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43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43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71章 辨人() 


    赵昺耍了花招,利用各人之间的矛盾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成功的对行朝进行了调整,虽然这个调整根本谈不上革新,却使他达到了目的。?  不过为了能让6秀夫不受到众官的弹劾及冲击,加上其也向自己妥协,便将俚乱的事情化小交由地方处理,从而使其撇清了关系。

    俚乱之事赵昺嘴上说的轻巧,可心中还是极为重视的,除了调集军队加强封锁切断其对外联系,并联络大宁寨准备进行游说外。暗中又令事务局深入两寨进行监视,了解他们的动向,同时让郑虎臣全面了解大宁寨的情况,尤其是李氏和黄家之间的矛盾,看其能否完成此重任,从中再捞点儿油水。

    于是早朝后便将郑虎臣召进宫中询问,照例两人的谈话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便将一众人等都打出去了。赵昺原以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说明白,没想到事情要比他想象复杂的多,一下说了一个时辰,直到口干舌燥才现两人的杯子都空了,才想起叫人烧茶,没想到却派进来两个新人……

    “怎么啦?”郑虎臣动作很快,听到动静立刻警觉的起身挡在陛下身边,厉声问道。

    “官家,奴婢该死,惊了圣驾!”郑虎臣人长的就不俊,又长了满脸的胡子,情急之下面目狰狞甚是吓人,苏岚两人本来就心怀胆怯,如今出了错,而其又一脸凶相吓得赶紧跪倒请罪。

    “无妨,你们怎么样,烫到了吗?”赵昺听到动静才现两个笨手笨脚的家伙茶没泡好,还将壶给打翻了,被郑虎臣一吓更是瑟瑟抖,他急忙安慰道。不过此时他却绝不是抱着什么怜香惜玉之意,而是真切的关心。

    “官家,奴婢没事,这就重新来过。”惹祸的素馨已经吓坏了,还是苏岚反应快,磕了个头言道。

    “真的没事?要不要叫御医看看?”赵昺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追问道。

    “官家,奴婢真的没事!”苏岚再次施礼道。

    “好吧,那你们继续煮茶吧!”既然如此赵昺也不好再问,转脸又对郑虎臣道,“郑主事,你也不必紧张,过来坐吧!”

    “是,陛下。”郑虎臣也随着坐回原位,可仍疑惑地小声问道,“陛下,属下见这东宫中多了许多新人,还是要小心些。”

    “呵呵,你不要过于紧张,这些人都是全是经王德之手从那些泉州抄没的官奴中挑选的,再说两个小姑娘又能将朕如何?”赵昺笑嘻嘻地说道。

    “如今非常时期,属下接到消息蒲家余孽师文已经回到泉州,贼酋忽必烈怜其全家被屠,又念蒲贼对国有功,已令其接管泉州市舶司。”郑虎臣却不敢大意出言道,“据闻师文回城后在祭奠蒲贼时曾下血誓定要为父报仇,现在正招揽人手,欲对陛下不利。那些抄没的官奴中多有蒲家旧人,若是万一选入宫中之人若不忘旧主,陛下还是要小心啊!”

    “呵呵,我们杀其一家,他找朕寻仇无可厚非,再说要杀朕的人太多了,可朕的脑袋不是依然还在吗?不在乎多他一个。”赵昺摸摸脖子不以为然地笑笑道。

    “陛下还是不要大意!”郑虎臣却是不放心,他清楚自己自那夜之后便与陛下成为共同体,其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也算是完了。

    “那两人你看如何呢?”赵昺指指正在煮茶的两人问道。

    “陛下,以属下看,此二人煮茶的手法娴熟,应该出身于官宦人家,或是家道中落,或是有了变故被大户人家收为奴仆。那个岁数小的做事毛手毛脚,应是个心中藏不住事情的;而那个岁数稍大的手被烫伤,能隐忍,可见其为人稳重,是个有心机的孩子。”郑虎臣又瞅了两人一眼道。

    “嗯,郑主事眼力不错。”赵昺其实也在观察俩人,正如其所说刚才打翻了水壶两人肯定都被烫到了,却不敢言。那素馨在煮茶之余不断的用嘴吹手背;而那苏岚却能忍得住痛,洗杯、挑茶、舀水一丝不苟,毫不慌乱。

    “陛下拗赞了,属下都是胡言当不得真的。”郑虎臣当然知道小皇帝也在观察二人,而自己绝不能贪功,谦虚地道。

    “那大宁寨李氏以你看可是个有野心的人?”赵昺没再把心思放在二人身上,又转入刚才的话题道。

    “属下并未与其正面说过话,但也暗中见过两次。此女行事极为谨慎,喜怒不露于言表,应是个心机缜密之人,属下一时也看不透。不过蒋知府几次前去游说都未能请得其下山,属下怀疑其中有内情,其不便多言。是否需要属下前去与其谈谈?”郑虎臣皱皱眉头道。

    “大宁寨与马瑜或是符雄有旧,还是有怨?”赵昺问道。

    “当年王二娘威震琼州诸硐,吴氏也能压住群雄,他们都是与大宁寨马是瞻,但自朝廷在琼州式微,他们便蠢蠢欲动,对李氏已是敷衍了事,却说不上恩怨。”郑虎臣说道。

    “那他们与黄家关系如何?”赵昺也有些纳闷,当前局势下明显与朝廷合作会获得很多利益,而李氏却有些畏畏尾,似有忌惮,于是又问道。

    “陛下一提,属下倒是想起件事情,据监视大宁寨的探子回报,在蒋知府上寨后,黄成曾前往李氏的寨子,两人生过激烈的争执。因为探子离的较远只听得只言片语,似提到过俚乱之事,他们许给了大宁寨些好处!”郑虎臣想想说道。

    “看来李氏对黄家还是心怀忌惮,因此不敢自作主张。可符雄他们能给其什么好处呢?他们要钱没钱,要官也给不了,能做的也只有奉其为琼州俚硐之了吧!”赵昺敲着茶几轻声道。

    “嗯,陛下所言极有可能,这黄家数十年来欲取代他们而不能,除了朝廷支持外,应该也有各硐土官态度不明的原因在内。此时马瑜和符雄为了对抗朝廷,表明了对黄家的支持之意,其定会从中阻挠!”郑虎臣顺着陛下的思路琢磨了片刻道……

第572章 除掉他() 


    赵昺脑子快的运转着,人也进入了呆萌模式,分析当前从郑虎臣处获得的信息。??  吉阳军叛乱的俚硐主要分布在藤桥水和宁远水之间的山中,而这片两水相间的地区也是移民开垦的重点地域,随着中军的南下和前军的回防及崖州知府蔡完义的回府,所辖各军县的城防和屯垦点都得到了加强,治安也随之稳定,叛乱影响范围被大大的压缩。

    让赵昺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利用这个时间谋取最大利益和如何平乱的时刻,符雄和马瑜却对他不满了,两人闹出这么大动静无非是想从中捞些好处,重新获得敕封。可现在小皇帝派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后便没了下文,打也不说打,谈也不肯谈,就这么将他们给晾了起来。

    这完全颠覆了符雄等人以往的经验,此前根本不需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只要他们聚众闹些事情,朝廷上就会派人前来安抚,送上金钱和粮食。可当下却好像不灵了,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虽然也算是一方豪强,可身居这荒蛮之地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如此一来符雄和马瑜却坐不住了,现在不说捞不到好处,这么多俚硐聚集的人在此,人吃马喂每天就不是小数目。

    眼看好处没捞到,却又坐吃山空之虞,而派出联络其它俚硐的人不是有去无回,便是态度不明。但符雄等人依然坚信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只要将事情闹得更大些朝廷就一定会派人前来安抚的。于是他们频繁派兵袭扰山下的垦田点,甚至出动千余人欲攻打吉阳县。但在宋军早已有防备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一次得逞,反而碰的头破血流,死伤了不少人。

    事情已经出了马瑜等人的意料,他们也清楚当前朝廷在琼州陈兵十数万,吉阳军的汉人数量也过了俚人,他们想翻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朝廷的引弓不让他们心里没了底儿,更为担心的是怕小皇帝一怒之下派大军将他们一举剿灭,而局势的恶化让底下各硐心生不满。可他们知道如果此时服软是丁点好处也捞不到,不肯认输又前途未卜,正陷入骑虎难下、左右为难之际。

    自己未出手,对手反而先慌了神,让赵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认定符雄和马瑜之流与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没啥区别,这种人胸无大志,给点甜头就很满足,即便起事也成不了气候。现在让他担心的却是大宁寨,那里位于澄迈县,当年设置是为了阻扼俚人,但也是海防重地,离琼州府城仅咫尺之遥。

    再想黄成这个人与深处岛南的符雄等不一样,其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又深知当前局势并不利于朝廷,他想成为琼州俚人之只怕不仅仅是想当个土豪这么简单,而是以此为政治资本。进,可以挟众与朝廷谈条件,分庭抗礼;退,则可与蒙古人相互勾结,谋求更大的利益。若是黄成与符雄等人暗中相互勾结,让他们得逞,他们一南一北相呼应还真是麻烦事……

    “黄成这个人留不得!”赵昺突然抬头道。

    “陛下也是如此想的?不知要如何处置。”郑虎臣似乎并没有多少意外,但还是反问道。

    “嗯,此人太过危险……”赵昺刚要再说,猛然现苏岚在旁立刻刹住了话头。

    “官家,请用茶!”苏岚急忙送上茶水道。

    “好,放在这里,退下吧!”赵昺扫了她一眼,点点头言道。

    “是,官家!”苏岚将茶杯放在桌上,与素馨两人施礼后退去。

    “不要走远,在门外侍候吧!”赵昺喝了口水又言道。

    “是,官家!”苏岚再次施礼才退到门外,并掩上了门。

    “陛下,这个小宫女不错,刚刚陛下想事情,她一直跪在边上等候不吭一声,中间担心凉了还换了几次。以属下看比原来的那两个小黄门细心,还是留在身边吧!”郑虎臣笑笑道。

    “呵呵,女孩子麻烦的很,朕可不想惹麻烦!”赵昺连忙摇手道。

    “陛下每日十分辛苦,身边没有个伶俐人照看怎么行,还是留在身边的好。”郑虎臣当然不知道赵昺打的什么主意,只当是嫌女孩子事多。不过他也清楚小皇帝不仅要处理政务,还有许多事情要操心,这么小的年纪没有贴心人照顾是不行的,于是又劝道。

    “好,便听你的了,但还要你查查她们的底细,别混进探子来!”赵昺当然是求之不得,有小美人在身边伺候着可是前世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刚才不过是‘谦虚’下罢了,免得在手下面前落得好色之名。

    “是,属下遵命,定会严加甄别的。”郑虎臣笑着领命道。

    “大宁寨占据军事要地,黄成已起异心对朝廷是极为不利的,不能留他,免成后患!”赵昺将杯中水一饮而尽道。

    “陛下,是欲先对大宁寨动手?可一旦用兵,那李氏难免误会,其占据西峰寨,两下相互为犄角,若想攻下来还要动用重兵。且他们在众俚硐中有威望,一呼百应,恐会酿成大乱啊!”郑虎臣听了是一惊,但还是先给陛下斟上水,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嗯,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黄成不除不仅后患无穷,且俚乱也难平息。”赵昺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道,现在正是因为黄成在其中搅和,使得李氏心中不无忌惮,也就不敢答应为朝廷游说,使平乱之事难以取得突破。

    “是属下短浅了,看来黄成的态度已成为平乱的关键,只有除掉他,李氏才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