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闲 >

第44章

清闲-第44章

小说: 清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自己所说所做可都是全心为公。不过,太皇太后好像对鳌拜还是如记忆中那般提防,甚至有意无意的跟他递话,让他打压一下鳌拜,不要让他的权利超过其他三位辅臣太多,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联合另外三人除了他。

    老太太可真狠这是康熙了解了太皇太后意思之后的第一个感觉,随后他又多心了,当初御马之事,他这位皇玛嬷是不是也插了一手呢?他死了,皇阿玛还有好几个儿子呢,那个会比他听皇玛嬷的话。

    康熙坐在东暖阁的宝座之上,收回自己的思绪,对着向自己请安的四个辅政大臣温言着:“平身吧。”

    “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难得看你们四人在下午同时来见朕,可有何要事?”康熙见他们四人面上都带着郁色,好像刚刚已经吵了过一架的样子,有点好奇。

    这回四人没有推让,索尼先上前一步,也不啰嗦,开口直奔主题:“皇上,奴才和遏必隆、苏克萨哈认为应该废除内阁,重新启用太宗爷时的内三院,请皇上恩准。”

    “奴才附议。”遏必隆和苏克萨哈很快接了一句,看样子他们三个是商量好了。

    “放屁,太宗爷当初设立内三院的时候,也是效仿前明的体制。但那必竟是在关外,并不适合现在的大清,你们极力想要回复旧制,到底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清,还是为你们自己”大概鳌拜刚才也被他们三人气得不清,开口说话就很粗鲁。

    “你大不敬”苏克萨哈立刻就跳了出来,指着鳌拜鼻子就吼。

    索尼也不阴不阳的道:“鳌大人,圣上面前,请慎言。”

    鳌拜深吸了口气,转身对着康熙跪下了,“皇上,请恕奴才御前失仪之罪。”

    康熙虽然得了帝王的全部记忆,但他必竟还是个十岁的孩子,好奇心还是有的。见四个辅政大臣吵这成样,他到是感到挺有趣,逐对鳌拜摇了摇手,“起来吧,朕恕你无罪。”

    “奴才谢主隆恩。”鳌拜磕了个头,然后气势汹汹的站了起来,转身接着跟索尼他们三个开炮,“你们三个这段时间上窜下跳,到处联合人,想要做什么?逼宫?”

    靠,该死的鳌拜,你身为满大臣,不站在满洲亲贵这边就算了,你还拦着咱们给大家谋利益。现在当着皇上的面,你还敢给我们扣这种大帽子。

    遏必隆和鳌拜同属满洲镶黄旗,按理来说同属一旗应该同气联枝的,可惜鳌拜有点看不太上遏必隆,平日里两人联系也少,到时隶属正黄旗的索尼跟遏必隆走得很近。遏必隆这个人吧,有点欺软怕硬,还有点墙头草的性质,他虽然跟着索尼混,但是对鳌拜也不是全然反对的。所以刚才索尼和苏克萨哈说话的时候,他就在一边眯着,没怎么出声。可是现在鳌拜不顾道义,把后果很严重的一顶帽子扣在他们三个头上了,就由不得他不说话了。

    “鳌大人慎言,咱们虽说政见不同,可也都是为了大清,决不敢有私心。”遏必隆对上鳌拜还是有点打怵,话也说得不太激烈。

    “就是,奴才几人决无私心,请皇上明查”除了鳌拜之外的那三个人都给康熙跪下了,极力表白自己的忠心,决对没有打着旗号给自己家族谋取福利。

    咱们先来解说一下内三院,就像鳌拜所言,内三院是皇太极当了皇帝之后,仿照明制内阁设立的机构。天聪十年三月,皇太极改文馆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从文馆到内三院,虽任职者均为大学士、学士,但分工更明确了。

    后来皇太极死了,顺治登基,又进关得了大明天下。顺治就感觉到内三院有点不够用,因为内三院么,大多都是满大臣,汉人很少。顺治想坐稳天下,不想被人赶回关外去,但又不能把汉人都杀没了,都杀没了他统治谁去。因此,他自己学习汉家经典,吸收汉族的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又尽量平息满汉矛盾,重用汉人官员来压抑皇族宗室王爷和满洲亲贵大臣。

    在这种情形之下,顺治延用明治,改内三院为内阁,又设立了翰林院。可惜他死得太早,政治目标只实现了一小半。在他死后,虽然有鳌拜接着维护他的政治主张,但鳌拜只有一人,他毕竟不能真的压制住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更何况他们三人身后还有代表满洲守旧势力的头头太皇太后。在内三院和内阁的问题上,他们已经吵了快两年,都被鳌拜以蛮横的态度给压置处了。往常吧,小皇帝对鳌拜比较信服,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近来康熙得了记忆,对鳌拜起了点心结,虽然他再小心,行事之间也带了点出来,表现就在他对其他三位辅臣有了点亲近。这让刚刚回到朝上的索尼似乎看到了点曙光,立刻把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康熙其时是比较向着鳌拜的,他也认为不该废除内阁和翰林院,改设内三院,这明明就是制度倒退好不好。不过,他现在还不能表态,得再听他们掐一会儿,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最主要的就是,他想弄明白,索尼他们三个去没去联合太皇太后。

    “朕明白诸位的忠心,平身吧。至于废不废除内阁,改不改设内三院,几位不妨各抒已见。”吵吧吵吧,吵得多了才能多打听到点内情。

    四位辅政大臣听了康熙的话,分成两派开始了第一了轮的辩论。康熙坐在宝座之上,把玩着手里的折扇,嘴角含笑的听着。

    唉,索尼到底是老了,苏克萨哈还说到正点上,遏必隆呢素质有限,难怪三人合到一起都说不过鳌拜一个人啊。康熙一边看热闹,一边还小小的点评了一下。

    索尼他们大概是吵出火来了,再加上三个合一起都没斗过鳌拜,便开始非常不地道的翻小肠。把顺治十八年发生的江南三案都翻出来,直说鳌拜处治有碍,放纵江南汉人士绅,给朝庭统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康熙有点头疼,江南三案他还是比较向着鳌拜的,尤其哭庙案,江南的那些士子其时就是普通群众上访,只是手段有点过激,不过这也不怪他们,毕竟江南读书人遇到不平事就哭孔庙的传统由来以久,人家也没有武装暴动,只不过是借着顺治帝的死,多哭了一哭罢了。

    再说人家哭得也有道理啊,那个吴县(今苏州)新任知县任维初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不恤民情,动用武力,把不按时交税的民众统统拉到县衙打板子,还打死了一个人。其时他要是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好让自己的政绩亮眼一点,好让自己升官快一点,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关键是他自己盗卖官米,中饱私囊,弄得怨声载道,骂声滚滚,连一向和官府一个鼻孔出气的苏州士绅都看不下去了,愤愤地说道:“自明太祖立法至我朝定鼎以来,未有如维初之典守自盗者也。”

    然后向为喜欢为民请命,以关心国家大事为已任的读书人挽着袖子站出来了。顺治十八年二月四日,即全国官员为刚刚驾崩的顺治皇帝哭灵的最后一天,他们组织了一百多人,集体到孔庙哭诉痛斥任维初暴*。然后又从孔庙一直哭到江苏省巡抚大堂,沿街还散发传单,大呼口号。事情虽然闹得有点大,但人家也是为了江同社稷好么,为了反贪反腐,抓出国之驻虫,心是好的么。

    当时的巡抚朱国治算是个挺有名的酷吏,他在清初江南地方也算是有点名气,历史上的江南三大案甚至都有他的事,当时的江南死了好多人。不过最后这位朱巡抚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他升官去了云南之后,正好碰上吴三桂造反,他到是没投降,其结果就是被吴三桂给杀了,尸体被官兵给吃了。

    朱国治当时也算是官官相护,他虽然把任维初抓了,可也把带头哭庙的秀才抓了,然后给安了个罪名为抗税而谋反,上奏朝廷。

    接到奏报后,朝廷辅政的四大顾命大臣的索尼就觉得朱国治的帽子扣得不对,怎么能说是为抗税而谋反呢?根本就是有组织、有蓄谋的企图反叛朝廷。他当即责令朱国治上升到政治高度,从严办理此案,并要派钦差南下,协同办案。

    这钦差还没等派呢,他就迎来了鳌拜,然后在鳌拜激烈的辩驳之后,索尼捂着被气得差点停止工作的心脏回家养病去了,连同哭庙案在内的江南三案就被移到了鳌拜手里进行处理。鳌拜大人真是很公平,他先去请示了康熙皇帝,又借着此事教育启示了一下小皇帝,为君者要大肚,要善于体查各种上访案件背后的真实性。一般来说能上群众上访的,大多都有点冤屈,咱们现在要求稳,要力争对老百姓好,让他们忘了前明皇帝。所以说,对于这种贪官污吏,败坏朝庭在百姓心中名声的人,就一定不能留着,坚持严肃处理。当然,对于行为有点过激的上访者,也要加以控制,相应的处罚一下,处罚力度不能太大,伤到人家为国为民之心就不好了。

    就这样,在鳌拜的干涉之下,江南三案以极平和的方式得到了处理,本该死上好几百人,几千人被牵连的江南士子们得到了保全。

    索尼本来病都快好了,得到这个结果之后,又被气得多病了几天。好容易能站稳了之后,立刻就跑到太皇太后那里告状去了。

    太皇太后听了之后,立马招见鳌拜,要求他重新判案。鳌拜大人很大义的跟太皇太后言道:“世祖爷亲自书写,后宫不得干政,奴才以为太皇太后明白。”那意思,你也算是后宫之一,没事养花养鸟睡觉,跟着添什么乱。把太皇太后气了个倒仰,没奈何,那旨意是她儿子写的,她虽然身为太皇太后,但是这个国家皇帝最大,她,咳,也得听话。

    自那以后,索尼就和鳌拜对上了,不但他自己对上了,还千方百计的拉上了苏克萨合和遏必隆,见天的在朝上跟鳌拜死磕。可惜的是,他们三人捆到一起,战斗力也没有鳌拜人一大,索尼经常性的被气得请病假,然后在家里把气撒完了,再回来接着找虐。

    见几个辅政大臣之越吵翻出来的前案越多,康熙适合插话,“索尼,朕以为鳌拜处理的很对,目前江南属要平稳,不可过多的激化矛盾。”这老头真的老了,想的用得还是老皇历,一点与时俱进的想法都没有。

    康熙一插话,正在吵着的四个人立马消音,索尼努力的平了平乱跳的心,又压了压火气,转身自我批评:“奴才短视了。”

    “嗯。”

    “那庄氏编写的《明史辑略》一案该如何处理?刑部已经查出了庄氏《明史》扬明、毁清的八大罪状,定为了逆书,可鳌拜他居然还压着不许定罪。”苏克萨哈见索尼败了,立马跳出来,又抓出一件案子接着吵。他想着,这可是逆书,骂咱们满洲的,您总不会还向着鳌拜吧

    的确,关于这件事,康熙迟疑了,他目视鳌拜,等着他解释。

    索尼一见,立马又来了精神,他隐晦的看了苏克萨哈一眼,暗自表扬,干得好,看他鳌拜这回怎么解释。

    鳌拜眉头皱了起来,这件事挺麻烦,他心中暗骂那个该死的告刁状的混蛋,为了钱真是啥事都敢干,这种人就该掐死他,省得出来做乱。现在满屋子的人都盯着他看,不说话还不行。啊啊啊,尼玛啊,姓庄的那小子,你家里有钱就好好过日子行不行,你说眼睛都瞎了,就好好的享两年福,多生两个孩子好不好,没事修什么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