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荣焉 >

第122章

荣焉-第122章

小说: 荣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喜欢这种两面三刀的!

    张祖娥前世就处处和魏都作对的,她时常在成定帝面前说起赵高、张让之辈,期以警醒成定帝,可惜最后徒劳无功。

    顾妍说道:“宫里头的人,鲜少有干干净净心胸坦荡的,但既然服侍在皇上身边,最起码也该是端正浩然。”

    “正是这个理!”张祖娥连连点头,“因而我有劝谏皇上,可皇上一意孤行。”

    实在是没法子。

    成定帝对乳娘靳氏十分依恋,言听计从,靳氏说一个“不”字,成定帝就不敢点头。他甚至封靳氏为奉圣夫人,封靳氏的儿子、弟弟为锦衣卫千户。

    成定帝还说:“那是朕的乳娘,孝字当先。”

    真的可笑,成定帝连大字也不识得几个,却在这时候出口成章。

    张祖娥叹息了好几声。

    顾妍就没得可劝了。

    九千岁的飞黄腾达是迟早的事,她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那是不是说,顾家那只百足之虫,也要绝地逢生了?

    顾妍低着头一阵失神,直到一串叩门声响起,她才惊觉。

    西德王打了个手势,顾妍乖乖起身躲到了屏风后面。

    这时候应该是有管事来向西德王禀报一些事宜,他们约定好的,是西德王在外接见,而自己躲屏风后“偷听”。

    来得还是老熟人了,是胡掌柜。

    他见过礼,看到屏风后面黑黑的一团,了然地笑道:“东北一些物资拖欠了许久,本该是去岁隆冬就收拾好的,前段时日国丧,驿站尽都半开放,一直到现在才送来。”

    西德王看过账册,都是些皮毛和药材。

    他问道:“出什么事了?”

    胡掌柜说:“年末时抚顺有一家人家高价收购粮食,家家户户放下本来应该交易的物品,用粮食去换钱,一时就拖了下来。”

    顾妍心中一惊,西德王同样暗暗纳罕。

    原来除了阿妍,也有其他人想到要屯粮的……

    这么大阵仗,比起他们积攒的几座小粮仓,定然有过之无不及。

    “打听出是哪家了吗?”

    胡掌柜摇摇头,“平地拔起,毫无头绪。”犹豫了片刻,又道:“不过倒是有发现,他们与抚顺李家来往密切,米粮运输方面,全是李家出面解决的。”

    提起李家,顾妍就有印象了。

    那是李氏和魏都的母家。

    李家这是打算靠这场旱灾发一笔横财吗?

    不对,他们只是作为一座桥梁枢纽,那他们究竟算是为谁赚的钱呢?

    是李氏,还是魏都?

    最要紧的是,他们从哪里得知今年会大旱的?

    顾妍越来越确定,有一个和她一样的重生者,而且还在全心全力地帮着魏都他们。

    那是谁呢?

    顾妍先前有些怀疑是王嘉,这个人代替了许正纯锦衣卫右佥事的位置,是不是也扮演着和许正纯一样的角色,为魏都卖命?

    庙堂离她毕竟太远,顾妍伸手不及,可真要这么看着魏都走一遍上世的路子,她又何其甘心?(未完待续。。)

第149章 远行

    顾妍还在想李家的事,胡掌柜又说道:“辽东商号闹过几次了,好不容易才压制下来,最近又开始蠢蠢欲动,管事们有诸多不满,时常会带头罢职。”

    “他们能有什么不满?”

    西德王遂冷哼:“不就是看着柳家在南方搭上了皇商的路子,一时眼热吗?”

    柳家的主要产业还是在江南,北方商号并不多,也管不来,多年放养下来,那一个个监守自盗吃了不少油水,尽养得脑满肠肥。

    先前柳建文因涉嫌倭寇上岸,柳家产业喊停,不少管事纷纷逃窜,生怕连累到自己……

    也好,柳家也不需要他们吃回头草,正好能排除异己。

    剩下来的,不是有胆有识高瞻远瞩之辈,就是极为忠诚的,对于他们柳家多有优待。

    可比起江南的富庶,辽东那一处到底不尽如人意。

    胡掌柜一时沉默。

    真说起来,这倒还不是主要,这么多年都习惯下来了,真要眼皮子浅,恐怕待不到这个时候。

    他们最不满的,还是西德王身为一个外族人,却要来管辖他们。

    胡掌柜是清楚西德王什么身份,可这层身份现在又不好揭开,那些个老顽固这不是一时脑子开不了窍吗?

    西德王想想也明白原由,沉吟半晌,笑开了:“那我是要去亲自会会他们?”

    这当然是最好的法子了。

    其实也可以选择强制再压下去,但究竟治标不治本。何况都是族里的老人了,多少要给个面子。

    西德王笑叹了几声:“罢了罢了,许久不见老朋友了。”

    西德王既然下了决定,胡掌柜没得可说,躬身退下。

    顾妍从屏风后面出来,开口就问:“外祖父要去辽东?”

    小丫头都听到了,西德王便大大方方地点头承认,然后捧起一盏茶喝起来。

    就听顾妍清脆坚决的声音:“我也要去!”

    “噗!”

    西德王一口茶水呛到,继而便止不住地咳嗽。

    他目瞪口呆,忙问了遍:“你说什么?”

    顾妍走近几步。斟杯茶递过去。小手轻拍着背给他顺气,一脸认真:“外祖父,我想和你一道去。”

    西德王赶忙站起身,“阿妍。这可不是胡闹的!”

    一个女孩子家。哪能随便出远门?

    辽东是什么好地方?靠近边关。人口复杂,混乱得很。

    再远一些就是黑山白水了,那是女真的天下。游牧民族民风都彪悍,实在不适合顾妍这种在京都娇养的小娘子去。

    顾妍也料想到不容易了,可怎么着都得试试。

    让她在燕京城待着什么都不做,看魏都慢慢兴风作浪,她也做不到。

    听到李家的事,她已经有些不耐了,辽东虽乱,但大金的发源地就在那处。

    既然注定了有些事无法变更,那她只能去学着适应。

    往后的路还很长,有些打算现在就得准备起来。

    “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长这么大,可从没到过再远的地方。”顾妍可怜兮兮地拉过西德王的袖子。

    西德王顿时哭笑不得:“你又不是读书人,走那么远做什么?现在天还那么热,仔细把你的皮肤都晒黑了,烧伤了。”

    顾妍仰着脸说:“在马车里,再戴上幕离,不怕!”

    他只好道:“你母亲会担心的。”

    “有外祖父在,还担心什么?”

    西德王陡然语噎。

    顾妍就垂了头,幽幽地道:“外祖父还说江南烟雨朦胧梦幻美妙,还说以后要带我去海外看异国人文风情……世界这么大,我就想去看看。”

    这话说得委屈,西德王终于看不下去了,妥协道:“得得得,只你半路可千万别喊累。”

    她立即睁着双黑葡萄似的眼,连连点头。

    西德王后知后觉,他这是着了道吧?

    但既然都开了口,西德王言而有信,首先便是去找柳氏商量。

    出乎意料的,柳氏只犹豫一下,便点头应承下来。

    西德王很奇怪,柳氏便说道:“阿妍比我这个做娘的可有主见多了,她还小,还能随心所欲,若等日后年岁再长些,恐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算一算顾妍快虚岁十二,早一些的人家已经开始议亲了,柳氏不急,她想多留几年这个女儿,她愿意的事,柳氏尽可能地满足她。

    顾婼便和柳氏帮着收拾行李,倒是将顾衡之眼热坏了。

    可他现在开始进书院念书,先前几年荒废的功课,还得补回来,心中有些气闷。

    顾妍做了小点心去哄他,顾衡之一口一个吃完,气也全消了,只拉着顾妍说,等她回来,一定要给他好好说说这一路的见闻。

    顾妍又去见了回萧若伊。

    她再也不去宫里了,对太皇太后更避之不及,也没见太皇太后因为想念外孙女了找她过去叙叙旧。

    萧若伊心里愈发肯定那个念头。

    因着顾妍的关系,她和明夫人学起了香道,也算是明夫人的学生。

    近些日子总算慢慢将心情平复下来。

    “大哥说,他会去找出症结所在,让我放心。”

    萧若伊这样说。

    萧沥都出面保证了,萧若伊便安心等下去。

    虽然她并不知道,萧沥究竟打算怎么去找。

    但那个人,总会有他的法子。

    顾妍毫不怀疑。

    她差人给顾修之递了个信,找他见了一面。

    顾修之又长高了,身形也更加健硕。

    顾妍有段日子不见他了,但二哥现在神采飞扬的。顾妍知晓他是喜欢现在做的事。

    天气热,他额上出了许多汗,顾妍轻笑道:“这么急做什么?”

    音色如泉。

    她如幼时一般,掏出帕子给他擦去,袖口盈盈的清香沁人心脾,顾修之僵直着身子,一动不敢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顾妍五官长开,小娘子姿容初显,清丽绝伦。

    顾妍将备好的各色糖点往他面前推。顾修之感觉胸口有丝丝暖意流过。咧着嘴笑得高兴。

    “还和以前一样。”

    他喃喃地说,含了一粒窝丝糖进嘴里,甜腻入骨,一直窜到心底深处。

    顾妍看着他这一年多微微晒黑了的面庞。棱角分明。五官深隽。不似顾家人素有的阴柔秀美,却是另一种阳刚温暖。

    眼前的少年,与记忆里那个身穿赤金色铠甲的英武男子。好像微微重叠了起来。

    顾修之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想什么呢?怎么想起来找我了?”

    她嗔道:“想和二哥叙叙旧又怎么了?我们兄妹俩什么时候这样生分?”

    兄妹俩……

    顾修之微怔,有些不自然地笑笑。

    但顾妍并没察觉。

    她道:“过段时日要与外祖父去一趟辽东抚顺,这一来一回应该也有小半年,只想着跟二哥说一声,免得你若要寻我,找不着人。”

    她状似随意地说,目光却牢牢锁着他。

    就见顾修之先是蹙紧了眉,而后容色微僵。

    抚顺,那是顾修之出生的地方……或许是吧。

    他心知自己不是安氏和顾大爷的儿子。安氏当年是在抚顺关产子的,生下的女婴马上便夭折了,也不知是从哪儿寻来的刚出生的男孩,带回了顾家。

    这么久以来,顾修之不是没想过去寻自己的亲生父母……可说得轻巧,他身上没有信物,对父母又毫无头绪,该怎么找?

    安氏做事尚算周全,她既然敢将孩子带回燕京,在抚顺一定是收拾干净了……说不定顾修之就是生身父母亲不要的孩子,安氏顺手给了些钱,买回了这个廉价的小生命。

    他是不被期待的孩子,就算找回父母,就真的能找回亲情?

    顾修之低着头又含了一块窝丝糖。

    “去那个地方啊……”他声如蚊蚋。

    顾妍等了会儿,见他抬了眸,目光清亮,仿佛事不关己。

    “那你一定要小心点,跟紧西德王,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千万不要乱跑……行礼都要收拾好了,辽东的冬天到得早,你看现在很热,过一二月,便要穿上厚褂子了。”

    他就像在叮嘱头一次出远门的孩子,恨不得面面俱到,却独独不提自己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