虽然自以为容易讨好,实际上这派不喜欢他,那派也不喜欢他。因为他们好事办不成,却能够坏事,一旦事情搞砸了,便会来个变脸,笔诛口伐非得将你搞臭不可。但是他们此时代表的又是‘正义’,又有副好名声,你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从善如流。

    面对这种形势,赵一是继续推动,二是设法解决。面对积存的垃圾,蔡完义也在积极想办法,他以临安府的名义下令,利用城中完善的保甲制度,命他们以此为单位将垃圾废物集中起来,然后再由劳营的苦役犯统一运到城外填埋。

    同时每保都要修建公厕,以解决随处大小便的问题,也方便集中处理。不过这依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就是量太大了,在城市排水系统没有完全完工和垃圾处理体系形成之前是无法根治的,要知道除了人之外,城中还有大量的骡马牲畜,它们也不会只吃不拉的

    “贵妃姐姐,近日官家是不是时常出宫啊?”夏至过后,天气日益炎热,后宫的诸姐妹时常聚在湖边纳凉,宸妃王妤问道。

    “这些日子是德妃妹妹陪侍,我也不知道!”陈淑看看章屏笑着道。

    “官家这两天除了上朝,批阅公文,便常去护军骑兵旅,说是新买到了几匹波斯马,每有空闲便去练习骑马!”章屏言道。

    “哦,这么热的天,官家去练马真是奇怪,也不怕沾染了暑气!”吴曦皱皱眉道。

    “原来有这么好玩儿的事情,据说波斯马跑起来飞快,比蒙古马脚力强许多。”陈淑却是兴奋地道。

    “骑马有什么好玩的,官家回来后,不仅衣服,身上也满是臭味儿!”章屏皱了两下鼻子道。

    “官家身上都是臭味?”李三娘有些疑惑地反问道。

    “淑妃以为有什么不对吗?”吴曦听了追问道。

    “确是真的,官家每日出门都更换衣服的,但回来后身上都有股恶臭!”章屏以为皇后不信,再次强调道。

    “战马身上虽也有些骚臭味道,但是也是要每天清理洗刷,怎么也不会有那么大臭味儿!”李三娘言道。

    “如此说来,官家不是去骑马喽?”大家都知道李三娘领过兵,自然了解其中的道道儿,王妤听了惊讶地道。

    “那官家会去哪里,不会是”雷妍却似想到了什么,惊诧出声道,可又想到说出来大为不妥,赶紧捂住了嘴,将下半截话生生的堵回了了肚子中。

    “不会吧?官家怎生会去做那些龌龊之事!”章屏摇摇头道,可看看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又不大自信了。其实虽然雷妍没有说完,但大家都明白了其意。想想小皇帝正是青春年少,这一阵子又是常常偷偷出宫暗访,说不定就会遇到‘可心’的人,而这种事情在大宋宫廷中并不鲜见,徽宗皇帝不就常常出宫去青楼约会李师师,留下一段‘佳话’。

    “当然不会,否则官家身上应该是脂粉味儿,而非是臭味儿了!”陈淑确是对小皇帝很有信心,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道。

    “也对,官家怎么会去做那些无耻之事!”王妤听了立刻占到了陈淑的一边道。

    “不过事情总是有些蹊跷,还是弄清楚为好?”吴曦却是仍有疑惑,她对小皇帝的‘本事’可以说领教过了,其心眼儿多的如同蜂窝一般,谁知道其弄得满身臭味儿不是在掩盖什么。

    “嗯,皇后说的有理,昨日是谁陪着官家出宫的,叫来一问便知!”李三娘却是赞同皇后的意见,以为还是搞清楚的好。她虽然对小皇帝可能在外‘寻花问柳’有些不舒服,却并非十分在意,而是担心其的安危。

    前些日子为了打击侵街,陛下已经不仅是为蔡完义站台那么简单了,可以说已经赤膊上阵了。据传在高桂被查后,仍有勋臣迟迟没有动作,于是乎小皇帝仅带着几个侍卫就出宫上门夜访。李三娘可以理解陛下的苦心,那些勋贵有的是追随陛下的老臣,有些是为组建行朝出过力的,不能仅靠一纸圣意就强行动手拆除,还是要尽力规劝的。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些人因心存不满而铤而走险借机暗中加害啊!

    “昨日王大官有事,是刘灵陪着官家去的,可今天却称病未去,其应该知道官家昨日做了些什么?”章屏言道。

    “好,命其过来问话!”吴曦点点头道。

    “小的见过皇后,几位娘娘!”稍时刘灵便应召前来,看着几位娘娘瞅着自己的眼神不善,一时心中也没了底儿,急忙施礼道。

    “本宫叫你前来,有一事相询,你要如实相告!”吴曦是后宫之首,当然是‘主审’,她坐正身子沉着脸问道。

    “小的定然知无不言!”越是如此,刘灵越是觉得紧张,再次施礼道。

    “本宫问你,昨日你与官家去了何处?”吴曦没有绕圈子,而是直接问道。

    “禀娘娘,小的陪着官家去御前护军骑兵旅了!”刘灵立刻回答道。

    “官家连着去了多日,都做了些什么?”吴曦不等其多想,再次追问道。

    “这”刘灵听了脸色却显现出一副古怪的样子,吞吞吐吐不想说。

    “快说!”吴曦看其神情惊疑不定,心中的怀疑立刻剧增,一拍身前的案几厉声道。

    “娘娘,官家在做什么,小的实在是看不懂,但觉得确似是大事!”看皇后动怒,刘灵身子一哆嗦,立刻回答道,可这个答案显然不能让诸位娘娘满意

第1009章 臭事() 
刘灵确实不知道皇帝在弄什么,可在娘娘们的逼问下也只能将自己所见一一禀明,称皇帝干的确是件‘臭事’,才会整日弄得浑身臭气。陛下在御前护军骑兵旅军营一处空地上,令辎重营挖了数个深有丈五的大坑,然后又用砖石垒砌,并以青膏泥涂抹,然后将骑兵旅收集的马粪皆放入其中,加盖密封,并在周围挖沟埋了些陶制的管道。

    至于这些东西做什么刘灵是在不知,只是听皇帝说要利用埋在坑中的马粪发酵产生的什么气体,再用管路引出,以火易燃用于点灯,甚至可以代替柴炭取暖、做饭。现下陛下每日都是围着马粪转,又逢夏日简直是臭气冲天,蛆虫遍地,环境十分恶劣,简直是令人作呕。他昨日仅去了一日,便被熏的头晕目眩,吃不下饭,今天另寻人代其陪陛下去了。

    刘灵本就对皇帝做的事情稀里糊涂,知道的一点儿也不过是道听途说,根本不知其中所以,这样一来皇后几人听的更是云里雾里,不知皇帝所为。但有一点是清楚了,皇帝当下是天天在骑兵旅,并未去其它地方,且与是与污物打交道,绝非是寻花问柳去了。不过虽不知做些什么,却也隐隐的觉得陛下如此辛苦定然是在做一件大事。

    其实他们猜的不错,赵昺正是又在做一件超越历史的大事,当然初衷还是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他考虑以其动用大量人力将粪便和垃圾送出城外,不若设法在城中消化一部分,并加以利用。而现下由于还处于农耕时代,垃圾大部分都是可降解有机物质,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发酵转化为可利用的沼气。

    赵昺知道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工业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不过赵昺也清楚知道不等于懂的,有了这个思路后,他还是采用小步快走的稳妥方式来推进,先进行实验积累经验,然后再小范围的加以试用,待技术成熟后再行大范围推广。毕竟沼气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弄不好便会发生爆炸。

    赵昺之所以首先选定在军中开始进行实验,一者京城中屯驻的御前护军和厢军近十万人,他们同样是垃圾的产生大户;二者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能做的令行禁止,不仅便于操作,也便于推广;三者军中便于调动人力,且不会有那么多的啰嗦事,更不会问为什么,有诸多的顾虑。

    而在民间试行,百姓对于新事物接受要有个过程,且对沼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认识不足。再有百姓对沼气缺乏沼气池运行管理的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