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578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578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身边几个破裂的铁桶,赵昺也是有些心惊。他前几天想好后就按照记忆中的样子,让芜湖都作院给自己造了个三尺长,口径一尺的铁桶,并配上了一幅木制的支架,便来到这片荒芜的江滩上试炮。将铁桶架好后,先在底部放上了一个四斤的发射药包,放上搁板,又把一个捆扎成圆饼状的二十斤火药包放在搁板上,安好引信后,将发射药点燃。

    赵昺本想让大家见识下自己的‘新发明’,结果却是随着一声巨响,险些炮毁人亡。当发射药点燃后,在爆燃气体的推动下,炮身就翻了,火焰瞬间又点燃了炸药包,铁桶被炸的飞起数丈高,炮架也四分五裂,还原成木柴了。若非他一向谨慎,事先挖了掩体,连他们一同被炸飞了。

    彩没出了,却弄了个灰头土脸。赵昺却没有气馁,接着进行实验,他起初以为药量不合适,支架不结实。次日调整了药量,又做了副铁炮架,结果依然不变。一气之下,他让都作院做了七、八铁桶,不断的调整药量进行实验,当然引信也是越拉越长,结果却只是桶裂的程度不一而已。试到最后他都不敢在填装药包,担心到处乱飞将自己炸的尸骨无存。

    “陛下,还是先回去吧,让工匠们再做几个厚实的铁桶,明日再试!”陈墩有些害怕了,几十斤的火药爆炸威力不可小觑,炸坏几个桶没什么,若是伤着陛下自己那就是百死莫恕了,便一个劲儿的劝道。

    “厚一些只怕也不行!”赵昺摸摸下巴摇摇头道。

    “陛下,那便回去想,然后再试”陈墩还不死心地再劝道。

    “妈的,老子又被他们骗了!”赵昺好像没有听到陈墩的唠叨一般,琢磨了好一会儿突然骂道。

    “谁敢骗陛下,那可是欺君之罪,属下立刻将其抓来!”陈墩听了言道。

    “抓个屁,你又不认识他们,赶紧挖坑!”赵昺没好气地说道。他刚刚想到,汽油桶的强度很低,而发射药要比自己当下用的黑火药威力要大的多,却没有发生破裂的现象,显然不是炮身强度的问题,而是发射方式不对,才会导致失败。

    赵昺也偶然记起曾看到过一张老照片,里边拍摄的没良心炮却是埋在地里的。这让他想明白了,抛射筒的强度很低,发射时承受膛压的不是抛射筒而是抛射筒外面的土。一定要把抛射筒埋在土里面,筒外面和筒后面的土一定要夯实。这样,巨大的膛压就可以通过抛射筒传递到土层,只有土层承受住膛压,抛射器才起作用,否则就会出现炸膛的事故。

    而后随着战争的胜利,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没良心炮这种操作复杂,危险性很大的武器就被淘汰了,这种武器的使用方法慢慢的也被遗忘。让那些影视剧的导演和指导们想当然的就把抛射器摆在了地面上,如此演绎的场景不仅是缺乏常识的表现,也将赵昺这些小年轻都给误导了,以为真的是如此使用。

    “陛下,坑挖好了!”功夫不大,一个三尺见方的土坑已经挖好了,陈墩禀告道。

    “好!”赵昺看了看点头道。然后亲自跳下坑重新整理一番,将最后一个铁桶成四十五度角放了进去。再将虚空的地方填满土,并压实。最后留出安装引信的位置后,再添一层土,夯实一层,直到离桶口三寸为止。将铁桶固定好后,令人称量了一斤火药裹成药包放在木制的底座上,接好引线后,依次装入密封隔断和一个十斤重的土包。

    “点火!”赵昺等人退入壕沟后,摇摇红旗令人点燃引信。

    ‘轰!’随着一声爆炸声,赵昺眼瞅一股焰火带着硝烟喷出,土包和密封板也从桶口飞了出去,随后慢悠悠的越飞越高,升至高点后又迅速的坠落,砸在地上腾起一股烟尘,他目测大概有百步左右。

    “成功了!”待土包落地后,赵昺快步跑到抛射器前,只见铁桶完好无损,不禁兴奋地大叫道。

    “这狗东西非得将它活埋了才好好干活!”折腾了好几天才有了眉目,陈墩不禁笑骂道。

    “陛下,土包被抛射了百一十步!”随行的侍卫这时也测量完毕跑回来禀告道。

    “好,这次咱们直接加装实弹试试!”赵昺看过捡回来的土包言道,几个人都使劲点点头,可算是熬出来了。成功不成功倒在其次,这担惊受怕的让人实在是受不了。

    清理完炮膛,按照赵昺的要求此次加装了二斤的发射药包,而刚才他看过捡回来的土包捆绑的用麻绳都被燃烧的火药烧断了,所以这会改用皮条捆绑,药包也增加到十五斤。再依照前次的次序填装好后,他估算了刚才药包飞行的时间,截取了引信安装好,再次点火发射。

    伴随着轰鸣声,火药包飞了出去,这次飞的更高更远,落地后延迟了片刻才爆炸。他们虽然离着有一段距离,但是仍然能感到一股劲风吹面,炸飞的石头、土块接着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待硝烟散尽,他们才走过去,只见地上被炸出了一个足有三尺深的土坑,方圆三丈之内的蒿草和灌木从皆被冲击波扫平。

    “陛下,这若是落在人群之中,周边的人只怕不被炸死也会被震死!”陈墩是上过战场的,见过火箭弹爆炸后的样子,而这个威力显然更大,绝对称得上大杀器。

    “唉,看样子是成功了,不过还要不断试射,以便摸清规律。但是这玩意儿用于坚守和攻城还行,可用于进攻便不灵了!”赵昺却叹口气道。

    说到底,这种炸药抛射筒和古代的重型臼炮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大仰角使用,虽然射程较近,但威力惊人。用来对付敌人堡垒、麓角,用以攻城都是不错的选择,对进攻的敌军进行饱和轰炸也很不错。可同样存在着移动困难,准备时间长的缺点,难以跟上进攻的脚步。

    不过赵昺很快想到臼炮的另一个小兄弟――迫击炮。如果算起来再有几十年就会出现了其原始雏形,当时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所盘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向城外。从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药,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

    但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几百年后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个俄国炮兵大尉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军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一般火炮和机枪难以杀伤日军。于是其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小口径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迫击炮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其操作简便,弹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再就是炮弹从炮口装填后,依靠自身质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使炮弹发射出去。另外它对无防护目标杀伤效果好,适用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此外迫击炮是一种小个头的轻型火炮,它在使用时灵活轻便,适于伴随步兵进行隐蔽活动。

    赵昺对迫击炮的结构十分了解,以现在的材料和技术水平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同时较高的射速和便携性,可以解决快速机动时,步军缺乏火炮支援的问题。但是同样存在着技术难题,一是炮弹的触发引信;二是需要专用的炮弹。这两项若是不解决,还是难以用于实战,可他知道困难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所在

第809章 防范未然() 
不等赵昺继续完善‘飞雷炮’和进行迫击炮试制,便接到陆秀夫传来的奏疏,称太后圣驾已至福州,他们在三月十六随扈北上。他算了下日子,应该再有十来天便能至临安了,于是决定自己的‘病’好了,也打点行装起驾回京。有关飞雷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他都详细的做了记录,并将有关注意事项及尚需完善的地方做了备注,交由枢密院炮兵司继续进行研究;迫击炮的图纸交由匠作监制造样炮,并进行完善。

    圣驾归京,刘志学率领芜湖文武恭送,船队并没有驶入长江,而是依然走潥水入太湖,走运河回临安。刚入太湖,陈任翁已经前来迎驾,经过数月的整训内河水师已经成军,瞅着上千战船在湖中列队相伴而行,赵昺也是倍感欣慰,有了他们自己就可以腾出手脚,调动水军进行下一步动作了。

    赵昺当天没有再行,当天泊船在太湖之中,补充粮水,同时召在平江的赵孟锦前来见驾。而此时正是阳春时节,湖鲜上市之时,他也正好可以再品尝下‘三白’解解馋。在傍晚时分,赵孟锦便也匆匆骑马赶到,上了御船,一别多时君臣自然亲热。

    “陛下,属下听说京城之中有些乱,有人欲行不轨之事,此次便由属下率军随陛下回城吧!”几杯酒下肚,赵孟锦言道。

    “赵总管,京中出乱子了?”陈任翁放下酒杯惊诧地道。

    “当然,否则陛下怎么会抱病回京。你窝在这湖中当神仙,自然是不闻世外之事了。”赵孟锦打趣其道。

    “陛下有佯?”陈任翁听了立刻扭头上下打量着小皇帝,可看其能吃能喝的,也不像有病的样子,疑惑地问道。

    “你看朕像有病的吗?”赵昺笑笑道,“不过京中确实有人不安分,他们想着重立皇嗣,与敌议和,闹得很厉害。朕就称病在芜湖躲个清净,免得闹心。”

    “有人想篡位另立?”小皇帝说的轻松,陈任翁听了却是大怒,起身施礼道,“陛下,属下愿领兵回京,先将那些谋逆之徒尽数铲除,再迎陛下归京!”

    “若是陛下欲平叛,还用得着动用你那些新兵,洒家早就将他们都剁了沉江啦!”赵孟锦喝了口酒笑道。

    “不行,属下此次定要随陛下回京,若是有谁欲对陛下不利,先将他们杀了再说。”陈任翁不理会赵孟锦,再次请命道。

    “呵呵,对付那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儒,还用得着两位将军动手,只我们侍卫营就将他们办了!”陈墩不高兴了,冷笑着说道。

    “你小子毛刚长全,岂止其中的凶险,凭你也斗得过那几个老杂毛,这种事情还得我们老将出马!”赵孟锦用手指点点陈墩的鼻子笑道。

    “就是,别看那些酸儒鬼点子最多,竟做些暗箭伤人之事,让你防不胜防,稀里糊涂的便死于非命,这种事情交给你,我们还真放心不下。”陈任翁拍拍陈墩的脑袋道。

    “唉”陈墩也只能长叹一声,耷拉着脑袋不敢顶嘴,谁让这俩人岁数比自己大,资格比自己老,人家领兵打仗的时候自己还在老营中翻墙、掏鸟窝呢!而这个比自己小的,却斗争经验丰富,几个老的都玩儿不过他,况且自己也不敢攀比啊!

    “陛下,如今京中虽有倪亮驻守,但是其心眼儿太实,其他诸将又征战在外,怎能没有一个亲信之人在旁!”陈任翁仍然请求道。

    “你算亲信,洒家就不是了吗?”赵孟锦却不服气地道。

    “你势单力薄,嘴又笨,如何能斗得过那些能言善辩的家伙们?”陈任翁当然不服气,争辩道。

    “洒家在殿上一站,他们谁敢放肆,还用得着逞口舌之利!”赵孟锦言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