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蹋黄鸸笆执潜稹
独眼的夏侯惇拱手还礼:“世子请放心,刘辩军力虽盛,然则四面开战。我军集合力量,猛攻一路,定有所获。匈奴胡寇已经被彻底肃清。并州三五年内不在有外族骚扰,世子尽管放心的治理地方便是!”
十万大军离开晋阳,一路旌旗招展,马蹄隆隆。半月之后抵达了邺县城外,与驻扎在这里训练休整的十万大军会合,准备度过黄河。正式与东汉大军争夺中原地区。
刘备死亡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邺城,顿时让曹操如坐针毡。寝食难安。当即于昨晚亲笔书写了一封讨伐刘辩的檄文,决定在这个赤日炎炎的夏季向东汉朝廷宣战。绝不能等刘辩彻底平定巴蜀之后再做出反应。先发制人从来都是上上之策,亡羊补牢,只能是愚蠢之辈自我安慰的借口。
虽然烈日炎炎,但风却格外的大,吹得曹操战袍猎猎作响,迎着风缓缓展开檄文,高声朗读了起来:“自桓灵以来,朝廷失道,卖官鬻爵,民不聊生。宦官外戚,相继专权,路有白骨,饿殍遍地。太子刘辩自幼轻佻,不学无术,屡遭灵帝轻视,谓之‘此子轻佻无德,不配做一国之君!”
顿了一顿,用犀利的目光扫了一眼城下二十万将士,继续高颂:“刘辩之母何氏,为人歹毒,睚眦必报,毒杀王美人在前,重用何进乱国在后,何德何能母仪天下?刘辩母子尽皆小人,沽名钓誉,愚弄天下,刺杀献帝在前,又谋刺启帝(刘彻)在后,罪不容赦,今当起大军讨伐,剑指江东,直捣金陵!”
“剑指江东,直捣金陵!”
曹操的檄文刚刚读完,二十万将士便纷纷举起手里的兵器,用排山倒海一般的呐喊响应曹操。就连远处的山谷也纷纷响应,声彻云霄,天地色变,就连烈日也悄然隐进了云层之中。
将士们的呐喊刚刚落下,城墙下面一身甲胄的独眼将军就站出来大喊一声:“汉室已死,新朝当立,刘氏已经不配再做万民之君,请大王登基称帝,以壮军威!”
随着夏侯惇的呐喊,包括贾复、王彦章、许褚、典韦、单雄信、曹文诏等猛将纷纷站了出来,在城墙下面拱手请命:“请大王登基称帝,讨伐无道刘氏,昭告天下,以振军心!”
在众将的带领下,二十万将士纷纷举起武器响应:“请大王登基称帝,讨伐无道朝廷,以壮军威!”
众将的请求来的太突然,让曹操有些措手不及,目光扫向范增:“范卿,让孤登基称帝之事,是你们策划好的么?”
范增摇头:“此事微臣的确不知晓,但既然众望所归,大王还是顺从军心,登基称帝吧!”
郭嘉也站出来道:“大王,众将士为你卖命,谁不是图个荣华富贵,青史留名?谁愿意背负叛贼之名,就像你檄文写的一样,汉室失道,民心向背,刘氏已经不配再做万民之主,请大王登基称帝,鼓舞军心民心!”
“范、郭两位大人说的极是,我军现在已带甲五十万,纵然不及刘辩,也足可偏安北方。请大王登基称帝,设立朝纲,鼓舞士气,不可再屈居人下,寒了将士之心啊!”刘馥与蒯良、满宠等文臣纷纷长揖到地,请求曹操登基。
“此事来的太突然,孤尚且再考虑一番!”曹操对于麾下文武的逼宫有些始料未及,手抚胡须难以决断。
范增拱手力谏:“大王,此一时彼一时也,之前诸侯割据,谁敢贸然称帝便会成为出头的椽子,遭到群起而攻之。而现在已完全不同,诸侯纷纷被剪灭,整个天下除了刘辩与洛阳朝廷之外,便只余大王。值此乱世,非君即臣,纵然大王指责刘辩为昏君,可也是以下伐上,如此则师出无名,军心不振。若大王能够登基称帝,讨伐无道汉室,****正言顺,军心大振!”
听了范增的震烁之言,城楼下面的夏侯惇、贾复等武将再次作揖请命:“请大王登基称帝,讨伐无道汉室,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这一次,包括郭子仪、庞德,以及先后归降的陈子云、韩擒虎也纷纷加入进来:“汉室失道,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大王威震四海,当代汉称帝,以安民心壮军威!”
在众文武的带领下,城楼下面的二十万曹兵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请命:“请大王登基称帝,我等誓死效忠陛下,讨伐无道朝廷!”
听着耳畔灼人的呐喊,刚刚归降了没多久的达奚长儒、多尔衮一脸茫然,本来只是为了保住性命,现在要成为拥立新帝的从龙之臣么?也罢,反正大元王国已经灰飞烟灭,为谁卖命不是卖命,就为他曹孟德驰骋沙场好了,说不定还能谋取一番功名!
群情激昂,军心所向,曹操生怕拂逆了将士们的心意会导致士气低落,在城头上高声道:“诸位将士,登基之事干系重大,孤尚需要征求其他军团文武的意思,稍后再做决断不迟!”
在曹操的推辞下,登基之事暂时搁置了下来。下了城头之后,曹操立刻派出使者八百里加急,分别赶往许昌征求曹仁、程昱,赶往平原征求夏侯渊的意思,赶往幽州征求曹彬、贾诩的意思,赶往并州晋阳征求曹昂、荀攸的意思。自己是否该顺从将士们的请求,登基称帝,建国立都,与刘辩南北对峙?
成都北方,八十里的雒县。
苏秦与赵匡胤、刘裕等人尚不知道曹操的动作,但却早早知道了刘备中毒身亡,刘辩昏迷不醒的消息,当即聚集一堂共商对策。
“哈哈……还是苏尚书厉害啊,不费一兵一卒就要了刘备与刘辩的性命,我刘裕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刘裕啧啧称赞,弯腰向苏秦致敬。这家伙太牛逼了,不服不行,便是合纵六国的苏秦复生,怕是也要自叹不如吧?
就连心高气傲的刘裕都彻底服气了,赵匡胤更是赞叹有加:“苏尚书厉害啊,随便动动笔就能顶十万大军,不不……至少二十万、三十万!就算有三十万人马也不见得能取了刘辩性命,而苏尚书却仅凭一封书信就同时结果了刘辩、刘备的性命,纵然范蠡再世,张良复生,也是甘拜下风啊!”
“呵呵……两位就不要再吹嘘了,我根本都不认识刘封。”苏秦摇摇头,一头雾水的表示我现在比你们还迷糊,能不能让我静静?(未完待续。)
一千零五 大鱼上钩
既然世人都认定是自己蛊惑刘封毒杀的刘备与刘辩,苏秦干脆不再辩解,因为那样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样还能给自己笼罩上牛逼的光环,苏秦当然何乐而不为?
只是苏秦知道,不辩解归不辩解,但绝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别人不知道自己把毒药赠送给刘备的事情,自己却不能自欺欺人,“我明明把毒药给了刘备,为何他自己反而被毒死了?”
苏秦老谋深算,属于典型的不见棺材不落泪,虽然刘辩中毒昏迷不醒的消息言之凿凿,但毕竟是昏迷不醒,天知道刘辩是不是故技重施,又来一次诈死?
相比之下,通过斥候的刺探,已经出殡下葬的刘备却是板上钉钉。这让苏秦很是郁闷,自己苦心孤诣的计划就此流产,若是出殡下葬的是刘辩,昏迷不醒的是刘备,那该有多好?
“我认为应该出兵偷袭东汉大营!”看到苏秦不说话,刘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行,刘辩善于诈死,传言未必可靠,或许这是他的请君入瓮之计。”苏秦收了思绪,打断了刘裕的话,“德舆将军用兵一向稳重,为何此次竟然提出这般冒险的提议?”
刘裕大笑一声:“哈哈……我又岂能不知刘辩小儿善于诈死,此乃将计就计之计,派一支兵马佯装偷袭东汉大营,若刘辩果真昏迷不醒,就大杀他一通!若是刘辩使诈,我军便诈败而逃,吸引东汉大军追袭。在路上伏击于他,让刘辩作茧自缚。”
这次不等苏秦开口。赵匡胤就否决了刘裕的建议:“现在的刘辩早已不是当年的顽劣之徒,身经百战。先后灭袁绍,诛袁术,破刘表,平孙策,全歼蒙恬、朱元璋的大型兵团,其谋略绝对不容小觑,刘德舆你若是这样小瞧他,早晚必吃大亏!”
“赵兄说的极是!”常遇春手抚胡须,一脸钦佩之色。“当年在我们叛逃之前,天子还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就表现出了超人一筹的统兵能力,跨海救青州,出其不意,打的袁绍方寸大乱,实乃千里解围之典范。又经过了这些年的磨砺,怕是更加出神入化了吧?”
说到这里,常遇春的目光中满满的都是景仰与崇拜:“交州之战。汉帝全歼四十万秦军,包括蒙恬、王贲等主将,无一逃脱。江陵之战引诱吕布入围,再鲸吞朱元璋二十万大军。这样的谋略,怕是足以比肩韩信、白起了!”
听常遇春左一个“天子”右一个“汉帝”,刘裕面露不悦之色。冷哼一声:“哼……照你这么说,咱们还打个屁啊?直接投降算了!左一个天子右一个汉帝。你既然如此忠心,为何造反?”
“老子就是佩服他。难道不行么?”常遇春听了刘裕的不善之言,登时勃然大怒,双目圆睁,恶狠狠的瞪着他。
而刘裕亦是面露凶相,一手搭在佩剑上,与常遇春怒目相向。火药味极其浓烈,冲突一触即发。
眼见两位核心人物起了冲突,苏秦急忙站出来充当和事佬:“两位将军息怒,息怒,大敌当前,万万不能起了冲突,让敌人笑话!我们不能轻视刘辩,但却也不用妄自菲薄。刘辩虽然实力强大,但多线作战,物资补给压力极大,而我们联合曹操,以守为攻,未必不能扭转劣势。当年高祖被项羽打的躲进了巴蜀,还不是靠着垓下之战赢了项羽,奠定了大汉四百年的基业?”
赵匡胤也站起来去劝说二人:“好了,好了,遇春你这话说的有点抬举刘辩了,德舆将军也不必和他计较,老常说话从来都是有口无心。还是苏尚书说的好啊,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咱们今日虽然处在下风,但比起当初的刘邦来不知好了多少,只要我等齐心协力,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在苏秦与赵匡胤的调解之下,这次冲突暂时平息了下来。
刘裕一脸郁闷的道:“按照你们的意思,这刘辩诡计多端,用兵如神,咱们难道就只能龟缩在城中等着挨打?”
“呵呵……德舆将军不必着急,周亚夫、新文礼率领的援军已经到了绵竹关,再有两三日便可抵达雒县,届时我们一起杀下关去直捣刘辩大营,管他是诈死还是真死,一决死战便是!”苏秦亲自斟了一杯茶递给刘裕,示意他稍安勿躁。
赵匡胤忽然灵机一动,提议道:“刘备身死,刘辩昏迷不醒,他们的臣子必然来回奔波,密切联络,何不派遣一支精锐士兵在路上劫杀?说不定能够有所收获!”
“赵将军此计甚妙!”苏秦击掌称赞,“可以派遣一批精锐弓箭手去埋伏,伺机射杀双方的文武,定有收获。”
巨毋霸闻言大步出列,拍着胸膛道:“何须弓弩手?只要巨某一个人前去,定然让他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杀一双!”
赵匡胤竖起大拇指一口答应了下来:“巨将军好气魄!既然这样,劳烦你快马加鞭赶往成都到东汉大营的路途上埋伏,伺机擒杀双方文武。若有收获,定然重重封赏!”
“得令!”巨毋霸拱手领命,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