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275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275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人,好像是宋军!”仆人眯着眼睛,手搭凉棚看了片刻回答道

    “他们还是来了!”蒲寿庚听了面色一沉道……(。)

第475章 两全很难() 
宋军数百艘战船进入了泉州湾,按照预定的计划一路借助潮水直逼晋江入海口,一路直逼后渚港,护军和辎重船队停留在距海岸五里的海湾中。赵昺登上社稷号顶舱甲板向南望去,泉州城遥遥在望,海港中虽没有史书中记载泊船上万艘的宏大场面,但几处港中也是帆桅如林。而城墙上竖起了无数旗帜,军兵纷纷上城,显然也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到来。

    “陛下,我们这次来的突然,唆都那家伙刚到漳州就得向回返,还不得累的吐了血!”赵孟锦望着城池笑着说道。

    “陛下的调虎离山之计甚妙,将唆都这员悍将调到了漳州,咱们攻城就容易了许多!”张世杰也捋捋胡须微笑道。

    “枢帅,唆都虽然中计,但是城中兵力依然不弱,当前的任务是迅速夺取南翼城作为立足点,水军控制晋江东岸和击败泉州水军,封堵住港口,万不能贸然攻城。”赵昺言道。

    “陛下放心,属下立即调集军兵攻取翼城!”赵孟锦言道。

    “记住攻取翼城后,步军立刻围城,千万不能让蒲寿庚跑了!”赵昺又叮嘱道。

    “陛下放心,属下谨记,蒲寿庚那老小子家财全在城中,恐怕是舍不得跑的!”赵孟锦施礼后换船前往中军督战攻打翼城。

    “刘都统,水军一定要速战速决,迅速击败泉州水军,夺取和控制港中的船只,凡是蒲家一族的无论是大小船只全部没收,其它商船若无反抗不得登船,也不得随意骚扰,但也不准他们擅自离岗。”赵昺转向刘洙言道。

    “属下遵命,定不辱使命!”刘洙施礼后也换船靠前指挥作战,围攻欲出港迎战的敌船。

    “陛下,舱外风大,还是回舱吧!”应节严见风越来越大,上前说道。

    “嗯!”赵昺听话的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些了,而对于战斗的结果他知道不出意外,很快便会结束。

    翼城虽然称之为城,其实确切的说只是沿晋江修筑的一道高一丈,宽不过八尺的防洪堤,防护能力并不强,挡挡海盗的袭扰还可以,以琼州军的攻坚能力,拿下翼城并不会花费太多的力气。而蒲寿庚也不会将重兵布置在这道薄弱的防线上,指望凭此挡住自己的攻击;而他事先也早已调查过,在崖山之战中,被张弘范征调的泉州水军损失不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恢复元气,加上自己来的突然,仓促间恐怕不被击沉在码头上就不错了。

    ‘轰……’

    ‘砰、砰……’回到舱中不久,舱外此起彼伏的火箭弹与弩炮发射的爆炸声骤然响起,两军已经接战,而赵昺蜷缩在软榻之上沉沉的睡了过去,王德轻轻的给陛下盖上了被子,应节严等人也悄悄的退了出去,因为他们都知道陛下这些日子太累了……

    那日赵昺议定了盐场选址和建设及随行朝而来的军民下一步安置等问题后,便将这一切交由陆秀夫和文天祥两人进一步安排实施。而他将精力全部转移到即将开始的东征上,连续几日召集枢密司及东征军几位主官商讨作战计划,而与此同时,事务局和各路探子、斥候也不断传来有关泉州的最新情报。

    商讨中,赵昺和众人都以为唆都乃是攻打泉州的大敌,有他在泉州之战将会是一场恶战,首先必须将其击败才能兵至城下,展开攻城。而宋军与敌对攻明显处于下风,若是损失巨大,即便胜了也将失去继续攻城的能力,很可能会白忙一场。因此对于赵昺调虎离山的计划十分赞同,可如何才能将其哄出泉州,而又在其发现被骗后抢先攻下泉州确实是个难题。

    张世杰建议将东征军分为两路,一路佯攻漳州,一路攻打泉州。以此引诱唆都出援漳州,然后以这支偏军拖住其,给攻打泉州一路兵马创造机会。对于以漳州为饵大家到时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漳州同样是沿海重镇,虽比不上广州和泉州富庶繁华,但是此城位于广东和福建两省交界之地,向西可以进击广州,向东可威胁泉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漳州一旦受到威胁,作为主管福建军政的唆都不会坐视其陷落,必会引兵出援。

    赵昺认为以漳州为饵调唆都出援可以,但是分兵两路进击却不敢苟同。因为琼州兵力本来就匮乏,此次出征调遣了几乎岛上所有能动的兵力,岛上的防御力量已经十分薄弱,才凑足了五万兵力。若是分兵而战,明显攻漳州的这路偏师就是牺牲品。

    因为若是打的不狠,唆都不会动,若要造出气势势必需要更多的兵力,而分兵后攻泉州一路的兵力也不可避免的遭到削弱。而泉州城池坚固,一战而下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战事一旦陷入僵持,为了能‘留住’唆都,这支偏师只能硬着头皮顶着,时间一久难免有失。且同样攻打泉州一路也可能会因为兵力不足,攻击乏力而失败,那样不仅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损兵折将。

    赵昺前世就知道毛伟人在兵力薄弱时的用兵原则,就是要集中兵力歼敌,绝不能贪吃图大四处出击,造成兵力分散。但众人都觉得小皇帝是异想天开,想吃肉,又不想下饵,天下怎会有如此的好事,按其所想这根本就是一道无解的难题,除非动用更多的兵力,否则任是孙子重生都做不到!

    如果不破解这个问题,东征之事眼看就要流产,赵昺当然不愿意放弃这次发财的机会,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做到用一个瓶盖盖住两个瓶子。他十分清楚泉州和漳州距离不远,以蒙古人的机动能力,最快三日便能到达,即便能用小股兵力将唆都成功诓到漳州,自己别说三日无法攻下泉州,就是攻下来三天时间也没有办法将蒲寿庚的钱财全部搬空,那还是跟白忙一样,连本钱都赚不回来……(。)

第476章 双重防御() 
赵昺自建立自己的势力以来,唯一的一次攻城战就是攻打广州城,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与此次攻打泉州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首先打广州完全是采用偷袭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干掉了最为强大的探马赤军,使得守城的敌军实力大减;再者广州城已经被蒙古人拆的差不多了,可泉州城却完好无损;三者梁雄飞的战斗意志不强,并不准备与城池共存亡,而蒲寿庚的守财奴不一样,他为了钱连皇帝都敢杀,因此定会死战。

    打广州的经验无法借鉴,而手里就这么几张牌,赵昺却要想赢取世纪大奖似乎不玩弄点手段是做不到的,他琢磨着怎么才能玩儿过唆都这孙子呢?自己与元军相比占据优势的是水军和比之先进武器;元军优势的是骑兵的快速机动力,强大的野战能力及泉州坚固的城防。这三样都够他喝一壶的。

    赵昺算计了一番,元军的机动力是靠马,而自己的机动力是靠船。若是比速度自己的船真跑不过马,不过也不是全无胜算。龟兔赛跑的故事,他从没上幼儿园就听了无数遍,短时间内兔子跑的确实快,可乌龟有韧性,慢点但胜在坚持。

    按照当前军队的行军速度,一般是一日以三十里为限,走够里数就要安营下寨休息了,急行军一日也不会超过六十里,但也无法坚持几天的,要知道古代打仗可是全凭体力的,不像现代只要你有勾动扳机的力气就能战斗,所以累的半死去战斗就等于送死。当然单纯的骑兵会快一些,但也前往别相信什么‘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鬼话,一般一天能跑百里就不错了,如果以这个速度连续行军,用不了几天就剩下死马了,所以要走走歇歇才能保持机动力。

    以风为动力的大船在顺风、顺流的情况下,平均一个时辰能走二十五里,逆风的情况下也能行十五里,那么一天一夜最少也能走近二百里,那么算来就要比马快多了。而船还不用像马一样停下来喝水、吃草、睡觉,只要有水、有风就能不眠不歇的一个劲儿的赶路。因此在长途奔袭上,船是完胜战马的。

    赵昺算了以下,漳州和泉州相距近三百里,唆都的骑兵要用三天才能走完,而自己的船队只一天就可完成。若是自己全军佯攻漳州,唆都接信后星夜来援,一路顺利的三天后到达,而自己却虚晃一枪突然撤军前往泉州。如此一来自己一天赶到泉州,可刚经过长途行军的唆都即便掉头就回援,人困马乏之下怎么也得需要五天的时间,自己就可以争取到四天的攻城时间了。

    在这个时代强攻城池打开城墙突破口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移动廊房的掩护下使用攻城槌;二是将地下坑道一直挖到城墙下面,然后毁掉坑道,使城墙倒坍。突破口打开后,接着就越过它发起攻城突击。有时攻城部队也在没有突破口的情况下实施攻城突击。他们从移动塔架或云梯,或用升降吊箱,或者同时使用这几种手段千方百计登上城墙的壁垒。有时则通过地道将一支先遣队秘密送至城内,然后打开城门,或者在里面袭击守城部队,从而破城。

    但是这采用这两种方式攻破泉州城也并不容易,往往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泉州城内外三道城池,如果想利用强攻打开突破口就需要反复的争夺才能奏效,可打开一道就很不容易了,何况要三次;而挖地道在泉州基本就不用琢磨,那里濒临大海,河流众多,且城池有壕沟环绕,挖不了多深就会出水,结果地道挖不成不说,说不定还得给淹死。

    综上考虑,赵昺觉得即便有弩炮相助,用四天时间办完所有的事情根本不大可能,且到时不仅唆都可能回来了,其它各处的援兵肯定也差不多了,自己围城不成,反而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那么就需要布置打援部队,可野战却非宋军所长,这又需要消耗大量的兵力,从而削弱自己攻城的力量,使得事情似乎又走进了一道死胡同……

    “防御是更有效的一种作战形式!”赵昺琢磨了良久,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克劳塞维茨所总结的一条基本作战原理,而这还通常被作为节约兵力的一条作战原则。

    由此赵昺想到自己既然短时间内无法破城,暂时又玩不起围城打援的游戏,那就何不再修一道墙将来援的敌军挡在外边,而那样就能发挥宋军擅守的优势。四天的时间攻城攻不下来,但是修筑一道防线应该够了,而野战防御工事好比“倍增器”,它用人不多,作用颇大。

    赵昺想明白了这一切,便开始回忆自己能想到的相关战例。真不赖,还真让他想起了一个人,不过却不是中国人,而是古罗马的凯撒,其和‘自己’一样是位思维逻辑严密,组织才能出众的典型古罗马将领,他创造了一整套系统的攻城作战方法。当然在不同的攻城作战中,攻城机械的架设和操纵以及作战的具体步骤是各不相同的,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和守城部队的作战行动而定。

    不过有一条是要遵循的,那便是在沿攻城阵地的周围首先建立一条防护障碍带,如此把孤立的攻城碉堡用一条围城工事连接了起来,从而对守城部队形成一个完整的包围圈。另外,同时还要修筑一条面向城外的壁垒,以对付守城部队的援兵的进攻和袭击。而凯撒几乎是在每次攻城作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