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93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93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他倒是尽心。这卫王倒也本事,让一军都统给他站岗。”张世杰冷笑道,此次他没有想到陆秀夫和江钲会站在卫王这一边。皇帝驾崩后,陆秀夫以保护大行皇帝遗体为名在第一时间令江钲领殿前军入宫,替换掉了原来守卫宫城的侍卫亲军,使他无法掌控后宫。而接下来陆秀夫一力要迎卫王入朝继位,江钲再次站在了那一边,使他不得不同意。

    “这卫王也十分小心,宫中提供的饮食一概不用,皆是由他的侍卫从宫外送进来。其中旦有外人碰触,立刻弃之。”张霸看看偏殿小声说道。

    “哦,他行事居然如此小心,怎么会就带了千余亲卫入朝,你没有看错?”张世杰不解地问道。

    “末将派人日夜监视帅府,此次跟随卫王前来的只有王府记室邓光荐一人,余者皆在琼州。而随行的确实也只有王府护军的亲卫营和二个营的水军,余者皆是内府的内侍、宫女和一应杂役,水手都是从琼州征调的。”张霸言道。

    “咝……这倒奇了,帅府居然只派个书袋子前来,我本以为应老儿即便不亲自护送卫王前来,也要派个能主事的呢!”张世杰有些诧异地道。

    “末将也觉奇怪,帅府的战船全部泊在湾中,除了亲卫营外居然都没有上岸,却是日夜戒备。因而末将怀疑船中另有埋伏,其中另有人主持,他们可能是想待卫王登基后立刻挟制太后返回琼州。”张霸低声道。

    “嗯,此言不无道理,否则他们为何会如临大敌一般戒备。而那卫王似乎也突然转了性,我们议事之事其除了点头、就是嗯,原来是想让我们放松警惕趁机逃走。”张世杰冷笑着道。

    “大人,末将担心的是帅府另有接应,想想他们火烧钦州水寨可是连日奔袭五百里,若是他们里应外合我们恐怕一时难以抵挡。”张霸言道。

    “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全,帅府军最擅搞这种偷偷摸摸见不得人事情,咱们不能不防。你马上派出战船日夜巡视防止他们偷袭,另外调集战船结成水城将湾口水道堵死,让他们想跑也跑不了。”张世杰想了想说道。

    “大人,要不要将码头也封锁了,使他们不得随意出入。”张霸又献策道。

    “混账,你想死吗?那是嗣皇帝的船队,岂是可随意扣押的。”张世杰听了怒道,“即便派哨船、结水寨也要以防止鞑子侵扰、窥探为名,切不可贸然行事引发冲突,惹出事情来我也保不了你,可不要忘了卫王犯起混来连陈相都不放在眼里的。”

    “是,大人教训的是,末将明白了。”张霸想想这里虽是自己的地盘,可再有两天卫王就是皇帝了,只说身份大人都得让其三分,更不要说其身后还有帅府军,到时他一道圣旨将帅府军尽数调来,他们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张世杰的一举一动都不可能逃过赵昺的耳目,但他知道后只是一笑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任由他们折腾。而他依然除了四时灵前拜祭外就躲在偏殿之中哪里也不去,跟谁也不多话,就这么着熬到了登基大典的日子。

    五月初二,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右相陆秀夫奏请卫王继位。后殿正门已挂上帘幕,表示丧事暂停。赵昺乘辇至中殿升座,此刻文武百官行礼。这时按照典礼规定应该奏乐。但由于正处于丧期,又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就是乐队只在边上作势,可又不许出声,跟按了静音键的电视差不多,不过此刻可以鸣钟敲鼓。礼毕后,陆秀夫再次奏请卫王即皇帝位,在经过三推三让之后,赵昺勉强答应。然后脱下孝衣换上皇袍。

    赵昺只觉的这衣裳有点瘦,略一琢磨定是内府没来得及订制,便把小皇帝的改了改给自己穿上了。想着这大喜的日子,他也没计较,也没时间计较,说话间外边仪仗已经排开,他再次移驾至前殿,座上了皇帝专属的那把大椅子。这时百官也已脱下孝衣,排班上殿,在名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恭贺新帝继位。

    这道程序走完后,陆秀夫捧出继位诏书,然后转交给礼部官员出殿门直到宫城城楼上颁布诏书告知天下苍生,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而赵昺还没看清自己的玉玺长什么样,典礼一毕便让人给端走了,重新收到库房中去了。而他又换回孝衣,重新回到后殿祭拜祷告,说自己已经继承大统。

    这个仪式就是显示自己才是继承先帝事业和遗志的正统,自己的继位是天经地义并且完全合法,具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并借助此以提高自己的个人威信,而在以仁孝治天下的宋朝,赵昺此举也示为皇兄尽孝。按礼制规定是太子当守灵三年,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一般殡堂之上就会宣读诏书,以三天代三年。而全国戴孝三年也只是个规定,要是真死个大家就戴孝三年,那就不用干别的了。

    国难期间一切从简,而岛上也为条件所限,不可能搞得如同从前一般热闹隆重,但继位程序一项也不少。在赵昺看来也算庄严肃穆,只是觉得憋屈,自己穿越千年而来当了皇帝却搞的跟做贼似的。不过全程他都很配合,礼官让抬胳膊就抬胳膊,让迈腿就迈腿,真如傀儡一般,丝毫没有违拗之意,可脸却一直绷着不带一丝笑,使众人都觉的这孩子傻不拉几的真听话……(。)

第320章 任重道远() 
♂,

    新皇即位,这时又有人称在涠洲岛的附近海面有黄龙随潮水翻腾出现,钦天监以为是祥瑞出现,众臣都觉得这时好兆头,不能辜负上天的美意便将涠洲岛改名为‘翔龙县’,年号定为祥兴,自五月改元祥兴元年,仍以太后垂帘听政。一时间军民沸腾,民心稍安,混乱的局势得以暂时稳定。接下来要做就是遣使通告各国,告知天下我们虽然死了个皇帝,但是现在已经又有了新皇帝领导我们继续抗战,赢取全国的胜利。

    赵昺觉得这不定又是谁在底下兴风作浪呢!龙本身就是个凭人想象七拼八凑出来的玩意儿,能看见才是见了鬼。而黄龙之说,他以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涨潮的时候,由于卷起了海底的黄沙随着潮水翻滚推进,远远的看着像条龙,便有人牵强附会的把这说成龙,又有人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于是生生的造出这么个祥瑞来凑趣。

    有功之臣当然也要封赏,同时也要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鉴于陈宜中滞留占城,数召不归,决定免去其左相职务,封陆秀夫为端明殿大学士,任左相,知枢密院事,主理朝政;张世杰,封太傅,知枢密院副使;仍以文天祥遥领右相,刘黻和曾渊子为参知政事;随同赵昺前来的邓光荐被任命为礼部侍郎;以江钲为殿前禁军都统,去掉了权字;其他人各安其职,并决定以曾渊子为山陵使,为大行皇帝选择吉地安陵。同时大赦天下,拨银犒军。

    既然仍以太后听政,那基本就没有赵昺什么事儿了,打瞌睡做白日梦都没有问题,只要听底下的大臣奏完,扭脸说句‘请太后定夺’就算完事。而太后一般的情况下也是‘准奏’、‘大家看着办’,绝少有驳回的时候。在赵昺看来,他们娘俩儿就像两只学舌的鹦鹉,可怜的‘应声虫’,但暂时也无可奈何,只能忍着。

    有了新皇帝,大家当然要上表祝贺,歌功颂德。但由于现在还在丧期,按照规矩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都直接送到了赵昺的案头。继位之后还有三天灵要守,他也总算有了解闷的东西。于是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香拜祭,赵昺便躲在偏殿中看贺表,看着看着还真看出些东西来了。

    各人所写的贺表前半部分除了用词造句有些差异外,意思基本都是一致的,就是赞扬新皇仁孝忠孝,聪明伶俐,乃是天命所归,必定能领导全**民赶走鞑子,收复故土,复兴大宋朝。当然也要顺带着捧捧太后,称其温贤淑良,天下女子之典范,反正古人拍马屁的功夫一点不逊于现代人,当然人家用词比之要含蓄的多,只是有的究竟想表达神马意思赵昺都看不大懂。

    后半部分就比较有意思了,这里多是对当朝几位执政的点评。其中一项是必须的就是痛批陈宜中,什么乱臣贼子,胆怯如鼠都是好听的,顺便还把其从前的黑历史都扒了出来渲染一番。接下来就有所不同了,有的是说陆秀夫好,有的是言张世杰勇,而文天祥、刘黻和曾渊子则是打酱油的,多是一笔带过。

    赵昺看的越多心越寒,这哪里是人走茶凉,分明是墙倒众人推,此刻就是陈宜中快马加鞭的赶回来恐怕都难以挽回局面了,但他琢磨作为一个久历朝中风浪的油子,陈宜中肯定已经料到这个结果,所以打死都不愿回来了。而赵昺觉得陈宜中确实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投机分子,但是还不能算民族败类,充其量只是个有利的时候忠于主子、利尽之后忠于自己的小人。祸国殃民、背信弃义的帽子扣的有些大了,在******初立的时候,其还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的。

    对于张世杰就可以称得上锦上添花了,且调门起的很高,忠臣良将,百战百胜,杀敌无数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赵昺看来说去是忠臣还不为过,可良将就不大恰当了,而百战百胜简直就是骂人了。据他所知中自焦山之战后,胜利女神好像就没冲张世杰笑过,加入******后两战泉州,井澳海战几次大战役都是以失败告终,被元军撵着屁股跑。但即便事实如此,赞美张世杰的贺表还是占了七成以上。

    而能为陆秀夫唱赞歌的就属于‘烧冷灶’一般,多是称其老成干练、性情沉静、矜持自重。赵昺听着这个话十分耳熟,倒是和前世时老板对自己的评价如出一辙,他算是知道了得到这个评价的人都属于累死累活的干半天奖金最少、挨骂最多的人。一般出了事情黑锅一定是你背,做出成绩必定是他人的。

    赵昺以为这个评价对陆秀夫来说是恰当的,但拥护他的人之少却是不公平的。可这也与其性格不无关系。由于其不事张扬、矜持自重,就会导致自己干了好事,别人却不知道,就如同活雷锋一般。而其能发迹也是因为得到了李庭芝的器重,有了他的竭力推荐才能从地方进入中央,却并没有受到陈宜中的看中,反而碍了人眼,被轰出******。

    再有陆秀夫位居左相,在众多朝臣看来是迫于形势,是当前没有恰当的人选、又拥龙有功才当上的。而当初其被排挤出朝,太后都没有挽留,让大家更认为陆秀夫在太后那里并不得烟抽,后来还是张世杰一句话才重新入朝,将来一旦有了合适的人定会将其撤换的,因而对他的前途众人都不看好。

    两厢比较高下立判,朝臣们还是倾向于拥有兵权的张世杰,疏远陆秀夫。赵昺也意识到今后的一段时间中,朝廷必定会形成以张世杰秉政,陆秀夫辅政的格局。而自己和张世杰之间误会太深,短时间内都是相互提防,想要和解或是取得信任太难,也就是说如同琼州那样说了就算的好日子已经不在,重新夺回权力对他来说是任重道远,绝非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

第321章 难做主() 
♂,

    丧期一过,赵昺算是解脱了禁闭。他提出自己的寝宫太小,只有十几间房无法安置自己众多随从,要求进行扩建。张世杰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起码说明陛下已经打算在此长住没有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