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无冕之王 >

第178章

重生无冕之王-第178章

小说: 重生无冕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阳嘴角掠过一丝冷笑,却还是无视了赵三,转身面向三家银行的代表,一字一顿道:“你们可以回去各自等候了,反正现在清偿贷款的期限还不到,到时候,蓝星集团会一分不少地连本带利将贷款清偿干净!从今往后,蓝星集团再不与贵银行发生半点业务往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郭阳的态度斩钉截铁。

    三家银行的人都有点尴尬。

    他们把蓝星集团逼到了这个份上,以后还谈什么合作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最后的赢家() 
一  这个时候,沈晓曼带着郭琳琳、姚泽楷等艾丙集团高层陪着艾丙集团股东、高兰投资基金总裁高兰分乘两辆奔驰商务车驶进蓝星集团大院,同时来的还有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计委主任黄凯。

    不多时,三辆黑色的帕萨特官车就罗列开进蓝星集团院内,从车上匆匆下来数位面色肃然的政府官员,眼尖的蓝星集团保安一看竟然是市委书记蒋雪峰、市长马平山和常委副市长孟建民,大吃一惊,立即通过电话通报高层。

    沈晓曼一行来蓝星签约是郭阳安排的。但省里来了一个副秘书长则不在郭阳的控制之内了,他也是刚才得到了沈晓曼的临时通知。至于市里这三位主要领导,也是因为黄秘书长来而临时推掉所有活动赶来相陪。

    后来郭阳想想也属于正常了。

    艾丙集团的总部现在省城,已经是省里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省里的企业并购地方企业蓝星集团的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涉及资本运作总额不低于十个亿人民币,自然得到了省里的重视,分管副省长安排自己的副秘书长兼省计委主任黄凯出面坐镇,也在情理之中了。

    而对于市里来说,蓝星钢铁项目是重点项目之首,突然有省里来的企业进行并购,他们一方面感觉突然,一方面也非常重视,就算是没有黄凯出面,蒋书记和马市长也会亲自过问的。

    因为事出突然,蒋雪峰和马平山就是在往蓝星大厦楼上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并购方就是艾丙集团。

    蒋雪峰一边进电梯一边向马平山皱眉道:“老马,怎么这么突然?省里来的企业并购蓝星钢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蒋书记,我也是刚刚接到省府办公厅的通知,至于是哪家企业,我也没来得及问。我估摸着啊,应该是银行逼得太紧,蓝星集团迫于无奈,这才找了下家,把蓝星钢铁卖了清偿贷款吧?看看这事闹得,真是……乱成了一锅粥!”马平山也有点心烦意乱。

    至于孟建民,则默然站在一旁,悄然不语。

    郭阳和周定南没有想到沈晓曼和市里领导来得这么急,都没有来得及下楼去迎接,黄凯一行就在周定川的陪同下上了楼进了会议室。

    而这个时候,赵三和银行的人还没走。

    周定南定了定神,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黄秘书长,高总,沈总,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急,没有下楼去迎接领导和各位贵宾,实在是失礼啊!”

    黄凯笑了笑:“周董事长太客气!我这趟来呢,主要是受省领导委托,陪高总和沈总来跟你们签署并购协议的,这个项目,省里领导很是重视……”

    周定南跟黄凯等人寒暄握手的时候,赵三躲在会议室一角脸色有点震惊和难看。黄凯他是认识的,黄凯突然陪人下来蓝星集团,到底要干什么?

    郭阳回头扫了赵三等人一眼,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来,“赵董,各位,既然撞上了,就不如留下来当个见证吧——”

    赵三嘴角一抽:“什么见证?”

    郭阳轻描淡写地道:“艾丙集团出资十个亿人民币并购蓝星钢铁,今天就要签署合作协议,赵董是不是很意外啊?”

    赵三啊了一声呆在了当场。

    黄凯高兰等人刚坐下,周定南又去迎了蒋雪峰和马平山孟建民三位市领导进门,赵三一看这阵势就知道郭阳不是开玩笑,心里就凉了半截。

    ……

    沈晓曼代表艾丙集团与周定南签署并购协议。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所有人都如梦初醒了。难怪周家有恃无恐了,原来周定南把蓝星集团卖了十个亿,然后用这笔款子清偿银行的贷款,而且虽然表面上吃了点亏,但因为并购的对象是他女婿掌握的艾丙集团,所谓肥水不落外人田,说起来也没吃什么亏。

    蒋雪峰深邃的目光从郭阳身上一扫而过,然后扭头向马平山低低道:“老马,这就是周定南的女婿?艾丙集团,我听说过,最近在省里是风生水起啊,不过,本来是我们市里的企业,却将总部搬迁到了省里,这是市里的重大损失啊!”

    马平山笑了笑:“是啊,蒋书记,这事倒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周定南和他的女婿玩了这么一招并购的运作,套现了十个亿,的确是高明啊!不过,我也有些吃惊,这家新成立的艾丙集团,竟然有这么大的资本实力,一出手就是十个亿的现金,真是不简单呐!”

    孟建民在一旁坐着脸色震惊。

    郭阳的艾丙集团竟然能承担得起十个亿的现金流来,这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至于赵三,心乱如麻大脑中一片空白。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折腾了这么久,最终竟然半点好处都没捞着,不但周家没有整垮,还成就了艾丙集团,最终让郭阳变成了最后的赢家。

    如果不是他出手把周家逼入了绝境,郭阳怎么可能低成本并购了蓝星钢铁?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蓝星钢铁的真正价值起码在十五个亿以上,一旦这家钢铁企业投入运营,日后给艾丙集团带来的有形的无形的资产扩张好处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让郭阳捡了大便宜了!

    但他已经不敢再做什么了。因为这事有省里介入,黄凯作为省府副秘书长亲自出面,如果他再在背后搞小动作,搅黄了这次并购,无疑会真正激怒省里。

    几家银行的分管副行长和他们的下属们面面相觑,后悔不迭。蓝星集团套现了十个亿,把蓝星钢铁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交给了女婿的艾丙集团,以极其高明的方式摆脱了资金困境,而银行却因此与这样的大客户断绝业务往来。从长远来看,吃亏的还是银行本身。

    沈晓曼和周定南签署了并购协议,黄凯代表省政府发表了重要讲话,无非是一些官话和套话。接下来,市长马平山代表市里也讲了讲话。马市长的讲话倒是很诚恳,言下之意很明确,不管蓝星钢铁的产权和所有权如何发生变化,作为市里来说,希望项目还是尽快投产落地,产生效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协议中约定,艾丙集团的并购资金会在三个月内分三次到账,首批资金到账三亿元。从协议签署的即日起,蓝星钢铁正式更名为艾丙钢铁,变成了艾丙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第二百三十五章 跳槽() 
一  接下来的几天中,省内媒体对于艾丙集团并购蓝星钢铁的事儿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所谓蓝星集团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周家即将破产的各种传闻一扫而空。【。m】

    包括北方晨报在内,都对这起资本并购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毕竟对于当下一个北方三线城市来说,并购金额超过十个亿,已经算非常庞大的项目了。

    而在省城,随着艾丙集团与人民商场资产重组的尘埃落定,以人民商场原上市公司st北方更名为st艾丙为标志,以艾丙集团再次大手笔并购蓝星钢铁为旗帜,加上艾丙集团介入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艾丙集团在北方省已经成为引起省里高层高度关注的重点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之一。

    为了处理这些事务,郭阳请了几天的假。

    这天一早,郭阳回到报社上班,两天没来,他一进报社就感觉到气氛不太对劲,几乎所有人都处在了某种精神亢奋状态,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或三五人聚集在办公室议论纷纷,或一群人凑在一起高谈阔论。

    耳边传来各种声音,郭阳这才恍然大悟。

    进入公元2000年之后的国内媒体,实际上进入了改革的深水期,市场化的改革正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推向深入。这一段时间,国内市场上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新兴报纸,比如商报和都市报系列。

    党报继续维持舆论垄断地位,但非党报系列的市场报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化改革。

    在省级媒体的层面,几家行业报整合为专业报,新创办的有北方商报和北方都市报、北方时报,三家省级媒体。而在地市级媒体的层面,以本市来说,今日商报也正在金锣密集的筹建之中。

    体制的变革,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影响到普通编辑记者的是,跳槽和寻找更高的从业机会变成了可能。

    正在筹建中的商报抛出了橄榄枝。高薪,职位。不少具备条件的编辑记者都在蠢蠢欲动。

    郭阳深吸了一口气,推门进了新闻中心办公室。

    他还没来得及坐下,林美美就嘻嘻笑着凑了过来,胀鼓鼓的胸压在他的办公桌上:“郭阳,你知道不,眼镜张去了商报了,据说对方给了一个副总编的岗位,工资翻了一倍呢。”

    郭阳讶然:“是吗?那还不错啊,老张停职在家,有了新出路也是好事。”

    眼镜张因为老婆的事儿被晨报停职,至今还在家呆着。头上戴了顶绿帽子,以他的心性,就是让他回来复职,他也没有脸再在晨报呆下去了。所以,眼镜张去商报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结局。

    郭阳是由衷地为眼镜张高兴。

    林美美压低声音:“郭阳,我也被邀请了,对方说可以让我干部门副职,工资也涨不少。老张还让我问问你,愿不愿意过去?”

    “你过去的话,商报可以给你一个编委的位置,至少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是跑不了的。”

    郭阳指了指自己:“我?我在这里挺好的,我还真没想过这事——至于你,愿意去就去吧,不过呢,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我劝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林美美迟疑了一下:“你不去的话,我也不想去了。”

    郭阳眉头一挑:“林美美,你别介啊,个人前途重要,你可别因为我耽误了个人发展,到时候,我可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林美美直勾勾地望着郭阳,突然眼圈发红,跺了跺脚,一句话都没说,转身就跑去。

    郭阳心里轻叹一声。

    说实话,他是不希望林美美去商报的。他比谁都清楚,日后商报的体制比晨报更灵活,但这家报纸是完全市场化的报纸,背景是省商业厅集体改制的北方商业集团,因为完全市场化,所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而且工作压力很大。以普通编辑记者来说,每人都要承担一年几十万的广告创收任务,完不成,工资奖金都要受影响。

    林美美的业务能力不强,社会人脉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过去商报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但郭阳又不能直接开口挽留她,只能让她自己做决定。

    至于自己,郭阳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晨报。他的很多思路和想法都要留在晨报才能实现,高薪什么的对他来说都是浮云。以他现在的身份和身价,他之所以还坚持要躲在幕后干新闻媒体,主要还是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

    一旁的李曙光高声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