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玉萱接过一句,“妈,你总是担这个心,弟在那么好的地方呆这么长时间,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当然也长的好。说,给我们带了什么礼物?”
她把双肩包从冯一平背上取下来,在里面寻寻觅觅的,“怎么都是些书?”
“他还是个学生,当然要看书。”看到儿子包里都是书,梅秋萍很高兴。
说实话,里面除了金融方面的书籍,还真的有课本,冯一平毕竟还是个学生,他自己是觉得哪怕成绩差一点也无所谓,但是,原来是年级第一,现在要是一下子掉到十几名开外,爸妈肯定接受不了。
现在平常捧着他们的人不少,但是背后等着看他们笑话的人肯定也不少,冯一平要真的成绩掉下去,有好多人估计会很开心。
所以啊,就是为了爸妈,他也要努力的做一个好好学习的好孩子。
“什么都没带?”冯玉萱一脸的郁闷,这年头,去趟香港可不容易。
“有,都在箱子里呢。”
于是,冯玉萱巴不得现在就把箱子打开来。
等到了家里,她迫不及待的打开那个硕大的箱子。“哈哈,化妆品,这是我的吧!哇。还有衣服,”她从纸袋里拿出一件米色的风衣来,“这个肯定也没人跟我争。”
其实,那个本来是卖给小舅妈的,小舅妈比姐姐瘦些,也高些,穿起来更出挑。不过,现在能说什么呢?
冯一平从旁边翻出两个盒子,“爸。这里有两个手机,你一个,小舅一个,你先看看哪个好。”
这两个手机。一个是爱立信388。一个是刚上市的摩托罗拉g87,都不便宜,就是在香港买,加起来也要上万块。
在这个还有人在街上用大哥大的年代,手机可是个稀罕玩意,冯振昌把两个盒子接过去,脸上笑着,嘴里却说。“肯定不便宜吧,花这个钱干什么?”
妈妈和姐姐也围过来看稀奇。冯玉萱说,“比那些人手里拿的大砖头小多啦,我只看到有几个人用这么小的手机。”
梅秋萍从冯振昌手里把那个银灰色的手机拿过来,“我看看,儿子给你买的,你真有福气啊!”好像有点吃醋的样子。
冯振昌嘿嘿笑着,在看说明书,冯玉萱抱着另外的一个不撒手,“这个给我吧,好不好!”
“什么你都要,”梅秋萍又顺手给了她个响栗,“你整天都在店里,要什么手机?旁边打电话不方便吗?你爸和小舅在外面跑,这个倒是用的上,给我。”
“哦,”冯玉萱依依不舍的把盒子递给妈妈。
“没事,手机更新换代很快,明年就会有更好更便宜的出来。”冯一平看着姐姐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明年啊!”冯玉萱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好了,你快点把那些东西收起来吧,一会小舅和他们该过来了。”梅秋萍提醒她。
“是,我得捡起来,不然小舅妈会跟我抢。”冯玉萱急忙去收拾让她摊的一地的东西。
“哦,一人还有一块表。”冯一平从一个封的紧紧的包里掏出五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上面都有一个皇冠的图样。
这几块表,也是他狠了下心才买下来的,当然不是顶级的,虽然都是入门级的基本款,但也花了他不少美元。
不过,因为现在市面不景气,他又很有后来内地同胞到香港购物的土豪气,一次买这么几块,钟表店为了做成这笔生意,主动给他打了个折,也算是意外之喜。
至于他自己的,已经戴在手上,不过他选的是一块欧米茄的。
他拿出那三块女式的给妈妈和姐姐挑,“这个虽然也不便宜,但是不会贬值,将来还会有升值的可能。”
他本来想说一句要小心戴着,就怕妈妈一听戴都舍不得戴,一直把它珍藏在抽屉里。
“你这个孩子,你这个孩子真是……,”梅秋萍看着那几个精致的小盒子,特别是想着其中有两块要给兄弟和兄弟媳妇,有些心痛,“有了点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冯一平看妈妈的样子就知道,这亏得不是在内地买的,要是在内地买的,估计不管多远,梅秋萍都会坐或车赶过去退货。
冯振昌还在那对照着说明书看手机,“快,挑一块,当年结婚的时候你都没混上一块表,现在好啦,这可是国外名牌。”具体哪个国家的她却不知道。
“瑞士的,它的金表最出名,弟,你怎么这么小气,也不说买块金表回来。”冯玉萱把东西送进房里,把剩下的两块女表一只手戴一块,左看看右看看的。
“你啊,就是有肉嫌肥,”梅秋萍说了她一句,“你不要是吧,那给我,我拿去卖了。”
“我当然要,买都买回来了,这也是弟弟的一片心意,谢谢啊!”,她冲着冯一平说了一句,“你说,哪块好看?”她扬了扬两只手。
“都差不多,看你喜欢吧!”确实都差不多,款式区别不大。
不过她也没纠结多久,不一会,小舅和小舅妈来了,问了冯一平几句,小舅妈听说有一块是她的,一把就抢下一块来,“还有没有其它东西?”
“没有,都在这呢。”冯玉萱说。
“我才不信呢,”蔡虹自己朝冯玉萱房间走,结婚生了孩子之后,她却还是原来姑娘时的那个性子。
“真没有!”冯玉萱连忙跟过去。
小舅也带着新手表在玩手机,“哥,明天我去给你办手续选号吧。”
“不用,我自己去。”冯振昌已经给手机充上了电,正在对照着说明书熟悉功能。
“我可是听说,入网费可是要一两千,选个号也要上千的哦。”梅义良笑着说。
“真的?”冯振昌这才舍得从手机上挪开眼睛。
“真的。”梅义良肯定的点点头。
“那你去帮我办一下手续也好,选个好点的号啊!”
“哈哈!”两个人都笑起来。
冯一平和妈妈在逗还不会走路的小表弟,“小宝宝,我是谁你知道吗?”
肉嘟嘟的小家伙坐在沙发上,依依呀呀呀了几句,跟着就爬到那几个盒子那,从里面拿起一张纸就往嘴里塞,几个人连忙抢下来,“这个可吃不得。”
小舅妈从冯玉萱房里出来,手里捏着几个小瓶子,冯玉萱在后面拉扯着,“舅妈,少了这两样,就不是一套,你还给我吧!”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你把剩下的那些也都给我吧!”
冯一平看着这高高兴兴的一家人,也很开心,有句话怎么说的,其实,赚钱并不能使你开心,花钱才能让你开心。(未完待续……)
第三章 连锁便利店()
热闹过后,该做事的还是要去做事,就是小舅妈,她也要带着小表弟去店里。
只有冯一平留在家里,他靠在沙发上翻着自己写的计划,看需要完善和修改的地方,看着看着,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了过去。
这个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后来不管他多大,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总是觉得特别安逸,也特别放松,有时候比在自己家睡的还好。
等他醒来的时候,用手擦了一把口水,发现自己身上搭着条毯子,冯振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回家,正坐在沙发的另一端看他写的计划。
看儿子醒过来,他扬了扬计划书,“这是你写的?”
“恩,”冯一平用手在脸上摩挲了几把,让自己变得清醒些,“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在香港的这一年,又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和学习,等智通公司的软件雏形出来,我想先在市里试试。”
“真有你说的那么好的前景?”冯振昌还是有些迟疑。
冯一平这个计划书里写的,是连锁便利店,性质上和小区门前的那几家店差不多,他有点不理解儿子怎么这么看好这样生意,要是冯一平说想开家现在很火的仓储式大超市,他还觉得不错,这样的小店,一天能卖多少东西?能赚回本钱吗?
这其实是好多人认识的误区,总觉得自家楼下的那些小店都没什么钱赚,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不讨论具体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只想一条,那些小店,可都是个人的。不像是国企,亏点赚点无所谓的。
个人开的店,要是亏损,或者说,除了房租水电及其它费用之外,没有利润,那最多三个月到半年。肯定就会关张大吉。
但是,细想一下,我们看到周围有理发店关张的。有饭馆关张的,有服装店关张的,还就是没有看到一家这样的小卖部关张,这就从侧面说明。它至少是赚钱的。
至于大卖场。说实话,冯一平当然也很想做,但是,有一个严酷的事实是,后来国内大型的连锁商超,除了极有数的几家还能偏居一偶,苟延残喘,其余的都倒在沃尔玛和家乐福脚下。
虽然我国对外资零售业的进入审批手续非常严格。但是通过变通,比如和中资公司合资成立商业管理公司。家乐福和沃尔玛已经分别于95年和96年进入国内。
就他目前这点资本,更没什么人才,想去和那两家竞争,有些不智。
况且,二十多年后,随着互联网购物的高速发展,这些传统的大型连锁超市也受到了很大打击,门店成交量在萎缩,原来乐观且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也被迫放缓了脚步,有些地方,甚至在关店。
那时反观各地,品牌各异的连锁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虽然都只是在区域内连锁,能走出省的基本上没有,即便是这样,上市的也不少。
所以,在98年来看,这一块绝对是一处蓝海。
冯一平大概和爸爸说了几点,冯振昌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他自己也是开店的,要是一家店三个月不赚钱,他肯定会关掉,要是一家店不亏,但半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他也会考虑关掉。
“那就是这个可以做?”
“真的,做的好没准还能上市呢!”冯一平说。
选择便利店,还有一个理由,当形成一定规模以后,也可以在店里销售自有品牌,比如可以把老家的一些出产深加工以后,放到货架上去,更好的带动家乡致富。
就老家那点人,只要有一两家效益不错的工厂,绝对能带动大家富起来。
当然,他也没有那么伟大,是专门为了造福乡里才想出的这个计划,但是,在自己能赚钱的同时,带动家乡发展致富,确实是他追求的。
我不能让自己变得伟大,但我可以使自己变得崇高,这是重生的冯一平一个小小的信念。
“为什么不在省里开?”冯振昌又问。
“不要看它就是一个小店,可比我们的面馆复杂多了,你想想,单货品就那么多,你说是不是?”
冯振昌点头,做事了才知道做事的不易,要是面馆出售的面再增加几个品种,他的工作量就要翻上几番。
“我是想先在市里开个几家店试运行一阵子,主要是发现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软件和硬件上同时完善,制定出合理的流程来。只是靠空想,制定的计划再完美,很多问题还是发现不了的。
同时,那几家店,也可以为后来的店储备人才,只要把所有的工作都理顺,那以后一个月开几家店,主要就是店面选址的问题。”
“那这个计划书我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