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46章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46章

小说: 重生南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首领传览一遍,众人看完不由肃然起敬,释疑后,陈邦彦便打发李成栋的使者回去复命了。

    得知陈邦彦并未单独回信,更不曾向使者询问自己家属的境况,李成栋感到很奇怪:陈邦彦是个冷血动物吗?竟然对自己的妻儿没有表露一丝的关切之情!强烈的疑惑和好奇促使着李成栋急不可待想要知道陈邦彦在那封信的末尾写了些什么。

    于是他立刻拆开了信封但见一行大字映入眼帘:“妾辱之,子杀之,身为死臣,义不私妻子也!”

    原来此人自从起兵以来就没有打算活下去!对于一个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黎民社稷的人,李成栋十分清楚家属妻儿早已成为了他们的身外之物。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够为了天下间的所有百姓,为了和自己并不相干的人亲手斩断身上亲情的羁绊?

    李成栋对陈邦彦的这种决心深感敬佩,所以他最终没有为难陈邦彦的妻儿。

    攻城战依然在继续,随着清军围城的时间越来越长后,粮食水源日见减少,缺粮缺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清远城四周,沦陷区内老百姓从偷偷出城的义军口中得知城中的情形后,纷纷给城中偷送粮食,李成栋得到军报,惊怒异常,于是就在清远城四周布置游骑,斩杀送粮的百姓,杀了就把人头挂上,企图借此吓唬百姓,让他们望而却步,事实上,百姓们并没有被吓住,三忠及其义军的坚持抗鞑给了他们翻身的希望,白里清军围的严,入不了城,他们就趁着黑夜,人背肩扛,毛驴驮着去给城中的军民送粮,零零散散的,积少成多,使城中缺粮缺水的情况暂时得到了缓解。

    PS:历史上的陈邦彦算不上明臣,不过是个秀才,却才华横溢,意气豪迈,具有文武之才。曾上书弘光皇帝,陈述三十二事,乃是治国安天下的妙策,可以挽大厦之将倾。弘光皇帝哪有那个心思?当废纸丢在了一边,陈邦彦壮志难申。隆武时,隆武皇帝读罢三十二事拍案叫绝,正是当时治国要务。可惜隆武处处受制于郑芝龙,傀儡皇帝一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疆土一片片沦陷,却无计可施。

    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永历皇帝朱由榔被清军李成栋部围与桂林,陈邦彦联合陈子壮,张家玉等人,起兵攻广州,以围魏救赵之计,逼李成栋回援。桂林最后虽解围,陈邦彦却不幸兵败被执,惨遭凌迟,其子皆战死殉国。

第075 水师交锋(二)() 
不过随着清军攻势的不断增强,清远城城池的防守越来越吃力,破城不出意外只是时间问题了,李成栋也是拿出老本砸了,几千本部老卒轮番上阵,显然是不拔城便誓不罢休,自从六天前得到肇庆失守的军报,他就陷入了两难的危机,他深知自己并无后援,明军援军一到很有可能里应外合被包了饺子,所以他必须在明军合围前攻下清远,只是清远这根狗骨头实在太难啃了,还没啃下就崩了他几颗牙了,正当他打算一鼓作气,继续增强攻势时,又得到三水失守的战报。

    三水一失,他的几万大军将面临归路和粮道被断的风险,到时候全军就要不战自溃了。

    李成栋气得摔了几个茶蛊,他恨老天不公,每到关键时刻就要出乱子,在军帐中来回不停地踱着步,良久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召令麾下营官将佐军议,军议的最后结果是,陆师维持攻势不变,继续攻打清远城,一定要拿下清远城,五千水师,除一千留守清远北江口外,剩余四千全部交由副将施琅统领,前去牵制位于三水的明军,清剿其部水师,夺去制江权,保证后路和水上粮道的畅通。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狼目豺声,为人凶狠。其父曾将瞎眼老母丢弃在山上喂了狼,施琅又将老父抛在山里,任其生死,为乡里所不容,被驱赶了出去,投靠了海寇郑芝龙,崇祯元年,郑芝龙接受朝廷招抚后,施琅授职左冲锋。

    隆武二年,郑芝龙降清,施琅随同叔武毅伯施福顺势投了清廷,被清平南大将军博洛划归到江南巡抚李成栋麾下,在平定广东的期间,其部下八千水陆兵马多次立下大功。

    他对李成栋此次派下的作战任务很有信心完成,军令刚下达,便开始布置兵力,他命令手下第一干将洪习山率大小八十余艘战船先行出发,做试探型进攻,自己则亲率两百余艘主力舰队做为第二梯队随时支援前方战斗。

    清军的战船总数虽然不多,不过火力,战力都不弱,还装备有七八艘五百料左右的主力战船,每艘战舰上都有六门红夷炮或千斤佛朗机,这七八艘大型战船被两百余艘几十料或者一两百料的中小型战船簇拥在中间,仿佛一个个巨无霸,看上去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位于三水的朱由榔君臣,得知清远的清军水师分兵南下后,也加紧布置,将水师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二千余人,一百余艘战船由水师团副统制高利勋率领,作为先锋队;第二部三千余人,三百余艘战船,为中军主力,由朱由榔带领精通水战的统制余龙亲自坐镇指挥,剩下的水师和一万侍卫亲军则保卫三水城后方,防止被清军抄了退路。

    作为明军先锋,高利勋队共有五百料大型战船一艘,装备四门火炮,长舟和快蟹等中型战船二十八艘,每艘船装备一门四磅红夷炮和一门虎蹲炮,剩余八十余艘是网梭船和鹰船等。

    北江支流多,和宽阔的西江比起来,水量偏小,大型战船航行时要时刻注意礁石,浅摊,受到了不小的限制,导致整个船队的速度也跟着慢了半拍。当明军船队行驶到横石矶一带时,正好与清军的前锋洪习山部相遇。双方随即展开了遭遇战。

    水师副统领高利勋虽然不是多么高明的水战专家,却也有些水战经验,在得到前方有不明身份的船只游弋的奏报后,他敏锐的察觉到那也许就是清军的水师战船,于是果断下令各船准备作战。与此同时,清军洪习山部前锋也发现对方。

    当战船进入火炮射程之内后,双方同时下令开炮进攻。

    “轰!轰!轰!……”

    江面上顿时冒出一股股白烟,双双对射还击。

    一颗颗实心炮弹携带者巨大的动能在彼此的船队中落下,激起一道又一道水柱,偶尔击中一两艘战船,立马将木质的船体砸出一个个大洞,带起了漫天的碎屑。

    水战中火炮的命中率很低,十发能中一两发就是神射了,毕竟一是距离远,船体小,二战船在不停地移动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一方火力强,一方战船兵员多,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所以这场遭遇战从白天一直打到了晚上还是同一个结果:不分胜负。因为双方各有损失,又加上夜幕降临,双方便各自停止了战斗,停泊休整。

    次日凌晨,战意高昂的洪习山就率领船队率先发起了进攻,明军闻讯后也马上起锚迎战。就在双方刚刚交手之时,宽阔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支更为庞大的船队。清军主将施琅率领他的主力船队抵达了战场。

    清军主力船队一到,高利勋就发现局势已经对己方明显不利,他立即下令船队回撤以保存实力。等待余龙的中军主力船队到来决战。高利勋也算有点武将的胆色,他亲自率众断后掩护部队后撤。

    洪习山看出了明军主将的意图,他率领所部船队死死地跟上高利勋部,意图将这部分明军拖住干掉,水战经验十分丰富的施琅虽然刚进入战场,但他根据战场形势夜很快就弄清了战况,当即命令主力船队全速前进,合击明军。

    洪习山部前锋十分难缠,追上了高利勋部就一口咬住,而且一旦咬住就任凭明军如何猛烈反击也不肯松口。眼看清军的水师主力离自己越来越近,高利勋部只能奋力死战,苦苦支撑,以延缓一下被包围干掉的时间。

第076 水师交锋(三)() 
五百料的大战船原本是船队主力,但在撤退时却成了拖后腿的,笨拙的航行在最后,渐渐被清军敏捷的中型战船迂回包抄,虽然四周有不少己方的长舟和快蟹保护,巨大的船体依然不可避免的暴露在了清军战船的火炮之下,成了攻击的靶子,不时地被火炮击中,木屑横飞。

    明军主力战船和四周的长舟,快蟹用火铳,火炮奋力还击,但和清军战船的火力比起来终究要弱了不少。一些中小型战船只要被清军的火炮击中,基本就是船毁人亡的结局。

    清军的船队就像一群狼,而明军的五百料大战船此时则成了一只鹿,被群狼咬得遍体鳞伤。

    “砰!”

    一颗炮弹穿过甲板,钻进了明军主力战船的船舱,所过之处血肉横飞,一片摧枯拉朽,船体被破坏的很严重,操作不灵,移动的速度越来越慢。渐渐被清军的战船追上。

    洪习山迅速传令军士跳帮而上,高利勋则带着一干水兵拼死抵挡,本着杀一个不赔,杀俩赚一个的信念,始终坚持着与跳帮而上的清军进行残酷的肉搏。

    生与死的差异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就在麾下的明军士卒一个个倒下,船上的火焰越烧越旺的危急关头,朱由榔和余龙的中军船队即时赶到了。

    到了地方,仔细一看前军已被人家合围了,于是为了尽快救出前军,朱由榔当机立断,命余龙率领战船就是一波猛冲。

    清军先锋船队虽然因突然出现的明军援军而显出了些许的慌乱,但在十分精通海战战术的洪习山的指挥下,清军们也迅速地冷静了下来,开始组织防御型攻击阵势,等待中军合兵一处对敌。

    明军的前军这才成功摆脱清军的追咬,成功与援军合并,此役明军前军的损失较大,副统制高利勋等人也多少挂了彩,然而万幸的是除了主力战船受到一定的损伤外,其他中小型战船被火炮击沉的并不多,前军水师并没有伤到元气,而水师统制余龙在听说前军差点被人一锅端后也极为气愤,发誓要一雪此耻,与清军对战到底。

    为了提高水战的胜算,朱由榔此行将六门葡式新式红夷炮和剩余的四门千斤佛朗机火炮都带来了,分批安装在各个战船上,以增强船队的火力。

    当清军水师统帅施琅看到了增援而至的明军水师主力时,也不愿示弱,于是准备列队迎战。明,清两军的水师主力至此终于相遇,展开了厮杀。

    清军大战船多,火力强,不过中小型船只数量相对较少,以海沧船为主,而明军大战船少,火力相对薄弱,中小型战船数量多,特别是长舟和快蟹,有明显的西洋风格,船体不大,流畅性,协调性好,机动性也很强,转向和移动较为灵活,可以做进攻主力,在水量不大的北江上,其实用性比大战船还要强出不少。

    由于双方都将自己麾下拥有的力量不做任何保留地投入了战场,所以这场水战一打就是整整一天,海盗军对水盗军。

    上午,清军凭借优势火力,干掉了明军十几艘中小战船,像舢板那样的船只,几乎是一炮击中就瞬间解体沉没了;下午明军的长舟快蟹凭借灵活的转向和风一般的速度,相互配合着干翻了一艘清军的五百料大战船。

    到了傍晚十分,清军一共损失了大战船一艘,中小战船二十几艘,明军一方也损失不小,原先就已经伤痕累累的一条大战船在经过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