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259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259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地面山背海,周时尚是荒芜之地,陆相以为春秋时的齐国又何以成为霸主之一呢?”赵昺笑笑问道。

    “姜尚乃是当世奇才,其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诸国来朝,齐遂为霸主。”陆秀夫也是大儒,对于姜尚治齐的手段当然知晓,言罢猛然醒悟道,“难道陛下要效仿姜尚经营齐地之策?”

    “不错,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盐铁论》则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不假于今日琼州,而姜公自齐国初建便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着力推行冶炼、丝麻纺织、渔盐等,促进发展壮大;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百姓有重商之俗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之策。正是这种“农、工、商”并举的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海之滨大国富国。”

    “琼州之地虽未开化,但随着行朝的迁入必会移风易俗。其地不分四季,没有寒暑,江河遍布,稻普遍两熟,甚至三熟,土地利用率大为上升,一亩之田便可有三亩之产。只要开荒辟野,兴修水利,招民耕种,便可供百万人之食,不需几年便可积粮百万石!”

    “如今在吉阳已发现铁矿,昌化有煤,有煤铁便不愁无兵器可用。而琼州四面临海,煮盐捕鱼乃是土民生活之道,只是规模尚小。且西藩和东南诸国往来大陆皆需途径琼州,补充给养,采购特产,其地所产棉布价比黄金,这些皆可成为我们生财及获得所需之道。”赵昺一气说了许多,才停下喝了口茶。

    “陛下远谋非臣等所能及!”江铭听了叹道,“当时父帅以为陛下一意前往琼州,曾怀疑陛下是借守住前往占城水道之名以逃避敌军的追击,原来并非此意,而是陛下早知今日之事,实为寻找复兴之地啊!”

    “嘿嘿,你们才知晓啊!”陈任翁笑着接过话道,“当日陛下打下广州后,却又执意离开前往琼州,我便曾问过乃兄。其就言陛下绝非池中之物,弃广州富庶之地而前往琼州贫瘠所在定有深意,虽然一直未能参透其中奥妙,但陛下只在琼州一年便做出了这许多大事,打通了琼州各州府陆上通路,建设了完备的海防,打造出一支铁军,将东南沿海的敌水军尽灭,不过属下也总算明白了陛下的心意!”

    “陛下,恕臣愚钝,竟未能领会圣意,实在惭愧!”陆秀夫面带愧意道,当时陛下要离开行朝远走琼州之事,朝中无人不晓,但是观望者多,理解着少,而自己也以为是一班弄臣想挟持其自立为王,进而冷眼相看,现在想来多半都是陛下自己的主意。只刚才其能不假思索的便能引经据典说出姜尚治齐之事,就可知陛下涉猎甚广,绝不是三个师傅短短一年间能教出来的,显然是早就读过,且早在甲子镇之时的朝会上陛下就说出过一番道理,可叹自己虽留意过却没有深究,以致对陛下误会日深。

    “诸位爱卿再夸,朕就要无地自容了,这只是些小聪明,当日还是借殿帅之力,得几位师傅的谋划,府中众人的协助,军中诸将拼死效命,才得以有了琼州今日,朕可不敢独领功劳!”赵昺知道越这个时候越要表现出谦恭,功劳要算在大家头上,千万不能独领,这样大家才能有干劲,当下拱拱手笑道。

    “陛下勿谦,臣以为行朝至琼后,开支将会激增,而发展农桑,开展贸易都需时日,恐仍将入不敷出,尚需应急之计已解燃眉啊!”陆秀夫想了想又请教道,他十分清楚财政危机很可能会演变成政治危机,届时自己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因而算是诚心请教。

    “陆相所言极是,朕在崖山这些时日也曾想过此事,为今之计可解危机的只有一物!”赵昺点点头故作神秘地道。

    “是何物?”众人都被小皇帝的话吊起了胃口,想着是什么东西能立时解除朝廷的财政危机。

    “盐!”赵昺看看众人吐出一字道……(。)

第445章 以战养战() 
盐这东西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所以,古人称盐是食肴之将、百味之祖。且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一日不摄入盐,就像车没有了汽油。在自然经济下,人们生活所需大多可以自给自足,唯有盐只在特定区域出产。若要获得盐这种相对稀缺资源,必须依赖外来的贸易供应。

    正是如此,作为十分重要的资源,谁掌握了盐也就握住了古代社会的财源。在童年时期的人类,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易得的盐十分有限,因此,盐成为了影响人们聚散的重要因素。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对盐产地和盐支配权的掌握和控制便成为一个政权霸业建立和朝代盛衰的重要因素。当时,食盐之重要远超过今天的石油。于是乎盐在古代就相当于今天的石油,是当时的‘硬通货’。

    在古代为争夺盐而发生的战争屡见不鲜。黄帝也正是因为先后战胜了炎帝和蚩尤,占有并控制着盐池,其部族才得以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中华始祖。而黄帝、尧、舜、禹所建都城都在盐池附近,显然与保卫盐池重地有关。世界上同样因为盐爆发了无数次战争,而即便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手段的提升,盐的获取已经变得稀松平常,或许不会再出现因盐而产生的战争,但它仍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谁也不敢想象人类如果失去食盐,世界将会怎样。

    正因为盐的稀缺和必需并存,因此流动即可生财,在历史上,谁控制了盐,谁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权力。盐利收入,历朝历代,或如管仲、桑弘羊、第五琦、刘宴等推行食盐专卖,或如秦朝、东汉初、唐初等实行征收盐税,都因此解决了财政问题。而据赵昺所知在唐代的刘晏改革之初,盐利岁入才四十万缗,可至大历末便猛增至六百余万缗。所以有了“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的说法。

    而北宋时期盐利在国家财政上所占份额超过了三分之一,南宋时接近二分之一。元代则更甚,据《元史》记载“经国之费,盐税为重”,“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到了明代,国家财赋也达到了盐利居半,岁入达四百万。清代盐利收入也超过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因此食盐都被历届政府视为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即便现代社会依然如此,所以盐皆被视为国之大宝、立国之本……

    “陛下,琼州人口只有区区几十万,盐税虽重,但所获依然有限,难以支持财政开支的,若是过重,则会引发民变的!”陆秀夫听了陛下的解决财政危机的应急之法是要靠盐后,摇头苦笑道,以为此策不妥。

    政府从盐中取利是采用专卖政策,将盐业的经营权收归国有,盐虽由私人生产,但收购、出售价格完全由官府掌握,其中的利差就是官府的利润,陆秀夫自然知晓其中的道理,也清楚这是盘剥百姓的一种方式。而盐税要产生巨额的利润是基于盐的必需性和巨大的需求量。而琼州人口稀少需求量必然不大,除非加大税额否则获得的财政收入就形同鸡肋,根本无法解决当前的危机。

    “陆相莫急,朕并没有说盐只行销于琼州!”赵昺摆手道。

    “哦,陛下难道要把盐卖到沦陷之地不成?”陆秀夫更觉陛下的想法不着边际,皱皱眉言道。

    “不错!”

    “陛下,这怎么可能?”没想到赵昺居然点头称是,这让众人惊愕不已,蒙古人将盐税视为根本,怎么会允许他们染指其中,连倪亮都不大相信陛下所言。

    “呵呵,怎么没有可能!”赵昺笑笑道,“当今世上产盐之地主要有山西的池盐、四川的井盐和沿海各地的海盐,而海盐占据半数之上,东南各地的盐场又据三分之二以上,可对?”

    “陛下所言不错。”陆秀夫点点头道,“沿海的福建、广南各路盐场众多,一路所产之盐便多于琼州数年所产,我们即便能卖到各处所获依然有限啊!”

    “据朕在崖山一带探访所知,因近年战乱不断,广南两路及福建路沿海盐场多有破坏,产量大为减少,甚至荒废,早已大不如前。”赵昺言道,“而海盐主要是以煮盐方式获得,每斤卖给官榷不过七文,但鞑子专卖为百文上下,贩至内陆价格更高,所获利十倍不止。”

    “那陛下是何意?难道是以贱卖来增大销量获利吗!”陆秀夫想想说道。

    “薄利多销,这是其一。”赵昺点头道,“其二我们便是要阻止沿海的盐场重新生产,使得鞑子无盐可卖,其三,我们要大力筹建盐场,改进制盐方法,提高产量。这样我们即可增加税赋,又能阻止鞑子从盐上获得巨额收入,从而削弱其经济能力。”

    “陛下,我们如何才能阻止敌盐场复产呢?”刘鼎孙想想陛下所说却是一举两得之事,但盐场都在鞑子势力范围之内,又如何能挡得住。

    “这有何难,我们只要遣水军轮番骚扰,毁其盐场,收起盐民就好,反正当下我们也无法利用。”赵昺摊开两手道。

    “若鞑子出动水军保护盐场怎么办?”刘鼎孙没想到陛下的法子竟如此简单粗暴,沉默片刻道。

    “呵呵,陈统制,你告诉刘学士如何做?”赵昺伸出手指点点陈任翁笑道。

    “他们敢来揍他便是,也省的咱们无处可寻!”陈任翁拍着胸脯充满豪气地说道。

    “说得好,就是如此,敢来咱们就揍他,打得他们直到见了我大宋战旗便远远躲开为止!”赵昺拍案叫好道。

    “陛下之意便是以水军破坏盐场、贩卖私盐、顺便再打击敌水军,使得我们同时能掌控沿海各水道,再行发展商贸,从中获利,可对?”陆秀夫慢慢想通了陛下的安排,不仅暗叹小皇帝真如刘黻所言其是棋中高手,走一步能看八步。

    “正是,我们这叫以战养战,仗才能越打国越富!”赵昺笑道……(。)

第446章 合作() 
陆秀夫听明白了小皇帝的意思,其就是利用破坏沿海地区的盐场使海盐产量急剧下降,从而使东南和西南地区缺盐,若是从北方调运不仅成本大为上升,也会使北方的食盐出现短缺,从而使鞑子统治区的盐价飞涨。若是鞑子朝廷对盐价进行干预,只能降低盐税,那么就会使他们的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如任其发展则会使得大多数百姓买不起盐吃,这样就会惹得天怒人怨,动摇其统治。

    与此同时,琼州则大力发展盐业生产,至于小皇帝说的什么提高产量的新方法陆秀夫还不知晓,但看其自信满满的样子定然是有把握的。而琼州消耗的盐肯定占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盐会以低于沦陷区的价格进行倾销,从而进一步打击本就十分脆弱的盐价,最后弄得他们即便有盐也卖不出去,可琼州却可以从中谋得暴利,从根本上改善朝廷的财政入不敷出的局面。

    当然事情绝不会向想象的这么简单,自己的钱袋子被偷走,鞑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双方一定会进行一场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