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闲 >

第66章

清闲-第66章

小说: 清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还挺紧张,得了皇上借魏珠之口的警告,她自是不敢多说什么,但是又想着以前的小姐妹们说,宫里的嬷嬷们眼睛毒得很,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处子来。她心中紧张,身子就有些僵硬,进殿之后见了皇太后,行礼的动作也不太利落。

    好在太后以为她是初次进御,难免身子不适,也没多怪罪。又见她面带惊慌,不像是侍宠生娇的样子,心中到有几分怜惜,好言道:“难为你了,李嬷嬷给赏。”

    谢了赏出来,张氏捧着太后给她的赏赐,再看到一众宫女、太监不同于以往的恭敬,有了几分得意。她抬头挺胸,慢慢的走回了乾清宫。

    尹氏、马氏、易氏三人与张氏一般都是皇太后选出来的侍寝宫女,昨夜让张氏拨了头筹,心中都各自不愤,此刻见张氏捧了太后的赏赐进来,语气里都带了酸溜溜的意味。“哟,这不是张娘娘么,怎么一大早上的就给太后敬茶去了?”

    易玲儿生得娇小玲珑,声音也脆脆的,“马姐姐这别这么说,让张姐姐怎么担得起呢?宫里能给太后娘娘敬茶的,也只有一人罢了。咱们是那个牌位上的人,只怕将来连给佟格格敬茶都没资格。”

    她这话说完,屋内四个女子的心中都是一暗,太后虽是把她们给了皇上,却连个名份都没有,将来的主子娘娘和各宫主子们还不是想把她们怎么样就怎么样么。她们几人互相之间眼光一碰,都各自拿定了主意,趁着皇上未立后,也未纳嫔妃之时,正好多得些宠爱,若是有了一子半女的最好,最不济也要得个位份,将来也好有些保证。

    康熙大朝之后,回了乾清宫的西暖阁,照常看折子理事,时不时的叫大臣过来询问。

    “万岁爷请用茶”马氏泡得一手好茶,因此得了御前奉茶的差事。

    康熙正聚精会神的盯着手中的书看,听到马氏的声音,下意识的随手往桌上一指,“放下吧。”

    马氏头一次奉茶,心中紧张,慢慢的走到炕桌前,将盖碗放下。康熙知道他**派来的宫女已经分派完了岗位,只是没想到她们这么积极的第二天就上岗了。随着马氏的走近,他闻到了一股脂粉的香气,不由得皱了眉,抬头扫了面前的女子一眼,“谁准你用脂粉的”

    马氏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奴婢,奴婢该死,奴婢……”

    话未完,就被康熙给节断了,“魏珠,把这奴才送到浣衣局去。”

    魏珠进来一看,悄悄的走到康熙身边,低声提醒:“皇上,这是太后送来的宫女子。”

    听见是他**给的女子,康熙抿了抿唇:“打二十板子,另外去内务府找两个嬷嬷,教导她们一下,宫女该怎么做。”

    “嗻”魏珠低头应道,然后带了满身哆嗦的马氏出去,心中不过鄙视,既都到了乾清宫,往后的日子长着呢,着什么急,真是眼皮子浅

第八十七章 有人掐架

    收费章节(16点)

    第八十七章 有人掐架

    康熙从昨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一直都被郁闷着,毓秀却是心情好极了。早上起床,跟着赫舍里氏去给觉罗氏请安之后,便被她留下了一起用早饭。

    觉罗氏看着越见娇俏的孙女,心中得意,难怪皇上待她如自己的眼珠子一般,咱家秀儿就是招人喜欢。“秀儿,你这回在家里住得时间长,有些话多告诉你妹子们,她们也大了,有些事情该知道了。”伸手给孙女挟了个素馅包子,她扫过了文秀、灵秀姐妹两个,心里叹气,虽说旗人家的女孩尊贵,可这教养也是顶顶重要的。

    想着自己年纪轻轻的就守寡的女儿,就算是当了皇太后又有什么趣,还不如平常人家夫妻合乐、白头到老的呢。不过,看着皇上对孙女的看重,大孙女许是不会再重走女儿的老路。有个孙女肯定进宫了,佟家也不必再送女入宫,文秀和灵秀姐妹两个得个好人家就行了。

    吃饭讲究食不言,除了觉罗氏能够先开口之外,其余姐妹三个都是静静的用饭,一丝声响也不闻。毓秀听见觉罗氏跟她说话,放在手中的筷子,咽下嘴中的食物,才慢慢的开口,“玛嬷的意思,是要我把宫中的事儿教给妹妹么?”她心中疑惑,这是打算六年之后,再送女入宫给康熙当妃子?

    “有你姑姑在,想着你的两个妹子前程也坏不了。她们也大了,以后总会入宫请安的。宫里那些门道儿,你总比家里那些嬷嬷们知道更清楚些。”

    毓秀了解的点了点头,确实,同是佟家的闺女,以后给太后请安是常事。“嗯,玛嬷放心吧,我在家这几天多给妹妹们说说。”

    觉罗氏一笑,“快吃吧,你不是和鄂伦岱说好了,一会儿要跟他出去进香么。”说是进香,其是就是出去玩,觉罗氏心里清楚着呢。

    文秀一听姐姐和哥哥要出去,眼睛闪了闪,充满渴望的看向觉罗氏,“玛嬷,我和妹妹可以跟着大姐一起去么?”

    “去吧去吧,学里我派人跟你们先生说一声。”觉罗氏很痛快的松了口。

    这边早饭刚用完,鄂伦岱就杀了过来,“秀儿,你准备好了么?”

    “等我们回去换件衣裳,你先陪玛嬷说说话。”毓秀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旗袍,不太适合外出。

    “跟你们这些丫头出门就是麻烦,快去快去”鄂伦岱着急的催促。

    毓秀不太满意了,瞪了他一眼,“鄂伦岱哥哥总这是么急燥,赶明你统军上了战场,也这样沉不住气么。”她可是知道,鄂伦岱的远大志向,就是做个领兵的大将,然后带着人一路砍过去。说完,她也没看鄂伦岱瞬间黑掉的脸,转身跟觉罗氏福了一福,就带着她院里子留守的两个丫头出去了。

    留下鄂伦岱抖着手指着她的背影跟觉罗氏告状,“玛嬷,你看秀儿这丫头,越发的厉害了,连我都打趣。”

    对于鄂伦岱和毓秀两人之间的战争,觉罗氏一向都是旗帜鲜明的站在孙女之边的,“我看你妹子说的对,你再这么毛燥下去,谁敢让你带兵打仗去。”

    鄂伦岱气得一跺脚,“玛嬷你也跟皇上一样,总是向着那丫头。”

    觉罗氏斜了他一眼,没出声,心里道:你不向着她,要不她每次回来你都巴巴的请假带她出去逛,她要什么你都给买,咋没看你对你嫡亲妹子那么好呢。

    说实话,鄂伦岱对于跟他一母同胞的妹妹文秀也疼,只是他跟文秀差了好几岁,不比毓秀是从小一处长大的,说起话就没有顾忌了点。至于灵秀,不好意思,鄂伦岱同学对于他爹的小老婆从来都没好感,自然对于小老婆的儿女更没好感。他有一段时间还挺不平的,他嫡亲妹子被养在玛嬷身边就算了,灵秀那丫头不过是个庶出的,也养在玛嬷身边,还跟自己妹子受一样的教养、穿一样的衣服,实在是太过份了。

    鄂伦岱是个实在的孩子,他不高兴自然就表现在脸上,还很正式的跟他爹他**他祖母提了抗议。结果不用说,自然是被**了。鉴于镇压他的都是长辈,他目前还不算太大,没有跟他爹强横的资本,只能摸摸鼻子认骂了。不过,他对于灵秀的态度自然是更加不好,时不时的给个白眼,冷哼一声都算是好的。更过份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都把灵秀当空气,人家给他请安也当没看见,更甚者对于生下灵秀的红姨娘,态度贼恶虐。不知道的还以为鄂伦岱暗恋他爹,所以才对他爹的小老婆态度如此不好。

    对于不跟自己一个**兄弟姐妹,毓秀只会更多,对此她到是和鄂伦岱颇有话题。两人对于小老婆的感官都不好,只是一个处于显性,一个常年住在宫里,处于隐性。但是毕竟内里属性差不多,自然更能说到一起去。

    毓秀回到院子换好的外出的衣裳,又特意拿个了装满铜钱和散碎银子的荷包交给跟着自己出门的灵枢和素问。

    来到觉罗氏的屋里,发现两个妹妹带着丫头都在了,鄂伦岱正斜着眼睛盯着灵秀表示自己的不满。她上前两步,“玛嬷,咱们出去了。”

    觉罗氏也拿自己的孙子没撤,她总不能天天因为孙女说孙子吧。佟家以后的族长肯定是鄂伦岱,万一他因为恨上的灵秀,灵秀没个娘家当靠山,日子可是不太好过。

    “去吧,早点回来。”她挥了挥手,想着跟毓秀说说,以后多照应着点灵秀。唉,儿孙都是债,她操心完了儿子女儿,又来担心孙子孙女,什么时候时候眼睛闭上了,才算是清静。

    出门上了车,三姐妹同坐一辆马车,毓秀看着庶出的三妹灵秀,暗暗称奇,被长兄如此对待,难为这个姑娘还能稳得住,面上丝毫怨恨都没表现出来。她若不是真正的圣母,便是心有成算。唔,难道心计这种东西也是天生的咩?她又看了二妹文秀一眼,见她带着一丝愧疚,正拉着灵秀的手,不知该怎么安慰的好。

    算了,还是别说破了。毓秀开口转移两人的注意力,“咱们一会要去护国寺,听说外面的庙会也开了,人挺多的,记得跟好了我,别走散了。”

    文秀和灵秀两个小姑娘,年岁还小,出门的次数有限。今天还是头一次来逛庙会呢,两个人都挺兴奋。一人坐在毓秀一边,叽叽喳喳的问她,“大姐姐,庙会热闹吗?听你说人多,那一定很热闹了?”

    “庙会里都卖些什么东西?有好玩吗?”

    “大姐姐你上次买回来竹刻就是在庙会上买的吗?”

    小姑娘的好奇心是无穷的,问题也是无穷的,毓秀有点后悔,她为啥要开这么个儿头呢?随点说点书啊、画啊的也比庙会强。既然**是自己做下的,只能打起精神来回应两个小姑娘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她到有些理解康熙了,每次被她千奇百怪的问题问住的小皇帝,是不是也像她现在这样纠结无比呢?

    被毓秀惦记的康熙帝此刻正在乾清宫里发脾气,他早上刚开发了想上位的宫女马氏,就被镶黄和正白两旗的圈换地事件闹得头疼。

    镶黄和正黄两旗例来就是天子的私军,从皇太极那时候就是了。后来皇太极南面独坐的时候,把掌正蓝旗的阿敏给收拾了,从而把正蓝旗也划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是最早的天子自领的上三旗。

    可惜好景不常,皇太极突然死了,还没下明确的继位人。当时两黄旗支持大阿哥豪格,而两白旗支持多尔衮,好悬没起内战。两虎相争的结果,六岁的顺治得了便宜,当了皇帝。

    多尔衮从此开始了专权之路,后来打下了山海关,占领了紫禁城之后,多尔衮的势力更加壮大,大阿哥豪格没磕过多尔衮,连自己的老婆都被多尔衮兄弟分了。为了突现自身的地位,多尔衮把正蓝旗从上三旗给扔到了下五旗,把自己的领的正白旗给塞到了上三旗,自此以后,清代上三旗算是就此定格。

    又有清军当初刚入关的时候,继承了他们老祖宗的能力打、砸、抢,本来他们就是空着手来的,来的时候还打着给崇祯皇帝报仇的名义的,结果进了关打退了李自成之后,就占着北京城不走了。

    当初进关的八旗官兵们最喜欢作的一件事就是圈地,骑着马在某一个地方转一圈,然后这地方就归他了,也不管土地是不是有主的。清初圈地的时候,很是惹得天怒人怨的,偏偏当初圈地的时候,多尔衮正掌权,他偏着正白旗,把原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