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闲 >

第279章

清闲-第279章

小说: 清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见他媳妇脸上写满了“我要出去玩!”五个字,好笑的伸手刮刮她的鼻子,许诺道:“还好,不算太忙,等胤祜学堂再沐休的时候,带着你们一起出去转转,顺便去佟家蹭顿饭回来。”

    “好。”毓秀笑眯眯的点头。

    如今佟家的第三代已经成长起来,为人父之后的鄂伦岱和隆科多都已经沉稳许多,康熙已经在开始将更多的事情交给两人去办。作为佟家下一任掌家之人,鄂伦岱和隆科多之间感情还不错,虽说行事风格不大一样,却也意外的合拍。

    而最让佟国维头疼的德克新,被康熙往特训营里一扔就是三年,训完之后,又扔到东北苦寒之地进行层次锻炼。大约是苦吃得多,他身上的浮燥之气也在慢慢的消退,今年回京的时候,居然没有哭着求佟国维把他弄回来,而是主动要求将媳妇带去,看样子最近十年是打算在哪里安家了。

    离走之前,他只跟佟国维和赫舍里氏提了一件事,希望他们能多担待一些他的亲妈。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成熟了,赫舍里氏无可不无可的点了头,在李姨娘泪眼中,德克新带着妻子和下人去了东北。

    毓秀知道之后,私下里跟康熙叹气:“若知道多让他吃点苦头就能长大的话,就该早点把他扔去挨训。”

    康熙笑而不语,他没有告诉毓秀,若非狠压了德克新好些年,让他一直在仕途上不得意,只怕光吃苦也没用。

    一个微雨之后的上午,空气里还带着雨后泥土湿润的气息,早早结束工作的康熙,带着早已装扮好的老婆和儿子了,轻车简从的出了紫禁城,直往前门大街而去。

    胤祜、胤祇两人都是头一次出来玩,自然是看什么都新鲜,两个凑到一起,连往日里嬷嬷、谙达们常说的皇家气度都扔到了九宵云外,同时挤在车窗旁边,好奇的往外看着,常常指着某样东西,跟书本里说过的对照一翻,讨论几句,不时的发出清脆的笑声。

    康熙见了若有所感的跟毓秀说:“原该让他们多接触一下世情,免得养成一个不知民生饥苦的混蛋,那可就是我的罪过了。以后再忙,也得带他们出来看看。唉,就算是我,于世情也不是尽知的。”

    毓秀悄悄伸手过去握住了康熙的手,“现在教导还不晚。”

    康熙有心多多教导儿子,带着母子几人在前门大街这里,好好的转了一圈,有意识的给儿子说些世道艰难,百姓生活不易的事情。到了饭点,还选了个酒楼吃了顿饭,让两个养在深宫里的土包子,好好的开了一回眼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二十七章 痛心

    收费章节(45点)

    第三百二十七章 痛心

    刚刚又飘过一场细雨,康熙带着毓秀母子四人步出酒楼,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青油壁车早就停在酒楼门口,他先扶了老婆上车,又把最小的儿子送进妻子怀里,转身再想提了两个儿子,却发现他们早就手脚麻利的爬了上去,就算二儿子还小,也在大儿子和侍卫的帮助下上了车,康熙微微一笑,拍了拍探出头来叫他快来的胤祇的小脑袋,也上了车,坐在毓秀身边,笑着问胤祜:“怎么样,许多东西都见了实物,不再是只存在于书本上死物了吧?”

    胤祜连连点头,“原来好些东西跟儿子想的都不一样。”

    康熙拍拍他的肩膀,“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如今你也大了,该知道些世情世况,以后阿玛出去,会带着你的。”胤祜是嫡长子,康熙对他的期盼很深,要求也严。胤祜也算是个老实孩子,崇拜父亲,依恋母亲,对于他们的教导全盘接受。只是康熙教他的更多是一些为君之道,而毓秀这个亲妈,却更注重些歪门邪道。

    坐在胤祜身边的小胖子不大高兴的嘟起了嘴,“阿玛,还有儿子呢?您不带儿子去么?”

    康熙呵呵一笑,好兴致的逗着次子:“等你能自己骑马了,阿玛也带你去。”

    小胖子攥紧了小拳头:“儿子一定会快点学会的。”

    “嗯,阿玛等你。”有斗志就是好事,康熙很高兴。

    毓秀含笑坐在一边看他们父子交谈,膝上坐着幼子,乖巧的依在自己怀里,还有什么比这时更幸福呢。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佟府门口,佟家大门前,站着几个穿着统一青衣小帽小厮,侍卫自去打招呼:“去回夫人,就说大姑娘和大姑爷回门子来了。”这是康熙叫他说的,侍卫总感觉有些别扭。

    大姑娘?小厮愣了一下,立马就想起了府里的大姑娘是谁,那可是当今的皇后娘娘。再想一下,好像还提到了大姑爷,那不是万爷爷么!那小厮小脸煞白的往里跑,正撞上佟府的管家。

    大管家不高兴的踹了他一脚:“这么慌脚鸡似的作什么!你赶着投胎啊!”

    那小厮被他踹得身子一歪,见是总管,伸手抓住他的衣袖连忙道:“大总管,小的正想……”话还未完,就听身后有个女子清柔的声音响起:“大管家好威风啊!”

    佟二闻声抬头,佟家正门大开,一个二十左右的**,穿着普通的淡紫色江绸暗花衣裙,笑吟吟的站在门口处。哎哟,佟二吓得扑通一下就跪下了,结结巴巴的嗑头行礼:“奴,奴,奴才给娘娘,给娘娘请安。”他这一行礼,满院子的人都跪下了。

    毓秀道:“行了行了,都起来吧,我和皇上此次便服而来,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叫个人去回阿玛和额娘,就说咱们家大姑娘带着姑父和外孙回门子来了。”

    康熙此时才带着三个儿子过来,闻言笑道:“咱们快进去吧,一会儿舅舅、舅母该迎出来了。”

    佟二从地上爬起来,打发人去给主人报信,自己则小心的陪着帝后二人往里走。毓秀好久没回过娘家了,大多数娘家的消息,都是身边的侍女或康熙告诉她的。今天回来,不免多问了一些。“阿玛、额娘身子可好?弟弟们怎么样?妹妹过得可好?夫妻之间可和睦……”

    佟二在心里拿捏着用词,把自己知道的如实回答。正说着,就见赫舍里氏带着家人迎了出来,一见康熙和毓秀,连忙跪地请安。

    毓秀抢上前两步扶起了赫舍里氏,笑道:“额娘,快别多礼,今天就你闺女带着相公、孩子回娘家而已,论什么君臣的到没意思了。”

    赫舍里氏连称不敢。

    康熙道:“舅母就依秀儿所言吧,咱们今天只论亲戚,不论君臣。”

    毓秀转身叫过自己的儿子,“快叫郭罗妈妈。”

    胤祜带着弟弟,恭敬的弯身行了一礼:“郭罗妈妈好。”就连才一岁多的三阿哥,都是自己站在地上,学着哥哥们的样子,也去弯腰行礼,看着赫舍里氏心里直颤,借着蹲身去扶三阿哥的时候,躲过了几个皇子的行礼,嘴里还道:“可当不起,当不起。”

    这个时候阶级的观念深入人心,毓秀也不再多说,只是自己去抱了小儿子,跟赫舍里氏道:“额娘,咱们能进去再说话不,这小子别看瘦,也挺沉呢。”

    康熙也不多话,默默的接过小儿子,自己抱着,看着妻子对自己甜蜜的一笑,挽着赫舍里氏慢慢前行。

    进了正厅,康熙和毓秀落坐之后,赫舍里氏带着儿子、媳妇、女儿、孙子、孙女又重新给帝后两人行礼,方才各归各位。

    “阿玛呢?”

    “还在部里,没回来,每日总得晚膳时才能回来。”

    毓秀对着乖乖的站在母亲身边的小男孩招了招手:“这是庆泰吧,都长这么大了,快过来让姐姐看看。”

    庆泰是佟国维的七子,跟四姑娘同出一母,比他长了几岁的六子庆复是兰姨娘生的,除了这两个比较小的,还有四子庆元、五子庆恒都是赫舍里氏的儿子,毓秀的嫡亲弟弟。鉴于佟娘娘对于妾室和庶出子女的态度,两个最小的弟弟都没在她眼前出现过几次。尤其是老七庆泰,今年都六岁了,毓秀也没见过一次。

    小男孩长得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很腼腆,见毓秀叫他,扭头看了看赫舍里氏,得到母亲的允许,才慢慢的往只听过没见过的姐姐身边挪去。

    相比兰姨娘所出的怡秀和庆复,毓秀对四妹云秀和面前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小dd感觉还不错。

    “庆泰今年有六岁了吧,也该上学了。”毓秀拉着小dd说了几句话之后,便放手让他站回赫舍里氏身边。

    赫舍里氏点了点头,“打算让他今年八月过完生日,就送去呢。”

    “慧秀,如今也是大姑娘了,斯文多了。”毓秀看着站在母亲身边十二、三岁的***,正是少女风姿初展的年纪,相貌大部分随了母亲,弯弯的长眉,秋水似的杏眼,挺直的鼻梁,元宝似的小嘴,此刻安静的站在赫舍里氏身边,秀丽多姿。

    赫舍里氏也看着自己的小女儿,笑着说:“她到是个好的,虽比不得娘娘当年,与其他旗下闺秀相比,也还不错了。”能让一向谦逊的母亲当着康熙的面如此夸奖,想必***确实先得她的心。

    “慧秀如今还在学里读书么?”佟家的小女儿今年也有十二岁了,再过两年也该参选,一般这个时候,家都不会再让女儿去学院里,大多都会自家请嬷嬷,教些各家的私下里的本事。

    赫舍里氏一笑,“她如今还去呢,学堂里都是宫里出来的姑姑,经过了多少事情,比咱们家里的嬷嬷只好不差,多学着些,将来总是有用处的。”赫舍里氏从未想过,再将小女儿送进宫去,她只想着给小女儿选个可心的丈夫,选秀的时候,再跟大女儿吹吹风,请皇上下旨赐婚,这样两家都体面。

    能入赫舍里氏眼的女婿人选,家世肯定与佟家相当,将来小女儿必定得与宗室福晋、命妇们来往,现在多去学堂里锻炼一下交际能力,可是很不错的。至于内宅的私事,她虽会教她,却不太放在心上。有了毓秀这尊大佛在,小女儿的丈夫家只要不是太傻,决不会为难她的。

    提到弟弟,毓秀想起四弟弟如今也十五岁了,偶尔听康熙提起,似乎成绩不错。“额娘,我难得回来一次,打发人把弟弟们都叫回来吧。”本来她还想再见见出嫁的妹妹的,可是一想怡秀那张楚楚可人的脸,就腻得慌。想见云秀,哪天招她进宫就好了。

    是的,佟家的四姑娘、六姑娘已经出嫁。康熙下了旨,庶女不再大挑之列,佟家的两个女儿,都在去年就出嫁了。四姑娘的夫婿是个武将,为人虽粗犷,却对妻子很好,云秀进宫请安时,谈及丈夫,眼角眉稍都是幸福。

    到是六姑娘怡秀的丈夫,让毓秀不大好说,那是个旗人中难得凭自己本事考上举人的。家世也不差,只是其母早年丧夫,独自拉扯儿子长大,难免对独子看重了些。当初给六姑娘选丈夫的时候,赫舍里氏只说了几句话,就让原本不太满意的佟国维松了口。

    她说:“六丫头有些才气,嫁个不知书本的到是委屈了她。只是她到底是庶女,高不成低不就的。伊尔根觉罗家的小子,人也上进,学识又好,家世还简单,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兄弟扯后腿,前程准错不了。”

    毓秀不得不说,大凡庶女与嫡母作对的,早晚得哭死。自古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