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39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39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用两位土官的矛盾采用一拉一打的方式瓦解他们的联盟,削弱乱民的实力,这是赵没有想到的,但也正是整个计划的点睛之笔。可对于他们采用处置的方式,尤其是诱杀符雄的计划他并不赞同,起码让自己心中不舒服。诱杀敌酋事情虽然简单,见效也快,副作用同样巨大,这对于本就相互不信任的双方关系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双方的芥蒂只会更深,以后再难以好好的沟通了。

    不过赵也并不想因此斥责二人,因为在这个时代,谈民主无异于背经叛,加上俚人在他们眼中都是蛮夷之列,更是祸患的根源,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处置他们都是合理的,丝毫不会有愧疚之意。所以限于时代的禁锢,他并不想在此深入探讨此事,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论。而为拉拢马瑜对其封赏,他觉的如此也只能暂时稳住局面,且很可能造就另一个豪强,这对行朝来说仍然是不稳定因素。

    “陛下以为哪里需要再议?”何仁德听了再问道。

    “朕以为计划能否达成关键在于何人为使,可以说动马瑜不参与此事,又能说动符雄弃械请降。”赵想想说道。他清楚现在的重点是在于如何选人沟通此事,如果谈都谈不成,更说不上如何处置叛乱的两位土官了。

    “陛下,臣愿前往!”蒋科听罢起身请命道。

    “陛下,事发本军,与其谈判乃臣之本职!”何仁德也上前一步道。

    “二位爱卿忠心可嘉,朕也意属两位主持此事,但与敌谈判却非正选。”赵听了摇摇头笑道。

    “陛下,臣等愚钝,还请陛下明示!”何仁德与蒋科对视一眼却发现对方也是不解的样子,小皇帝想让他们主持平乱之事,可又不让他们参与谈判,又如何实施计划,于是齐齐施礼问道。

    “俚人与朝廷积怨百年,你们在野之时可以相交,但现在在朝,便难以再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无益于促成此事。”赵解释道。

    “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是否已有中意的人选?”何仁德低头沉思片刻突然抬头问道。

    “何知军想多了,朕一时也未想到。不知二位可有合适的人选?”赵轻轻一笑道。何仁德的话中之意他听出来了,现在行朝落足琼州重建之时,谁都知道此时僧多粥少,所以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其实却是暗流汹涌。而此刻若是能平定俚乱,那肯定保住地位不说还能再进一步,因而其怀疑自己有私心想将功劳让与他人才有此一问。

    “陛下,臣有罪,不该妄自揣度圣意!”何仁德听了老脸通红赶紧请罪道。

    “呵呵,你如此想也是人之常情,但希望你们不要如此想朕!”赵摆摆手苦笑道,暗惆这过的什么日子,天天跟鞑子玩儿心眼也就罢了,跟自己人也得小心翼翼。

    “陛下以为出使俚硐什么样的人合适呢?”眼见局面尴尬,蒋科急忙将话题引开道。

    “朕以为此人当有三点方可担此重任。一者此人心向朝廷,又在俚人中素有威望;二者应与此次俚乱没有交集,也无利益冲突;三者其行事果断,又有担当。”赵略一思索道。

    “陛下所言极是,非此等人无法完成,可臣一时也想不出何人可以担此重任?”蒋科听了苦着脸说道,陛下选人的条件够苛刻的,这等人物却不好找啊!

    “陛下,臣想起一人,定能担此重任!”自知说错话的何仁德插言道。

    “哦,何知军快讲!”赵急问道。

    “臣以为大宁寨俚酋李宜人可担此重任!”何仁德言道。

    “对啊,吾怎生忘了此人!”蒋科听了拍拍脑袋道。

    “宜人?此人是个女流!”赵却是惊诧不已,他知道‘宜人’乃是妇女因丈夫或子孙而得的一种封号。文官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相当于五品官位。这两人给自己举荐了女人来办此事,让他不禁有些怀疑在这男人当道的时代其能否促成……

第564章 契机() 
眼看小皇帝对自己举荐之人甚是怀疑,蒋科和何仁德连忙解释。而赵昺也猛然想起当年在来琼的途中听应节严介绍琼州人物时提到过个俚酋王二娘,此人虽是女流却擅于理财,家饶丰厚,且擅于用人,力能降服群俚,朝廷赐封其为‘宜人’,往叠继承。王二娘受封之后,勉力为国,以致琼管有令于俚硐,都需要通过其手传于各硐,从未出过错。

    王二娘说谕化外黎人,各安生业,莫肯从乱,成为俚人三十六峒统领。她在俚区积极贯彻中央政令,绥靖地方,招谕化外俚人归附。朝廷为褒奖其功,诏其母之侄黄弼补“承信郎”,弹压本界黎洞,但王二娘仍统管三十六峒之黎。她死后由其女吴氏袭爵,琼管安抚司将以官府名义设立的军事要冲大宁寨的管寨权也一并授予了她,管寨的重任由王二娘的侄儿即吴氏的表兄黄弼来承担,边界用宁。

    “这李氏可是王二娘之后?”赵昺想两人提到的李氏估计也就是王二娘的后人继承了其爵位,继续统管各俚硐,于是想加以确认道。

    “陛下也知其人,这李氏正是其女吴氏之后,他死后便由其女袭爵!”蒋科施礼道。

    “呵呵,她们虽为女流却也三世承爵统领各俚硐,着实不简单啊!”赵昺笑笑道,想琼州俚峒各有首领,可像大宁寨三十六峒三代女首领这样的土官豪族又有别于一般的村峒首领,他们对于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有着控制权和统摄权,官府不仅倚赖他们安靖地方,甚至连政令之下达都需要借助这些财雄势大的土官,称为群雄之首也不为过。

    “这……”何仁德听了却有些犹豫,磕巴了两声没有说出来。

    “何知军有话要讲?”赵昺立刻看出不对,扭脸问道。

    “陛下,据臣所知李氏虽仍为三十六硐之首,却无当年其祖的威势,而大宁寨内也矛盾重重。不过臣认为其余威尚存,符雄和马瑜不敢对她如何的。”何仁德想了想答道,此人可以说是他们举荐的,可现在又说有问题。这问题说重了是欺君,说轻了是蒙蔽君上,因而有些为难,但犹豫之下还是说了实话。

    “哦,他们也发生了内斗,只是不知其对朝廷的态度可有改变?”赵昺刚刚松开的眉头又皱紧了,若是李氏已非像其祖那样忠于朝廷,而是想借助其它俚硐的力量挽回自己势力,那样不但不能借助其力,反而会相互呼应,不利于平乱。

    “陛下,蒋知府久居琼州,与大宁寨众人相熟,比臣了解内情!”何仁德向蒋科拱拱手言道。

    “陛下,臣赋闲之时常游历山野间,因而与大宁寨各硐首多有接触,对他们之间的恩怨略知一二。”蒋科并没有推辞,转向小皇帝道,“此事说来话长,当初朝廷先后封赐王氏和黄氏本欲是分而治之,免得大权独落王氏坐大,祸乱琼州,却没想到引发了两族之间的暗斗……”

    赵昺听了事情的原委是连连叹气,感概人心莫测,为了利益亲情都被当做狗屁一般,大家为此能争的你死我活。当年王二娘家的侄子黄弼接着姑姑的功劳被封为承信郎,管理大宁寨事务,初时其感激姑姑的提携,也惧于她的威势,尚能尽心尽责辅助。

    后来王二娘故去,其女吴氏袭爵。黄弼想着自己这么多年为寨中立下无数功劳,可自己却未能袭爵,心中自然不大甘心。而吴氏借着母亲的余威和留下的一班心腹稳住了局势,黄弼还能念及旧情并没有翻脸,但也有些心灰意懒逐渐疏离,转而利用手中的权力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培植亲信。

    等到黄弼死后,其子黄成继承了其官位,他们黄家已经完全控制了大宁寨,而到了这个时候亲情更加淡薄,他开始明目张胆的夺权。可叹吴氏已经上了年纪无力反抗,只能勉力维持局面,其死后交给女儿李氏的只剩下一个烂摊子和宜人的封号。不过其女儿也算是有本事,利用夫家和本家的势力逐渐夺回些权力。现在的局面是黄家控制了大宁寨要地及周边十余硐俚人;李氏只能居于老寨,但仍得到其余二十多硐俚人的拥戴。

    “呵呵,黄家袭承的不过是个承信郎的官位,却能与李氏分庭抗礼真是……!”想那承信郎不过是个从九品的军职,与宜人相差近十级之多,却弄得李氏没脾气真如笑话一般。可赵昺猛然想到自己还是皇帝呢,不也得看一班臣僚的脸色行事,顿觉没了意思。

    “陛下,当年王二娘在琼州俚人中威望甚高,可谓一呼百应。朝廷不免担心其要生乱就难以遏制,便分权与黄家钳制,所以此事若没有朝廷的支持其又怎敢造次。谁想朝廷逐渐式微,使其反而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蒋科言道。

    “当下李氏已不复其祖的威信,以其为使能否完成使命呢?”制衡之术向来是统治者的把戏,只不过这次玩儿砸了,赵昺当然不好说什么,担心的是其已无力震慑各俚硐,不能促成此事。

    “陛下,李氏虽说是女流行事确有其祖风范,处事公正,在琼州俚人中深有威望。臣以为其必能达成使命!”何仁德言道。

    “不知这李氏是否仍心向朝廷,万一……”赵昺还是有些疑虑,毕竟人心难测啊!

    “陛下,臣以为李氏可用。”蒋科又奏道,“自嘉定年后,各俚硐或设法逃避课税,或直接抗缴。而李氏所辖各硐却年年能如数缴纳课税,并依朝廷之命派夫纳捐,从未迟误,显然其心仍不忘朝廷恩典,依然忠于陛下,必能完成使命!”

    “嗯,这年头其尚能如此真是难得啊!”赵昺点头赞道,心中暗惆是不是可以此为契机改变对俚被动的局面,消除内患将俚人为己所用,彻底稳固住自己的根据地呢……

第565章 可有信心() 
赵昺虽然有了新的设想,但是还需时间谋划,所以并没有多说。他只令让科二人先按照刚刚商议的方案回去写一份奏章递到中书,待几位宰执商议后再行实施,毕竟他还没有亲政,做事还需太后点头。随后他令军机处下令各军封锁驿路,增加驻屯兵力,堵塞孔道,将叛乱各硐俚人分割开来,这才用了午膳,躺下休息。

    不过赵昺也只是小憩片刻便又起身,下午他还要上课,而今天入宫授课的正是最烦人的邓光荐,讲授的也是最为无趣的经史。但他知道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和官场却又离不开这些,毕竟当前是士人当道,经史又是他们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其中,并为己所用。所以尽管讨厌,他还是要捏着鼻子去学。

    让赵昺意外的是他发现邓光荐有些奇怪,其过去给自己讲课时都是十分认真,可今日却有些神情恍惚,居然会读错了字还不自觉,还会无端的叹气,一副受气包的样子。他想想自己出征在外月余,不可能给他气受,再就想不出除了自己谁还敢对其使脸色。

    “先生,朕有些累了,休息片刻可好?”看邓光荐心不在焉,赵昺揉揉额头打断其说道。

    “嗯,也好!”邓光荐愣了下神儿,放下手中的书点点头说道。

    “先生是不是心事?”赵昺却是有些诧异,若是平日自己偷个懒儿,邓光荐一定会教训他一番,可今天居然答应了,这让他更觉其不正常。

    “唉,真是一入朝堂身不由己,臣觉得太累了。”邓光荐坐下叹口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