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66章

钢铁皇朝-第66章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督府。

    庞玉坤正在审查各州报上来消息。

    孙家部曲被消灭,第二天,在青州东市,这次事件的参与者全部斩首示众,当日聚集而来的百姓可谓堵得刑场水泄不通,都是为了一睹这不同凡响之事。

    被豪族欺压多年,如今豪族覆灭,孙远志押入刑场的时候,无数的百姓向他扔石头,烂菜叶,可见百姓对这些年深受豪族压迫的怨念。

    只是萧铭现在养伤去了,他却无法清闲下来,一个是对这些豪族家眷的处置,还有一个是博文学院的事情。

    吩咐他这两件事,萧铭倒是当起了甩手掌柜,跑去和孙医官斗医术去了。

    望着案头一堆公文,他不禁有些头大,这齐王有时候一本正经,有时候似乎又是不务正业。

    “庞长史,这是这次博文学院的报名册。”

    一个面容白净,身材颀长的青年走了过来,青年穿着绿色的官袍,和庞玉坤身上的紫色官袍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渝国官员以官袍的颜色区分官员的品阶,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色官袍,四品五品的官员穿朱红色,六七品的官员穿绿色官袍,**品官员穿青色官袍。

    同时官员身上腰带的饰物又分玉,金,银,铜四类区分品阶。

    庞玉坤望了眼青年,露出笑意,问道:“兴昌,到这青州也有一个月了吧,感觉如何?”

    此人名叫展兴昌,长安人氏,以前庞玉坤在长安的时候便看中展兴昌的才华。

    在青州需要大批的人才后补官员之后,他便去信到了长安,一个月前,展兴昌到了青州,被他委任为青州司马。

    “这青州倒是与别处不同,齐王殿下也与其他皇子不同。”展兴昌沉吟了一下说道。

    庞玉坤似乎有意考究展兴昌,于是问道:“到底何处不同,说来听听。”

    “自古一来,江山社稷以农业为本,虽然殿下也重视农业生产,但是似乎更加看中商业之利,这商利固然可以暴富,但是却如同无根之萍,若是遭遇战争,物资匮乏,商路中断,那时封地的百姓终究是要靠粮食吃饭的。”展兴昌说道。

    “而且商人追逐利益,就如同蛮族逐水草而居,利益在何处,这商人就去往何处,不会在某一处停留,对自己的民族国家缺乏责任,更有甚者,为了商利贿赂官府以谋私利,祸国殃民,如今这商人没有形成气候尚且可以弹压,若是将来势大,危害不必豪族相差多少。”展兴昌淡淡说道。

    庞玉坤露出惊讶的神色,看向展兴昌的眼神中带着惊喜。

    他说道:“你的说法和殿下的说法倒是七分相似。”

    “殿下也这么说?”展兴昌惊讶道。

    庞玉坤点了点头,“只是殿下说,农业是国家之本,而商业是富国之本,工业是强国之本,三者不能缺其一,商人固然逐利,但只要将关系国家命脉的生意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他们就翻不天。”

    展兴昌说道:“既然殿下思虑如此长远,我也就多虑了。”

    庞玉坤敞怀笑道:“兴昌,让你千里迢迢来青州,如今却让你做个青州司马,是不是太委屈你了。”

    展兴昌躬身抱拳,道:“怎敢?我不过是个在家中等待补位的人,如今能有一官半职,能为殿下效力,已经是心满意足。”

    “嗯,宠辱不惊,这也是我看重你的原因,这青州刺史一直是我兼任,而司马一职是为了辅助刺史处理政务,等到他日,你能够胜任,我便向殿下建言,推举你为刺史。”

    展兴昌神色如常,没有一丝激动,他说道:“若是我凭着长史的推荐出任青州刺史,这青州官场又有几人能够心中服气,展某只求以能力取胜。”

    庞玉坤笑意更浓,他说道:“我知晓你的脾气,但是千里马也需要伯乐,这样吧,眼前我倒是有件事分身乏术,而且我一向不喜这抄家灭族的事情,这次豪族残留就交给你处理如何?也让殿下看看你的能力。”

    “庞长史,这件事事关重大,这……”展兴昌有些犹豫。

    “若是一般的小事,我又何必交给你。”庞玉坤正色道,“你就当是我分给你的政务,务必完成!”

    庞玉坤神色坚定,展兴昌只得点了点头。

    说完此时,二人又说起博文学院之事,二人对六州书生争相报考政史似乎在预料之中。

    “可惜殿下一番苦心,只是读书不就是为了登科及第,将来飞黄腾达吗?”庞玉坤的思想倒是和那些书生别无二致。

    展兴昌沉默不语,到了青州以后他仔细考察了青州的风土民情,又仔细探究了一下齐王这些日子千奇百怪的政令,他最终得出一个让他也不敢相信的结论。

    那就是这位齐王根本不认同读书就是为了出仕这件事,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士子的地位是最高的,一日飞黄腾达,便可万人之上。

    更甚者,这位齐王似乎对儒家学说也很轻视,麾下竟然没有一个儒学大家。

    而这古来的齐鲁之地,本就是孔圣人的家乡,这曲阜孔家更是世代尊荣,受读书人的瞻仰。

    可是如今六州大量的官职空缺,齐王似乎根本没有考虑曲阜的孔家。

    倒是自己办学选拔官吏,特立独行。

    “这位殿下行事作风不同于常人,若是和其他人一样,也就不是齐王了,这六州之地也不是现在还掌握在豪族手中。”展兴昌淡淡笑道。

    庞玉坤怔了一下,接着苦笑起来。

    展兴昌说的没错,这位齐王若是循规守旧,这青州不会有今日之变化。

    时势造英雄,说不得这位齐王是个怪才也说不定。

    此时,正在医官中和孙医官讨论医术的萧铭打了个喷嚏。

    孙医官玩笑道:“殿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呢?”

    “没准又是庞长史,他的嘴一向厉害,见到他本王都想绕着他走。”萧铭说道。

    孙医官年近古稀,看人倒是很准,他说道:“庞长史脾气是急躁了些,但是城中的百姓对他的印象倒是不错,不过这青州府衙最近来的那个司马倒是也不错。”

第一百二十章 医术之论

    “你说的是青州司马展兴昌?”

    萧铭对这个人有些印象,是庞玉坤推荐过来的,后来被安排在青州府衙当了司马。

    这司马在大渝国的职位很轻,基本上相当于现代的市长秘书之类的职位。

    “对,对,似乎是叫展兴昌。”孙医官似乎想了起来。

    萧铭现在麾下谋臣,文不过庞玉坤,武不过鲁飞,商不过李开元,其他倒是真的没有趁手的人。

    以前他不问政务倒是没有察觉,如今要用人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人了。

    庞玉坤虽然有能力,但是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干。

    而且庞玉坤精通的是后勤,让他去搞马政,负责农业生产,基础建设,他倒是得心应手,但是处理一些特殊事件的时候,他有时候也是一个糊涂蛋。

    基本上来说,庞玉坤是类似萧何一类的人物,对政务十分精通,但是他却不适合当一个运筹帷幄的谋臣。

    简单的来说,庞玉坤这人有些轴,权谋之术还是差了一些。

    每次针对豪族的计谋,几乎都是萧铭一个人在筹划,他基本上办不上忙。

    “那他到底什么地方不错?”萧铭问一句。

    “主意多。”孙医官只是随口说起,他对这位司马也没有太深的印象,“只是来我这看病的百姓常提及这位司马,说是前些日子,这位展司马带着人设下圈套生擒了一帮乱匪,让当地的百姓大开眼界。”

    “还有此事?”萧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孙医官说道:“可不是,那百姓说的神乎其神的,说这位展司马只是用了一个什么空城计,一众乱匪百余人硬是没敢闯入村子,当时村子里可只有下乡的展司马和几个捕快。”

    萧铭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对付本地豪族,对青州政务倒是疏忽了许多,这件事他还真的没有听说。

    至于为什么青州城外会出现乱匪,其实很简单,这些乱匪都是豪族曾经的部曲。

    王家被灭的时候,只是一部分部曲归入青州军,还有一部分部曲落草为寇,毕竟这些部曲中偶尔出个山大王一样的人物也不奇怪。

    “嗯,的确不错,有胆识。”萧铭称赞道,但是他仍旧半信半疑。

    如今他渐渐养成了先怀疑,再去证实的性格,没办法,他这个地位就要怀疑一切,不然自己死的时候可能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外人称道是一会事儿,他亲眼看见是另一回事儿。

    不提这展兴昌的事情,萧铭对孙医官说道:“这蛆虫治疗腐烂伤口的效果如何?”

    这两日,孙医官一直在使用萧铭教的法子,不得不说,这蛆虫倒是把伤者的烂肉清理的很干净,现在他又按照萧铭说的办法,使用酒精消毒,鲜肉覆盖,每隔三个时辰更换一次的办法。

    这伤者似乎真的有了好转的迹象。

    “殿下,这些邪门歪…不,医术,都是从哪儿学来的。”孙医官差点又说这是邪门歪道,立刻又更正过来。

    其实萧铭也捏了一把汗,他赌的就是这个时代环境优越,蚊虫的身上的病菌相对少一些,而且这蛆虫不是从厕所挖出来的,而是从一个烂鸡蛋中找到的。

    “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等时机成熟再告诉你吧。”萧铭根本不解释。

    孙医官很无奈,萧铭不说,他也是无奈,毕竟这位是六州之主,堂堂皇子,总不能逼着他说,虽然他很想这么做。

    因为这对他来说,绝对是医术上的一个突破。

    “不过嘛,本王倒是可以教你更多的方法。”萧铭忽然说道:“本王在博文学院中设立了医学分类,孙医官若是肯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学员,本王就教你,如何?”

    孙医官神色连连变幻,他这门手艺是父亲传下来的,而他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儿子会传给孙子,外人是不传的。

    因为这是吃饭的本事,世世代代皆是如此。

    “殿下,这个恐怕老朽无能无力。”孙医官婉言拒绝。

    萧铭登时不高兴了,在这些日子以来,他发现一个很无奈的事实,这吃饭的手艺,无论是医术,还是小吃,这些人从来都不外传,基本上是一代传一代。

    也正是以为如此,这些人对传宗接代十分的看中,而且极度重男轻女,因为女人基本上不出面做营生,所以手艺也是传男不传女。

    如此一来,这些人自然靠着祖辈传下的手艺讨生活,但是也造成了社会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

    这位孙医官之所以能成为医官,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青州城里这位孙医官也是鼎鼎有名的医药世家,除了他,没了别人。

    “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勉强,但是本王的医术是不会藏着掖着的,凡是到博文学院学医的人,本王都会传授,而且本王相信,学成之后,他们不会输给孙医官的子子孙孙。”萧铭朗声说道。

    孙医官额头上的汗顿时冒了出来,面前这位可是将六州豪族玩弄于手掌的人物,他一个小小医药世家怎么经得住这位齐王的整治。

    但是若是真的去了博文学院传课授业,这又是违背祖宗家法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