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42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42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采起来要省事的多,他又问道。

    “日夜不停的话,能挖出万斤!”俘虏伸出连根手指道。

    “怎么只有这么点?”赵昺惊诧地道。

    “小爷,你是不知道,这铁石坚硬异常,采出来还要敲碎喽,那还是拿鞭子抽才能挖出这么多。”俘虏真把他们当成抢矿山的了,咧着嘴说道。不过他说的也不错,这帮人就是抢来了,还是光明正大的抢……(。)

第227章 预谋() 
♂,

    赵昺看了矿场,捡起一块矿石掂了掂,很是压手,虽然他对冶炼只知道些皮毛,但也清楚铁矿石的密度越大品位越高,相对来说也更沉。随后他又看了炼厂,这里只有三座小高炉,旁边堆着些木炭,显然他们还处在以木炭为燃料的初级阶段,估计也只能炼出些品质不高的生铁。在高炉便又看到一堆堆小山似的矿渣,表明他们在此炼铁的时间确实不短了。

    赵昺转了一圈,大概估算了下,这里如果有百人负责采矿,百人炼铁、烧炭的话一年也能生产两三万斤生铁。按照现在七十文一斤的价格,获利在几千贯以上。这些钱看似不多,但此时一个小康之家年收入也就几百贯铜钱,而这些生铁加工成刀枪、工具,甚至偷造铁钱,获利将更高,加上他们的成本很低,确实是笔不错的买卖。

    本来赵昺还想再仔细的探查一番,但众人担心那些逃跑的人会带着帮手去而复来,将他连拉带架的带离了铁炉坡,一气走出了十来里才放慢脚步。而眼前的情景让他又是心头一震,放眼向崖州城望去,城北延绵五六里、州东北、西北延绵十余里尽是平平坦坦、莽莽苍苍的原野。在城东南的宁远河突然变成了南北两支,环绕州城若干里而流,就像从襁褓中张开一支有力的手臂,突破了几百年州城的局促器局。

    “这毛知军真是个人才,他只让大河改道,便使崖州多了数万顷良田,为城北,城西北打开了发展的空间!”赵昺看罢感慨道,宁远河是琼南第一大河,古森林完整,水土保持良好,河床深切完美,以至让他有其深莫测,传有龙潜的感慨。

    “是啊,毛奎此举意义非凡。崖城外两里便是荒原,但苦于无法灌溉只是沿江一线适合耕种,可谓天地局促。如今在其中引入一条河道,便使得问题迎刃而解了。”应节严点头叹服道,看他表情也知对毛奎的壮举甚为敬佩,觉的这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丰碑。

    “可叹毛知军生不逢时,未能尽全功,若是完成后续工程,这崖城外便是阡陌纵横,沃野百里,再也不是今日之模样!”赵昺言道。毛奎给崖州动的这个大手术,使得规模性灌溉农业的出现成为可能,可惜后河形成已近接近亡国,社会动荡,百业凋零,其即使有发展生产的设想也无法实施了,但也使沿河农地得到方便的灌溉。若是其当年的计划得以实施,便会使得崖城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发展充实期,从一个勉力维持的军事行政型小邑成长为琼南举足轻重的经济重镇。

    “呵呵,毛知军虽未竟心愿,却为殿下留下了一副好底子,只要稍加经营,不出数年便可获得十数万石军粮,也可稍解琼州大陆购粮之苦,如此便也成就了殿下的功业!”应节严大笑道。

    “如果吉阳军能够得以开发,不仅是粮食短缺可以得到缓解,铁矿的开采同样能给武器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从而勿需受制于人。”赵昺也跟着笑道。

    作为海南岛税赋主要来源地的琼州则迎敌正锋,也是双方必争之地,即便能守得住也会因为战争的频发而影响到经济,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使琼州财政更加困顿。而吉阳军相对比琼州离大陆更远,且避开了敌人的攻击正面,从而暂时远离战争。而这里又有堪待开发的大批土地,储存量丰富的铁矿石,以及沟通海外诸国的便利,只要能得以开发便能取代琼州的位置,为战争提供物资和动力。

    当然崖州的发展不限于这粮、铁这两样东西,还有水晶、金及海盐、南药等特产可以作为出口贸易的支柱产品。另外赵昺还发现甘蔗在海南已经成规模的种植,制糖业也成形,是可以换来各种物资和真金白银的东西,只要有了土地便可以大规模的种植和生产。

    而据赵昺所知,崖州还曾出了个黄道婆,按照史上推算她此时仍在此地,而其是中国纺织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也就是说崖州还有纺织业可以作为支柱产业。而在这个时候,欧洲几乎没人见过棉花。从铜器时代到中世纪,那里的人们就一直穿由亚麻、兽皮或羊毛织成的衣物,进口的棉布非常罕见,那是比丝绸还要贵重的东西。

    “以老夫看,殿下此次亲自前来巡视吉阳军,主要的目的怕不是来检查军备的,倒是像是冲着这块地来的吧!”瞅着殿下远望着崖州若有所思的样子,应节严笑着说道。而他早已发现此行视察每一地殿下似乎更为关心当地的经济状况,到了崖州后又看似偶然的找到铁矿,现在又对城外的荒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他的了解殿下是早有预谋的。

    “这就是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我倒像是捡了个大便宜,可要将这些荒地开垦出来确需大量的人口,只凭吉阳军不足万人的丁壮无论如何也难以完成的。”赵昺苦笑着说道。

    “呵呵,殿下不必烦忧。近两个月来,跨海而来的难民日益增多,不仅有从雷州过海的,还有大批难民从福州和浙闵地区越海而来,已有万人,后边还有人不断前来。琼州不便安置,正好可以尽数发到这里屯垦开荒啊!”应节严脸上挂着丝狡黠地笑道。

    “是啊,鞑子重又发起攻势,朝廷连连失利。且鞑子凶残,动辄屠城,黎民无不惊恐,而他们还心念我朝,跨海来琼并非什么新鲜事!”赵昺瞥了一眼老头儿,心中一动,可依然不露声色的说道。而他的解释也非不妥,历代移民琼州的汉人多半都是为了躲避战乱,宋朝靖康之变后中原大批人口随朝廷南下,其中就有人迁至此地,蒙古南侵后则是又一人口迁徙高氵朝。

    “可此次老夫觉得却不简单,似是有人在其中暗中散布流言,以致人人惊恐,才致大批人口逃琼。殿下不会也参与其中吧?”应节严捋捋胡子道……(。)

第228章 恐惧() 
♂,

    对于应节严的‘指控’赵昺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一笑了之。至于为啥巡视吉阳,他也说不出具体原因,督促战备有之,寻找铁矿有之,安置难民有之,另谋发展之地也有之……但似乎除了战备,其它的事情现在考虑好像都不大合时宜,为时尚早,尤其是在这形势极为紧张,战事一触即发、胜负难料之际。

    如果败了一切皆休,这些便都是笑话,定多让让人唏嘘几句‘殿下壮志未酬身先死’。可话又说回来了,若是胜了就必须考虑的这些事情,一场遥遥无期的战争没有自给能力,全靠去抢、去走私是无法长久的,最终只会沦落为土匪、海盗,在无休止的消耗中灭亡。

    而赵昺选择吉阳军作为战略后方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从本朝始,太祖开宝四二月,以大将潘美攻克广州,南汉灭亡,海南岛开始归宋朝统治。在接管海南后不到两个月,就再次明确儋、振、崖、万安四州隶属琼州,同时还将琼州所在的琼山县治移至今府城,开启府城近千年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两宋时期,海南岛的行政建置变动极为频繁,北宋政权对海南建置做出重大调整,即所谓的“并崖入琼”和“改振为崖”——废掉崖州,将其所属的舍城、澄迈、文昌三县改隶琼州,结束海南北岸两州并立的局面;但延用了数百年之久的崖州一名并未废弃,而是将岛南的振州改称崖州,从此,一崖一琼,分置南北,直至绍兴后才再次改动。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认识到海南岛战略地位的重要,彻底改变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大都轻视甚至丑化海南岛,把本岛作为罪犯和贬官的收容所,以致成为仕宦畏途的传统看法。另外一项建置上的重要措施是将琼州升为府,琼州府也成了明代海南岛最高一级的地方政权,但改崖州为直隶州,自此与琼州平起平坐,其在岛上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从这些变动中可以看出,那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开国君主们对崖州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赵昺也以为如果南宋后依然保持崖州的地位,海南岛便不会形成北重南轻的形势,崖州的发展也不会滞后许多,以致出现地狭人稀,发展乏力的困顿局面。因而即便处于战略层面的考虑也要改变崖州此时的状态,将其经营成全岛的大后方,那样即使琼州战事暂时失利,也可依托岛中部的崇山峻岭进行防御,不至于琼州一失便被赶入大海。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赵昺的构想,他也清楚现在调集大批人力、物力经营崖州不现实,一切都得在稳住阵脚后再说。另外他也缺人,否则计划再好依然是田无人耕,铁无人开采,走的还是毛奎的老路。因而招人一直是赵昺的桩心事,在广州他也试图招募流民前来,但琼州的名声太差了,开出厚礼都没人肯来,因而赵昺不得不想点歪主意……

    …………

    最近江南地区流几条消息暗中流传,几乎是无人不知,官府也几次澄清,悬赏捉拿散布者,可不但没有被遏制住,反而是越传越广。

    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是贼酋忽必烈暗中给各行省下了一道密旨要杀尽十姓人,其中又分为上五姓和下五姓。‘上五姓’是指赵、刘、李、杨、王,因为这几姓的汉人都曾出过皇帝,因而必须杀光;‘下五姓’便有好几个版本了,有说是韩、岳、张、狄、虞,因为这几姓本朝出过名将;还有韩、寇、江、贾、秦,因为这几姓本朝出过宰相;另有钱、张、林、黄、孙,因为这江南这几姓人最多,一旦造反便难以控制,所以也要杀了,除了这几个还有好几个版本,无外乎换了几个姓。

    而这个说法提及的密旨来源却出奇的一致,说是到江南传旨的其中一个使臣在过长江时遭遇大风而翻船,传旨的使臣和随从被淹死了,尸体漂到了岸边让一个刘姓渔夫给发现了,其贪财将尸体上的财物都拿走了,尸体重新抛回江中。他不识字,也不识货,便将圣旨随便扔给孩子们玩儿,恰巧被村中的一个姓李的夫子看到了,他便急忙偷偷带着家人跑了。

    而当晚村里的刘姓和李姓人便被鞑子杀光了,那夫子得知后深觉愧疚,便将此事告诉了其他人。可人家都以为他疯了,信口胡说,其便将那份圣旨拿出来给大家看。有信的便连夜逃走改了姓,有的人不信不久就被杀了。因而许多榜上有名的人都纷纷逃离家乡,可现在鞑子已经占领江南,朝廷连连败退,跑到哪里也不安全,便有人说现在卫王在经略琼州,其麾下有雄兵二十万,战船数千艘,鞑子不敢犯境……

    还有一条流言很恐怖,说鞑子都是骑兵不善攻城,我朝最善守城,可为啥连连失守挡不住鞑子的进攻呢?那是因为鞑子有件秘密武器叫金汁炮,其发射的炮弹落地后便会破裂有金汁流出,只要是人沾上便浑身溃烂而死,无药可救。为啥那金汁如此厉害,那是因为其是用人油炼制的,以活人炼制最佳,死尸次之。正因为如此才无城不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