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24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24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这样确实少了些。”赵昺有些失望地低声道。

    “殿下,已然不少了,见钱关子百贯可兑现银一两,比往界会子要高出十倍了。”庄世林摆手道。

    “呵呵,我说的是印的少了些!”赵昺听其所问非所答,笑笑道,“诶,咱们能不能印一些?”

    赵昺虽然找到了中统钞兑换中的漏洞,但是若想获利还需动用大笔资金。总计局的钱财大家都盯着的,自己调动资金也要有个正当理由的,可要拿去炒作中统钞谁也不会同意的。而内府的钱是还有些的,也归自己随便调动,问题是少了些,且其中也有风险,一旦有个闪失自己家底都赔进去了。

    因而赵昺便动起了歪脑筋,他要空手套白狼。当然说空手也是有些夸张,印假钞也要花些纸墨钱,给付工钱,发行费也总要有一些的。可下来他只需将印好的假会子拿到鞑子的平准库换成中统钞,再拿着中统钞到江北换成金子,然后在运回江南倒腾两趟便获利千百倍。即便不倒腾直接在市场上流通,几张纸便能换来粮食、丝帛,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再有现在的钱币防伪技术几乎为零,因而这个门槛很低,只要胆子够大便能干起来。而现在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很差,即便一处发现大量假币出现,各地也难以做出迅速反应,等一级级的反应到朝廷的时候,再交付下边查办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被逮住的机会并不多……

    “殿下……这会子不是谁都能印的,得朝廷颁布诏令,由会子务专门制版、印刷、发行的,咱们帅府是不能印的,私自会子是要处于极刑的。”庄世林大惊,一心想要打消殿下这个歪念,可又不知如何才能劝阻。

    “庄主事,你之心意本王知晓,但你可知决胜并非只要疆场,这货币争夺也是一场战争!”赵昺想了想说道。他知道自己若是不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印假币,不只是庄世林,就是参与其中的人都会以为自己是个‘贪财好利’的小人,颠覆了在他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不说,还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复国大业’丧失信心的。

    “殿下此话怎讲?”庄世林没想到印假币还跟复国大业联系起来了,有些疑惑地问道……(。)

第196章 以钞为枪() 
♂,

    纸币的出现,是整个金融史的一次飞跃,易于携带的特性,极大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所采用。但是,纸币也曾一度不幸的成为妄图称霸世界的独裁者手中的武器,将假钞作为一种战争武器并不新鲜将假钞作为一种战争武器也并不新鲜。

    据赵昺所知拿破仑就曾经批准印制假冒的奥地利和俄国纸币;美国内战时,南北双方为了打击敌方财政系统,也曾广泛使用假账单。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国家都参与其中,其中德国和日本更是有计划,成规模的使用假币打击敌对国,作为摧毁敌人经济的一种重要武器。

    德国主要针对英国进行打击,专门的假币工厂在高峰期一个月生产的假钞总额就超过了八百万英镑。造出来的假币一部分被空投到了英国境内,另外一部分被用于支援纳粹的大量“隐秘行动”,如暗杀、贿赂、购买武器等等。到了战争末期,在世界上流通的英镑已有三分之一为假钞,以致假币工厂号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英格兰银行”。假币泛滥加速提高了英国的通胀率,风暴式地袭击了其经济,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而英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彻底清除了假币的影响。

    日本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陆军省和陆军参谋本部专门制定了对华经济谋略计划,目的是“破坏民国政权的法币制度,继而搅乱中国国内经济,毁坏中国的战时经济能力。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里,中国不仅需要抵挡拥有装备优势的日军进攻,还要防备来自各个领域的阴招。流通在中国大地上的假币不仅造成通货膨胀,还给日本疯狂掠夺资源和各种生产资料提供了巨额资金,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极大损害了国民的利益……

    赵昺熟知这些黑历史,也清楚其中的危害和手法,说服庄世林参与其中并未费多大力气。且让其觉的自己不需上阵杀敌、攻城掠地却能给鞑子造成重创感到无比自豪,又能亲身在殿下领导下参与一项如此伟大的工程中是十分光荣的事情。有了内行的支持,赵昺便与他先商定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扩大,安全第一的方针实施。

    首先从熟悉的下手,先印制一批会子兑换中统钞,然后再将大部兑换成金银,少部分用于开支和购买急需的物资。这样做是考虑到钞法刚刚在江南施行,必然会出台些优惠政策以鼓励百姓和商家兑换,再者他们为了迎接大规模的兑换平准库的金银也定然充裕,不会出现兑不出来的事情发生。

    另外一个原因是己方对于会子十分熟悉,模板容易制造,钞纸和油墨易得,容易上手。而蒙古人的纸钞与宋的却有很大区别,赵昺所说的容易也是相对现代来说的。蒙古人也不傻,当然会吸取宋金发行纸钞时遇到的假币泛滥的问题。因而在制定了严刑厉法进行惩处的同时,也设法从根本上杜绝假钞,这就得从手法上做文章。要是纸钞做得太简单,那模仿起来也是十分容易,因此,必须将其做得复杂,这样才不易被模仿。

    想想古代没有水印,纸钞只靠手工印刷,要是纸钞做得太过简单,上面只有面额和朝廷盖章,这十分好模仿,所以,为了杜绝这种状况出现,便从纸张和图案上想办法。由于纸钞用的材料比较特别,而且要有政府的批准才能使用,从材料上有效的减少假钞出现的机率。要是满大街都能买的纸,造假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费力气就可以印刷出假钞了。要想印制出民间难以造假的纸钞,就要设计花纹和图案都比较多,且难度大的图案,这样才不易被模仿。纸钞上印刷的图案错综复杂,这样就算是拿在面前临摹,也何难实现。

    蒙古人造币用的纸也由专门作坊抄造的特种纸,这种纸以桑树皮为主料,添加适量的棉、麻植物纤维抄制而成。纸质暄厚挺阔柔韧耐磨,且又耐水、耐腐蚀。缺点是颜色暗淡发灰黑色,如印墨及印制技术稍掌握不好,钞券就会呈现出字迹图案模糊不清,未发行即成昏钞。而这种纸产于四川,那里早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偷运也要谋划安排,无法及时获得。制版同样不是朝夕可成的事情,即便不能造的完全一样,起码也得有九分像才能瞒过世人的眼睛。

    正是基于上述的困难,赵昺决定两条腿走路,先以兑换会子为契机试水,完成机构的组建、打通渠道,捞取第一桶金,同时扰乱江南货币市场,使得中统钞和会子的兑换难以为继,从而破坏蒙古人妄图控制江南经济的图谋。与此同时,开始仿制中统钞的模板,试制或购买印钞所需的专用纸张。一旦成功,便立即投放市场,并借机大肆利用假币购进物资,补充琼州不足之余。

    而大量假币的入市,进而会造成中统钞迅速贬值,抬高金银的价值,使其丧失在江南市场上的信用,使中统钞更难在江南立足,或是形成几种货币共存的局面。最后的结果便是江北市场也受到波及,物价飞涨,使元廷不得不靠超发来维持市场,引起全国性的通货膨胀……

    “殿下,我们总计局人多嘴杂,操办此事怕是多有不便,是不是……”庄世林吞吞吐吐地道。

    “嗯,总计局确实不便主持此事,那便由内府事务局操办,由你们总计局协理,如何?”赵昺当然清楚这种事情当然不能让外人所知,对内部也要保密,参与的人越少越好,事务局是当前最为隐秘的部门,且有些事情必须由他们操作,既然无法迈过去,拉进来最好。

    “殿下高明,事务局手里掌握着几支商队,又有铺子,他们操办此事要方便的多。”庄世林在广州曾参与事务局布置眼线的事情,知道些内幕,当然十分赞成殿下的安排。

    “既然如此,那边请郑主事一并过来商议!”赵昺立刻吩咐人去召郑虎臣速来……(。)

第197章 火门() 
♂,

    郑虎臣可以说是王府中除了王爷外最忙的人了,现在各部都已经搭起了架子,投入工作,不需他亲自东奔西走的四处收集情报。而为了应对各处蜂拥而至的信息,事务局总部也进行了改组以便管理、以便协调各分部工作,训练培养谍报人员,分设总务处、情报处、作训处、交通处,行动队改为行动处五个部门。同时应王爷的要求设立特勤处,不过现在只有一个气象小组和一个专门负责为殿下搜买稀奇古怪物品和人才的采办组。

    到琼后,王府的住处太小无法安排这么多人员入驻,郑虎臣又忙着在王府附近找寻了一处僻静的宅子作为办公场所,又在城外为作训处选定了一处荒僻之地营建训练基地,以便尽快开始培训谍报人员,应对越来越多的任务需求。而今天刚回来便又被殿下喊了过来,不过他也习惯了,谁让自己是殿下的第三只手呢!

    郑虎臣来了以后听了殿下的构想,并没有觉得吃惊,因为他早被其满脑子的奇思怪想弄得麻木了。现在别说印假币,就是说上天入地他也不新鲜了。前两天,殿下就设计了个叫什么水下呼吸器的东西,人戴上后便能不必露头换气在水下长时间潜游,从而不被水面上的人发现,让大家觉得神奇不已,尤其是受行动处的水鬼们欢迎。

    对于让自己主持此事,郑虎臣也不意外。制造假币那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别说是鞑子那方面,就是府中这些大儒们知道了都能把殿下洗吧洗吧生吃了,而自己作为殿下那支看不见的‘黑手’,他不干谁干啊!不过他也觉得这是件一本万利的好事,如此不仅能扰乱敌国的经济,还能肥了自己,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反正最后一切都是忽必烈买单,大家连个谢字都不用说……

    “殿下,事务局正好刚刚买了块地皮准备建个庄子,那里偏僻的很,方圆十里难见人烟,且又有重兵把守,出入皆在监视之下,保密没有问题,将地点设置在那里神不知鬼不觉。殿下以为如何?”制造假币的地点,郑虎臣马上想到了再建的培训基地,那里只需隔出一块独立区域便可,反正地方大得很。

    “那里出入可方便?”赵昺觉得不错,不过自己花了钱,地儿还不知道在哪。想到原料和成品需要运进运出,交通必须得方便才好。

    “殿下无需担心,那里虽不通陆路,但有一条水道可通小船,出入还算方便。”郑虎臣答道。

    “好,地方有了,负责雕版的人也要尽快找到,不然开不了工啊,是不是从都作院遴选几个!”赵昺在甲子镇时便注意搜罗各种匠人,可以说其中五行八作样样齐全,找几个雕工应该不难。

    “殿下,这个容易解决!”郑虎臣说道。

    “哦,你知道何处有这样的巧匠,我们可重金礼聘!”赵昺惊喜地道,他本来还为此发愁,没想到在郑虎臣眼中根本不是事儿。

    “殿下,根本不用重金礼聘,只要让他们能吃饱便会感恩不尽了!”郑虎臣摆摆手道。

    “还有这等事情?”赵昺更加惊异,世上光干活不给钱的好事谁都愿意。

    “殿下,这琼州便有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