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家仙田 >

第95章

农家仙田-第95章

小说: 农家仙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大旗怒道:“谁能想到会下雨,我哪带雨衣了?小子,你带几个雨衣。赶快拿出来。”

    付婆婆埋怨道:“你这老头子,让你准备进山的东西,你都准备什么了?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要用的没用的。要不是有福娃在,我们估计会饿死在山里吧。就你这样的,还有脸向福娃要这要那的?”

    李青云劝慰道:“两位老人家别急。别急,我找找,应该带了几个。山里潮气大,不带雨衣可不行,随便来一片云雾,都能把衣服浸湿。”

    杨玉奴可怜兮兮的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表哥,你有多余的雨衣吗?”

    “呵呵,就算没有多余的,也有你的。”李青云笑着,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一叠一次性雨衣,足足有十多个,分给大家一人一个。

    孙大旗接过雨衣,仍然不满的说道:“你小子背包里到底装多少没用的废东西?一次性雨衣都装十多个,你想卖雨衣啊?”

    李青云撇嘴道:“既然是废东西你别用啊。如果有人想买,又不是不能卖。有一次我去黄山旅游,突遇大雨,在山底下1元一个的一次性雨衣有人卖100,居然有游客抢着要。从那之后,每次登山,我都会多带几个雨衣。”

    “表哥,那次你不会花一百块钱买一个这样的一次性雨衣吧?”杨玉奴怜悯的问道。

    “……”李青云尴尬一笑,突地指着面前的草丛说道,“好多蜻蜓啊,飞得很低,看样子雨点快要落下来了。”

    “哼,转移话题的速度也太快了。”杨玉奴不满的撅着嘴,伸手随意一抓,就抓了一只红色的小蜻蜓在手里,也不握紧,只是灵活的转动手掌,那只蜻蜓怎么飞也飞不出她的掌心。

    孙大旗看到后,眼睛一亮,问道:“小丫头,太极劲练到几成了?麻雀到手里可能飞出去?”

    “麻雀和蜻蜓又有什么区别?反正我爹经常骂我是笨丫头,我也不知道练到几成了,我是女孩子,练不练都行。倒是福娃哥很可怜,小时候想学都学不到,他爷爷有武功不教他,他外公有能耐也不教他……”

    “咳咳,那个……现在就别提这事了。”李青云觉得很丢脸,小时候的糗事太多了,不说也罢。

    “噢,那我不说了。”杨玉奴很乖巧的闭上了嘴巴。

    孙大旗却叹息一声:“小小的青龙镇,当真是人才辈出啊。你的功力不错,在年轻一代当中,可比肩任何流派的嫡传。而福娃太可惜了……如果以他的资质,从小习武,在年轻一代当中,可排前三。”

    “哇,看不出我的天赋这么高啊。”李青云故意的夸张大叫,把郁闷的气氛冲淡些,问道,“那昨天路过的清风小道士,他的功夫怎么样?”

    孙大旗沉吟片刻,慎重的回答道:“那小道士很强。他们这一流派说是进山避难,才修建悟道观,隐士修行。不过功夫却有形意拳和武当道家的影子,如果有心,来历也易查寻。观主灵虚道长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强的高手之一,当年我和李老二联手,在他手底下走不过一百招。”

    此时,已有雨点落下,山间霎时变得白茫茫的一片。

    “那我爷爷的功夫跟谁学的?为什么不能传给后代?”李青云其实有很多疑问的,只是不知道该问谁。

    “也是一个进山避难的道士……呵呵,那年代你不知道,往深山里逃难的高人很多。逃进深山,和豺狼为伴,说不定能拼出一线生机。如果没逃进深山,大多高人都被整死了,下场很惨。”

    “我的功夫是家传,并没见过你爷爷的师父,当时和李老二喝酒,他喝多时说的。其实再往深山里走,还有几个功夫很强大的老和尚,我返城之后,几乎没回过青龙镇,也就没打听他们的下落。倒是听你爷爷说过,那些老和尚坐化之后,他们的弟子又搬往更深的荒山里,从此下落不明。”

    大雨倾盆,打得睁不开眼睛,天地共一色,分不清上下前面左右,一瞬间有些迷茫,感觉自己身在仙境,脚下全是云朵水雾。

    “据说川蜀多剑仙,你们那时候有没有见过剑仙?”难得孙大旗正常一次,说话不带刺,李青云就想多问几句。

    “屁的剑仙,只是练的剑法高明一点。见过两次……和关中刀客没什么区别,为了一块烤红薯,都能杀人。算了算了,不说了,提起就生气。现实中的武林啊,可不像里描写的那样美好。”孙大旗不耐烦的摆摆手,不知是雨水进了嘴里,还是想起不愉快的事,不再说话。

    大雨中的山路极难走,孙大旗就扶着付婆婆,两人蹒跚前行,形成一副极和谐的画面。

    杨玉奴看得心中一动,举着相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背影照。然后主动挽住李青云的手,像两位老人一样,相互扶持,漫步在大雨中。

    最难走的一段路,居然被他们静悄悄的走过去。到了半山腰,山势突然一缘,竟然有开辟过的梯田痕迹,一层一层的,却是长满了灌木和草藤。

    看到这里的风景,付婆婆突然有了精神,指着侧前方的一处大块梯田,说道:“看,就是那里,是我和几个好姐妹开垦出来的,花了我们一个多月的时间呢。可惜还有最后一点没处理完,我就生了。唉,那年月的人都很疯狂,也不想想,寒冬腊月的,都快下雪了,在这荒山野岭开垦什么梯田啊?结果动了胎气,我早产了。”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我抬进仙女庙,挡住了风雪,找柴火的找柴火,烧水的烧水,有经验的大婶帮我接生孩子……可是第一胎难产,大出血,眼看就不行了,幸好被进山采药的李老二遇到,用几根银针帮我止住血,还给了两片野山参吊命。”

    “就那样,我撑了过来,我那可怜的孩子也侥幸保住了性命……”

    孙大旗却极煞风景的打断付婆婆的回忆,气乎乎的说了一句:“明明是李老二帮你接生的……”

    付婆婆大怒:“滚一边去!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不是他帮我接生,我和闺女早就死了,你还小心眼,整天记着这事。人家是医生,医生你懂不懂?”

    “我相信别的医生,但绝不相信李老二。当初你刚到青龙镇那会,他李老二可是追过你很长一段时间的。如果不是我突然出现,说不定你就被他骗走了。”

    “……”付婆婆在小辈面前,气得不想搭理孙大旗,越说越没谱,她都害羞了。

    雨渐渐停歇,可是雷声却更加紧密。李青云和杨玉奴正要找个地方升火做饭,却突地听到有女人唱歌,似乎就在身边,歌声幽怨,似在云里雾里,缥缈不知出处。

    杨玉奴吓得尖叫一声,这里就她一个年轻女子,她自己没有唱歌,那是谁在唱歌?

    付婆婆也是神色大变,喃喃自语:“仙女显灵了……”

第113章 竹筒饭

    仙女庙废墟突然传出歌声,在这种鬼天气,确实够吓人的。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孙大旗却指着远处的一块大石头,说道:“你们仔细看着,过一会还有女人的影子出现,别吓住了。这可不是什么鬼怪,更不是神仙,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把一个女子的歌舞留存下来。”

    李青云早就听人说过仙女庙的来历,早有心理准备,抱着投进自己怀里的表妹,又是无奈又是暗暗得意,心想,这就是胆大男人的福利。

    “类似于留音石之类的东西,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自然奇观。每到雷雨天气,就会重现某一个固定场景,或有声音,或有影像,又有声音又有图像的奇景很少,将来旅游开发时,可作为重要的景点之一。”

    杨玉奴偷偷的抬头,看到大家都很淡定,她也不好钻在李青云怀里不出来。孙大旗所指的大石头,果然有淡淡的白色身影出现,看不出容貌,看不出年代,只感觉很年轻,身段妖娆,衣带飘飘,展现最真实的古老歌舞。

    一路上一直很安静的两只猎狗,此时吓得不轻,对着虚幻的身影叫个不止。李青云忙安慰它们几句,搂着它们的脖子,才让两只猎狗冷静下来。

    很短暂,只有几十秒的时间,白色身影渐渐消失,歌声也随之渐没。

    古代的山民不知道电力和磁场的关系,以为真的见到了仙女,于是在这里盖了一座庙,路过的猎人都来祭拜。逢年过节,山底下的民众也会来这里祭拜,曾经有一段时间。这里的香火很鼎盛。

    付婆婆带着眷恋和不舍,冲刚刚消失的白色身影挥手,似在送别特殊的朋友。

    “不是每次打雷下雨都能出现这种奇观的,这也是要讲缘分的。”付婆婆纠正道。

    孙大旗满不在乎的说道:“是是是。这个仙女和你最有缘分。每次你一来,她就会出现。这话你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哪有这么巧的事,说不定一只小狗小猫从这里经过,她也会出现跳舞呢。”

    付婆婆怒道:“你年轻时进山打猎经常从这里路过,下雨打雷时。你遇到过几次?李春秋也经常从这里路过,他怎么说打雷下雨几百次,他只见过两三次?”

    “……”孙大旗怕气着老婆,不再还嘴,不过瞧他那表情,显然还是不认同。

    山里的天气变幻莫测,雷雨快。晴得也快。一转眼的功夫,一阵大风吹过,头顶的乌云居然散了大半,太阳从乌云缝隙里露出一角。正午的阳光非常灿烂,一扫诡异阴霾的压抑气氛。

    李青云从山坡上砍来竹子,每一节有二十多厘米,粗若手腕,在一端开一个小口,像一元硬币大小,把泡好的糯米塞进竹筒。同时混入火腿、咸肉、香菇沫、空间蔬菜丁……每个竹筒加入一百毫升左右的清水,再用草叶子把竹筒上的小洞口堵严实,防止跑气。

    他的速度很快,等孙大旗升好火,李青云已经做好八个竹筒,说道:“今天中午改改口味,尝尝我李家的秘传竹筒饭,味道绝对一流。呵呵,再吃烧烤,付婆婆的胃可能会撑不住。”

    付婆婆目瞪口呆,指着李青云手中的竹筒说不出话来:“你、你……什么时候泡的糯米?什么时候准备的咸肉?香菇?还有豆角、青椒、茄子、黄瓜?我的孩子啊,你背包里到底背了多少东西?沉不沉,累不累?唉,为了我这老婆子,真让你费心了。”

    李青云笑道:“哪里的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付奶奶,你和玉奴就专心的烤火吧,等烤干身上的潮气,差不多就能吃到美味的竹筒饭了。中午咱不做肉汤,也没地方打猎,不过我带有水果罐头和淀粉,咱们做甜汤。”

    李青云说着,完成手中最后一个竹筒饭,就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两罐什锦水果罐头,什么水果都有,红红黄黄绿绿,看得让人流口水。

    杨玉奴瞅了瞅李青云的背包,几次想打开看看,都忍住了:“明明也没有多重呀,怎么能装下这么多东西呢?水果罐头这么重的东西,你也带了两罐子?”

    “呵呵,我力气大,你又不是不知道。别说这一个背包,再背一个,咱……”李青云看着孙大旗不怀好意的目光,顿时改口了,“再背一个,咱就真背不动了。”

    杨玉奴抿嘴偷笑,忙挪过来帮着李青云支架子。烤竹筒饭的架子和其它架子不同,需要支成一个长方形的架子,要把竹筒饭的一节竹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