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散户 >

第22章

超级散户-第22章

小说: 超级散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7年的牛市即将终结时,就是这样的新股民充当了解放军,冲到山顶上,解放了正为如何出货而发愁的主力们和老股民们,最后他们一直留在山顶上站岗,站到如今。

    笨笨,就是当时的韭菜姑娘和解放大军中的一员。

第31章 暴跌后的绝望

    由于笨笨的问题代表了很多群友的疑问,所以丁旭修正了前两天的观点,认为要根据技术和个性来操作。

    对有短线技术的,敢于冒险的,且有把握空仓后留着资金的,可以先卖掉包钢稀土,等待包钢稀土的惯性下跌结束,等股价跌到6元左右的低位再捡回来。

    而像笨笨这种股民,基本上不懂炒股技术,在割肉后也不能坚持空仓,这段时间则建议继续采取死捂方式,锁仓不看盘,静待大盘和包子反转。

    盟友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丁旭:“同意奇迹的观点。从技术指标上来分析,包子的短线确实不妙,还会有惯性下跌。但从中长线来看,包子已基本见底,有闲钱的群友,过两天就可以去抄底了。有技术的可以做短线降低成本,没技术的就死捂不动。”

    车牌则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丁旭:“技术指标这东西还有用吗?至少对包子是没用的!从63块跌下来,每次都有人说超跌了,要反弹了,最后还不是跌到了七块?”

    丁旭苦笑了一声,说道:“车牌你太偏激了,技术指标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车牌追问道:“有什么价值?”

    “不想当韭菜的话,你就得有主见!而炒股技术可以帮你作出决断,不至于盲从。”丁旭无奈地叹了口气。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新股民成为韭菜,是因为很多新股民把股票当成了彩票,把买股票当成了下注,认为炒股技术是没用的,能否赚钱全凭运气。哪怕出现了亏损,他们也始终认为这种下注办法是有效的。

    他们还坚信,只要自己还有本金和运气,就总有翻身的机会,正所谓有赌未为输!

    炒股,是最容易学会的赚钱方法,也是最难学会的赚钱方法。

    说容易,是因为只需要往账号里存入资金,花一两分钟买入一只股票,运气好的话,就开始赚钱了。

    说难,是因为很多人炒了十多年股,依然是严重亏损,离盈利还有很远的路程。

    曾有新股民问老股民:“炒股听股评家的能赚钱吗?”

    老股民回答:“不一定有用,很多股评家是骗人的。”

    新股民又问:“那凭小道消息和内幕呢?”

    老股民回答:“也不一定有用,有时反而是庄家布下的陷阱。”

    新股民再问:“那买业绩好的绩优股、蓝筹股呢?”

    老股民叹气:“银行股都是蓝筹股,很多人买了之后却一直亏钱。在中国股市里,业绩是不能决定股价的,亏损股往往涨得更好。”

    新股民最后问道:“那靠技术指标能赚钱吗?”

    老股民实话实说:“技术指标有时准有时不准,有时有用,有时害人。”

    新股民于是得出了最后的结论:“这也不靠谱,那也靠不住,说明炒股就同如赌大小,都是50%概率,要么涨,要么跌,反正要靠运气,所以根本不用研究什么技术指标和基本面、消息面。”

    这种新老股民之间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而很多场对话的结果,是新股民认为炒股不需要技术,不需要过多地分析,只需要运气。

    一些老股民天天研究技术指标,最后却亏得一塌糊涂;一些卖菜的大妈只是凭直觉买入股票,之后便赚了大钱,收益远超专业人士……这些故事为新股民的“技术无用论”添上了绝妙的注脚,被新股民们津津乐道。

    这种“技术无用”的结论流行开来之后,就导致新股民不愿意深入学习技术,也不习惯于在买股前独立思考,全靠别人推荐或凭自己的灵感买入股票,之后就被迅速套牢,成为了主力眼中可爱的韭菜小伙或韭菜姑娘。

    而在丁旭看来,技术流是试图找到一种致富的科学方法,出发点是对头的。只是世界上没有绝对可靠的技术分析方法,因为所有技术指标都是有一定缺陷的,而且技术指标是无法对付“骗线”之类的手段的——只要主力愿意拿出资金来做,不管什么样的技术指标,主力都能做出来。

    所以如果过于迷信技术指标,全凭技术指标去炒股,无异于按图索骥,是比较危险的,必须结合基本面的分析来进行,相互印证。这样一来,虽然有时仍然会失败,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有作用的,有时甚至能通过技术指标找到黑马,大赚一笔。

    因此丁旭认为,炒股技术肯定是有用的,至少可以为自己买卖股票找到一个充足的依据,不至于乱买乱卖,这样也就能减少盲目的操作,尽可能地避免亏损。

    开车,必须学开车的技术。医生动手术,也必须学习相关的技术。而炒股既然是一种商业活动,当然也有技术规则和技巧。那些对技术指标一知半解,最终因为对技术指标的错误理解而亏钱的散户,往往会全盘否定技术,认同技术无用论,这无异于因噎废食,过于偏激了。

    也因为如此,丁旭一直致力于学习炒股技术。

    如果不想当被主力随意宰割的韭菜,就只能不断地成长,直至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奇迹,我只问你一句,你现在准备抄底包子吗?”车牌再次追问道。

    “我的操作策略没变,暂时不会抄底包钢稀土,要等到在中铁二局和同力水泥上赚到利润之后,再来抄底包钢稀土。”丁旭答道。

    “我去,早知道你会这样回答!”车牌发了一个鄙视的表情。

    接下来,丁旭被一些群友开玩笑地狠狠鄙视了一番,认为他这时不肯抄底包钢稀土,就是不肯与大家共患难,不够意思。

    丁旭当然不会被这些话给激得脑袋一热,就此把手里的股票换成包钢稀土。他依然耐心地观望着,等待着合适的换股时机。

    只是丁旭也没想到,之后的行情会如此戏剧化——

    10月30日,大盘企稳并上涨,沪指收盘报1763点,涨幅为2。55%。

    这一天,中铁二局上涨1。83%,同力水泥则大涨8。9%,盘中曾一度涨停,收盘报4。76元,让齐飞倍觉扬眉吐气,接连给丁旭发了三条短信,称同力水泥正式启动了,今后的涨幅很有可能会超越中铁二局。

    而在昨天的天量跌停后,包钢稀土果然又延续了惯性下跌动能,在没有新的重大利空出**的情况下,再次大跌6。13%,跌到了6。74元。

    10月31日,大盘再次下跌,沪指收盘报1728点,跌幅达1。97%,几乎又把10月30日的上涨成果给全部抹去了。

    中铁二局再次小涨0。72%,收盘报5。61元;与此同时,同力水泥则因为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公告而停牌一天。

    而包钢稀土这一天则再次放量大跌8%,收盘报6。20元。

    10月31日是周五,正是周末。这天晚上,丁旭在研究了一番大盘和包钢稀土的走势后,在奇迹群里说道:“现在的大盘,给人的感觉就是阴一天,晴一天,反复震荡。我认为这是主力们还没在底部吃饱,还需要在反复震荡中进货,只要指数不创新低,就放心持有。我估计中央的利好也快出来了,到时大盘和包子都会迎来春天!”

    无人回应,群里一片死寂。

    过了五分钟后,丁旭又在群里说了一段话:“在过去一年的大熊市中,包子在下跌过程中一直亦步亦趋地跟随大盘的跌幅,我感觉主力是在磨洋工,在耐心等待大盘反转,等待再做一波大行情的机会。而包子这几天突然借着利空快速下跌,这周累计下跌26%,跌幅远超大盘,已严重超跌!我感觉这是主力在挖黄金坑,现在已基本见底了,可以抄底了!”

    仍然无人回应,群里依然是一片死寂!

    这段时间,包钢稀土的跌幅之大,让持有这只股票的群友们都无比心灰和绝望。

    因为绝望,所以群里一片死寂。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32章 除了坚持,还是坚持

    10月29日晚上,丁旭曾在群里这样建议:从短线上看,包钢稀土还会惯性下跌,因此有短线技术并敢于冒险的,可以先在七块多的价位上卖掉包钢稀土,等包钢稀土惯性下跌到6元左右再买回来。

    从这两天的走势来看,丁旭的这个建议还是靠谱的,如果做这个短差,可以做出一元的差价,能节省不少持股成本。

    不过,当时这个群才开了几天,大家都还在彼此熟悉、摸底的阶段,多少还会有些戒心,一时间还很难彻底相信别人。而且很多人的股票都跌了三分之二以上,在这个价位上去割肉做T做短差,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此虽然有些人心动了,但除了“小伙爱炒股”、“疯婆子”两个人割肉空仓之外,其他人基本都没有操作。

    小伙爱炒股和疯婆子这两个人,都是有一些技术的,而且都是最近在包钢稀土反弹过程中做短线不慎被套的,套得比较浅。平时他们俩靠做T已经降低了一些成本,目前被套的程度连5%都不到,因此割起肉来也痛快。

    至于其他人,都是被深套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盘和包钢稀土下跌,一天天地看着股票市值越来越少,亏损越来越大。

    他们先是后悔没有按丁旭的建议操作,之后就对下跌变得麻木了——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他们强行进入了自我封闭的阶段,不再每天去看账户上到底亏了多少。即使在群里聊天,也只愿意聊些美食、电影之类的话题,不再谈论股票。

    也因为这样,原本很热闹的群,这几周迅速变得冷清起来,有时大半天都没有人出来说话。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心灰意冷,几乎失去了说话的力气。

    股民的这种自我保护状态,被股评家们称为“就地卧倒”,或者“装死”。

    其实在丁旭看来,在深套的情况下,就地卧倒不失为一种等待解套的好办法。毕竟炒股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赚钱也只是为了生活,为了让自己开心。既然被深套了,就没必要成天和自己过不去,索性不看盘,离股市远一点,看淡一点,乐观一点,反而能更轻松地等到解套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因此,这段时间丁旭也很理解群友们的想法,很少在群里谈论股票,只是一个人默默钻研炒股技术。

    直到今天晚上,他觉得包钢稀土这几天的暴跌是另有玄机,应该是主力在挖黄金坑,现在已基本见底了,抄底的时机即将到来,这才在群里说了自己的观点。

    没想到这两段话说完之后,如同石沉大海,有近二十分钟都没人接话。

    “奇迹,你想太多了,包子没希望的!”好半天,笨笨才冒了个泡,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句。

    这段时间,眼看股票资产不断缩水,原本在群里最为活跃的那些群友,比如玉影和笨笨,也开始变得沉默起来。

    以前盟友等人每天都会比较乐观地预测一番包钢稀土的走势,大多是预测上涨。笨笨和玉影开始还捧一下场,但后来发现股价一直下滑,就再也没有了捧场的力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