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055章

大魏宫廷-第1055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战后,河内战场的胜利天平,难免逐渐向韩军倾斜。

    十月中旬时,淇关魏军迎来了最后时刻。

    “李瑁,你走吧。”

    在得知韩军即将对淇关展开新一轮的进攻时,守卫淇关的魏将郑遂对同伴说道。

    郑遂、李瑁,既是燕王赵弘疆的宗卫,亦是山阳军的将领,在韩军大举转战百里战场的时候,他们二人率领原本驻守在淇关、淇县的五千山阳军,死死钉在淇关,让韩军不得不留下重兵进攻淇关,这变相地分担了南梁王赵元佐的压力,拖住了韩军大举进攻河内郡的势头。

    若非如此,可能百里矮墙防御,早已经被韩军攻破。

    然而,这也已经是极限了,在郑遂、李瑁二人的率领下,五千山阳军鏖战至今,十去其九,仅剩下寥寥五六百身负伤势的山阳兵死守着关隘。

    纵使是负责进攻淇关的两位韩将,代郡守剧辛与雁门守李睦,亦对这支魏军的坚韧感到钦佩。

    “走?如今再说走,不觉得迟了么?”

    与郑遂一起站在淇关关隘上,李瑁目视着淇关北侧、坐落于淇水对岸的韩军营寨,朝着那两面韩代郡守剧(辛)与韩、雁门守李(睦)的将旗努了努嘴。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交战,郑遂、李瑁二人也摸清楚了他们的对手的实力,比如代郡守剧辛,又是一位原太原守廉驳式的韩将,非但个人武艺过人,在指挥作战方面亦滴水不漏,几次看穿了郑遂、李瑁二人的偷袭,令二人偷袭不成、反而损兵折将。

    以至于最终只能老老实实地死守琪关。

    至于韩将李睦率领的雁门骑兵,郑遂、李瑁二人暂时还没怎么与对方打过交道,但他们知道,他们派出关外打探消息的斥候,绝大多数都被李睦麾下的雁门骑兵在巡逻时杀掉的那是一支非常擅长在战马上使用弓弩的骑兵。

    不得不说,尽管郑遂、李瑁二人并没有轻视韩将李睦的雁门骑兵,但事实上,他们仍然低估了后者。

    李睦麾下的雁门骑兵,那是非常擅长机动战的韩国骑兵,他们可以在与匈奴、林胡等外族骑兵的马战中,远距离用弓弩进攻、近距离用马刀作战,无论远近都能将那两方外族骑兵击败的精锐铁骑,论战斗素养,雁门骑兵在韩国所有步骑军队中,名列前茅。

    当然了,雁门骑兵最可怕的,还是因为他们被一位叫做李睦的韩国名将统帅,他是整个雁门军的头脑与灵魂人物。

    而这次攻打淇关,由于代郡守剧辛不想让李睦与他抢功劳,再加上淇关一带的地形也不利于雁门骑兵作战,因此,李睦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攻打淇关这件事当中,只是派出了些雁门骑兵,掌控了淇关一带的郊野而已。

    原因很简单,因为魏将郑遂、李瑁二人作为燕王赵弘疆的宗卫,亦读过兵书,深知一味防守无法赢得胜利的道理,因此,时不时地也偷偷溜出关,偷袭韩军的运粮队伍,一度让韩军感到非常难受。

    这也正是韩军总帅、康公韩虎一定要拿下淇关的原因,因为淇县就像是一颗扎在韩军体内钉子,让韩军无法无所顾忌地进攻河内郡。

    “你可以从西边的山中撤退。”郑遂对李瑁说道,虽然李睦的雁门骑兵是很可怕,但若真要逃的话,李瑁未必不能从西侧的山中逃走。

    然而听闻此言,李瑁却反口问道:“那你怎么不走?”

    话刚说完,李瑁自己就沉默了,因为在他面前的郑遂,带有很严重的伤势前几日在攻打淇关时,有一名韩兵用剑刺入了郑遂的右胸,郑遂当时能活下来实属奇迹。

    可以预料,身负重伤的郑遂,绝对无法活着逃离淇关一带。

    良久,李瑁看着城外的韩营,幽幽说道:“一个人赴黄泉,不觉得寂寞么?”

    十月十六日,山阳军驻守的淇关,被韩将代郡守剧辛攻破,整整五千山阳军,坚守关隘、英勇战死,燕王赵弘疆的两名宗卫,郑遂、李瑁,率领着山阳军鏖战到最后时刻,待关隘被攻破后,放弃突围,壮烈战死。

    同时期,魏韩边境上百里平原战场,韩军终于突破魏军的防守,南梁王赵元佐退入汲县。

    不得不说,当赵弘润遗留下的百里矮墙防御被韩军突破后,河内郡对于韩军而言,已经几乎没有防御可言。

    十月下旬时,临虑被韩将、北燕守乐弈攻破。

    在即将破城时,燕王赵弘疆身披重甲、手持战矛,在城头上浴血奋战,将一名又一名攀上城头的韩兵杀死。

    纵使是负责进攻临虑的韩将乐弈,亦对燕王赵弘疆格外关注,评价后者是无愧魏王室子弟、山阳军之魂。

    也正因为这样,燕王赵弘疆赢得了韩军将士的尊敬,被称之为山阳之虎。

    当然,在获得韩军将士敬佩的同时,燕王赵弘疆也遭到了韩军兵将的格外重视,往往只要在城墙上露面,便有韩军士卒的弓弩尾随而至,而一些个人实力颇强的韩军将领,亦将斩首燕王赵弘疆视为自己的目标。

    轰隆一声,城门被攻破,在城头上发觉情况不对的赵弘疆,立刻转战城门,可奈何涌进来的韩兵犹如潮水,杀之不绝。

    在危难关头,宗卫长曹焱拉住燕王赵弘疆,大声劝道:“殿下,城破在即,不可留守,速退!”

    “放屁!给我守住!”燕王赵弘疆挣脱了宗卫长的拉扯,挥舞着战矛重新杀向城门。

    见此,曹焱当机立断,与几名宗卫以及护卫,联手制住燕王赵弘疆,用绳索将其绑住,硬生生将其带走,强行突围。

    “为燕王殿下殿后!”

    无数山阳军的士卒自发留下断后,杀向迎面而来的韩军士卒。

    十月十九日,临虑城破,约三千山阳军、两千南燕军战死,唯有数百魏军在城破时强行突围。

    两日后,汲县被攻破,南梁王赵元佐退守修武。

    待等到十月二十九,在康公韩虎所率二十几万大军面前死守修武长达七日的南梁王赵元佐,见城门被韩军攻破,只得下令撤退突围。

    此战,南梁王赵元佐的宗卫赵戚,见自己来不及撤退,干脆不退,带领几十名魏兵死守城守府长达三个时辰,奋力杀死两百余名韩兵与四名千人将以上的韩军将领,最终战死。

    数日后,南梁王赵元佐与燕王赵弘疆分别退守怀县、山阳两地,企图在这里重新稳住阵脚。

    截止当前,魏国的河内郡,半壁已落入韩军手中,纵使一部分韩将、诸如李睦、暴鸢等等,皆严令约束着麾下的士卒,但仍难以避免有不少魏国平民,被韩军抢走财富、粮食,甚至遭到杀害。

    总的来说,魏国目前的局势正逐渐走向极其恶劣的局面。

第1194章:鱼死网破?魏秦之战!

    时间回溯至十月十九日,秦军主帅武信侯公孙起的书信,送到了秦国的新都咸阳。

    从旧都雍迁都至新都咸阳,这是秦国的一件大事,亦象征着秦国将暂缓与西羌的矛盾,将国家的精力投入到征战中原的这项国策上,毕竟相比较西羌,中原国家的文化与富饶,使得地处偏远的秦人颇为向往。

    总得来说,移都咸阳,这是秦**功爵制的一大里程碑,意味着秦国已经迈出征战中原的脚步。

    然而,秦国刚刚迈出这一步,就被一个魏人挡了回来谁能想到,败西羌、灭陇西,屡战屡胜的秦军,却在三川遭到惨败,整整二十万秦军全军覆没。

    当战败的消息传回秦国时,举国震惊。

    而那名一手挫败了秦军中原战略的魏人,即是魏国的公子,姬润。

    在经历过秦魏三川惨败后,秦人这才意识到,中原魏国的魏人,与陇西魏氏的魏人,两者的实力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中原的魏人更强大,他们拥有着强大的军队与可怕的作战兵器。

    比如秦少君带回国的那几把魏弩,秦国的工匠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弄明白这种军弩的构造。

    然而秦国工匠在此基础上仿造出来的秦弩,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皆不如魏弩。

    相比较魏弩,更让秦人感到震惊的,还是魏国的兵器,那种由铁打造的兵刃,强度毫不逊色秦国巅峰青铜冶炼技术下的青铜兵器,且锋利程度远远在青铜兵器之上,很大程度上刷新了秦人对铁刃的认知。

    秦国工匠不是没有研究过冶铁技术,就如卫人卫鞅入秦后,就希望秦国大力发展冶铁工艺,但遗憾的是,这件事并没有得到秦国贵族的重视。

    因为在秦国贵族的认知中,铁剑是很脆的,强度根本比不上青铜剑,虽然卫鞅告诉他们,铁剑脆弱只是因为秦国的冶铁技术粗劣,但并没有多少秦国贵族相信这种说辞。

    直到秦国遇到魏国的军队,秦人这才意识到,铁制兵器究竟有多么的可怕,在魏弩面前,秦国引以为傲的青铜冶炼技术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厚达半个指节的青铜甲胄,竟被魏军的弩矢轻易洞穿。

    魏国的强大军队,让秦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因为魏国恰恰就挡在秦国迈向中原的道路上,倘若秦国想要获得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的各种技术,他们就必须突破魏国的封锁。

    但问题就在于,魏国虽然国土面积与秦国相当,但他们的技术却并非秦国可以相比,秦魏三川战役惨败的事例可以充分说明两个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天可怜见,魏国的内部出现了叛乱,甚至于,魏国国内有一股叛乱势力,竟在魏国的王都大梁挑起了混乱,意图杀死魏国的王,颠覆魏国王室姬赵氏一族的统治。

    更让秦人感到振奋的是,据说中原还有另外两个强大的国家想借此机会使魏国覆亡。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于是乎,秦国当机立断派兵攻打魏国。

    与韩国以及楚国的目的不同,秦国攻打魏国,倒不是一定要覆灭这个国家。

    毕竟在经过秦魏三川战役后,秦国贵族从覆灭了陇西魏氏的膨胀自信中,被魏公子姬润打醒,他们这才意识到,中原国家的实力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料,因此,征服中原、制霸中原这个口号,已暂时被搁置,他们的目标暂时只是在中原立足。

    是的,打败魏国,夺得魏国的财富与各种技术,进一步发展国力,再伺机进攻韩、楚等中原国家的国土,这才是秦国目前比较现实的国策。

    然而,曾经一手挫败秦国第一次东征的魏人,魏公子姬润,再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而让秦王感到吃惊的是,纵使是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竟也没能在那位魏公子面前讨得便宜,甚至于,武信侯公孙起还在信中如此评价魏公子姬润:战不可胜之敌!

    言下之意就是说,魏公子姬润,那并非是可通过战争击败的强敌。

    对于统帅兵马的将帅而言,这差不多已经是最高评价。ps:历史上的李牧就当得起这个评价,于是就被离间计弄死了。还有长平之战时的廉颇等等。难以通过正常的战争去击败、只能通过计谋诬陷去排除,足以证明这类名将的厉害。

    虽然仍有一部分秦国贵族对此嗤之以鼻,不认为年仅弱冠的魏公子润能有多厉害,但由于上次秦魏三川战役惨败、尤其是函谷一日战役的事例,秦人对于武信侯公孙起的“消极作战方式”,倒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抵触,毕竟谁都明白,秦国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