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552章

钢铁皇朝-第552章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小时的时间,英法两国使者先后离去,谈判最终以失败终结。

    “准备开战吧!”

    正大光明殿中,萧铭下了决定。

    ……

    宫门外,布鲁克正在等待着亨利,见到亨利一脸颓然的出来,他说道:”看来你们谈判的结果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这么说,看来你们谈的一定很糟糕。”从布鲁克的口气中亨利判断出布鲁克的处境。

    点了点头,布鲁克直接说道:“失败了,这位贪心帝王要价太高,这对英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我的也一样,不过这正是我需要的结果。”亨利露出神秘的笑容。

    现在的法兰西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军队对于安德烈的统治早已颇有微词,如果亚洲的战争失败,民意会让安德里早点滚下台,他们需要一个更加强悍的领导者。

    布鲁克显然无法理解亨利的意思,他说道:“这真是一句奇怪的话,或许我们现在应该谈谈合作,难道你们就这么准备丢掉自己的殖民地吗?”

    “一个四分五裂的欧洲无法对抗中华帝国,只有整个欧洲沐浴在法兰西的光辉之下,我们才有胜利的可能。”亨利冷冷说道。

    布鲁克怔了一下,他忽然感到有些不安,结合他得到的消息,现在法国似乎正在发生一切可怕的变化。

    这种变化违背了法国革命的宗旨,飘荡着帝国复辟的幽魂。

    他正准备追问,这时候汤文杰从宫门出来到了二人面前。

    “吾皇有令,英法使者不得在青州逗留,速速离开中华帝国的疆域。”汤文杰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布鲁克叹息一声,他还准备在青州逗留一阵子观察一下这里,现在这种可能被完全杜绝,很显然,这位帝王是一点脸面都不给他们留。

    叹息一声,亨利和布鲁克带着使团人员随着汤文杰去了车站,他们将在汤文杰的监视下返回。

    在布鲁克和亨利被驱逐出境的同时,萧铭回到了御书房,接着他召见了参谋部的主官,崔尚安。

    牛和罗权在军改期间正式向他提出归隐的请求,而他也答应了两人的请求,之后军机部被取消,唯独总参谋部被留了下来。

    以前在参谋部作为罗权副官的崔尚安被他提拔上来,通过这次军改,总参部的职能也得到了细化其一,他的命令将通过参谋部直接到达各个军区,其二,总参部设立后勤部和装备部,其三负责拟定作战计划。

    总体而言,军改之后他对军队的领导将更加直接。

    “皇上。”

    崔尚安立在萧铭面前神色有些兴奋。

    就在一年前他还郁郁不得志,没想到他先是从当时的青州军进入参谋部,现在转眼间又成了总参谋的主官。

    不少官员都把崔尚安的得势当做是皇上对斐家的制衡,毕竟崔尚安可是当今皇贵妃的兄长,也有传言说是皇上知恩图报,这是对淮南王主动削藩的回报。

    但是不管原因是什么,现在崔尚安颇有些春风得意。

第一千一十章 王宣的情报

    萧铭签署着进攻英法殖民地的命令,圣旨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重大的事由无需拿来就用。

    对一些琐碎的命令,他还是习惯签署文件。

    望了眼崔尚安,他说道:“当了总参谋长的感觉如何?“

    “感谢皇上恩德,这一切都是皇上所赐,末将的感觉自然是感恩戴德。”崔尚安组织着语言。

    萧铭笑了笑,“咱们是一家人,说起来你还是朕的小舅子,这样客套的话就不必说了。”

    崔尚安心里顿时甜的如同灌了蜜,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重了,他不知所措道:”皇上……‘

    “哈哈哈,不必紧张,今日朕找你来是为了制定南洋的战争计划,以及对战事的统筹安排。”他将自己拟定的一份计划书交给了崔尚安。

    崔尚安压抑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接过关于南洋的计划看了起来,在这张纸写了大概的进攻方向,而更多细节的东西还需要他们完善,毕竟治理偌大的国家一个帝王需要处理很多政务,无法做到什么都事无巨细。

    “末将回去便组织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调配物资和装备。”崔尚安正色道,他很珍惜现在的职位,不敢有任何疏忽。

    萧铭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崔尚安的使用问题他其实一直考虑了很久,也观察了很久,事实上前些年对崔尚安的打压是故意的,他为的就是看看崔尚安的脾性。

    结果是让他满意的,崔尚安虽然因此有些心灰意冷,但是依然本分,没有依仗自己的淮南国挑起纷争。

    毕竟削藩虽然成功,但若是崔尚安有什么吩咐,还会有大批人的人响应。

    而在具体的职位上面崔尚安也是兢兢业业,所以衡量之后他提拔了崔尚安,不过总参部看起来很唬人,其实说起来不过等于是他在军中的秘书。

    崔尚安成了他的近臣,但是手中依然没有兵权,所以无需担心什么,加之现在朝堂中的内斗有越演越烈之势,他不愿提拔庞玉坤推荐的人,也不愿意提拔斐济推荐的人,唯有崔尚安最为合适了。

    毕竟崔尚安也是皇亲国戚,曾经参与讨伐燕王,赵王立下赫赫战功,他人无法说什么。

    “对了,还有这个!”萧铭又拿起一份签署的命令,“这是给西北军区司令官戚光义的,如今枪骑兵业已成型,让他速速西进剿灭蛮族金帐。”

    “是,皇上!“崔尚安行了一个军礼。

    萧铭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淮南王最近可还安好?朕有一阵子没见他了。”

    提到这个崔尚安忽然有些尴尬,他说道:“父王的身体一直很好,只是最近对戏剧有些着迷,每日闲着便去剧院听戏,不过前两日出了些事,他把一个官员给打了。”

    ”淮南王老当益壮,身手不减当年,这件事朕有所耳闻,打的对。”萧铭笑道,昨天他刚刚收到一个折子,折子的内容便是指责淮南王打人的。

    自从当了皇帝,萧铭再也无法相信奏折,正如珍妃说的,这天底下最不可信的便是奏折。

    皇帝安坐宫中,这天下事任由官员的奏折说,所以,他派人去调查了一下,果然有此事,淮南王的确打人了。

    但是事出有因,事件的起因是这位官员的儿子公然在剧院调戏民女,这才惹得淮南王动手。

    崔尚安轻轻松了口气,他就知道一定会有人上折子。

    提了这件事,萧铭让崔尚安回去,这些年他一直顾着南征北战,但是自己的队伍却问题越来越多。

    他不得不承认,这是自己快速发展留下的后遗症,十年时间大渝国从一个冷兵器国家发展到一个工业国家。

    这种成长速度太快,而一般说来成长的越快,被忽略的问题越多,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代人的思想落后于国家发展的速度,或者说国民素质没有跟得上发展。

    而这造成了百姓享受着超前物质的同时还活在陈旧的思想里。

    毕竟新儒学的推广主要对那些还未接受传统思想的人最有效,对已经被旧思想污染的人改变有限。

    这就如同当代七八十岁的人无法接受看不惯年轻人整天玩手机一样,这属于时代的代沟。

    也正是因为如此,官本位思想在帝国依旧坚挺,官员贵族化也一直存在。

    某些官员子弟横行霸道事情不只是因为淮南王事件暴露出来的这一件。

    在青州尚且如此,放之全国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官员子弟。

    只是现在他打击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帝国上下近乎八成的官员都是曾经大渝国的旧官员,尤其是南方,接收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区域,政务学院那点人杯水车薪。

    现在他只能等待着不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替代他们,在此之前,他只能全力弹压,不让这些人造成更坏的影响。

    想到这里,他特意指示警卫厅抓捕这位闹事的官员子弟,按照道理,他一个皇帝管这样的小事实在可笑,但是为了给官员们提个醒,他只能亲自过问。

    正准备给警卫下命令,这时候一个钱大富忽然走了进来说道:“皇上,王宣求见。“

    “让他进来。”

    萧铭说道,王宣这段时间一直在建立高丽和倭国的情报系统以便加深对这这两个地区的控制。

    钱大富应了声是,转身出去,不一会儿王宣走了进来。

    躬身行了一礼,王宣说道:“皇上,倭国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让下官有些不安,特来向皇上禀告。”

    “说说看。“

    沉吟了一下,王宣说道:“现在的倭国内乱有越演越烈之势,而且现在由农民,商人,武士阶层组成的叛军提出了改革的口号,要求山田信长向帝国学习。”

    “改革。”萧铭的眉头皱了起来。

    在倭国签署投降书之后,倭国的内乱一直没有停止,山田信长一直在镇压叛乱,对此他没有投去太多的关注,毕竟倭国大名林立,战乱是常事。

    但是现在叛军竟然提出了类似于国家改革的口号,这就有问题了,颇有些类似明治维新的味道。

第一千一十一章 倭国变革

    “山田信长那边怎么样?”

    倭国的变化对萧铭来说属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在当代,倭国被西方的舰炮敲开大门之后随即发生了明治维新,现在不同的是他用船坚炮利敲开了倭国的大门。

    而且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强大之时,倭国总是向中原王朝学习,现在被他们揍得满地找牙之后提出这个想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山田信长现在疲于应付,数只军队被叛军击败,其中还包括一只装备燧发枪的八千人队伍,依照下官来看,山田信长似乎支撑不了多久,他的战败让大名,武士,商人和百姓都背弃了他,这就是倭国的现状。”王宣正色道。

    “这可真是一个麻烦。”

    萧铭的有些忧虑,对他来说倭国这种变化是他不想看见的,他可清楚当代倭国改革之后干了什么。

    王宣叹了口气:“这件事的确很棘手,如果山田信长被击败,我们和倭国签署的文件恐怕就要全部失效,这会让我们在倭国的利益受损,只是山田信长已经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继续扶持他等于是将装备送给叛军。“

    “你对叛军的了解有多少?”萧铭继续问道。

    王宣这时候掏出一份文件放在桌子上,说道:“这就是密卫目前收集的资料,这些叛军十分驳杂,大大小小有三十七个,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吉田高阳,高杉隆,西乡松木。”

    萧铭翻着文件,上面是所有叛军的资料,其中这三人重点看了一下,“这三人似乎都是倭国的贵族。”

    “是的,皇上,据说他们曾经多次出入其他大名的府邸,想要争取其他大名对这次叛乱的支持。”

    将文件放下,萧铭捏了捏眉头,这三个人对他来说不过是小人物,他听都没听过,但是历史有时候往往被一些小人物搅动。

    这些叛军对他来说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宣传的思想,即便他让叶青云帮助山田信长击败叛军,但是过不了多久恐怕就会有后继者卷土重来,而这会让他卷入无穷的倭国内战之中。

    这便如同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