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雷霆战将-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炸不了虎跳峡大桥,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马明山听大家议论的很激烈,他看着雷剑笑着说道:“雷团长,每次战役都是你直接下命令,大家复议,很快形成战斗方案,这次还是你下达命令,大家再议一议,这样会加快会议进度,还能提前做好战前准备。”
雷剑摇头看着马明山笑道:“马政委,此次突袭虎跳峡大桥,不比一般的战役,这次我们是在凿山开路狭窄的铁路线,毫无遮挡物的突袭虎跳峡大桥,可以说,日军对这座大桥,防守严密,一座大桥派出一支被认为铁军的三七二一个联队固守,可想而知日军华北方面军对这座大桥的重视。
而且虎跳峡大桥日军火力布防,基本上可称为上下三层,山巅为主控火力点,可以通过居高临下的火力打击,增援兵营和鬼子桥头阵地。
悬崖中部暗堡是第二层火力打击阵地,同样可以封锁从南突袭的我进攻部队,也可以向北火力增援地面日军阵地。
像这样可称为立体布防的日军阵地,必须要求我们每一个带兵的指挥员,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和进攻方案,然后再统一思想、统一部署,这样所形成的作战方案,才能融入每一个指挥员的头脑中。
一旦大家认可了作战方案,在整个战役实施中,就可以形成一盘棋的协调作战,不至于战役打起来各吹各的号,失去配合作战的整体部署,造成战役期间的混乱。
要是形成这样的局面,就会大大的减弱部队的进攻力,还很有可能造成大的伤亡,说的再严重一些,最坏的结果,也是后人不想看到的,那就是‘独一团’兵败虎跳峡,全军覆没。”
参加会议的各级指挥员,听雷剑说的这么严肃,一个个不仅头冒汗珠,重新认识到这次强攻虎跳峡战役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雷剑看大家被他说的脸色大变,为了给大家一个宽松的会议氛围,他哈哈大笑道:“大家不要被吓倒,只有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我们‘独一团’就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打不赢的战役,大家开动脑筋,重振士气,好好再议。”
在雷剑的鼓励下,大家重又坚定信心,大胆的提出一个个作战方案,但对雷剑来说,这些方案,虽然都有长处,可最大的短板,那就是缺乏统一作战部署,失去多路对敌突袭的协调作战,这也是这次战役的最关键一环。
马明山看大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他说道:“雷团长在每次战役开始前,对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们所谈的方案,基本突出了这一点,可我总觉得这些方案还欠缺点什么,可又捉摸不透,还是请雷团长做个总结,提出最终的作战方案,形成统一的战前、战中和战后部署,只有这样,才能打好这一战。”
雷剑综合大家的作战提议,在脑子里快速运转,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在他的头脑中形成,这个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做出的决定,是雷剑穿越到这抗日战场以来,最绞尽脑汁的一次破袭战。
他看着跟前用一种热盼的眼神,看着他的各级指挥员,雷剑轻咳了一声,大家知道雷剑要下达作战命令,一个个打起十二分精神,力争把雷剑下达的作战命令,一字不拉的全印记在脑子里。
雷剑战起来,掐着腰说道:“我根据大家提出的作战方案,根据日军在虎跳峡大桥兵力、武器装备以及各火力阵地部署,下达命令:
命令一营作为‘独一团’主力,突袭山巅之上的日军炮楼、地堡及附属火力点,抢占日军山巅阵地,居高临下的打击敌人,掩护兄弟营从正太铁路向虎跳峡大桥强攻,一营的任务非常艰巨,一旦突袭受挫,会影响整个摧毁虎跳峡大桥战役的展开。”
(本章完)
第693章 下达进攻命令(二)
雷剑接着命令道:“一营抢占山巅阵地的同时,派出一个突击班,在山巅拴好绳子,顺着崖壁下到离地面铁路十米左右高、日军设在那里的两个暗堡,突然发起偷袭,炸毁暗堡,占领暗堡阵地,火力支援沿着铁路向大桥推进的部队。
命令宋志达的二营,与一营同时出发,在一营进攻山巅日军炮楼、地堡和附属火力点的同时,迂回到山巅炮楼东北面,把绳子拴在山巅的几棵大树上,顺着崖壁隐蔽的滑到山坳,不要惊动敌人。
然后借助夜色下树林、野草和山势掩护,以最快的速度,接近虎跳峡大桥南端东面、日军三七二部队大营,做好潜伏,等待进攻命令。
命令黄勇的三营,隐秘的顺着两边都是开凿出来的峭壁,中间狭窄的正太铁路线,向前推进,当设在半崖的暗堡被摧毁,快速向前突袭,主要任务是消灭桥头阵地敌人,巩固阵地,火力掩护突击连炸毁虎跳峡大桥。
命令新组成的突击连,由一个班从西面峭壁,下到半山腰的日军暗堡,在东面山巅发起对敌猛烈火力进攻时,隐秘的突然发起偷袭,炸掉敌暗堡,坚守阵地,以火力阻击从南面增援的日军部队。
命令突击连长方立强,带领部队紧跟在三营后面,当三营攻占虎跳峡大桥南端鬼子阵地,要以最快的速度,在离大桥南端一百米处,找到我给你指出大桥的爆破重要支点,在五个重要支点安放炸药,力争一次性爆破,炸塌虎跳峡大桥。
命令马铭的骑兵营,在山巅炮楼、地堡,半崖暗堡被摧毁,紧随三营和突击连后面,冲到三七二联队大营附近,等摧毁兵营五个墙角的炮楼,要以最凶猛的战斗力冲进敌兵营,展开厮杀。
命令马明山政委,带领团直属各单位,随时听候前线命令,做到武器弹药输送及时,伤员救治快速有效,后勤补充随时到位。
命令新组建的宋春四营,作为‘独一团’部队的后卫,在正太铁路两边都是崖壁的山上,部署好火力打击阵地,一旦发现从正太路南面出现日军增援,要以最大的火力阻击敌人,严防增援之敌突破你营的火力封锁线,要以极大程度,掩护前线部队炸毁虎跳峡大桥。
命令曲佳明,带领侦察排,及已经参加八路军的两名火车副司机,沿着正太路向南设防,当发现有日军火车开往虎跳峡大桥,要不惜一切代价截停,马上电讯向我报告。”
雷剑一口气下达完几条命令,参加会议的各级指挥员,接受命令,快速在心里捉摸,如何完成雷团长下达的作战部署。
王晓亮、李刚和周鹏,没有接到具体参加战斗的命令,三人这还是第一次,被雷剑给忽略掉。
不等三人发问,雷剑看着这三个团首长命令道:“命令王晓亮副团长,跟随二营行动,命令李刚副团长,指挥沿着正太路向日军大本营进攻的三营、突击连、骑兵营行动,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炸掉虎跳峡大桥。
命令周鹏参谋长,指挥四营和骑兵侦察排,对增援的日军,实施最有利的火力打击,对开过来的日军火车,截停后立即上报给我。”
王晓亮听雷剑下达完命令,高兴地说道:“雷团长这次有很大进步,知道战役指挥的重要性,自己肯留在安全地方加强指挥,就这一点,我敬重你,你没把‘独立团’主力甩掉,单独冒险行动。”
雷剑下达完命令,觉得心情轻松了一些,听王晓亮这么一说,他‘哈哈’大笑道:“王副团长,真不好意思,我雷剑没出息,又得不到你‘尊重’了,我的任务是带领一营,拿下山巅难啃的日军炮楼和地堡这个硬骨头,咱们还会在各自的战场上,遥相呼应的多支持,这样不错吧?哈哈哈。”
大战在即,雷剑竟能在这么严肃紧张的军事会议结束前,狂傲的‘哈哈’大笑,所有参加会议的各级指挥员,过度紧张的心情得到了一丝缓解。
每一名指挥员,看着此时面带自信、一脸祥和的雷剑,对决心打好这一战役,充满了信心。
雷剑心中的重负谁又能知道?面对摧毁虎跳峡大桥,这个艰巨又危险的作战任务,每一支部队都是拿鲜血和生命在与敌作战,他这个已是三千多八路军战士的‘独一团’团长,作为指挥员,一旦判断失误,下达的作战命令不能在战场上实施,整个‘独一团’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一个三千多八路军战士的部队,就会从此消亡,这个担子有多重,谁能替雷剑分担?只有雷剑自己,费尽心血,努力做到一切到位,才能看到战役结束后,战士们都活着站在他的面前。
雷剑留下团里的几位首长,对自己下达的命令,再次慎重的探讨,直到一个小时后,在几位团首长的慎重研究下,战役部署更趋于完善。
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看了一下腕表,对身边的战友说道:“各位兄弟,时间不早了,我希望在战役打响,我们都能带领部队,完成好这次各自的战斗任务,现在马上好好睡一觉,再有三个小时,凌晨三点,‘独一团’就要开始对虎跳峡大桥发起总攻,希望大家都给我活着再见。”
‘百团大战’打响的第三天,夜深了,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副总指挥站在地图前,不时听到作战参谋报告,他兴奋地敲打着正太路地图,对站在一侧的前指总参谋长说道:“好家伙,晋察冀军区的中央纵队的杨部,顺利的摧毁井陉煤矿,右路纵队郭部,占领娘子关,其他各战区兵团、军区,都相继传来捷报。
这次投入正太路二十二个团,在华北各条铁路、公路线,展开大破袭,场面壮观,破袭成果显著,好啊,多打几次这样的硬仗,八路军一定会声名大噪,打的小鬼子无处可逃,哈哈哈。”
前指总参谋长同时‘哈哈’大笑道:“副总指挥,我得到的情报,可不止二十二个团参加这场总破袭战,初步统计应该超过一百个团、在敌交通线作战,可谓是百团大战。”
这时,八路军总部前指作战科科长王政柱,手里拿着一叠电文高兴地汇报道:“报告副总指挥、总参谋长,据前线各兵团、军区报上来的数字,正太路三十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十五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十二个团,德石线八个团,加起来一共是一百零五个团。”
总参谋长再次说道:“乖乖,还真是百团大战,作战科再仔细查对一下,要把数字搞祥实,不得马虎。”
副总指挥转回头,颇为激动地说道:“不管是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正太路总破袭战称作‘百团大战’。”
总部两位首长,一来一回的说起正太路总破袭战,最后定位后来举世闻名的正太路总破袭战,为‘百团大战’。
此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作战室,冈村宁次司令官,不时的接到前方求援电文,他愤怒地将抓在手里的电文撕的粉碎,脱手往高处一扬,片片纸屑沸沸扬扬的落在地上,就像撒出的纸钱,给人一种压抑胸闷的感觉。
方面军田边盛武参谋长提着小心问道:“司令官阁下,以正太路尤为糟糕,一旦八路军摧毁虎跳峡大桥,晋冀交通线将全部中断,其他铁路线可以在短时间修复,可这座虎跳峡大桥。”
“田边君,你的清楚守护虎跳峡大桥,是哪一支皇军部队?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怎么样?”
田边盛武参谋长赶紧立正报告:“报告司令官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