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贵女重生 >

第212章

贵女重生-第212章

小说: 贵女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长大了,不能事事都要依赖着母亲,况且他也看出来了,母亲的精神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做起事情来也不像以前一样有把握了,尤其是秋十三的事情上,她每每插手都是不怎么样的结局,秋十五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以后不要再容许母亲掺和进去了,她的脑筋已经不像以前一样清楚了,帮不上忙不说,还有可能会坏事。

    华夫人还不清楚自己已经被心爱的小儿子给嫌弃了,老人们常说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说的就是秋十五这样的,以前事事都靠着母亲,有了媳妇之后听媳妇的,母亲就被扔过墙了。

    “你可要仔细着点儿。”华夫人见儿子漫不经心的样子,顿时急了:“苏媚那小贱人一开始就安好心,还记恨着咱们母子之前的所作所为呢,说不定就会故意给你戴绿帽子叫你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

    “母亲”秋十五一把火烧上来,愤怒的看着满嘴没一句盼他好的华夫人:“当初反对苏媚进门,打掉她孩子的人是母亲你,跟孩儿一点关系都没有苏媚心里就算恨,也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羞辱儿子的。”他还是很有自信的,这么多年了,苏媚对他的感情他看在眼里,那个女人绝对不会害他的。

    华夫人一张脸上顿时开了染料铺子,一阵红一阵白的,秋十五已经转身进去了,她顿时气苦的一掌拍在身旁的柱子上,真是岂有此理,她这般辛苦操劳都是为了谁啊?

    秋十五进门之后就感觉有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敏感的看过去,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关注自己,不禁有些疑惑,随即就觉得可能是因为最近事情太多,自已有些疑神疑鬼起来了,坐回座位上喝闷酒,对周围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视而不见。

    沈容安坐在那里小心的关注着自己的丈夫,多少有些纳闷,苏媚跟秋二被关在一间屋子里面,孤男寡女的,秋十五是绝对不会相信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的,可是看他的脸色,虽然不大高兴,却也不像是受了侮辱的样子,难道发生了什么她所不知道的事情?

    暗中请父亲帮忙,一手策划了这件事情的沈容安不禁有些慌乱起来,按照原本的计划,秋十五受到苏媚红杏出墙的侮辱,应该是会极为愤怒伤心的,这个时候她正好可以用温柔可意的女性情怀来感化他,叫他以后字再也离不得自己,如今计划好像出了偏差,下一步该怎么走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章节 第二百六十章 意外消息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六十章 意外消息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一进了腊月,家家户户就准备着开始忙年,今日已经是二十九,家家户户忙着蒸馒头,过年那几日要招待的客人多,馒头需要早早的准备好了,家家户户都把家里精打细算的白面拿出来,蒸好白白胖胖的馒头,准备待客用,有那家里情况实在难过的,用粗粮做馒头,也会在外面裹一层白面,图个好看。

    今年吴家的日子过得宽裕,早早的林氏就准备好了足够的白面,准备蒸馒头,对于这样的事情男人们插不上手,太子更是在昨日里万般无奈的离开回了京城,身为一国储君,惦记着无影针抛弃国政可是不可取的,虽说心中很是失望,他还是不得不走。

    不过临走前欧阳瑾瑜给了个主意,既然秋十三能给他无影针的前部分,自然也不会吝啬于后部分,加上沈重华因为王家老太婆受伤,不论是欧阳瑾瑜还是秋十三,心里都对王家没什么好感,太子只要适当的对王家动点手脚,何愁秋十三不会心甘情愿的拿出无影针来。

    太子心里明白欧阳瑾瑜是利用自己对付王家,不过他也不在乎,人活在世上,还有不被人利用的时候?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都是逃不开的,反正这些江湖世家过于强大对于朝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适当的打击一下也是父皇乐见其成的。

    因为蒸馒头男人帮不上手,欧阳瑾瑜又是个大忙人,就算不在欧阳家过年,他这个欧阳家的少主也不能一直不露面,所以早早的就赶回欧阳家去了,准备告个假,今年过年就不回家了。

    这就只剩下吴文一个****,一开始的时候面对着家里面忽然多出来的几个人他还特别的不舒服不适应,如今叫他一个人呆着他却不习惯了,不能不说习惯真是件可怕的事情。

    林氏带着沈重华和汤圆,三个女人围着面盆里面早就发好的面团,开始大展身手,大块的面团被分成几块,一人一块的在面板上用力的揉着,揉得越多馒头蒸出来就会越劲道好吃。

    林氏是做惯了这些事情的,动起手来熟练之极,汤圆是喜欢厨艺的,揉个馒头自然难不倒她,倒是沈重华,虽说是懂厨艺的,如今也已经忘得干净了,说是在帮忙,其实就是在玩,别人那里馒头都揉得差不多了,她还在不停地折腾着面团,搓成长条团成圆球,玩得不亦乐乎。

    汤圆看的满头黑线,自家小姐这智商大概也就跟七八岁孩子差不多了吧?

    林氏笑着从沈重华手里解救出那块可怜的面团,那模样精致的丫头迷糊的抬起头来,鼻子尖儿上还沾着点儿面粉,说不出的好笑。

    “重华真是厉害,揉了这么久了,蒸出来一定好吃。”林氏赞美一句,手上已经开始按照手上的感觉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面团,汤圆一个一个的揉成馒头排列整齐了。

    他们家没什么客人招待,因为吴文父亲死的时候闹的那般厉害,她们孤儿寡母早就跟那些所谓的亲人断了关系往来了,没必要准备太多的面食准备待客,做够了也就停了手,汤圆还顺便用剩下的小块面团做了两条活灵活现的鱼,拿来花生粒按上充当鱼眼睛,寓意年年有余了。

    吴文闲着没事,已经二十九了也没有必要继续苦读,早就已经把大铁锅刷洗干净了,添上了水,就等着烧火蒸馒头。

    “文儿,这儿交给母亲来做,你从家里拿两条鱼,一块肉给你赵大叔家里送去。”林氏端着馒头进来,吩咐儿子。

    “哎我这就去”吴文虽然是个读书人,却不是迂腐之人,人情往来他也是明白的,自己母子二人也没少受人照顾,往日里家里穷也就罢了,既然今年手里头有余钱,就该多少的意思意思才是。

    不仅仅是关系比较密切的赵大叔家,左邻右舍的凡是对他们家伸出援手关照过的林氏都没漏下,一块肉或者一条鱼,或者几个鸡蛋,礼轻情意重,要的就是那份心意。

    最不能漏下的就是这石头窝村里最大的官儿里正了,林氏早几天就已经亲自登门送了年礼过去,给准备了一条肉,两条鱼,两封点心,两坛子酒,乡下地方算是很丰盛的礼物了,尤其林氏会做人,私底下给里正婆娘一块酱紫色带着梅花暗纹的锦缎,那婆娘哪里穿过这样好的料子,喜的不行,满口的叫林氏以后有事儿直接来找她,能帮得上绝对不推脱。

    那料子还是欧阳瑾瑜买来给林氏的,价值不菲,林氏见过于华贵不敢穿,怕穿出去了惹事儿,除了裁下来一块送给里正婆娘之外,剩下都收了起来,等着吴文那天出息了再拿出来做衣裳。

    倒是那匹天青色竹纹锦缎,林氏打算着给吴文做件衣裳,等着来年春闱的时候给他穿上,体体面面的去赶考去。

    至于妆花缎、云锦这些一看就是给深层重华的名贵料子,林氏本打算给沈重华做几件衣裳,可是这乡下地方,手艺都不怎么样,她还担心毁了这样好的衣料,最后还是汤圆说起来她们家小姐别的不说,针线活那是一等一的好,林氏才发觉自己糊涂了,可不是嘛,沈重华的手艺她也是见过的,居然就给忽略了。

    吴文带着东西出门去了,赵大叔一家人很热情的招呼了他,这年头家家户户都穷,赵大叔一家还算好的,可是这鱼啊肉啊的也不富足,见吴文送了来,赵大婶子满心欢喜,假意推托了几句,就顺手的收下了。

    “你们家也不宽裕,送这些过来干什么?”赵大叔是个忠厚老实的,有些过意不去:“拿回去自家过年用就是了。”

    吴文最是喜欢赵大叔这样的:“大叔,没事儿拿来了就是给大叔一家人吃的,哪里还有拿回去的道理?再说了,我们家不是多了好几个人吗?都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少爷的,好奇咱们乡下人的日子非要留下来凑热闹,这些东西大抵是他们买的,多着呢,自家够用了。”

    赵大婶子闻言羡慕的不得了,一开始林氏救了两个人回去,还自家出钱给他们瞧病抓药的,她还私底下笑话林氏傻呢,自家日子都紧巴巴的,还顾得上别家?哪里想到那两个都是有钱人家出身的,病好了以后也没马上离开,给老吴家买这个买那个的,据说过了年还要翻修房子,可把全村人给羡慕坏了,个个都说好人有好报,这准是老天爷瞧着老吴家男人没了,又一向是个积德行善的,吴家孤儿寡母的日子难过,给的好处哩

    再看看这吴文,身上穿的崭新的棉袍,簇新的料子,看着就觉得眼馋:“可不是,我那会儿还听人说吴家交好运了,老天爷送了两个散财童子来呢。”

    吴文一听这话脸上顿时就有几分不好看了,欧阳瑾瑜给他们添了不少的东西,这本来就叫他感觉别扭之极,好像受了人家的施舍一样,被赵大婶子一说,更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

    “你这婆娘,少在那儿瞎咧咧”赵大叔说了女人一句,拉着吴文出了门:“文儿啊,你大婶子那个人就是这样,喜欢听人家东家长西家短,回来就瞎咧咧,你别放在心上。她还不就是听了赖子胡说的,赖子那小子嘴里说出来的话,能信吗?大叔也跟你说,小心那小子,那小子可不是个东西,心眼儿坏着呢,你们家又有个年轻好看的姑娘家,小心他打坏主意。”

    吴文一听就上了火,合着还是赖子那小子背地里搞鬼,上回受的教训还不够

    这个吴赖子这会儿却不在村子里,过了年之后到初五之前城镇上的铺面之类的都不会开门,窝在那个小村子里面能憋死个人,趁着还没过年,他早就跑到城里去了,看看能不能顺便捞点油水。

    跟赖子一样的地痞们自然不少,彼此之间也熟悉,拉帮结伙的关系还不错,捞油水的方式也就是收个摊贩钱什么的,要是不给钱就闹得你做不了生意,这伙人在这附近可以说是臭名昭著,就因为领头的是县丞家的小舅子,所以没人敢管。

    明日就是年三十,街上开着的铺子不多了,摊贩倒是不少,还有些年货没买完的趁着最后的机会采购年货,街上还算热闹。

    一伙地痞无赖按照习惯收了保护费,就进了旁边一家还没关门的酒楼里面,巧合的是,这家正是沈家的生意。

    酒过三巡,一群人开始吹牛,什么话题都有,赖子也不甘示弱:“你们说的那些姑娘不过就是些稍微好看一点儿的,我告诉你们,就我们家隔壁,最近来了个天仙一样的小娘子,那个模样,哎呦我的姥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