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246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246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恒的踪迹,侦察广州方向敌军动向。并将主持善后之权授予6秀夫,由刘黻协理,各部臣僚和诸军将领配合。

    众臣和各部军将一一上前领命,他们现小皇帝并没有因为大胜而表现异常的兴奋,却是面色平静,有条不紊的颁布诏谕,处理善后,仿佛这场胜利早在其意料之中,各项事宜都在计划之中。这使得有些人因为喜得明主而暗自庆幸,也有人眉头紧皱似乎在考虑将如何自处,还有人却是惴惴不安回想着自己是否有开罪小皇帝的地方。不过大家都知道此战之后,朝廷的格局一定会再次生大变……

    …………

    各部全部返还崖山内海已是子时时分,赵昺回到卧舱命人烧好了热水泡了澡才躺到自己的大床上,身体明明是感觉疲惫不堪,但是脑子却静不下来,依然保持着莫名的亢奋,却也并不是那种死里逃生的兴奋。细细品味更像是种兔死狐悲的淡淡伤感。

    张弘范本该经此一战灭掉南宋最后的政权,实现中华一统,从而名满天下。可由于自己的搅局,大宋朝又得以继续苟延残喘,张弘范却被自己逼的抹了脖子,名满天下的愿望是实现了,不过却是败名天下扬了。明明死的该是自己,现在却变成其兵败身亡,福兮祸兮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全在老天爷一念之间。张弘范现在死了,骂名也好,忠义也罢,全都一了百了。而自己活下来了,却要担负自己本不应当由他担负的责任。

    “路在何方啊?”此前赵昺将一切精力和心思全部用在如何活下去上面,从未琢磨过活下来后将如何面对新的格局,接过这个烂摊子,当好一个皇帝。

    可现在赵昺被自己逼着走上了这条路,那就不是如过去喊喊‘复兴大宋,驱逐鞑虏’,照顾好自己在意的人那么简单了,如今要真的承担起复兴大宋,重振汉唐雄风的责任。但他还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不过却知道这是一条极为坚固和危险的道路,一旦失败死的将不止是自己一个人,却可能是天下无数的百姓和追随自己的臣民。

    “我将如何做呢,怎样才能将大宋这列已经脱离历史轨道的列车开向何方?”赵昺翻了个身仰面向上,腰酸的让他咧了咧嘴,他绝对这一战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精气神,掏空了自己的脑袋,现在那里边像是装满了浆糊,理不出个头绪,只能空悲切!

    “你个傻猫,懒猫,大晚上的不抓耗子只在这里睡觉!”赵昺越想越心烦,琢磨着一走了之又太不仗义,留下来又逃不了无尽的烦恼。而那只在枕边的白猫却呼噜打的山响,吵得他愈心烦,一把抓起白猫的顶毛将他甩下了床,受惊的白猫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陛下,怎么啦?是不是有刺客!”猫叫了一声,却在外间值夜的王德给吓着了,端着烛台就跑了进来,挡在窗前慌乱地道。

    “没事儿,就是让大白的呼噜吵得心烦!”赵昺眯着眼睛躲避着烛光随口道。

    “陛下没事就好,吓死小的了!”王德放下烛台大松口气道。

    “你怕什么?”赵昺有些好笑地道。

    “陛下不知,现在不论是朝中,还是军中,甚至百姓都在看着你,指望着你,若是陛下有所闪失,他们还不把小的给撕巴了扔到海里喂鱼!”王德给皇帝掖掖被子说道。

    “哦,朕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赵昺歪着头问道。

    “当然,大家虽不说话,但眼睛都亮着呢!谁不知道危难之时,张太傅当先逃走,众军请降,正是陛下挺身而出才稳住了局势,击败了敌军,逼死了张弘范。都说若是早些时候便让陛下亲政,岂会有今日之危,说不准早就还都临安了!”王德笑着说道。

    “还有这回事,亲政……呵呵!”赵昺干笑了两声道……(。)

第420章 变化() 
赵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但他醒来的时候已是次日的正午了。他感到很饿,整整吃了两大碗白米饭和一盆子肉,还吃下了两盘点心,可他还想再吃,却把王德给吓坏了,说什么也不敢再往上端饭了,他这才作罢。

    “陛下……”

    “你是想说太后和太傅都回来了,他们正在廷议,是不是?”赵昺摆摆手没有让王德说下去,笑笑道。

    “陛下真是料事如神,一猜便中!”王德愣了下,大张着嘴惊异地说道。

    “别装了,水平一点也没有提高,一看就是假摔!”自己屡屡展现神技,王德作为自己的身边人早已见怪不怪了,这么点小事早就难以引起他的惊诧了。

    “呵呵,小的如何演也骗不过陛下的眼睛!”王德干笑着说道,却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哼,人生就是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在演!”赵昺冷哼一声拍拍自己鼓胀的肚子道,昨夜他也是才想明白了一件事,枪打出头鸟啊!自己强势登台,上演了这么一场惊天逆转的大戏,虽然救下了很多人的性命,改变了国运,但换来的不一定都是尊重和感激,而更可能是提防和打压。

    赵昺也不是神仙,虽然猜到今天可能会有变故,但却不会知道详情。稍后林之武和蔡乔等人进来向皇帝禀告了后续的事情。回港后,陆秀夫并没有让众军登陆,而只是将降兵和俘虏拘于岛上的营盘之中,然后命各军归队点检人数,汇报战果,同时密遣亲卫前去迎接太后回鸾。

    经过初步清点昨日一战,宋军共损失战船二百余艘,各军死伤和失踪军兵两万五千余众,随朝百姓也有三、四万人伤亡或失踪。而此战战果也甚大,击毁击伤敌船近四百艘,缴获敌船二百余艘,俘获和收降敌兵万余人,击杀张弘范兄弟以下军兵二万余,其中百夫长以上将官三百余人,缴获兵仗器甲无数,财物十余船。李恒一直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赵昺估算了一下,己方损失不此战应该算是惨胜,不过张弘范率领的两省水军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时间再难以对己方构成威胁。但政治上的影响更为深远,经此一战使行朝得以获得的机会,迫使沿海敌军在海上退缩,且会使江南百姓相信大宋尚在,复国的希望尚存,使行朝赢得民心,更容易获得民众的支持。

    不过此战的胜利从长远看弊端同样突出,连败江南水军,杀死其爱将,忽必烈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其占据着大片国土,并控制着近亿的人口,一旦战争机器开动,他定会重新整顿水军,征发军队对的清剿。那他们的日子定然不会好过,只要其加强封锁沿海地区,便会严重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给的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无法获得所需物资和资金,且兵员也难以获得补充。

    据几个人探知的情况,在凌晨时分太后在张世杰的保护下回港,他们并没有先请求觐见赵昺,而是先以太后的名义下旨赏军,封赏有功之士。而张世杰更是加紧时间联络朝臣,收拢军队,不仅将此前所属的淮军重新收归,还强行征调义勇编入自己的军队,补充缺额,甚至还派人试图收买护军所属。陆秀夫等人与其曾有接触,但无法获知具体内容,清晨又召集众臣议事,却以陛下疲乏为名没有告知东宫……

    “陛下,刘知事请求觐见!”睡了一宿,赵昺没想到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张世杰强势回归抢兵夺权不说,一些朝臣又忘恩负义重投其怀抱。而陆秀夫与其也不知达成了什么协议,否则也不会配合其匆匆召开朝会。正当他琢磨形势的变化时,王德禀告道。

    “让他进来吧!”赵昺略一思索道,他知道肯定朝中出了大变故,否则刘黻也不会这么着急的要见自己,但这么毫不避讳的前来定然会让人嫉恨。

    “参见陛下!”刘黻进来后施礼道。

    “免礼,不必如此多礼!”赵昺看看刘黻面带愠色,身上的衣服都没有换,肯定是下了朝就直奔自己这里来了,心中暗觉不妙,但依然笑脸相扶道。

    “陛下,这些人真是不知廉耻,临阵脱逃却还装作一副大义的模样,真让人不齿!”刘黻坐下后便愤愤说道。

    “先生不必动怒,这种事情天天都在发生,你久在朝中应是见得惯了,又何必动气!”赵昺让人送上茶水劝道。

    “话虽如此,但仍然难以自抑,让陛下见笑了。”刘黻听了也觉失态,拱拱手说道,“今日朝会陛下未升座,事情却是不少,陛下还要早作打算!”

    “朝会上发生何事,请先生叙述一二。”赵昺听了装作浑然不知的样子说道。

    “今日朝会主要说了两件事,一是张太傅称要接大胜之际攻打广州,然后行朝于此二是要求整顿诸军,欲将兵权全部收归于枢密院,包括琼州之侍卫亲军,接听从枢密院调遣。由此其心可见一般,陛下要早作打算。”刘黻言道。

    “呵呵,其自知临阵退缩之事可能会引发众臣弹劾,因此才要控制兵权,行朝广州是要避免朕将朝廷迁往琼州,这不过是自保之策,并无什么大不了的。可还议了其它事情?”赵昺听了倒放了心,张世杰如此猴儿急的要兵权,反倒会引起文臣们的猜疑。而打广州也不是件易事,连番大战近月,早就兵困马乏,各军都需休整,其如此定也会遭到反对。

    “陛下不可不防啊!其提议后,朝中有不少人随声应和,虽尚有争执,但可见其在朝中仍有余党,若是任其不顾,还会有人归附的。”刘黻看皇帝并不放在心上,大急道。

    “朕知道了,此事勿需我们多言,自有人会阻止其妄为。廷议中可曾说过如何安排文相,又是否议过朝廷将前往何处落脚?”赵昺不想在张世杰的事情上多做纠缠,只要解决了这两件事其算盘就会落空……。

第421章 衡量() 
赵昺没有奢望能够完全掌握朝政,毕竟自己的年纪太无法达到亲政的必备条件。8  1但他也不能放弃在朝中的话语权,那就必须打破朝中一方独大的局面,逐渐掌控全局,当下便是个机会。崖山之战中张世杰的独断专行已经引起文臣的不满,而其临危先逃则让武将们失望,即便其极力弥补,可裂痕已经产生,即便强行捏合到一起痕迹也仍在,因此张世杰在朝中的地位已经动摇。

    防范武将专权向来是大宋的基本国策,并一直得到很好的贯彻,即便国之将亡陈宜中也能将张世杰压的死死的,直到其远避占城后,6秀夫又刚刚重新入朝,张世杰才趁机控制了朝政。但谁也不会甘心,现在有了机会6秀夫不会甘心。而现在加上一向与张世杰不合的文天祥这匹黑马入朝,张世杰一个人说了算的日子也就算是结束了,因此赵昺十分关心文天祥是否能够重新在朝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说实话,以赵昺的眼光看,这三个人共掌朝政都不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武人掌政,他并不反感,尤其是在这国难当头,军事为主的时期,可张世杰是个武将简直就没有执政经验,且又缺乏战略眼光,实在是挑不起这个大梁6秀夫人很勤勉,做事也有条理,不怕脏不怕累,每天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像个老黄牛,不过其资历和经验欠缺,玩不转朝中这点儿人和事儿。

    文天祥这个人在三人当中名气最大,在军民之中有很高的威望,也有文才,优点很多。比如做事有魄力,敢作敢为,做事有办法,不怕得罪人,能够独当一面,总之是个有能力的干臣。但同样其缺点和优点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