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48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48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用膳吧!”小皇帝洗了澡换了衣服,苏岚已吩咐膳房送来了晚膳,她看看疲态尽显的陛下道。

    “嗯,今日的公文都送到了吗?”赵昺坐下拿起筷子问道。

    “官家议了一天的事,今晚便早些休息,不要累坏了身子!”苏岚暗自叹口气劝道。一个孩子每天都不得闲,处理如此多的公务,就是个成人也会喊累,可其却从未抱怨过,她看在眼里真是心疼。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生死存亡之际,朕怎么敢懈怠,熬过这一段就好了!”赵昺无奈地苦笑道,说实话他自己有时都可怜自己,这种日子累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毫无乐趣可言。

    “素馨,去将今日送来的公文取来!”苏岚见陛下坚持也没有再劝,让素馨去拿。

    “官家,今日有吉阳军送来一份急报,要官家务必回复!”稍时素馨便捧着一大摞文卷回来了,放在边上言道。

    “哦,那边又出什么事情了?”赵昺放下筷子,回身拿起最上边的一份奏文道,现在大家都知道陛下的规矩了,文卷都是按照轻重缓急放置,使得他能尽快处理。

    “素馨,你就不能稍缓一下,让官家将饭先吃了。”苏岚见此皱皱眉轻声埋怨道,又取过一盏烛台放到陛下身侧。

    “嗯,谢谢!”眼前一亮,赵昺抬头看看随口道,又伸手抓起个炊饼。

    ‘噗呲!’

    “你笑什么?朕有何不妥吗?”赵昺看看掩面而笑的素馨不解地问道。

    “奴婢是笑官家总是如此客气,侍奉官家那是奴婢们的本分,又何须总是谢来谢去的,弄得岚姐姐都不好意思了!”素馨指指苏岚笑嘻嘻地道

    “是吗?你们侍奉朕也是辛苦,谢一句也是应该的!”赵昺扭脸看过去,苏岚果然面带娇羞之色,他也笑笑道。

    “就你事多……”苏岚瞪了素馨一眼,脸色更红嗔怒道,又拿筷子给陛下加了点菜放在碟中。

    “……”灯下看美人本就是古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而苏岚本就长得漂亮,让赵昺这个两辈子都没碰过女人的老光棍也不禁看的呆了,拿着炊饼,大张着嘴却送不进去。

    “官家、官家,吉阳军是不是又生变化了?”苏岚见陛下傻傻的看着自己,愈不好意思,急忙岔开道。

    “哦……是生了些事情,不过是好事,俚乱应该就要结束了!”赵昺这才缓过神儿来,对自己的‘无耻’行为也感到尴尬,咬了口炊饼大嚼着道。

    “那奴婢先向官家贺喜了!”苏岚听了拉拉素馨施礼道……

第581章 无形之手() 


    苏岚施礼罢看向小皇帝,俚乱已经持续了数月,一朝得平,可她看陛下并没有显得特别高兴,而是本该如此的样子。  这更让她疑惑,难道是小皇帝真如传言那样习有仙术,料事如神?想到此,苏岚愈加心痒难耐,明知窥视公文是大忌,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在替陛下整理文案时悄悄的翻阅了吉阳军送来的急报,却没有让她消除心中疑虑,反而更为奇怪……

    由公文中苏岚获知,这一段时间在李氏的斡旋下,符雄和马瑜的态度表面上依然强硬,坚持索要的财物不能少,可对于掌管琼州诸俚的事情却不再提,所以谈判一时陷入僵局。但是由于符日萍的叛离和数次袭击的失败,尤其是朝廷对符日萍和其所属硐民的善待,让一些俚人感到再跟着折腾下去,已然是没有好下场。

    先是一些生活难以为及的俚人‘铤而走险’偷偷越界逃到汉人地盘投降,而这些人过界后经过一番询问后妥善安置。俚人生活区域原本自成一体,各硐之间又经过千百年间的通婚、联姻,早已经是亲戚套亲戚,朋友套朋友,他们或是重回山寨将家人一并带回,或是告知亲戚、朋友快来享福。

    这下可好,先前还是个别人偷偷溜走,接着便是举家逃走,随后展为成群结队的越界。符雄和马瑜现后当然是大为震怒,派兵抓捕逃奴不说,还要将各硐硐长子送到自己的寨子中为质,以此来来约束各俚硐。却没想到适得其反,一些硐看不到希望,又无力反抗,索性带着全硐人马归附朝廷。

    十几日之间,吉阳军地方共接收归附俚人达七、八百户,人口三千余。眼看逃亡之风愈演愈烈,也本寨的硐民也参与其中。马瑜感到事已不可为,而想想自己因为一时的贪念卷入其中,眼看好处一点没得到,原来的地位也难保。他当土官多年,和朝廷免不了打交道,十分清楚他们的套路。

    马瑜已意识到再僵持下去,朝廷一旦失去耐心出兵征剿,那兵败身死就已成定局。也清楚自己作为罪魁之一必会受到严惩,按照朝廷的一贯作风定是抄家灭族。为今之计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向深山中逃,投靠未归附朝廷的生俚;另一个就是归顺朝廷,以求得到宽恕。

    关于身家性命之事,马瑜也不能不谨慎。投奔生俚这条路一样不好走,那里虽可远离朝廷的管束,也不必缴纳课税,但那里生活困苦不说,一样会受到生俚们的侵袭,且争斗更加激烈,稍有差池便会被那些生俚们吃的渣都不剩;而归顺朝廷,以他的经验看朝廷一般会饶恕做乱之罪,可如此形势下削去官位也是肯定的,不过风险是最小的。

    左思右想之下,马瑜以为当前只有归顺朝廷才是上策。于是他暗中遣人下山求见李氏,表达自己想要归附之意,并请其从中周旋,不求能封官进爵,只求能保全满硐子民安全。而若是能保住官位,他此后不仅遵从大宁寨的号令,还有厚报送上。

    李氏对于马瑜的投诚异常惊喜,她奉旨招降吉阳军各硐,本已为凭借着大宁寨百年积累下的余威可以很快促成此事,却没想到两人并不买她的帐,到此月余事情毫无进展。而其也终于明白,大宁寨已然彻底衰落了,觊觎自己地位的黄成是一个,却不是最后的一个。若非朝廷支持此次自己,不但地位不保,还将彻底被人吞并。

    李氏也意识到自己若是难以完成使命,不要说敕封自己的女儿了,没有了利用的价值也必将被朝廷抛弃。现在马瑜主动上门请降,使事情出现了转机。她决定抓住这次机会,于是答应为其斡旋促成此事,并将此事告知主持平乱的蒋科。他也正愁如何能迅平乱,听报后觉得与事先与陛下商定的诱杀马瑜的计划有偏差,但终归有了进展,便准了李氏所请,并交待她要尽快和马瑜接触,达成协议,然后再全力对付孤掌难鸣的符雄。

    事情接下来展的十分顺利,双方开始频繁接触,马瑜甚至偷偷下山与李氏相商。而人一旦有了私心便难免出问题,马瑜想保住土官的位置,李氏却想立下大功可以巩固大宁寨的地位,并获得敕封。于是她便藏了心眼儿,隐瞒了蒋科早已答应保留马瑜官位的事情,转而怂恿马瑜设法杀了符雄,立下大功后自己再为其上奏请封。

    马瑜正急于摆脱罪名,两下当然是一拍即合。于是他便以议事为名邀符雄前来,自己率人趁其落单之际将其截杀于途中。谁想马瑜做事不密走漏了消息,反被符雄算计,将计就计先一步遣兵将其杀害,然后领兵攻打马瑜的山寨。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符雄得手之际,被闻讯赶来的马率兵击杀,尽俘两寨生口。

    恶伏法,俚乱即平。蒋科上奏的报捷,同时请旨如何处理所俘的俚人。并附上了请罪的折子,称自己做事不密,以致招降之事功败垂成,有负皇帝的重托。但还是如实禀告了李氏在其中的作用,并为其请功。所以小皇帝才会说俚乱基本结束了,剩下的只是善后之事……

    “这也太过巧合了?”苏岚侍奉小皇帝睡下,素馨已经困的睁不开眼睛,她便让其回房休息,自己留下值守听候召唤。可躺在床上的脑子中还是有关平乱之事,其中所述加上自己的分析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其中还是有些地方似有疑点。

    比如说马瑜截杀符雄之事,知道这事情的人必为其心腹,又怎么会被对方所知,并予以反制;再有符雄杀了马瑜便率兵攻打山寨。而官军驻守界外,又怎会迅知晓,并以雷霆之势将符雄击杀,轻取两寨收服重俚?将种种疑点串起来,苏岚现如不细想,人们只知平乱的功劳都是蒋科等人的功劳,却不知有一只无形的手也在暗地中操控着此事,而这只手?她看看睡熟了的小皇帝轻叹了口气……

第582章 赐宴() 


    次日,中书省亦收到崖州知府蔡完义和琼州防御使马联合署名的报捷文书,禀明了平乱经过,报知祸符雄和马瑜皆以身亡,两人所辖五十余硐俚人或降,或俘,得五千余户,人口四万余。?? ?? 至此持续三个月的俚乱得平,吉阳军内俚人尽已归附。

    上禀后,赵昺着令有司予以封赏,同时着令在吉阳军原俚人聚集区设立永安县安置,派遣熟知俚人事务官员赴任,设置乡、里,划分土地,予以妥善安置,择选有功俚人充任官吏。此后下辖俚人要遵守朝廷法度,缴纳课税,出州赋役,接受征募为兵。

    诏谕一下,众臣就明白了,陛下此意已然是借此机会开始着手在俚人区建立新秩序。尤其是设立县里,令俚人各投里甲,出州赋役,这些举措是从根本上触动豪酋社会的根基,挑战“非其宗不属”的“土俗”。一旦所统俚人投靠里甲,要担负朝廷的赋役是一;更为关键的是,长久以来豪酋们根深蒂固的地位也将动摇。使官府势力深入的俚硐内部产生分化,豪酋之间的地位生变化,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众臣知道此战虽小,但意义重大,因而经堂议后,拟加封蔡完义为信阳侯,食邑二百户,实领七十户;加封马为定远将军;加封蒋科为太中大夫,领崖州同知;加封何仁德为中散大夫,因事其牧守之地,没有另行加封;加封李氏其女李玉兰为云骑尉,待婚嫁后另行敕封,赐金三十两,丝帛十匹。另赐钱五万贯犒赏众军。

    赵昺看看除了蔡完义吃了碗炸酱面之外,余者的封赏也算恰当,照准,禀明太后下旨赐封。杨太后本来对权力就没有什么**,又不愿参与朝政。见陛下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后,现在除了朔望的大朝会外基本上不再听政,在宫中祈佛诵经保佑大宋。因而只要皇帝御准的她都会加印照准,大臣问事也只让他们去寻皇帝,并不多言。

    五日后,接受封赏的几人进宫谢恩,为表示恩宠,杨太后命在仁政殿设宴款待一行人,由众宰执作陪,赵昺当仁不让的也要参加。因为是太后赐筵,按照规矩是十四盏,要比皇帝本人的御筵少一盏,每五盏为一段落,或许正各有歇坐、再坐的间歇,酒宴进行间,有乐舞伴奏,还有小唱、唱赚、鼓板、杂剧等演出。席间,十五盏依次由侍女穿梭不息地端上来。

    “陛下,这是蝤蛑酿橙,慢些用!”苏岚坐在小皇帝身边侍奉,她现自菜肴一端上来,其心思就全放在这上边了,那吃相就有失大雅了,刚刚送上一道菜,她一边未其布菜一边轻声提醒道。

    “哦,这蝤蛑是什么东西?”因为这种宴席自有人应酬,再说有太后在此,赵昺只需随声应付就好,而这筵席还是他穿越以来吃的最为丰盛的一次,有些菜别说吃,名都没听说过,因而眼睛和嘴都不够用了,他咽下一口鹌子羹低头看着苏岚夹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